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根据临床的需要和肌瓣,肌皮瓣移植手术的开展,有关肌肉血管应用解剖学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用到临床之前必须有充足的动物实验作依据,但实验动物肌肉内的血管构筑情况目前仍是空白,本文就是针对这一实际,对三十例经铅丹油造影剂灌注的家兔,进行大体解剖,并进行软X线造影,观察动脉血管在背阔肌,后斜方肌,股薄肌和小腿三头肌的分支类型,分布范围,同时测量动脉主干直径,从而确定家兔八块表层肌肉内动脉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根据临床的需要和肌皮瓣移植手术的开展,有关肌肉血管应用解剖学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实验动物例如家兔肌肉内的微细血管的构筑情况目前仍然不清楚。本文就是针对这一情况,对家兔进行不同方法处理后解剖,观察动脉血管在背阔肌、后斜方肌、股薄肌和小腿三头肌的血管类型及血管源头;并取相关肌肉制作石蜡切片进行显微观察记数、测量、确定微细血管在家兔背阔肌、后斜方肌、股薄肌和小腿三头肌内的密度和管腔直径,为肌肉损伤后的修复提供依据,希望通过进一步实验应用到临床实践,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3.
为了观察金川丝猴子宫血管的构筑情况及其与人子宫血管构筑的异同,探讨子宫内膜脱落和月经产生的形态学机制,用血管铸型技术观察研究了川金丝猴和人的子宫动脉,结果表明人子宫血管丰富密集,川金丝猴子宫血管则较稀疏,两者均可分为中、中、外3个血管层,相邻弓状动脉及其3-4级分支间有大量纵向及横向吻合,虽然两者内膜动脉血管大小有差异,但均呈不同程度的弹簧状或螺旋状内向垂直穿行,其间缺乏吻合。在螺旋动脉直部或螺旋部均有明显的缩窄环。月经期的动物螺旋状向内垂直穿行,其间缺乏吻合。在螺旋动脉直部或螺旋部均有明显的缩窄环。月经期的动物螺旋动脉变粗,呈明显的扩张状。川金丝猴和人子宫内膜动脉血管的形态与无月经的鼠兔、家兔等子宫内膜动脉血管明显差异。内膜动脉血管的特殊形态与月经的周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是建立一种简易的血管内电刺激致内皮细胞损伤的动物血栓模型。方法:采用血管内电刺激与夹闭动脉结合法,造成动脉栓塞。通过生物信号记录系统,观察血压曲线。从刺激开始到血压曲线变为直线的时间即为栓塞时间。结果:电刺激+夹闭动脉组平均栓塞时间为19.29±2.56min,夹闭动脉组,电刺激+夹闭动脉+肝素组在实验观察的1h内未形成动脉栓塞。结论为该血管内电刺激诱发家兔血栓模型简易可行,适用于急性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5.
紫堇总生物碱对血压和离体主动脉平滑肌张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堇总生物碱经耳脉静脉注射家兔,观察血压变化;制备离体主动脉平滑肌条,将其固定于灌流肌槽中记录离体主动脉平滑肌条张力变化.观察了紫堇总生物碱对家兔动脉血压的影响以及对去甲肾上腺素(NA)诱发的离体主动脉肌条的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静脉注射紫堇总生物碱可引起动脉血压降低(P<0 05);单独加入紫堇总生物碱未观察到离体血管紧张性的改变,但在NA作用的基础上加入紫堇总生物碱后,引起离体血管收缩效应减弱(P<0 05).因此,紫堇总生物碱具有降低血压和抑制NA引起的血管的收缩效应.  相似文献   

6.
根据检测得到的右上肢主肌肉群的肌电信号,探讨了人体右上肢主肌肉群的肌肉功能状态和男性与女性之间肌肉功能状态的差别.20位实验者右上肢完成13个基本动作,对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掌长肌和指伸肌五块肌肉进行肌电采集,用SPSS 14.0软件时特征参数平均振幅(AEMG)和积分肌电(IEMG)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完成不同的日常生活活动,肌肉的活跃程度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男性以增强指伸肌和三角肌为主,女性则以掌长肌和三角肌为主.实验数据可为老年人和残疾人康复训练及肌电信号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芦丁镉金属配合物经耳脉静脉注射家兔,观察其血压变化;制备离体主动脉平滑肌条,将其固定在灌流肌槽中,记录离体主动脉平滑肌条张力的变化。观察芦丁镉对家兔动脉血压的影响以及对去甲肾上腺素(NA)诱发的离体主动脉肌条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静脉注射芦丁镉可引起动脉血压的降低(P<0.05);而在灌流槽中单独加入芦丁镉时不能观察到离体血管紧张性的改变,但是在NA作用的基础上再加入芦丁镉后,便可使离体血管收缩效应减弱(P<0.05)。因此,芦丁合镉金属配合物具有降低血压和抑制NA引起的血管的收缩效应。  相似文献   

