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详细分析单相电压型PWM整流电路、逆变电路工作原理,设计了单相全桥电压型PWM整流器、逆变器的控制系统,建立了simulink模型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结构合理,能实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对现有逆变式弧焊电源的逆变电路加以改进.提出了采用正激逆变电路的新方案.分析了电路的工作原理.给出了样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按照不同分类方式,对单相逆变器拓扑结构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几种常用拓扑形式逆变电路在功能、效率、成本上的优点和不足之处.重点对带有功率解耦电路的光伏并网单相逆变电路、H6逆变电路和前级boost+后级全桥逆变电路进行分析,介绍其中的工作原理、运行模式.最后,进行比较总结.  相似文献   

4.
基于单周控制的电压型可调交流电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工业应用的实际需要,将单周控制技术应用于电压型逆变电路中,给负载提供所需要的交流电压源.根据单周控制原理,解决了2个关键性的问题.首先,用2个积分器交互工作解决了积分器的复位问题;再用增加直流偏移量解决实际电路中遇到的电压测量问题.对于逆变电路而言,提高直流电压利用率可以提高逆变器的输出能力,减少逆变器开关的动作次数,就能减少开关损耗.采用双积分器单周控制的电压型逆变电源,其逆变电路硬件结构简单,输出电压幅值和频率可调,具有快速的动态响应,较强的抑制电源扰动,直流电压利用率可达到92.8%,电压谐波总畸变率(THD)最小为0.255 9%,降低了谐波损耗.  相似文献   

5.
对500kW光伏并网逆变器进行工程化设计,其主电路采用IGBT管级并联的单级三相半桥逆变电路和LCL滤波器,控制系统采用基于电网电压定向的双闭环控制策略.三相半桥逆变电路每相采用4只额定电流为450A的IGBT管并联,对LCL滤波器和直流侧电容进行参数设计和元件选型,研制了控制系统实验装置.搭建了500kW单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仿真模型和小功率实验电路.仿真和实验测试结果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基于MOSFET管电压型逆变电路的试验,研究了在不同负栽情况下电子器件及电路的耦合作用对逆变电路输出电压和电流的的综合影响。在对MOSFET管开关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对逆变电路建立了稳态和瞬态模型,通过仿真和大量实验提出了改进逆变电路的方案,并根据仿真和实验结果找出最佳实验值,抑制了逆变电路输出波形中的尖峰脉冲,改善了逆变电路的输出特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制输出纹波小、高效的单相光伏逆变器,提出了新型三电平升压逆变器.将串并联二极管电容网络与传统Boost升压电路相结合,配合后级桥式逆变电路,可实现输入48 V直流电压,输出有效值220 V交流电压.分析了新型三电平升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新型三电平逆变器结构简单,与其他三电平逆变电路相比较,其电路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在实现三电平逆变的同时,实现可调升压,使用较少的开关器件,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基于ANN的三电平逆变器开关矢量选择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容量传动场合中,多电平电压型逆变器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多电平逆变电路输出矢量的选择较为困难。在细致地分析了三电平电路的输出矢量后,总结了其矢量变化的规律,以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为例,提出一种根据磁链和转矩误差选择输出矢量变化量的方法,简化了输出电压矢量的选择过程。并利用所提的方式设计输出矢量选择表,以其为导师对人工神经元网络进行训练,实现了三电平逆变器直接转矩控制的人工神经元网络输出矢量选择器。这种开关矢量选择器可以极大地简化获得输出电压矢量的过程,并可推广至更多电平数的逆变电路中。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矢量选择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此光伏并网发电模拟系统采用MSP430F449为核心控制芯片,采用全桥逆变电路作为DC-AC的核心电路,通过控制BUCK电路实现MPPT最大功率点跟踪,单片机发送PWM信号控制逆变电路产生正负交替的工频交流信号.逆变电源具备各种保护功能,如输入直流极性接反保护,交流输出短路保护、过热、电流电压过载保护等.利用逻辑器件输出的pwm波形控制逆变电路,输出含有较多的谐波分量,因此要加滤波输出正弦波电流.  相似文献   

