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同时快速检测粮食中呕吐毒素、赭曲霉毒素A、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B_1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水混合液(体积比84∶16)振荡提取20 min,乙腈饱和正己烷除脂,经PRIME-HLB小柱净化,氮吹浓缩后定容.质谱采用电喷雾正、负离子模式并选择多反应监测方式采集数据,外标法定量.方法的定量限(3S/N):呕吐毒素20.0μg/kg、赭曲霉毒素A 1.0μg/kg、玉米赤霉烯酮5.0μg/kg及黄曲霉毒素B_1 0.2μg/kg.用该方法检测小麦、玉米、大米和高粱等试样,4种真菌毒素的加标回收率介于75.5%~98.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6.6%(n=6).  相似文献   

2.
吴北辰 《科技资讯》2009,(14):158-158
三聚氰胺性质和用途,三聚氰胺泛滥的原因,检测主要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洲定法简介及避免三聚氰胺泛滥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黄曲霉毒素是在湿热环境中出现的一种曲霉次代谢产物,由于毒性较大,因此对于人体产生的危害也比其他毒素要显著。随着20世纪微生物学的发展,对于黄曲霉毒素的研究也日益加深。由于黄曲霉毒素极易产生在一些食品中,因此国际上对于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有一个严格的限制。而该文就着重对于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以及研究进行分析讨论,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快速检测方法,并对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4.
喹诺酮类药物由于其抗菌能力强,抗菌范围广曾在水产养殖中广泛使用,从而有部分药物残留在水产品体内,随着食物链进入人体内危害人们健康。本文阐述了喹诺酮类药物的危害并对国内外检测喹诺酮类药物的前处理过程中的液液萃取、固相萃取以及Qu Ech ERS方法,检测技术中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串联质谱法、酶联免疫测定法等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为以后水产品中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广谱高效抗菌药物,随着该药在兽医临床和水产养殖广泛应用,有关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的报道越来越多,其残留问题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用于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的方法主要有微生物法、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薄层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高效免疫亲和色谱法、免疫分析法等。  相似文献   

