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基于服务构建虚拟物流企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目前物流服务现状进行分析,讨论了虚拟物流企业的服务和工作流程,针对虚拟物流企业发展的实际,基于服务构建出虚拟物流企业,并指出了构建过程中的成本问题和合作伙伴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MAS理论的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信息系统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MAS技术和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MAS理论在虚拟物流企业联盟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构建了一个多Agent的信息系统,并对该信息系统的信息流管理做了详细介绍,该模型更贴近实际的第三方物流运作和管理机制,研究结果将有利于提高整个物流行业的物流效率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西部地区物流企业构建物流信息平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中西部地区物流企业运作特点及建立虚拟物流信息平台必要性的基础上,构建了适用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物流企业的基于Web的虚拟物流信息平台体系结构,从总体架构、功能设计等方面对这一体系结构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4.
虚拟供应链的物流运作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虚拟供应链是一种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供应链合作模式.在提出了虚拟供应链的一种物流运作模式--物流联盟的基础上,通过与其他物流运作模式的比较,分析和论述了物流联盟的概念和特点.从目标、任务、信息和支撑技术等几个方面建立了物流联盟的体系结构;并进一步对物流联盟的需求分析及设计阶段,物流联盟的组建和优化阶段、参与竞标、业务实施阶段进行了研究,解决了物流联盟运作过程的快速响应市场、优化设计与优化选择、分包配载和信息集成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李如平 《科技资讯》2014,(35):148-148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间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国际货运代理行业也得到迅速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运作机制,物流市场主体逐渐开放,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该文通过对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演变的分析,国际货代企业向物流业转型的优势分析,从第三方物流经营模式、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经营模式、大型物流市场补充模式三个方面出发给出了国际货代企业物流转型可采取的模式,主要针对在物流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小型国际国代企业如何进行物流转型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虚拟物流企业联盟是21世纪信息社会物流行业的主流组织形式,选择和确定联盟伙伴是建立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关键环节之一,对提高联盟企业的总体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充分考虑联盟与客户双方利益的情况下,设计了基于双层规划的模型和求解算法来优选联盟伙伴,并且模型中在计算物流企业为客户服务的作业成本时,考虑了配送路线安排对作业成本的影响,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使计算结果更加准确。实例仿真说明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民营物流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民营物流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及发展速度方面概述了民营物流企业的现状.通过分析民营物流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及现阶段市场对物流需求的多样性的要求,指出民营物流企业应着重从市场定位、品牌建设、组建物流联盟,建立完善的人才机制等四个方面确定竞争策略,从而求得稳定发展、有效提升其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物流产业的发展,单一功能性物流企业需要找寻新的发展模式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建立纵向战略联盟可以比较好的解决物流企业现在面临的困境和瓶颈,而且是一个导入迅速、容易实施,并且相对成功率较高的一种模式。当然任何一种模式都会有风险的问题,如何对风险进行防范也是企业在选择联盟和联盟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物流企业普遍的规模不足与战略资源短缺阻碍了企业竞争力的形成,企业孤立经营的传统模式需要被打破.我国加入WTO后,企业之间需要从对立竞争向合作竞争转变,而这一转换过程最有效的组织方式就是建立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本文分析了我国物流企业战略联盟的几种发展模式,提出适合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动态联盟模型,并对如何保持成功的联盟关系给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联盟的发展模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物流企业普遍的规模不足与战略资源短缺阻碍了企业竞争力的形成,企业孤立经营的传统模式需要被打破.我国加入WTO后,企业之间需要从对立竞争向合作竞争转变,而这一转换过程最有效的组织方式就是建立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本文分析了我国物流企业战略联盟的几种发展模式,提出适合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动态联盟模型,并对如何保持成功的联盟关系给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物流联盟的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如何广泛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实现物流联盟的有效发展,合理配置资源、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客户提供高水平的物流服务,使物流联盟需要不断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探讨了物流联盟一种新的发展形式——电子物流联盟的总体框架、主体构成以及服务层次与特点。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难题是流通领域的发展。电商时代的到来,要求灵活应用互联网思维解决农产品流通的难题,改变"买难"和"难卖"的市场格局。当前影响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出现了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流通环节冗长、运作组织结构复杂、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急需对传统农产品物流模式进行创新,驱动诞生"互联网+"背景下新型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构建基于准时流通理论和企业联盟理论的农产品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3.
针对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绿色度不高,以及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情况评价尚未形成体系的问题,构建了农产品绿色物流的模糊评价模型,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所占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本文构建的12个具体指标,对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状况的评价结果为良好。虽然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发展情况良好,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包玉梅 《科技信息》2012,(18):146-146
本文以物流联盟为本位,根据物流联盟中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内容、各货主企业的地域、货物种类、交货时间等的分类,设计相关性组合方案的三个模型:一是物流绩效和物流成本均是紧约束;二是物流绩效为紧约束,物流成本为松约束;三是物流绩效为紧约束,兼顾物流成本,实现物流联盟中物流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用。  相似文献   

15.
论虚拟物流研究及其发展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虚拟物流理论研究是物流管理研究中的前沿课题.在对现有诸多不统一的虚拟物流、虚拟物流企业概念分析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虚拟物流和虚拟物流组织的内涵,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有关虚拟物流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虚拟物流的理论研究三维框架,给出了虚拟物流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指出了虚拟物流研究的四个发展方向以及相应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6.
虚拟物流企业协作关系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发展,虚拟物流企业已经成为物流企业开展业务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运作方式.协作关系的稳定性对于虚拟物流企业的成功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虚拟物流企业在组建和运作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影响协作关系稳定性的原因和因素.为消除运作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我们应对虚拟物流企业采用一系列增强其协作关系稳定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虚拟物流企业构建的流程融合机制及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虚拟物流企业构建认识的基础上,针对虚拟物流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提出了业务流程融合的思想,讨论了业务流程融合的要求,指出了流程融合机制,分析了它的流程融合模型。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产品流通主要经历了自营、联盟、合作、外包四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有其代表的物流模式。它们演化的基础性要素环境越来越优越,物质保障条件越来越先进,但运作效率高低有别,从企业经营要素分析,主要是物流活动主体、组织形态、物流渠道、人才技术等经营要素相互作用的影响。第三方物流模式由于具有专业性强、运输效率高、组织灵活、信息化、个性化等优点,成为农产品物流流通的必要选择。重点发展农产品第三方物流,应完善农村电商与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保障基础性物流运作要素;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领头,组织盘活各物流活动主体;组建虚拟农产品物流协作体系;培育现代化物流技术实用人才;合理规划农产品物流园区,布局县、乡、村物流网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政府、物流企业及工商企业对现阶段影响我国物流的部分主要因素做出的评价,应用多层次模糊评判方法,对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状况做出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0.
叶长青 《科技资讯》2012,(31):150-15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物流业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与重视,其中,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物流发展与其经济总量是成正比关系的。因此对于我国的内陆企业而言,要高效快速的发展现代物流,就要将着力于搭建自己的物流平台作为发展基础,以基础带动和加速内陆企业的物流业发展。本文主要阐述物流平台概述、当前内陆企业物流平台面临的问题以及内陆企业搭建物流平台的措施三个方面,借此全面分析内陆企业物流平台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