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在阅读有关鲁迅的回忆文章和整理堆积的旧报刊中,发现了鲁迅残简二则,均为新版《鲁迅全集》书信部分、《鲁迅书信集》所未收,马蹄疾同志《鲁迅残简辑考》也未辑录,故特抄出,以供参考。其一,鲁迅先生离厦门赴广州时,曾函告外地友人,以下是写给一位友人书信中的残存部分:  相似文献   

2.
由海内外缁素发起、以林子青为编辑委员会主任而完成的《弘一法师全集》(以下简称《全集》)凡十册,[1] 是弘一研究集大成式的标志性文献,为近十年来从事弘一研究的学者所倚重。《全集》第八册为“杂著卷”和“书信卷”的合集,根据编者的“本册说明”可知:书信卷共收1 0 39通,统以弘一法师的手迹稿(原始材料)为准,全文照录;编次之外,并对发信的时间与地点(主要为驻锡寺院)作了考证,所得考者均标明于每札之前。往来书札,学者历来视为考订某家事迹的重要文献,弘一研究亦不例外。近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材料的发现,学界已对《全集》书信卷中有…  相似文献   

3.
广西图书馆藏曾国藩至胡林翼书信一通,湖湘文库《曾国藩全集》已收录。从几个方面论证了广西图书馆所藏信札为曾国藩至胡林翼书信一通的上半部。  相似文献   

4.
文廷式的史学著作及其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赵铁寒先生辑的《文芸阁(廷式)先生全集》(以下简称《全集》)为主要材料,并结合其他相关材料和文章。从其经历和史学著作着手,对其史学思想作一番评述。  相似文献   

5.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了12卷本的《郁达夫全集》,但是散珠难捡,难免仍有遗珠之憾。自全集出版以来,郁达夫的一些佚文、佚诗、佚简又陆续被发现,本文对此略作说明,并在此基础上,对新找到的《题山居集》、郁达夫1929年9月30日致陈百年的书信等略作梳理。  相似文献   

6.
《黄宗羲全集》第七、八两册《明儒学案》与中华书局本《明儒学案》上、下册,均以郑氏二老阁本为底本,而折中进退于贾本(亦称紫筠斋本)、莫本和《四部备要》本之间。全集本之新版、再版与中华书局本之修订,亦相互借鉴,勘正甚多。但全集本2012年版与中华书局本2008年修订本之间,仍有所出入,所引诸家文集、书信、语录尤甚。今姑参校《四库全书》本(属于贾本)、南昌县学重刻莫氏本《明儒学案》以及诸家文集,对《甘泉学案》一至三做出勘正。  相似文献   

7.
《黄宗羲全集》第七、八两册《明儒学案》与中华书局本《明儒学案》上、下册,均以郑氏二老阁本为底本,而折中进退于贾本(亦称紫筠斋本)、莫本和《四部备要》本之间。全集本之新版、再版与中华书局本之修订,亦相互借鉴,勘正甚多。但全集本2012年版与中华书局本2008年修订本之间,仍有所出入,所引诸家文集、书信、语录尤甚。今姑参校《四库全书》本(属于贾本)、南昌县学重刻莫氏本《明儒学案》以及诸家文集,对《甘泉学案》四至六做出勘正。  相似文献   

8.
德育札记     
六 王国维先生在《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卷十)中说:“中国政治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他提出了“古之所谓国家者,非徒政治之枢机,亦道德之枢机也”的观点。又指出《尚书·召浩》“反复详尽”讲了“命”“天”“民”“德”四个问题。王国维先生的论述给我们以极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苏轼欣赏秦观《踏莎行》最后两句“尤为皮相”,这不是单纯地品评具体词句,而是先生在文学独立性模糊的特殊时期对文学审美理想和本体的捍卫。  相似文献   

