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组播交换是网络核心交换设备的关键技术,在交叉开关节点(crossbar)上集成缓存的交叉节点排队(crosspoint queued,CQ)交换机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组播交换结构。该文研究了通用CQ交换结构,探讨了流量模式、加速比、缓存、交换规模等因素对CQ组播的吞吐率、平均延时及丢包率等性能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增大CQ交换结构的加速比、对进入交换网络的流量整形,是迅速提高CQ交换结构组播性能的有效途径;增大缓存和交换规模也可以提高组播性能。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异步传输模式 (ATM )交换机的基本缓冲策略并进行了比较 ,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ATM交换结构———多输出缓存共享的ATM交换结构 .理论分析部分主要分析了在随机均匀业务下 ,该交换结构的网络性能 ,最后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其结果证明了该交换结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多媒体新兴应用的不断涌现,网络规模日益复杂.为提高不同优先级多媒体业务的传输能力,保障业务的服务质量需求,结合软件定义网络技术,设计一种基于SDN的队列调度模型.同时,为了有效提高新型队列调度模型下数据的传输质量,避免产生网络拥塞,将复杂的网络抽象为M/M/1和M/D/1排队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SDN的排队论时延模型,分析了新模型下MLFQ分组调度算法并对不同分组调度算法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SDN的多媒体流QoS队列调度机制在满足网络不同多媒体业务优先级要求的基础上,降低了数据传输时延和丢包率,增加了链路带宽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PbS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采用广义梯度近似(GGA)和局域密度近似(LDA)等不同的交换关联势,分别计算了闪锌矿(ZnS)结构、面心(NaCl)结构和体心(CsCl)结构PbS的总能,给出了体系平衡时的晶格常数.讨论了不同交换关联势(DECP)对能带结构、态密度(DOS)、分态密度及带隙的影响.3种结构PbS能量的计算结果表明,面心结构PbS较体心结构及闪锌矿结构更稳定.  相似文献   

5.
以往SMS(Switch-Memory-Switch)交换结构调度算法因实现复杂度过高而难以应用在高速环境中.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共享的并行迭代调度算法(IS-RRM).通过在迭代过程中同时解决信元的到达和离开冲突,避免了传统算法构造DTC(Departure-Time-Compatible)二分图所需的复杂开销;利用迭代共享技术,使不同时刻到达的信元共享相对较长一段时间的迭代资源,大大减少了单位时隙所需要的迭代次数,降低了调度器的实现复杂度.仿真表明: 在端口数为32时,在每个时隙中仅需采用10次迭代, IS-RRM算法便能够取得小于10-8的信元丢失率. IS-RRM算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在突发到达和非均匀到达模型下均能取得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利用缓存器管理的具有输出缓存的ATM交换结构中提供优先级排队机制的方法,该方法使用分离的缓存结构,对不同类型的业务分别缓存;通过对不同类型的业务提供不同的服务优先级分配不同的缓存容量达到对它们服务质量的控制,文中分析了有2种类型的业务时,交换网络对各类业务的性能,并与不加成先级队时的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求解排队系统的等待时间分布对于系统规划及性能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在排队系统 (GI/G/1)中这一问题通常难以得到显式的理论解。从该问题的 Wiener- Hopf积分方程出发 ,利用排队系统的固有特征将问题转化为一个线性方程组 ,并讨论了使用迭代法求解该方程组的收敛性和复杂度。文中给出了几种系统模型下的数值实验数据 ,并与已有方法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该方法在不同模型、不同负载下均能给出精确的计算结果 ,实验中通过合理选择计算参数可将误差控制在 0 .0 5 %以内。该方法易于实现、计算效率高 ,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一类带有排队等待时间提示的呼叫中心人力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了基于考虑顾客放弃行为的M/M/N+M排队模型的优化方法.首先,给出了系统提示等待时间的估算方法和排队等待时间提示对顾客放弃行为(直接退出和中途放弃)影响的概率函数.其次,通过生灭过程的评估方法给出了稳态系统的性能计算公式,并且设计了基于固定点算法的人力资源水平求解算法.最后,通过数值分析给出了排队信息对顾客放弃行为和对人力资源水平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具有排队信息提示的呼叫中心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运用排队论分析了在光突发交换(OBS)网络核心结点中基于非等概率输出模型产生的业务延迟问题,给出了基于不同业务负荷下的突发数据包平均延迟时间等性能.  相似文献   

10.
带有两个优先权M/M/s排队的通信网交换性能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前 ,基于不同优先权的通信网交换的研究十分活跃 文中分析了通信网中输入为泊松到达 ,带有两个优先权的M/M/s排队交换系统 通过对状态转移方程和部分状态转移方程的分析 ,得出了到达交换器的两种信元 (分组 )的稳态队长 ,并利用指数分布和泊松分布的关系 ,给出了输出线上的平均队长  相似文献   

11.
CIOQ交换方案中稳定匹配的并行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典型的ATM输出缓冲交换结构有着理想的性能,但需要N倍端口速率的高速传送而难以实现,而输入端,输出端同时设立缓冲队列(CIOQ)的交换结构可以完全模拟典型输出缓冲交换结构,而且仅需2倍端口速度的传送,然而模拟典型输出缓冲时的稳定匹配计算量巨大,难以实时完成,成为实际应用的一大障碍,该文为稳定匹配设计了并行算法,大大节省了处理时间,使这种ATM交换方案不仅停留在理论阶段,而且成为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ATM交换方案。  相似文献   

