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节录自《唐宋八大家散文总集·欧阳修散文全集》前言(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11月),重点论述欧阳修的散文创作成就,内容涉及欧阳修的文学思想、散文内容、艺术风格及文集版本流传情况。  相似文献   

2.
一《钗头凤》词,赖有宋人周密《齐东野语》(卷一《放翁钟情前室》)、陈鹄《西塘集》(《耆旧续闻》卷十)、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百七十八《诗话续集》)所载有关笔记,因而大体可解,不必兴“只恨无人作郑笺”之叹。然而三书(以下简称《野语》、《续闻》、《续集》)所记,有同有异,故《钗头凤》一词仍未得尽解,各家注释,也未尽合。兹以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和他选注的《陆游选集》对此词的解释为讨论基础,作进一步的探求。  相似文献   

3.
由海内外缁素发起、以林子青为编辑委员会主任而完成的《弘一法师全集》(以下简称《全集》)凡十册,[1] 是弘一研究集大成式的标志性文献,为近十年来从事弘一研究的学者所倚重。《全集》第八册为“杂著卷”和“书信卷”的合集,根据编者的“本册说明”可知:书信卷共收1 0 39通,统以弘一法师的手迹稿(原始材料)为准,全文照录;编次之外,并对发信的时间与地点(主要为驻锡寺院)作了考证,所得考者均标明于每札之前。往来书札,学者历来视为考订某家事迹的重要文献,弘一研究亦不例外。近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材料的发现,学界已对《全集》书信卷中有…  相似文献   

4.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笔下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二词的含义进行系统和全面的考察,有助于深入研究和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二词含义的历史演变恩格斯在1888年和1890年分别为《共产党宣言》英文版和德文版写序言时说过相同的话:在1847年,社会主义是资产阶级的运动,共产主义是工人阶级的运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408页;第22卷第68页。以下引《全集》只注卷数、页数)1891年,他在《德国的社会主义》一文中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工人运动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融合”,“1849年欧洲革命失败后,德国的社会主义只能秘密地存在。只是在1862年,马克思的学生拉萨尔才重新举起社会主义的旗帜。但是这已经不是‘宣言’中的大无畏的社会主义了”(第22卷第288  相似文献   

5.
《诗人玉屑》卷十七引《西清诗话》:宋欧阳修(《高斋诗话》说是苏轼)见到王安石诗有“黄昏风雨瞑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之句,觉得好笑。因“百花尽落,独菊枝上枯”,所以他同王安石开了个玩笑,在他的诗稿上戏批了两句:“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看。”但王安石并不服气,他以屈原《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为自己辩护,反过来责怪欧阳修“不学之过”。可见王安石是把“秋菊之落英”的“落”理解为飘落、掉落的。  相似文献   

6.
凡文忌直而贵曲,散文尤甚,“曲”,即委婉曲折,起伏跌宕,与平垣直率,一览无余相对。“曲”,主要是对散文的语言和结构而言,其次也包括文气和风格。 怎样做到“曲”呢?我国古代许多文章理论家认为“转折”就是主要方法之一。因此,他们在评论前人或同辈的散文时,十分注重文章中的转折手法。谢叠山赞美韩愈《送董邵南序》说:“文章短而转折多气长者,此序是也。”张廉卿称赞韩愈《与孟尚书书》“转折有拨山之力”。(《唐宋文举要、甲编卷二》)桐城派古文家高步瀛更是称道欧阳修的文章“一字百转,淋漓感慨,悲凉呜咽。” (《唐宋文举要甲编卷六》)吴楚材、  相似文献   

7.
在浩如烟海的哲学史著作中,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可以说是最为杰出的巨著之一。对此,马克思曾说黑格尔是一个“最了解全部哲学史的人”(《马恩全集》第29卷第529页)。恩格斯赞誉其为“最天才的著作之一”(《马恩全集》第28卷第203页)。列宁则专门仔细地研究了这部著作,并作了详实的摘要和评注,说“黑格尔在哲学史中着重地探索辩证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欧阳修所撰的《赠刑部尚书余襄公神道碑铭并序》(以下简称《神道碑》),称余靖为“宋名臣”。关于余靖的生平事迹,除《神道碑》外,《宋史》卷三百二十有传,蔡襄《蔡忠惠集》卷三十六有传,曾巩《隆平集》卷十四有传,王称《东都事略》卷七十五有传,《宋史纪事本末》“郭后之废”、“庆历党议”、“侬智高”、“学校科举之制”等节,《宋史·仁宗纪》及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的有关段  相似文献   

