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梅山教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中最具有影响的民族宗教。它经历了原始部落宗教、民族宗教和跨民族性宗教三个阶段。作为一种民族宗教,它正式创立于唐末五代,而作为一种跨民族性宗教即完成于元末明初。梅山教是由瑶族所创立,由我国西南众多少数民族共同信仰的一种独立的民族宗教,并不是道教的一个流派。瑶族老人尤其是梅山师公死后,其亡灵都要回归梅山就是梅山教作为独立的民族宗教的最主要证据。但由于两宋以后,随着族群的迁徙与文化的融合,道教凭借着政权的力量进入梅山文化地区,一部分汉族道教移民转而改信梅山教,并进而将道教的神祗和道教的教理教义植入梅山教之中,从而使梅山教具有了浓重的道教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2.
瑶族与华南诸族梅山教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瑶族与壮、汉、仫佬、毛南等华南诸族之梅山教信仰在崇拜对象、仪式活动、经文法具、传承方式等方面有共同特征,表明它们有着某种共同的渊源.依据现有资料,可以初步确认它们是历史上某个时期受道教影响而形成于广西境外的某个地区的名为“梅山教”的宗教传入广西后.与壮、仫佬、毛南等族固有宗教相融和的产物.其形成与传播与瑶族关系密切.瑶族宗教自称“串通闾梅二教”,仪式复杂.此二教之结合在其他民族也有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3.
勉瑶的历史与宗教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对瑶族重要的支系——勉瑶的历史的重新审视中,认为今湖南新化、安化是瑶族“梅山教”所出之梅山故地.  相似文献   

4.
许逊信仰本为家族孝道与巫术信仰的杂交,后来分两个方向发展,其一是往上攀附道教成为孝道派,与道教的天师道、上清派、灵宝派甚至摩尼教等都发生了多方面的联系,在宋和元时期发展成为净明道,到明清时期又攀附道教中的全真道。其二是在继续保持巫术色彩,在唐代发展为闾山教而广为传播,有多个支派。其中传播到湖南梅山地区的部分,与当地法派相融合而衍变为梅山教,梅山教进而在各地传播而发生种种歧变。其三是在这二者的影响下,伴随着江右商帮在全国乃至海外的扩散,以万寿宫作为地方商会聚会之所,作为赣商相互联络的精神力量而存在。上述三个层面,展现了巫术、民间信仰与道教在历史、地域等方面,在术士、道士、官员、士大夫、乡绅、商人等社会阶层影响下发生变化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梅山神——过山瑶的狩猎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山瑶是一个山地民族,在远古时代“万物有灵”原始宗教的神灵谱系里,梅山神是他们狩猎生活中的信仰主神,也是他们在险恶的自然环境中从事狩猎生产的保护神和精神偶像.本文拟通过对瑶人在狩猎过程中围绕着梅山神所演示的一系列繁杂的梅山信仰礼仪与祭祀程式,分析梅山神与森林动物及其瑶族社会生活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壮侗语诸族梅山教人物神祗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壮、侗、仫佬、毛南等族和部分瑶族(茶山瑶)梅山教信奉的人物神祗有数十位之多,列为大神者如莫王、甘王、蓝王、瑶王、梁王、吴王、蒙官、梁九、唐葛周三元、陈林李三夫人等。考其源流可以认定,这些人物神与各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仫佬族依饭节的仪式由梅山教法师操作,依饭节文化的传承过程也是梅山教文化传承的过程。依饭节的传承有赖于内在机制,其过程至少经历三个阶段,即仫佬族民间教与瑶族梅山教的结合、汉族与仫佬族实现文化共享、官方与民间共识中的传承,而依饭节自身在传承中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8.
受古梅山“旧不与中国通”和梅山先民世代生活在相对自治的社会环境的影响,梅山地区几千年来形成了比较独特的梅山农事民俗,表现在耕作民俗和饲养民俗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宁波梅山岛观赏植物应用价值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梅山岛观赏植物的应用现状进行现场调查,记录梅山岛观赏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现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其园林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K类中心聚类法将评价结果聚类为3种类型。筛选出适合梅山岛特殊环境的优良观赏植物。评价结果表明:第Ⅰ等级的杜英、水果蓝等24种植物在梅山岛极具推广应用价值,第Ⅱ等级植物的应用比例应基本维持现状或稍有提升,第Ⅲ等级植物的应用比例应适当降低。  相似文献   

