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自蔓延高温合成 MoSi_2/Mo_5Si_3 复合材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初始Mo粉和Si粉通过自蔓延高温合成方法(SHS)制取不同Mo5Si3含量的MoSi2/Mo5Si3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对产物进行组织结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自蔓延高温合成中,MoSi2是一步生成,无中间相形成.随着样品中Si含量的减少,产物中Mo5Si3的含量增多,颗粒度变小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稀释剂Al_2O_3对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4Al+3TiO_2=3Ti+2Al_2O_3的绝热温度及反应模式的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稀释剂Al_2O_3对该SHS反应过程的影响以及对合成Ti/Al_2O_3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稀释剂Al_2O_3含量增加,SHS反应所必需的预热温度提高,燃烧速率降低,且燃烧不稳定;制备的Ti/Al_2O_3金属陶瓷复合材料致密度下降,但产生裂纹的倾向减少.  相似文献   

3.
用TEM和XRD技术研究了Mo-15.16%Si,Mo-30%Si和Mo-36.3%Si(质量分数)粉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的相结构变化.在机械合金化(MA)过程的初始阶段,3种混合物的XRD图中Si峰首先消失,经长时间的球磨后,都可以转变为非晶,但不同成分混合粉的中间产物不同.Mo-30%Si和Mo-36.3%Si是通过Mo与Si之间的互扩散反应形成MoSi2和Mo5Si3金属间化合物,Mo-15.16%Si则是形成了过饱和固溶体而没有形成金属间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Al2O3+TiB2)/Al复合陶瓷与Al连接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l2O3+TiB2)/Al复合陶瓷与Al连接的研究赵金龙董国峰高钦(大连理工大学铸造工程研究中心116024)关键词:铝;界面/自蔓延高温合成;(Al2O3+TiB2)分类号:TB332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Self-PropagatingHig...  相似文献   

5.
在Fe3Al基合金中,加入少量W能显著改善合金的室温和高温强度,改善抗蠕变性能,但使合金室温塑性略微降低,W的加入能细化合金组织,同时在超过溶解度时形成M6C型碳化物,在Fe28Al-5Cr合金中,W的原子分数溶解度在0.8%~1.0%左右,Mo或Nb与W同时加入会降低W在合金中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6.
Fe基-Al_2O_3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工业还原铁粉、Al2O3颗粒、炭粉及某种适量粘结剂,通过粉末冶金方法在高温下进行烧结,制备了Al2O3颗粒增强Fe基复合材料。用STEM,TEM及SEM对界面结合机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烧结过程中在Al2O3颗粒与Fe基界面生成了中间相,使Al2O3与铁基有良好的结合强度,所制备的Fe基-Al2O3复合材料的硬度、耐磨性已超过相同含碳量的碳钢材料  相似文献   

7.
AlCr2O3体系燃烧合成反应的热力学分析与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对Al-Cr2O3体系的燃烧合成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讨论了起始反应温度,Al2O3和Cr2O3稀释剂以及MoO3添加剂对Al-Cr2O3体系的绝热反应温度的影响。最后对Al-Cr2O3体系进行了热爆和点燃模式的燃烧合成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3 ̄5.5GPa的压力范围内,经过873K,30minh等温热处理由非(Fe0.99Mo0.01)78Si9B13(FMSB)条带和纯金属Al片交替叠成的样品,制备出多层Al/Fe-Mo-Si-B纳米合金复合材料。研究了静高压在复合材料制备中影响非晶FMSB合金晶化相,Fe-Mo-Si-B纳米合金晶粒度和Al/Fe-Mo-Si-B复合材料界面相的规律及机制。  相似文献   

9.
对喷射成形+轧制Al-Pb/Al/Steel复合板材进行了热处理,用SEM观察了Al-Pb/Al及 Al/Steel界面的变化.结果表明:复合轧制后Al-Pb/Al及Al/Steel界面达到了良好的界面初结合; 复合板材热处理后,Al/Steel界面在480℃/1h+300℃/3h的热处理后产生了FeAl金属间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Al/TiO2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中反应物原始状态对燃烧过程中燃烧温度、燃烧速率和燃烧稳定性的影响.同时重点研究了Al/TiO2自蔓延高温化学反应的反应机理,初步建立了其反应模型.  相似文献   

11.
硅铝摩尔比(nSi/nAl)不同的HZSM-5(Hydrogen Zeolite Socony Mobile-Five)制备的催化剂在甲烷无氧芳构化反应中的性能不同。实验表明:nSi/nAl=40的Mo/HZSM-5在苯选择性、稳定性和苯生成速率等方面均优于其他硅铝摩尔比的催化剂;同时,对载体改性可以提高催化剂在甲烷无氧芳构化反应中的性能。对比不同的改性方法发现,先碱处理再酸处理改性的wMo=0.03的Mo/HZSM-5较其他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催化性能,改性后的催化剂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以及使反应具有更高的苯选择性和苯生成速率。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氧化态Mo/γ-Al2O3与NH3的程序升温反应(TPR)制备了不同Mo担载量的氧化态Mo/γ-Al2O34催化剂,用XRD和EZXAFS方法分别研究了样品在氮化前后的体相结构及Mo原子局域配位结构,结果表明,在氧化前样品的Mo K边径向结构函数与非负载MoO3类似,样品中Mo以高分散的MoO3形式存在,氮化后样品的径向结构函数与非负载的γ-Mo2N基本相同,只是峰强度有所,表明样品中Mo主要以分散度较高的的γ-Mo2N形式存在,并且随担载量降低,γ-Mo2N的分散度更高。  相似文献   