9.
<正>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开一代风气的史学大师。他生于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卒于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欧阳修一生著述很多,在史学方面有《新唐书》(与宋祁合著)、《新五代史》、《集古录》等,其中尤以《新五代史》最著名,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作,集中反映了他的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考证了欧阳修《诗本义》的卷帙、版本以及成书年代,分析了《诗本义》的编纂方式与体例,认为《诗本义》的主体是十五卷,成书于1070年,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又体例完整的解诗新作。  相似文献   

11.
王回考     
王回(1023—1065年),字深父,福州侯官(今福建闽侯)人。他与欧阳修、王安石和曾巩等人都有交往,与其弟王向、王同并称“三王”。其先辈出自太原,后迁至侯官。其32Y_平葬于颍州(今安徽阜阳),其家遂定居于此。嘉祜二年(1057年),王回进士及第,授卫真县主簿。王回是北宋著名的文人和经学家,著有《丈集》20卷、(《清河崔氏谱》1卷,现都已经佚失,今仅存诗歌25篇,文章2篇。  相似文献   

12.
中唐时代,曾师从韩愈的李翱,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积极参加古文运动,排斥佛老,更是功不可没。因而,清人倡“唐宋十大家”之说,在传统的“唐宋八大家”基础上,增添李翱、孙樵两位唐人。 李翱字习之,卒溢“文”,人称“李文公”。身后何人为其编纂文集,已不可考。他的文集或称作《李翱集》,欧阳修曾书其后(《居士外集》卷二三);或名曰《李文公集》,王安石曾书其后(《临  相似文献   

13.
李四光的科学研究历程与《李四光全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中国现代卓越科学家李四光教授毕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历程,及其为中国地质科学作出的重大贡献;《李四光全集》是他发展地质学的成功记录和科学总结,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的科学化遗产,共八卷,中英各半近400万字。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一生写了大量的通俗诗歌,被誉为“大众诗人”。《陶行知全集》(四)诗歌卷中收集了作者从一九一八年至一九四六年期间写的六百六十八首诗歌(不包括译诗)。最近通读了他的诗集,感到他是一位出色的大众诗人,又感到各种版本的“现代文学史”没给陶诗一席之地,这不能不说是遗憾的缺漏。郭沫若曾经说过;“陶行知  相似文献   

15.
文廷式的史学著作及其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赵铁寒先生辑的《文芸阁(廷式)先生全集》(以下简称《全集》)为主要材料,并结合其他相关材料和文章。从其经历和史学著作着手,对其史学思想作一番评述。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中国现代卓越科学家李四光教授毕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历程,及其为中国地质科学作出的重大贡献,《李四光全集》是他发展地质学的成功记录和科学总结,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的科学文化遗产,共八卷,中英文各半近400万字。  相似文献   

17.
俄语中一词以及同一词根的等,在列宁和斯大林的著作中曾多次出现,尤以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用到的地方最多。在1965年前,这一词汇一般都译为“教条主义”。如列宁的“左’派幼稚病”一书中一句(《列宁全集》俄文第9版第31卷第82页),在1950年苏联外国文书籍出版局《列宁文选》(两卷集)以及1958年我国编译局翻释的《列宁全集》31卷中均译为“不仅右倾教条主义是一种错误,左倾教条主义也是一种错误”。(全集本第84页)又如斯大林《论国家工业化和联共(布)  相似文献   

18.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老舍全集》十九卷本,是老舍近半个世纪创作的总汇,具有空前的学术价值,对老舍研究无疑将会产生难以估量的意义。然而,由于编辑时间紧、投入力量少、运作方式欠妥、缺少专家学者参与等诸多原因,以至于造成了一系列无法弥补的资料性错误,如《全集》“不全”、内容删改、段句遗漏等等。详细分析了《老舍全集》的巨大成就、严重缺点及其产生这些缺点的原因,希望通过修订再版,使《老舍全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9.
《王国维全集·书信》校证姚淦铭《王国维全集》书信卷的出版,给学者带来极大的方便,并在诸多方面显示了学术价值。吴泽先生主编,及刘寅生、袁英光先生广事搜罗,精心考勘排比,付出了辛勤的劳作,显示了卓越的才识。然而,智者千虑或有一失,我们在研读此书时发现编辑...  相似文献   

20.
欧阳修作为有宋一代的文章宗师,他的记体文是写得极其出色的。但历来对于他文章成就的评价,比较多的是注意到他的书信体杂文或传记文,对记终文却评述较少,即使评述,也多注意《醉翁亭记》一篇,实在是不合理的。本文不揣浅陋,希望能对他记体文的思想和艺术作一些评价,很不成熟,有待于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