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alliday在对作格概念作了延伸之后,将语义作格的概念引入系统功能语法,他认为小句作格分析是及物分析的补充。本文在对其进行研究后发现,几乎所有的小句都可以进行及物分析,但并不是都可以做作格分析。作格性与及物性分属不同的语义系统,所以,两种分析并非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讨论中动词和作格动词论元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中动结构中,事件论元受到了抑制;在作格结构中,事件论元没受到任何影响。进一步分析两者内论元结构,发现两者内论元的生成也是不同的:中动词的表层主语是由VP内宾语派生,而作格动词的表层主语是由VP内主语派生。  相似文献   

3.
及物性分析、作格分析与文学批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有关及物性和作格的理论分析了蕴含在文学语篇———《我的儿子是凶手》中的深层意义。通过分析再现了语言模式是怎样与其功能交织在一起的 ,从而说明及物性分析法和作格分析法可以成为文学批评和语言教学的客观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4.
从英语非作格动词的生成出发,探讨汉语的非作格动词可以带宾语现象的表现特征,认为当单个非作格动词与结果补语构成动结式复合词后,结果补语这一句法手段使得非作格动词后面可以带名词词组,然而其论元结构并未发生变化。该假设不仅能区别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而且能更好地解释儿童在极短的时间内习得母语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英语作格动词是词汇语义范畴内讨论的热点问题,有特殊的语义表征。就词汇语义性质来说,作格动词属于强动作性使役动词,具有动作自发性,可以不需要外力作用与其客体发生致使关系。当存在于具体命题的时候,隐含被动意义,语法操作不允许增加被动语法标记。通过解释作格动词进入作格句式后自身"动因"使句式呈现受动性语义属性,从而揭示受动性语义属性是作格动词被动意义实现的语义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助格在拓扑方面的基本性质。对助格的Ω—拓扑的开集的格作了刻划,主要证明了:助格β的Ω—拓扑Π的所有开集的格也是助格。  相似文献   

7.
甲板板格屈曲破坏下船体梁的可靠性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结构可靠性理论来分析船体结构破坏是造船理论的又一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由于甲板板格屈曲破坏而导致船体梁最终溃折的破坏方式,对用扶强材加强的板格在平面内压力作用下的三种失效模式以及相应的船体梁极限弯矩作了均值和变异的分析。本文还对构件尺寸、材料特性以及焊接残余应力等因素对板格和船体梁的影响,作了敏感性分析。本文分别以屈服和屈曲作为失效模式计算了两艘实船的失效概率。研究结果表明,在船体梁破坏中板格屈曲比屈服更易发生,这对我们令后进行船体结构系统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分子格的直积分解和满广义序同态的性质,证明了由满广义序同态诱导的分子格上的等价关系作的商集也可成为分子格,给出了分子格范畴中商对象的具体构造。  相似文献   

9.
张红梅 《世界博览》2016,(5):285-286
本文通过对部分四字格作简单的分类和例示性的分析说明,考察具有熟语性的四字格短语常见的组合搭配形式,重点探讨"N+V"式和"V+N"式中"N"和"V"之间存在复杂的语法、语义及音节制约关系,从而为四字格熟语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西方人格理论的分析、批判,本文对中国人的人格结构作了尝试性的探索,认为中国人的人格在资质上可用阴、阳来表示,其内容及其外化形式应当包括“仁格”、“观念格”、“他格”等方面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以藏族格言作为输入语料,用藏文CRF自动分词系统将文本自动分词后,利用语料分析软件,统计和分析文本中的方位词词性和词频.在词汇语境共现中筛选方位词单独作语法成分的具体实例,进一步分析方位词的语义特点、句法功能及搭配情况.通过分析发现,方位词在句法中,其语义包括定性和泛性两种,承担了普通名词(nn)、不及物动词(vi)、及物动词(vt)、时间名词(nt)等语法成分,在作名词时主要强调地点义,而方向义并不明显.在句法功能中,可作主语、宾语、地点状语等.从搭配情况来看,它与位格、属格和从格助词搭配构成方位短语表示处所和范围,与动词搭配表示一定的趋向性,也作修饰动词的地点状语.  相似文献   

