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河北省为例,模拟了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协同创新演化动态过程,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协同发展系统,为客观评价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理论支撑。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研究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中纳入协同创新因素;二是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系统,制定出协同创新机制。在协同创新视角下,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增强省外政治需求协同、资源配置协同、国际竞争协同和持续发展协同;增强省内政治需求协同、社会需求系统、共性需求协同和个性需求协同;加强沟通交流互帮、政策空间互惠、举措立体互动和绩效多元互检。  相似文献   

2.
以河北省为例,模拟了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协同创新演化动态过程,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协同发展系统,为客观评价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理论支撑。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研究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中纳入协同创新因素;二是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系统,制定出协同创新机制。在协同创新视角下,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增强省外政治需求协同、资源配置协同、国际竞争协同和持续发展协同;增强省内政治需求协同、社会需求系统、共性需求协同和个性需求协同;加强沟通交流互帮、政策空间互惠、举措立体互动和绩效多元互检。  相似文献   

3.
协同创新: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资源分散成为抑制国家自主创新的主要因素,由此引发科技创新实体间的相互封闭,协同创新成为解决科技创新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手段。高校已具有参与协同创新的重要基础,协同创新成为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高校参与协同创新需要在学科间协同创新、校企间协同创新、协同创新联盟以及教育与科研活动协同创新等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4.
基于协同论基本原理,分析协同创新导向与企业协同创新绩效关联机理,结合序参量方程和势函数,进行基于企业协同创新的内外因交互层级回归,以及结构方程模型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协同创新导向不仅对实施企业的创新绩效存在推动作用,且以协同创新网络传导其对企业创新成长绩效的提升作用。应从显化协同创新导向,构建协同创新网络,实施协同引导和鼓励创新的复合策略等方面入手,对企业协同创新导向加以改善以提升其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5.
《科学管理研究》2017,(6):78-81
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与协同创新已经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的新问题。如何把民营企业原有的优势发挥到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上,成为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在综合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归纳了民营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对其各影响因素与企业创新行为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论证,从而归纳出我国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与协同创新上存在的问题关键所在,并据此总结出提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成因进行研究,并深入研究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各个因素,同时确定其中的关键因素,即内部动力因素和外部动力因素,并完善各个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综合指出我国目前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在动力方面所需要的政策、技术、资金支持,最终总结出改善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机制发展的方法和举措。  相似文献   

7.
创新2.0和协同创新是信息化时代和大科学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创新2.0和协同创新的理论内涵,论述了创新2.0背景下协同创新的各主体及其作用、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协同创新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过程及各主体在其中的作用,最后提出应建立各主体尤其是用户参与协同创新的平台,从而将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转为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协同创新成为社会经济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经济和管理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以CSSC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以1998--2012年共445篇协同创新的论文为样本,采用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技术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绘制出国内协同创新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对我国协同创新领域的研究热点及研究进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总结和概括,为其他学者快速有效地了解我国协同创新领域的研究热点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研究参考,同时也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协同创新成为社会经济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经济和管理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以CSSC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以1998—2012年共445篇协同创新的论文为样本,采用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技术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绘制出国内协同创新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对我国协同创新领域的研究热点及研究进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总结和概括,为其他学者快速有效地了解我国协同创新领域的研究热点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研究参考,同时也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阶段的创新大部分还是分散、自主、无组织性的科研活动,并衍生出了社会资源浪费、时间和经济成本高、业内交流缺乏等等问题。首先研究了国内外的协同创新案例,并从我国目前企业创新领域现状出发,结合国情和企业自身特点,使用集约化理论指导,研究我国资源整合、协同创新的具体思路,对我国走自主化、集约化的协同创新道路,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创新2.0和协同创新是信息化时代和大科学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创新2.0和协同创新的理论内涵,论述了创新2.0背景下协同创新的各主体及其作用、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协同创新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过程及各主体在其中的作用,最后提出应建立各主体尤其是用户参与协同创新的平台,从而将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转为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2.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政、产、学、研、用深入融合的一种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合理有效的选择合作伙伴是产业联盟构建的起点和成功的关键点。从协同创新理论视角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伙伴选择所应考虑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伙伴选择的AHP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3.
协作创新可提升中小企业的技术与管理水平,已成为其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满足中小企业协作创新的研究需要,提出了中小企业协作创新模型。以中心企业为核心,从中小企业协作创新网络、企业间联系(中小企业协作创新机制)和中小企业协作创新伙伴等三大组成部分介绍了模型的结构与功能,并在模型框架下,从创新产生阶段、创新转化阶段与创新实施阶段等三阶段阐述了中小企业协作创新的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14.
马红岩 《创新科技》2015,(11):16-18
本文提出了以自主创新为基础,以协同创新为手段,以专利联盟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模式.从形成结构洞优势提升能力、构建企业文化营造环境、吸引人才造就优势三个方面分析自我创新能力的形成;从寻求多元主体协作方面实现企业协同创新;从企业间技术合作的形式推动专利联盟创新优势的形成和实施.  相似文献   

15.
首先对协同创新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定义和国内外的研究背景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其定义提出了建设协同创新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建立了国家创新体系的评估模型,并针对评估模型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最后讨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6.
高校协同创新的本质是一种管理创新。协同创新既包括政府的宏观管理.也包括高校的中观管理和教师的微观管理,只有在政府的主导下,各方主体目标一致、相互配合,协同创新的目标才能实现。行政法学教学改革的实践说明,协同创新的方式是多样化的,既有师生之间的协同,还有学生相互之间的协同,校内校外的协同,教学与科研的协同等。高校推进协同创新需有管理创新的思想,只要认识到位、定位得当、措施有力.协同创新将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主观博弈的高校“2011协同创新”共生稳定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创新对推动我国科技、教育、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的实施将进一步引导高校加强协同创新的力度。然而高校与企业并非自发进行资源互动,现有成果对协同创新动态共生的变化机理等深层次问题研究不足。对此,运用主观博弈理论分析了高校协同创新的制度生成机制和内生演化机理,研究了引入“第三方指导”模式对博弈参与者的内生变化影响,探讨了博弈稳定状态和期望收益最大化的条件,进而提出对高校协同创新实现路径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国防科技创新概念的内涵及国外开展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情况,探讨了中国开展国防科技创新的必要性,提出了开展国防科技创新的4种模式,即基于网络平台的跨域协同创新模式、基于强强联合的合作协同创新模式、基于整合相同相近科研机构开展一体化科研的协同创新模式、基于军民融合的协同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协同创新对制冷空调领域创新人才培养、企业产品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总结协同创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哈尔滨商业大学制冷空调实验教学中心在协同创新机制、模式方面的尝试与实现。该协同创新机制、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协同创新的结果表明,依托制冷空调实验教学中心,可以有效地实现了中心、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共赢。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确定技术创新的主体以及培育创新主体所需要的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这一命题进行验证,并建立技术创新主体培育模型。结果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培育模型应以自主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对外技术合作为重要方式,以外部环境为支撑。结论培育企业技术创新主体需要良好的企业环境、合作环境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