10.
茅盾先生不仅是一位卓越的现代文学大师,也是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面向大众的公开演说,是茅盾先生启蒙民智、传播新文化、推进社会变革的重要形式之一。新、旧两版《茅盾全集》收录了茅盾的大量演说稿,虽力求搜罗齐全,但仍不免集外遗珠。《茅盾先生对于苏联的观察》《苏联的妇女和家庭》等三篇演讲记录稿,便是两版《茅盾全集》失收的佚文。这些演讲稿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与考察茅盾先生的文学创作与生平活动,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与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伟大卫国战争期间斯大林与罗斯福和丘吉尔往来书信——文献研究》[俄]弗·奥·佩恰特诺夫[俄]伊·爱·马加杰耶夫/著于淑杰隋涛赵春雷/等译2017年12月版世界知识出版社我喜欢看书信集。曾经看过《毛泽东书信选集》、鲁迅先生与许广平先生的《两地书》,也看过《傅雷家书》《曾国藩家书》《林觉民与妻书》,等等。今天摆在我面前的这两卷本厚厚的《伟大卫国战争期间斯大林与罗斯福和丘吉尔往来书信——文献研究》([俄罗斯]弗·奥·佩恰特诺夫,伊·爱·马加杰耶夫著)的书信集,也使得我眼前一亮——觉得这确实是一部极为厚重也极为特殊的书信集。之所以说这部书信集极为特殊,  相似文献   

12.
帖子词是宋代出现的一种新诗体。作为一种宋代皇宫节日门帖用诗,帖子词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几乎贯穿两宋。但由于诗作散佚严重,今所存帖子词仅约六分之一。《全宋诗》漏收了《盘洲文集》、《后村先生大全集》中洪适和刘克庄帖子词共53首,兹予以补遗。  相似文献   

13.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老舍全集》十九卷本,是老舍近半个世纪创作的总汇,具有空前的学术价值,对老舍研究无疑将会产生难以估量的意义,然而,由于编辑时间紧,投入力量少,运作方式欠妥,缺少专家学者参与等诸多原因,以至于造成了一系列无法弥补的资料性错误,如《全集》“不全”、内容删改,段句遗漏等等,详细分析了《老舍全集》的巨大成就,严重缺点及其产生这些缺点的原因,希望通过修订再版,使《老舍全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4.
右海宁王静安先生手札四通(现选录三札——本刊编者),乃一九一九年余求教于先生、先生之答书也。顷者上海师范大学刘寅生同志北来,访求静安先生遗墨。过余寓所,倾谈移晷,藉知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史学史研究室编辑王国维先生全书,并多方征集其手札及遗稿,而手札已得五百余通,准备理董出版。询余有无静安先生手札遗稿,当检箧中所存之手札四通及魏正始石经碑式手稿一册,借与复制副本。手札副本制成,爰写跋文以附于后。按第二札云:“叔言参事归国后、现寓天津,其于书契考释、补正前稿甚多,但尚未写定印行。”其“补正前稿甚多”一语(见书信二),可证明《殷虚书契考释》前稿实出于罗氏之手。过去有人以《殷虚书契考  相似文献   

15.
《人间词话》“境界”说析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间词话》“境界”说析评李新灿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人间词话·一》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的开篇首句即已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并以五代北宋之词为例来证实这一命题.“境界”说并非王国维首创,在王国维笔...  相似文献   

16.
玄应《一切经音义》是现存最早集释众经的佛经意义,存唐时佛经传本的原貌,为此拟就佛经音义的校勘以及吴越学者王国维、邵瑞彭、周祖谟和蒋礼鸿先生所校玄应《一切经音义》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档案馆存抗战时期有关艾芜的档案一通,系南开中学对陶行知推荐艾芜任教的回复。据考证,该档的发文时间应在1944年。在此基础上,也为《艾芜全集》补充两篇集外文,即《陶行知先生印象记》和《继承发扬陶行知办学三风》。  相似文献   

18.
邝奕彬 《科技信息》2009,(10):103-103
王国维在1908年发表的《人间词话》中提出的境界说是其美学思想的核心部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构建了三重境界说,即诗词的境界、诗人的境界、人生的境界。王国维通过对境界说的建构开创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现代文艺美学体系。  相似文献   

19.
南宋陆九渊人称“象山先生”,是因为其讲学之“精舍”座落在贵溪象山而得名。象山原名“应天山”,几乎所有的《中国哲学史》都这么讲。(范寿康的《中国哲学史通论》认为象山原名“云台山”,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史》则对此未论及。) 说象山原名“应天山”的依据大概如下: 淳熙十四年丁未,先生四十九岁。登贵溪应天山讲学。淳熙十五年戊申,先生五十岁,在山间精舍。易应天山名为象山,学徒结庐。 (《象山先生全集》卷三十六《年谱》)笔者认为,《年谱》系陆九渊之后人、门生所编,是他们的语言;《年谱》谓象山原名“应天山”,似有误矣。  相似文献   

20.
近代学者王国维先生在其《人间词话》中用三句宋词描述了治学过程中的三种境界,分别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联想到学校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也是一个逐步深化、内化的过程,姑且称之为品德教育的“三种境界”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