8.
肌电特征发现与肌电康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肌电特征发现与肌电康复研究胡天培(康复工程研究所)1978年以来,在开展肌电控制假手研究中,作者对人体肌电进行了多方面的实验研究和探讨[1],首次发现频谱分析揭示的人体肌电特征.对肌电假手适用面的实验结果表明,仅有约占受试前臂残肢者30%~40%左右...  相似文献   

9.
为了检测草原公路特殊性对驾驶员颈、肩、腰部肌肉所产生的影响,选取6名驾驶员进行草原公路的实驾试验,使用频域分析方法,获得驾驶员颈部胸锁乳突肌、肩部斜方肌、腰部竖棘肌的平均功率频率(MPF)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驾驶时间的延长驾驶员的各部位肌肉会出现疲劳,且各部位肌肉的MPF变化程度存在差异性:4位驾驶员胸锁乳突肌在50 min出现深度疲劳,6位驾驶员斜方肌在80 min达到不可恢复的疲劳,6位驾驶员腰部竖棘肌在60~80 min内出现了MPF的最低点。女性的腰部竖棘肌比男性更容易抵抗疲劳。  相似文献   

10.
人体下肢表面肌电信号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体步行时下肢肌电信号 (EMG)活跃 ,为研究步态周期内 EMG随路况的变化趋势 ,采用了下肢表面 EMG8通道检测装置进行了实验 ,对多人在 6种路况 (或步速 )下行走时的下肢 EMG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 ,步行时下肢肌肉活动有一定的规律性 ;各路况信号开始及持续时间、信号绝对值平均、中频等特征值区分明显 ,可以将其应用于智能肌电控制假肢路况模式辨识  相似文献   

11.
赵杰  李絮  申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22):9529-9536
在医学诊断中,血管疾病的研究与治疗仍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由于人体腹部血管复杂且构造因人而异,这就对图像分割的研究以及临床应用带来了极大困难。所以,通过图像处理和深度学习等方法准确清晰地获取病人腹部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在临床和术前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腹部血管的大小灰度、构造等基础医学知识进行学习,并深入研究了现有关于血管分割算法的优缺点。为解决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性能退化的问题,增强对目标信息的关注度并对不必要的特征信息进行抑制,提出一种基于Squeeze-and-Excitation Networks(简称SENet)注意力机制和深度残差网络的血管分割算法。使用12例腹部CT数据的评估结果显示,血管分割准确率可达90.48%,灵敏度、Dice、VOE、精确率分别为0.8995、0.8783、-0.1998、0.9104。因此,相比于传统方法,本实验所提方法具有更好的分割性能。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一套血管生物反应器系统,采用有限元的方法对组织工程小血管托架材料进行了分析,从而开发完成了一套用于构建直径为2 mm的小血管托架;通过收集人的原代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s)和脂肪基质干细胞(ADSCs)进行体外扩增和培养,并选用第3代细胞与聚羟基乙酸酯(PGA)复合后置于血管生物反应器中动态培养;在生物反应器中动态培养4周后,对材料复合物进行取材,分别进行大体观察、HE染色和扫描电镜等指标检测.结果表明:血管色泽明亮,有一定的弹性,细胞分泌的胶原基质排列较规则,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血管含有平滑肌弹性肌动蛋白的成分.说明改进的血管生物反应器能模拟血管的力学环境,并能利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扣脂肪基质干细胞成功构建组织工程小血管组织.  相似文献   

