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在汉堡进修期间几乎天天乘坐公共汽车、地铁,也常坐市内快速火车,在全德旅行则乘长途火车。德国交通之发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许多东西值得借鉴。火车总站为全市交通枢纽汉堡市有几个火车站,其总站位于市中心,离市政府只有几百米远,是全市的交通枢纽。长途火车、该市仅有的三条地铁线、多条快速火车、十多路公共汽车、所有的夜班车以及长途公共汽车都以火车站为始发站或停车站。使我非常惊讶的是,所有旅客下了火车不必出站,只需换个站台,就可以乘坐市内快速火车或者地铁。出了站就可以换公共汽车。公共汽车站离火车站也不过几十米远。而且站台与站台之间、火车站与公共汽车站之间多有电梯相连。旅客不必带  相似文献   

2.
先进的导航和亲切的迎船汉堡是西德最大的城市和海港,有成百条航线同世界各港口联系。但是,汉堡并不临海,它经易北河与北海相通。远洋轮从北海经易北河直抵汉堡。易北河河身宽阔、河道深浚,而且具有最先进的导航设施。我们的“安福江号”抵达汉堡时,正值寒春二月,浓雾低垂,视距仪几十米。易北河上到处漂浮着  相似文献   

3.
伴花而眠     
车愈往北行,车上的乘客也愈少。抵达奥斯多夫小站后,下车的乘客已寥寥无几。奥斯多夫是汉堡市北部的一个区,位于阿尔斯特河的上游。作为易北河的一条小小支流,阿尔斯特河本身并无多大名气,但它在流经汉堡市中心时因河流淤积形成的两个美丽湖泊,却是闻名遐迩,这便是内阿尔斯特湖和外阿尔斯特湖。如果说汉堡的全部精华都凝聚在这两潭秀水的周围,那么百年之后的汉堡人则几乎均以奥斯多夫墓园为自己最后的归宿。迄今已有140万人安葬在此,而且这个数目还在以每年5800余人的幅度递增。任何人不分国籍、宗教、住所、职业都可葬在这里。人们甚至可以…  相似文献   

4.
地铁是城市的地下快速交通,它对疏解城市交通、充分发挥城市功能和提高其工作效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世界的许多大城市都有地下快速交通的网络:如俄罗斯莫斯科的地铁在长期不断建设和完善下就逐步形成了环状加放射状的地铁线网。地铁由市中心向近郊放射,四通八达,交通非常方便。此外如纽约、巴黎、伦敦、东京、香港及新加坡等城市也均有发达的地铁交通网。日本除地铁外尚有地面的快速交通线,多层次完善城市的交通设施。地铁和地面的快速交通形成了较先进的城市交通网,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近十年来地铁建设又紧密地和城市地下空间、地下商业街等的开发相结合,并成为现代化城市地下空间的交通命脉。  相似文献   

5.
城市在下沉     
正上大学之前,有件事情达里奥一直搞不明白。从小在墨西哥城生活的他,经常遭遇地铁晚点。按理来说,地铁不该晚点,因为那里不堵车,进站和离站时间也都被精心计算。可是在达里奥的印象中,墨西哥城的地铁的确经常要慢下来,非常费力地爬坡。现在,作为美国迈阿密大学的地质学教授,他总算弄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儿了。墨西哥城,这座古老的城市,建在一个松软的湖床上,而且正在以每年30厘米的速度下沉。这使得地下轨道弯曲变形、坡度变大。地铁不仅会晚点,有时还会刹不住车而发生可怕的撞车事件。  相似文献   

6.
横跨易北河上游的德累斯顿是德国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它位于柏林之南一百七十七公里,西北距离来比锡约一百公里;地当柏林到布拉格的中途,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人民民主国家的交通孔道。易北河的东北岸是新市区,旧市区RlJ在西南岸。在易北河上有大桥五座,联接着新旧雨个市区。德果斯顿建城于1206年,今年恰好是它的七百五十周年。  相似文献   

7.
0、前育:城市公共交通优先的含义:城市的整个交通体系是由个体交通和公共交通两大部分组成。个体交通方式主要有私人小汽车、自行车、摩托车和步行等,公共交通从广义上来讲由准公共交通(包括单位小客车、出租车、小型公共汽车及合乘小客车等)、传统的路线公共交通(即巴士交通)和轨道交通(包括有轨电车、地铁、轻轨交通及城市高速铁路等)三部分组成,传统的路线公共交通包括公共汽车、无轨电车和单位班车等。  相似文献   

8.
地铁可以改变城市。地铁的开通,对于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的交通、面貌,包括物业的升值都有深刻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讲,地铁已成为一个大城市发展的大动脉。目前,我国的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等城市已运营地铁,正在建设地铁的有哈尔滨、沈阳等城市,成都也是其中之一。 2006年可算是成都的地铁元年,地铁建设自然成为了  相似文献   