10.
二极管钳位三电平逆变器电源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DSP的二极管钳位三电平逆变电源设计.主电路前级采用推挽电路升压整流,为后级提供稳定的直流母线电压.后级采用二极管钳位三电平逆变电路,产生稳定的220V/50Hz交流电压输出.电源采用数字化控制,驱动信号由DSP计算产生.逆变器工作于恒压模式,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PI控制策略,通过PI算法调节三电平逆变电路的驱动占空比来实现闭环控制.最后制作了1kW的样机进行验证,实验证明,方法可行,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互感电路的谐振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场论说已经研究了包含互感元件的串联谐振电路,得到了实现串联谐振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对包含互感元件的并联谐振电路进行研究,得到实现并联谐振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以半桥式IGBT逆变焊机为例,探讨了焊机主回路中的电感量对电路的工作状态的影响.通过在主回路中串联三种不同的电感的研究得出,焊机主回路中的感抗较大时,不仅会降低焊机的输出功率,而且会造成IGBT开关管上较高的关断电压尖峰;在主回路中串联可饱和电抗器,可实现IGBT零电压开通,并且因它而造成的IGBT关断电压尖峰较低.  相似文献   

13.
在由电感线圈L和电容C组成的各种并联电路中,当电路发生谐振时,电路中谐振频率的大小与电源在该电路的位置无关,而只能由L和C的大小来决定。本文通过几个具体电路说明此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用含并联电阻的纯电阻电路求电流的方法,类比求出含并联自感的 RL 电路暂态过程中的电流.  相似文献   

15.
根据反馈网络从电路输出回路的不同取样电量和在输入回路的不同连接方式,可把交流负反馈电路的组态分为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和电流并联4种.通过构建电路存在反馈的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可引出令反馈电路的负载和信号源内阻分别短路或开路的方法,用于分析负反馈电路的组态.实例说明,两者互为对偶,物理意义明确,因果关系等价,逻辑概念清晰,通用性强,适用面广,应用灵活.  相似文献   

16.
由典型的双闭环逆变器的控制框图,根据频率是否在逆变器的带宽范围内,得出了逆变器在直流、基波频率和高次谐波频率下的等效电路。说明了直流等效电路和基波频率下的逆变器等效电路与控制参数和主电路参数都相关,而高频等效电路只与逆变器主电路中的滤波器参数有关。根据单台逆变器的等效电路得到了并联系统的等效电路,给出了并联系统的在不同等效电路下环流的大小。仿真结果验证了所给等效电路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交流变频驱动系统在使用中对其它电气线路造成干扰的问题 ,对干扰形成的根本原因进行了探讨 ,分析了典型驱动电路的辐射特性。结果表明变频器换流时产生的高次谐波是驱动系统电磁干扰的主要原因 ,它通过静电耦合、电磁感应、辐射和地线传导等途径对其它控制和测量电路形成干扰。根据电气线路对干扰的敏感程度 ,对电气线路进行分类 ,在具体使用环境中对不同类型的电气线路有选择性的采取屏敝 ,合理接地和加装滤波器等措施 ,可以有效地防治电磁干扰。  相似文献   

18.
分析讨论了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的谐振频率,并给出了谐振时电阻、电感、电容元件上的电流和电压的大小,从谐振时电路呈纯电阻特性入手,对RLC谐振电路进行了理论分析,从而找到了一种求解谐振电路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电路分析中,耦合电感电路是常见的,在这种电路中,耦合电感一般作串联、并联及T型联接,加上它们又存在有顺接与反接两种情况,因此计算起来,不仅相当复杂且不易掌握。能否视电感的串联、并联,无公共接点的空芯变压器电路及三相变压器的T型联接均为T型联接?如有可能,那采用T型去耦变换是否有一定的规律性?本文将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