12.
在导波光学中,布喇格反射式滤波器、分布反馈激光器和分布布喇格反射镜激光器等波导器件是根据两个同阶导模的反向耦合原理工作的。这一类器件的Floquet理论分析可以参看文献,我们现在作耦合模描述。  相似文献   

13.
文[3]中引入“Boole格B的子集复盖B的某一元”的概念及其若干性质,并在紧拓扑Boole格上作了研究。本文的主要结果是把文[3]的某些结果推广到一般Boole格上去,并对文[3]中在紧拓扑Boole格上的应用作了一些推广,在定理4中指出了一般Boole格的元的覆盖与容这对概念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作格动词在语用中发生的及物性变化自然地引发语句结构的改变,例如从S施+V+O受向S受+V作的转换,这种改变不仅仅是形态结构上的转变,更是功能和语义上的"嬗变",从一个自足体完美地演变成另一个自足体。作格句演变与自足的最终动力来自于说话人的心理参与,并总是在语用因素影响下承载说话人的体验和意志。作格句的演变与自足是一个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多粒度面向对象概念格的构造。方法在单粒度面向对象概念格外延集上作并运算,得到多粒度面向对象概念的外延集,再运用下近似粒算子,得到多粒度面向对象概念的内涵集,进而构造多粒度面向对象概念格。结果给出了由单粒度面向对象概念格构造多粒度面向对象概念格的方法。结论多粒度面向对象概念格的提出进一步完善了概念格理论。  相似文献   

16.
李妙晴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11):126-129
批评话语分析学者Hodge和Kress认为,及物性中过程类型的行为过程可分为互动模式和非互动模式。互动模式能清楚反映事物的因果关系,而非互动模式则不能很精确地反映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但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些现象是不容易一下看出前因后果的,因此非互动模式还在人类思维中存在并使用。及物分析关注的是动作者发出的动作有没有指向另一物体,作格分析关注动作是自发的还是由外界引起而导致发生的,互动模式和非互动模式着重动作有没有从一个物体作用于另一个物体。通过作格分析和非互动模式分析美国《纽约时报》关于SARS报道的新闻,发现通过使用作格动词和非互动模式,能模糊施动者的身份和事情的前因后果,从而反映出人类对突发重大传染性疾病的客观认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关于Scott拓扑与上拓扑的一个注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格是一般拓扑和格论中的一个重要课题,Scott 拓扑和上拓扑是在连续格上定义的两类较重要的拓扑.本文讨论了在作各种格运算时这两种拓扑的变化情况,作为应用,我们得到了 Scott 拓扑和上拓扑一致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分析Al_2O_(3t)/Al-Si合金复合材料的界面和拉伸断口形貌,发现界面处有Mg富集;Al-Si合金很好地润湿Al_2O_3纤维,并形成共格、半共格混合界面,提高了界面结合强度;纤维被剪切断裂,无拔出现象。用俄歇电子能谱仪对界面作深入研究,表明界面与基体的硅和铝的峰形发生了变化,证明峰形的变异是由形成共格、半共格混合界面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作者在对紧拓扑Boole格(特别是非备的紧拓扑Boole格)的研究中,发现引入“Boole格B的子集复盖B的某一元”的概念,是建立紧拓扑Boole格的一些重要结果的有力工具.基于这一点,本文对格复盖的若干性质及其在紧拓扑Boole格上的应用作了初步探索,其中的定理4指出了Boole格的复盖与分划是一对孪生的概念,也是它们之间最本质的关系.至于本文叙述的紧拓扑Boole格上一些性质,将在作者以后的文章中使用到.  相似文献   

20.
顶点的坐标均为整数的多边形称为格点多边形 .利用 Klain给出的自由格点多边形的定义与记法 ,对其文中的表述及部分定理的证明作了改进 ,使之更为简明、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