13.
主要研究了Al掺杂效应对氧离子导体La2Mo2-yAlyO9-δ(y = 0.1, 0.2, 0.3)的影响,从XRD、DSC和介电测量中发现,Al3+在La2Mo2O9中的固溶度只有10 mol%, 且不能抑制纯La2Mo2O9的α/β相转变;在La2Mo2-yAlyO9-δ(y = 0, 0.1, 0.2)的介电损耗-频率谱中发现一Pd峰,其机制对应着氧离子的短程扩散,Al掺杂后La2Mo2O9样品的激活能比纯La2Mo2O9的要低,同时对应的电导率比纯La2Mo2O9高.  相似文献   

14.
采用无压SHS和爆炸固结+SHS2种工艺分别制备了Ti/Al2O3梯度功能材料,得到的材料组织成分和性能均呈明显梯度变化,且爆炸固结+SHS工艺制得的FGM性能明显优于无压SHS法制得的FGM  相似文献   

15.
基于微观扩散方程,采用微观离散格点相场法研究Ni-Mo原子间四近邻相互作用能对Ni75Al14Mo11合金沉淀过程微观机制的影响。通过原子尺度的结构演化图、表征浓度和有序度的成分序参数和长程序参数分析沉淀相的有序化、簇聚、镍原子反向析出及粗化行为等。研究结果表明:最近邻、第三近邻原子间作用能增大,可促进沉淀相的簇聚及有序化,但抑制后期镍基原子团簇的反向析出及粗化;次近邻、第四近邻原子间作用能增大的影响则与之相反;在相同条件下,外层作用能对沉淀相的有序化和簇聚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6.
自蔓延高温合成V3TiNi0.56Al0.2贮氢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反应体系的绝热温度计算及热力学分析,讨论了V2O5-TiO2-Al体系自蔓延反应进行的可行性.自蔓延高温合成了V3TiNi0.56Al0.2贮氢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能谱分析、扫描电镜(SEM)和金相显微镜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法与用其他方法制备的V3TiNi0.56Al0.2贮氢合金的相结构一样.PCT曲线表明该合金具有一定的吸放氢性能,饱和吸氢量为0.092 L/g,略低于其它方法制备的V3TiNi0.56Al0.2的饱和吸氢容量.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氨水调节钼酸铵浸渍液的pH值,调变了钼物种在水溶液中的聚集状态,将常规浸渍液中体积较大的多聚钼阴离子(Mo7O246-或H2Mo7O244-)解离成较小的单聚钼阴离子(MoO42-)形式,使其能够有效地扩散进入分子筛的孔道中,从而制备出高分散的Mo/HMCM-49催化剂.该催化剂在甲烷脱氢芳构化反应中表现出了更好的催化性能,具有高的甲烷转化率和苯生成速率.  相似文献   

18.
利用特殊的C-内标技术对TN_(12)M_(10)合金的SHS反应结晶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包裹C-粒的包覆熔体(BFT)中含有杂质与合金元素;随着温度升高,Ca,Si,Fe,Ni的含量减少,直至消失,Ti,Mo含量则随之增加;BFT最后流到就近的Ti(Mo)C晶粒上结晶。因之,作者提出了TN_(12)M_(10)合金SHS反应结晶过程的顺序:(1)Ca,Si,Ni,Fe,Ti,Mo等杂质及合金元素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依次先后熔化并随之被吸附于C-粒表面;(2)被吸附元素与C生成各自相应的亚稳定中间相,BFT正是由这些中间相组成的混合熔体;(3)BFT朝就近的燃烧波前处流动,使得包裹C-粒的BFT数量减少,上述熔体便继续包裹C-粒并形成新的BFT平衡数量;(4)当BFT中的C,Ti,Mo含量达到Ti(Mo)C的配比时,BFT就在近旁燃烧波前处的Ti(Mo)c晶粒表面结晶出新的Ti(Mo)C晶粒,最后完成SHS反应。文末讨论了A-K模型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以12Cr2Mo1R钢所用渣系为研究对象,选择Al作为脱氧剂,建立脱氧热力学模型.在不同的Al添加量条件下对12Cr2Mo1R钢熔渣-金属界面处各物质的平衡质量分数进行计算,分析各物质平衡质量分数随Al添加量的变化规律,为在给定Al添加量条件下进行终点成分预报,以及根据钢种成分要求选择Al添加量范围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Al添加量的增加,Si,Mn,Al,Al2O3的平衡质量分数呈上升趋势;SiO2,MnO,FeO的平衡质量分数呈下降趋势.若仅从Si,Mn,Al成分合格的角度考虑,Al的添加量占吨钢的百分比不能超过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