6.
李华勇 《江西科学》2010,28(6):775-778,784
详细介绍了食品中苯甲酸的检测新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气相色谱法(GC)、离子色谱法(IC)、毛细管电泳法(CE)、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GC-MS)、动力学荧光法、电位滴定法等,为食品中苯甲酸的便捷、准确检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燃油生物催化脱硫代谢产物结构复杂,种类多,分析测定有一定困难,现存在的测定方法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文章综述了现在常用的测定生物脱硫代谢产物的分析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光光度法,傅立叶红外光谱法,薄层色谱法等,以及这些方法的原理,样品前处理的程序,各种方法所能检测到的代谢产物种类,讨论并比较了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基于半抗原与二抗竞争结合固相抗体的免疫模式,建立了一种高灵敏、高选择性检测赭曲霉毒素的新型免疫荧光分析法.赭曲霉毒素具有半抗原性,可与基底抗体作用.当赭曲霉毒素加入到该体系后,与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羊抗兔(IgG-FITC)发生竞争反应,随着赭曲霉毒素浓度的增加,IgG-FITC与抗体结合的浓度减少,荧光强度降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荧光强度的变化值(ΔF)与赭曲霉毒素浓度的对数在1nmol/L-10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32.方法的检出限为0.35nmol/L.将该方法用于不同种类的酒样中赭曲霉毒素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方法是一种低成本、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检测方法,在食品安全领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优化样品前处理体系,建立精确的叶酸分析检测方法,对促进叶酸的多方面、深层次研究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介绍了叶酸的分子结构及其主要存在形式,以及常见食品中叶酸的含量。阐述了化学法和酶解法等样品前处理方法,分析表明在测定富含淀粉、蛋白质的豆类、谷物等食品中的叶酸时,更适合采用与淀粉酶、蛋白酶等联合使用的酶解法。综述了微生物法、荧光分析法、液相色谱法等常见叶酸检测方法,指出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可快速测定不同形式的叶酸,且具有高效、精确等特点。探讨了影响叶酸稳定性的因素,以及提高叶酸摄入量和稳定性的措施,认为可通过在主粮作物中添加叶酸、蛋白质胶囊包裹叶酸、促进叶酸与蛋白质结合等方式来提高叶酸的摄入量及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刘荣森 《科技信息》2011,(14):I0207-I0208
肉食中的盐酸克伦特罗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检测盐酸克伦特罗残留常用的方法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酶标记免疫吸附测定法、毛细管电泳法(CE)等,本文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4种麻痹性贝类毒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法测定贝类中4种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方法。样品均质后经乙酸水溶液提取,HLB固相萃取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串联四级杆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STX、dcSTX、neoSTX、dcneoSTX在10.0~50.0μg/kg的添加范围内的平均回收率为77.4%~90.8%,相对标准偏差为3.87%~6.37%,定量检出限均为10.0μg/kg。该方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广泛适用于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简述化妆品中甲醛缓释体类防腐剂咪唑烷基脲、DMDM乙内酰脲的理化性质及安全性评价.介绍了检测化妆品中DMDM乙内酰脲和咪唑烷基脲的各种已报道方法,包括荧光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凯氏定氮法、薄层色谱层析法、核磁共振法.阐述了各种检测方法原理、所用设备仪器及检测结果,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国内外食品中非法添加物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非法添加物检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进行评述,同时概述了前处理新技术等内容.依照不同非法添加物的性质,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气质联用法、液相色谱法、液质、离子色谱法、毛细管电泳等检测方法均有应用.酶联免疫、拉曼光谱和生物传感器等新型分析方法研究较多,有望应用来部分取代复杂的传统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刘运龙 《广西科学》2010,17(3):244-246
将赭曲霉毒素A(OA)抗原免疫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建立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ELISA)。结果多克隆抗体的效价高达1∶21万。建立的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下限为0.05ng/ml,线性范围0.05~51.2ng/ml,OA添加到玉米粉中的样品回收率达到94.8%。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样品中痕量柄曲霉毒素的新方法。样品先用甲醇:水(1:1)浸取,环已烷除油脂.再用二氯甲烷萃取毒素,然后将二氯甲烷在真空中蒸发至干,用乙腈溶解器内壁残留物并定容供分析用。柄曲霉毒素的乙腈溶液用反相色谱系统分离,乙腈/水(55/45,V/V)作流动相,紫外检测器检测(λ=325nm),检出限lpmo1,回收率76.5%。  相似文献   

16.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样品经超声萃取、衍生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方法的选择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测定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  相似文献   

17.
天麻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镇静、催眠、镇痛作用,用于治疗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病症。天麻中主要的化学成分有天麻素、香草醇、对羟基苯甲醛、香草醛、对羟基苯甲醇等。总结了近年来天麻素提取、纯化技术及检测方法。提取技术包括溶剂回流提取法、酶解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及复合提取法。纯化技术包括大孔树脂纯化法、醇沉法以及大孔树脂-醇沉联用法。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高效毛细管电泳、薄层色谱法、化学法等。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近年来水中多环芳烃分析技术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固相萃取、液液萃取、固相微萃取、液相微萃取等前处理技术,同时综述了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及其他仪器检测方法如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等在近年来取得的成果,并展望了水中多环芳烃分析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酶联免疫法快速检测牛奶及其制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乳及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快速检测方法,对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快速检测牛奶及其制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进行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重复性、重现性等方法学评价试验,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验证。结果ELISA的灵敏度为0.03ng/ml,加标回收率为95.0%~104.2%,精密度相对平均偏差与相对标准偏差均为1.0%~1.6%,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15%,再现性的相对标准偏差为8.21%。样品测定结果ELISA与液相色谱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ELISA可以较快速地、准确地、大批量地检测牛奶及其制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  相似文献   

20.
中药质量标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中药质量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目前中药质量常规检验分析技术以传统检测方法与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占主导地位,随着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色谱法、光谱及质谱法、热分析法、电分析法、分子生物学技术、计算机辅助技术、化学计量学方法和多维仪器联用技术等新学科理论和实验技术不断渗透到中药鉴定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