13.
脑Willis环循环的血液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立了一个描述脑循环Willis环血液运动规律的动力学并进一步得到了其状态方程及求解方法,应用该方法不仅可以直接求解定常问题,而且还可以求解不定常问题,该模型不仅反映了脑血管弹性和阻力等动力学参数对脑血流特性的影响,而且还反映了不同病理生理状态下脑血注的代偿功能,最后,通过研究动力学参数变化对输入阻抗的影响发现,一侧颈动脉输入阻抗已不仅和该侧血管力学特性有关,而且还受对侧乃至后循环血管及血流特性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血气分析仪和电解质分析仪分别测定动脉全血和静脉血浆中的钾离子和钠离子浓度,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和推导两者的线性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美国生产的GEM PREMIER 3000血气分析仪和Roche公司生产的ROCHE 9180型电解质分析仪分别检测85例患者动脉全血和静脉血浆的钾离子和钠离子浓度,比较动...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的视网膜血管分割方法对微细血管分割精度低的问题, 在多尺度单通道线性追踪(MSLTA:Multi-Scale Single-Channel Linear Track)的图像分割方法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新的、 有效的视网膜血管分割方法。采用 Gabor 滤波预处理以增强血管信息, 利用 MSLTA 算法获得最初的血管网络, 采用连通域标记的去噪方法,去除图像上的斑点噪声, 分割出最终的血管。 利用国际上公开的 DRIVE(Digital Retinal Images for VesselExtraction)数据库的视网膜图像进行实验, 并与现有的常规算法做了对比。 多组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的平均精确度达到 95. 37%, 能很好地保留微细血管。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激光诱导间质热疗过程中血管冷却对于生物组织内温度场和损伤度的影响,建立了包含单根血管的双层模型。由M on te C arlo模拟方法得到组织内的激光能量分布,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Pennes生物传热方程和血流换热能量方程得到组织内温度场,通过A rrhen ius速率过程方程得到组织损伤度。利用此模型,比较研究了不同血管情况下组织的温度场和损伤度。模拟结果表明,血管直径及血流速度是影响热疗中血管附近组织温度场和损伤度的重要因素。在模拟的5W功率条件下,当血管直径大于1mm时,如果仍采用与无血管情况下相同的治疗方案将可能导致无法完全杀死肿瘤而使热疗失去疗效。  相似文献   

17.
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聚焦超声消融肝脏肿瘤时,大血管存在于肿瘤附近不同位置对温度分布以及热剂量分布的影响.建立基于大血管对流效应的生物传热模型,基于不同的加热方案进行3-D温度瞬态仿真.仿真针对四种情况进行计算:模型中无血管,血管分别距离肿瘤1mm、2mm、3mm.仿真结果表明使用聚焦超声进行快速加热可以使能量集中在目标治疗区域.但是当肿瘤组织的近距离内(1mm)存在大血管且加热时间较长时(〉2s),肿瘤组织靠近血管的边界部分仍然会受到大血管冷却效应的影响,这种影响会导致肿瘤治疗不彻底.当肿瘤距离大血管3ram以上时,大血管在聚焦超声治疗中的冷却效应不再明显.  相似文献   

18.
A preclinical study of treating peripheral srtery occlusive disease(PAD) was performed by using a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 gene-expressing vector,plasmid pUDKH,in a dog model with complete ischemia of one hindlimb.After ligation of femoral artery of one hindlimb,pUDKH was transferred directly into the ischemic limb muscles.The angiogenic activity of the plasmid pUDKH was evaluated.On D 30 after injecting once of pUDKH at differ-ent doses into local muscles immediately after operation,the degree of augmentation of collateral vessel formation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treated by blank vector.In addition,the blood flow rate of femoral artery in dogs treated with pUDKH was recovered on D90,while the folw rate was only 1/5 tp 1/3 in control dogs.The pulse amplitude of pUDKH-treated dogs was recovered on D90,but it was hardly detectable in most of the control dogs.The side effects of intramuscular transfection of pUDKH were also investi-gated,and no significant positive change was found.It is suggested that angiogenesis induced by HGF gene has the potential for clincal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s.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建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动物模型,评估自主研发的取栓器取栓治疗效果。 方法 体外制作动物自体血凝块,采用介入方法将自体血凝块注入肠系膜上动脉,造成动脉栓塞,使用取栓器进行取栓。 结果 实验猪均成功建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致肠缺血模型,与传统方法相比更贴近临床实际情况。 结论 采用本实验方法可成功建立可用于后续取栓治疗研究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动物模型,更好的模拟临床上发病患者的栓塞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