10.
梅山武术及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山武术是以蚩尤文化为内涵的传统武术项目,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在现代时空条件下,已处于濒危状态,保护和传承该体育文化项目有重要意义.以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抓手"",是系统保护梅山武术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梅山文化是一古老祖源文化,具有原生态文化内涵,是灿烂的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植被”之一。在梅山文化的搜集整理工作已进行了十余年的今天,应该讲究研究方法,对它进行多学科的综合性的理论研究。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发挥其特有功能的效用,对梅山文化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的开拓,对梅山文化的精华的保护和发扬将起重要作用。梅山地区的民间文学、民俗蕴藏丰富,既有一般民间文学、民俗的共性,又有其独特的个性,无论进行跨国跨民族的比较研究,或者进行跨学科的比较研究,都有丰富的可比性,比较研究的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2.
梅山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山文化是湖湘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远古时期湘楚大地特有的农耕文化,近年来,其神秘的文化内涵和个性化的文化特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已经成为科学研究课题和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本文从梅山文化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个性特征分析入手,就其旅游开发进行了深入探索,并提出了其旅游开发构思和对策,以达更深层地挖掘、保护、传承和弘扬梅山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对梅山武术传承因素进行剖析.在社会变迁中,梅山武术作为蚩尤精神的提炼、战乱生存的手段、社会制度的产物、尚武民风的凝聚与思想道德的塑造发挥过重要作用.结论:自然环境是地域武术形成的前提条件;宗教文化是地域武术发展的连接纽带;社会制度是地域武术延续的架构基础;精神追求是地域武术传承的关键因素;人作为载体对地域武术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miRNAs在猪卵泡和繁殖相关组织中的表达,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和组织表达谱分析法,对miR-26b和miR-224在梅山和杜洛克猪卵泡及其他繁殖相关组织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组织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miR-26b和miR-224在下丘脑、垂体、子宫、输卵管、卵巢、子宫角、黄体组织中均有表达。RT-PCR结果表明:miR-26b在L卵泡中的表达量梅山猪是杜洛克猪的2倍(P0.01);而在S卵泡中的表达量杜洛克是梅山猪的10倍(P0.01);两品种在M1和M2卵泡中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miR-224在S卵泡中的表达量杜洛克是梅山的7.79倍(P0.01);而在M2卵泡中表达量梅山是杜洛克的1.84倍(P0.05);两品种在M1和L卵泡中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在猪种内大卵泡L、中等卵泡M2、中等卵泡M1、小卵泡S的相对表达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此研究表明,miR-26b和miR-224在梅山和杜洛克猪中表达趋势相似,它们的表达差异可能影响卵泡发育和成熟,为深入了解miR-26b和miR-224在卵泡发育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鉴定杜洛克猪相对于梅山猪在大卵泡中高表达的基因,本研究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成功构建了以梅山大卵泡c DNA为driver,杜洛克大卵泡c DNA为tester的消减c DNA文库。结果显示:以G3PDH和β-actin为指标检测文库的消减效率为25,从该文库中获取了350个有效的阳性克隆,PCR检测插入片段主要分布在150-750 bp。克隆测序得到74个有效的EST序列,GO分析表明主要与细胞信号、细胞结构、代谢、细胞分化、基因/蛋白质合成、细胞组织防护等功能相关。利用q PCR技术验证了ELTD1、Grb14、SNRPE、CSDE1、ALDH18A1、e IF4E、BMPR-IB等基因在梅山和杜洛克大卵泡中的表达模式。结果发现在两猪种的大卵泡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本研究有助于揭示影响猪卵泡发育和生殖数量控制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6.
聂勇 《奇闻怪事》2011,(11):57-59
古老神秘的梅山巫术,伴随着梅山先民扎根于这块土地,并在此发展、兴旺,融入梅山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的生老病死、劳作生活都离不开巫术,那些在香火中亦真亦幻的巫术之神,千百年来指引着梅山子民的脚步。古老相传,梅山巫术的始祖是上古蚩尤大帝,而后世那个双  相似文献   

17.
“五州拜法”是学习先进的农作技术以改变梅山落后鱼猎经济状况;“师夷长技”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富国强民。博大精深的梅山文化对魏源改革开放思想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卢国声  胡立  周敏娟  张昊  曾超 《科技资讯》2012,(12):139-140
通过对梅山煤矿(北区)的地层、构造特征及煤层、煤质等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比,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相邻矿区含煤情况,推断该矿区具有较大的煤炭资源储量,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沉积环境分析,认为梅山煤矿(北区)所含安源煤系属于滨海山前平原型沉积,而乐平煤系属于海陆交相型沉积。  相似文献   

19.
梅山文化有四个特点:突出的原生性;基于独特的逻辑;内部多样性;至今仍然有厚实的民间基础。梅山原生宗教文化,是一个哲学社会思想和传统知识的集结体,蕴含有丰富的古代哲学思想内容,以及各种有趣和实用的乡土知识。其重要的哲学思想:疾病与神灵作祟之间存在内在的关联;人和所有类人生命体都存在魂身与肉身,而且二者可分离;巫仪中的字徽与指诀,至少存在古人关于文字魔力与舞蹈魔力的崇拜。梅山原生宗教文化与黔湘渝交界地苗族原生宗教文化可能存在深刻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20.
依据水文地球化学原理,库水作为一种溶液,在向坝基渗透过程中,既传递水的物理特性如压力、水量等,又与坝基岩石、帷幕、混凝土间产生物理化学作用,形成新的水质特征。为此,对梅山水电站右坝肩坝基排水孔水位、水量、水质进行定期观测,并对现场水pH值测试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工程措施效果明显;拱廊道内大流量排水孔水主要来自库水;拱廊道少数排水孔水中K^ Na^ 含量较丰富,此是坝基水化学潜蚀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