9.
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城市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交通,城市的快速发展又促进了交通的发展。而城市交通中公共汽车交通又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加快城市公共汽车交通发展,以此来促进城市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脚下的纪念     
1874年,德国哥廷根市立了一个规矩:可以在该市名人旧居的门前挂上一块铜匾,以示尊敬。最初的受益者主要是一些大学老师和品学兼优的学生,后来凡是对哥市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士也可以得到此殊荣。安装铜匾由民间提议,市档案局审核后,再提交市府决定。我就看到过这样一块铜匾,只是铜匾的主人并非哥市人,而是大名鼎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朱德。1923年至1924年,这位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曾在哥市奥古斯特大学求学。类似的纪念牌在德国比比皆是,并非哥市所独有。在我居住的柏林,不经意就能发现类似的纪念牌。即便如此,有一种发现还是令我…  相似文献   

11.
由于航空事业日趋发达,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工业发达国家铁路交通曾一度被认为"日薄西山",没有发展的可能性了。然而,天下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日本新干线子弹火车的出现,使人一新眼界。法国的超高速火车也正式营业,给各国交通事业开创新纪元。有人认为,在民航飞机和私家汽车的夹缝中间,火车今后仍然有它的优势。在公路交通并不发达的国家是如此,在工业发达、公路畅通的国家也是如此。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个模式:远程交通由飞机负责,近程交通由汽车负责,不远不近的交通则由高速火车负责。目前时速最高的是法国大西洋高速铁路,时速达300公里。这一速度,超过了1964年开始营业的日本新干线子弹火车。后者由东京驶往大阪的平均速度是163公里,在某一区段的最高速度也只是210公里。它的最高速度也超不过法国新式列车的平均速度。不仅如此,法国超高速火车在技术上也超过日本新干线,日本子弹火车的第一车卡都有自己的发动机,采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出入口数量的位置的选定,进而探讨了出入口与城市道路交通的关系、出入口与城市建筑物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地铁出入口与步行换乘、自行车换乘、公共汽车换乘和出租车换乘之间等公共交通方式之间和私人交通方式及城市对外客运交通的衔接。该文是笔者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瑞士的公共交通系统十分发达,火车、电车、公共汽车、爬山缆车运行得顺畅自如,而且每路车都有一个具体的行程时刻表,行车时间非常准。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大城市,这就对城市的公共交通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现在,很多城市都将兴建地铁作为解决城市交通困难的解决措施,在地铁的建设过程中,由于需要穿越人口密集的区域,而列车行驶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及工作。因此,如何做好降低城市轨道交通产生的噪声是一直困扰着地铁建设的难题,下文将就如何做好城市轨道交通减震降噪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5.
我在德国进修期间到过不少德国城市,逛了不少商店。德国商业之发达,商品之丰富,服务态度之优良,都是我从未经历过的。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开店前先进行可行性调查德国人办事有板有眼。决定强调科学,而不是拍脑袋。要做到科学决策,事前必须进行周密的调查。例如想在某个地方开一家商店,首先要对这一地  相似文献   

16.
《安徽科技》2013,(1):35
正1863年,按照英国科学家查里斯的设计方案,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在伦敦建成并投入运营。从此,地铁相继出现在世界各大城市,火车在城市地下奔腾,城市交通拥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1809年3月,查里斯出生在英国伦敦一个工人家庭。他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法官。当时,伦敦交通十分拥挤,在狭小的马路上人头攒动,遇到马车通过,整条马路就会被堵得水泄不通。这极大地影响了居民的工作和生活。为此,伦敦  相似文献   

17.
苏联城市人口已占全苏人口65.6%。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苏联城市交通概况和发展方针苏联10万人以上的城市计277个。苏联规定,25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交通覆盖密度为1500~2000米/公里~2,80%~90%的居民路途花费时间不应超过40分钟(包括转车、步行)。据此规定,住宅点至交通站距离不超过500米,站距小于600米。为达到上述要求,苏在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积极修建地铁,甚至还将电气化铁路作为市内交通的一部分。人口25万以上的城市,交通工具主要是快速有轨电车,再小的城市,多采用公共汽车。苏联根据如下三项原则设立交通网和交通设施:在最短时间内把乘客和货物送到目的地;交通工具安全、舒适;把城市噪音和污染减至最小。同时还考虑城市的经济能量、地理气候条件等。  相似文献   

18.
城市交通拥挤与系统分担交通理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系统分担交通理论,提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新途径。一是分散布局交通拥挤点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二是发展城市地下小汽车道路系统,形成地下以小汽车和地铁并存、地面以公共汽车及私人交通车为主、地上以轻轨为主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立体交通形式;三是大力推进交通需求管理,达到交通总量削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李鲸  韩波  徐铁成 《科技信息》2011,(33):I0013-I0014
1系统建设背景我国地铁建设事业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北京才开始筹备地铁网络建设,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20世纪80年代,我国仅有北京、上海、广州等几个大城市规划建设地铁。90年代末,地铁建设进人高潮阶段,在这段时期,国家的政策逐步鼓励大中城市发展地铁交通.全国已建有地铁的城市达10个.新申请立项准备建设及处于建设阶段的城市有23个.  相似文献   

20.
第14届国际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会议于1997年9月在德国汉堡市召开,这是四年一次的国际土力学界教授、学者、实际工作的工程师、地质工作者的最高级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学术会议,会议议题为必土工试验和地层性能指标;②基础技术近期发展;③挡土墙和开挖边坡;④城市环境下的地下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