12.
具有两种故障状态的M/G/1可修排队系统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人们已对可修的M G 1排队系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但大多只研究了具有一种故障状态的可修排队系统 而笔者研究了具有两种故障状态 (正常和异常 )的M G 1可修排队系统 其中正常故障状态是由于服务台的寿命终止而引起系统失效 ,其修理时间为正常故障修理时间 ;异常故障状态是由于服务员操作失误等其他原因而造成系统失效 其修理时间为异常故障修理时间 假定服务台的寿命具有负指数分布 ,修理时间和服务时间均为一般分布 文中使用的补充变量法可求出一些排队指标和可靠性指标  相似文献   

13.
The impaction of aggregated network traffic on queueing system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It shows that the network traffic stayed in buffer has different impaction on queueing performance when it is aggregated at different scales. And its influence is related not only to traffic parameters but also to system parameter, such as buffer size. The increased buffer size can absorb the effect of short-range dependence (SRD) in network traffic and only the effect of long-range dependence (LRD) is expressed. The queueing length is asymptotic Weibull distribution with increasing buffer size, which is irrespective with the effect of short-range dependence character. Monte-Carlo based simulation confirmed the validity of these results.  相似文献   

14.
Brownian模型是排队网络的一种近似模型,它以重载流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原模型进行适当的时空缩放后取极限而得到的.在平稳重载条件下,Brownjan模型已被用于半导体生产系统的调度及性能分析.总结了Brownian模型在两加工中心闭环系统、多加工中心闭环系统、两加工中心开环系统以及多加工中心开环系统中的调度应用,以及在分析产品的制造周期中的应用.最后,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值得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将排队论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图书馆流通服务系统,建立了图书流通服务排队系统模型,并基于标准M/M/1排队模型,从理论上给出了各项指标的计算公式,解决了图书流通服务系统中排队的求解问题,为有效地管理图书流通部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tochastic transition behavior of M|G|1 queueing system with a finite population by means of generalized Markov renewal processes.Formulas for the steady-state performance measures, such as the distribution of queue sizes, average waiting time, mean busy period lengths and so on, are then derived, Finally, the queueing model is applied to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the parallel repairable system with an arbitrary service time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17.
带MMPP到达的两结点闭路休假排队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计算机系统实际应用为背景 ,提出了带MMPP(Markov -ModulatedPoissonPro cess)到达的两结点休假闭网络 该模型也适用于带反馈的通讯信息系统和有限工位的自适应生产系统等 MMPP是较Erlang分布和PH分布等到达间隔更为广泛的一类马尔可夫到达 ,将其引进闭路休假排队系统在已有的文献中尝未得见 ,因此 ,该研究无论从实际应用目的还是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笔者采用了相位分解原理和笔者以前获得的结果 ,求得了所述模型的稳态分布和循环时间 它是用开路模型已有结果来解决相应闭路系统问题的又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18.
主要讨论了离散时间状态下的批量到达排队系统,推广了经典的离散时间排队模型.考虑单个服务台的情形,假设顾客的批次到达服从几何分布、每批到达的顾客数服从一般的离散分布、顾客的服务时间也服从几何分布,使用嵌入Markov链的方法,分析得到了该随机排队系统的队长、等待队长、等待时间以及忙期等关键指标的母函数.这些结论与经典排队系统中相对应的结论在形式上十分相似,并且将经典排队系统作为其特例,从而推广了随机排队系统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一个有如下特征的排队系统:该系统的到达间隔及服务时间均为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但不一定同分布.特别地,到达间隔分布与系统的瞬时输入量有关.这个系统是GI/G/1系统的拓广.该系统的瞬时队长过程一般不是一个马尔可夫过程,难于直接求取它的分布.利用补充变量技术,可以得到一个多维马尔可夫过程,使得上述系统的瞬时队长过程构成多维过程的一个分量过程,这样,便可借助马尔可夫过程理论及马氏骨架过程理论,得到一组柯尔莫哥洛夫向后方程及向后方程组,导出排队系统的瞬时队长分布的积分表示.在各到达间隔与服务时间均具密度函数的条件下,该积分表示的被积项能够递归地求取.此结论类似于A.S.Alfa等处理GI/G/1系统时所得结论.  相似文献   

20.
The packet queueing dela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erformance measures of a data network and is also a significant factor to be considered in the scheduling buffer design for a network node. This paper presents a traffic queueing model for resilient packet ring (RPR) networks and a method for quantitatively analyzing queueing delays in RPR nodes. The method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average queueing delays of different priority traffic for different transit queue modes. The simulations show that, in the transmit direction, lower priority traffic is delayed more than higher priority traffic, and that Class-A traffic is delayed more in a single-queue ring than in a dual-queue ring. In the transit direction, the secondary transit buffer in the dual-queue ring contributes more to the traffic delay than the primary transit buffer in the single-queue ring, which in turn causes more delay than the primary transit buffer in the dual-queue r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