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针对云环境下BPM(业务过程管理)存在的数据管理问题,提出了一种以Artifact为中心的云环境业务过程管理方法.首先研究了Artifact业务过程模型,具体介绍了Artifact定义、活动定义和业务规则定义;然后针对该模型提出了云环境下的执行系统,研究了该系统的运行和监控机制;最后以一个购物流程为实例,验证了以Artifact为中心的BPM的可用性和灵活性,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管理流程控制数据,满足云环境下BPM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自底向上,基于业务流程大数据分析的多流程协同监控框架。在该框架下,首先利用通用Artifact模型对不同类型的业务流程数据进行统一封装和集成,实现流程即服务。其次,通过对流程服务(通用Artifact)行为进行一致性检测,过滤违规业务流程数据,提高业务流程大数据的质量。然后,根据日志对流程服务进行聚合分析,获取候选流程服务集。最后,采用动态蚁群算法最优流程服务协同路径。利用业务流程大数据分析合作伙伴的性能,指导协同流程监控,达到较高的监控信息质量和可利用性。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目前动态社区发现及其演化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社区演化方法.该方法利用静态社区挖掘算法提取不同时间快照的每个社区,然后计算出相邻快照的社区之间的演化影响力,进一步分析连续快照中社区结构的发展演化过程.在新浪微博、网络测量Gnutella等大规模实验数据集上的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此外,实验中还分析了社会网络中节点的出现和消失的频繁程度会影响社区稳定性以及社区结构的演化.   相似文献   

4.
栾静  王瑞革 《科技信息》2010,(24):224-224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人员和用户验证软件产品是否合格的重要手段。管理软件测试流程,建立流程模型,可以在软件测试中作为保证软件质量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焦平面探测器像素规模的逐渐增大,对焦平面读出电路的移位寄存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焦平面的片外A/D转换器采样速度的选取又受焦平面的读出速度决定。本文阐述了快照模式焦平面探测器中移位寄存器的设计方法,提出了其最高读出速度的量化定义及测试方法,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和实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6.
将工作流技术引入到SP业务的开发和运营中,在开源工作流jBPM基础上,提出了面向SP交互业务的工作流引擎SPworkflow,给出SPworkflow的分析、设计和实现方法.该工作流引擎具有以下特点:流程实例完全根据流程定义规则和手机用户的消息自动地流转,满足一个流程实例只有一个用户参与的要求;处理性能高,满足同时存在较多的流程实例的要求;通过维护XML业务流程定义文件完成开发及维护新的SP交互业务,提高了开发效率;使业务开发适应市场多变需求多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多业务流程协同监控是通过监控合作伙伴的行为,保证可以灵活、动态地选择最优合作伙伴,确保企业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有效方法.已有的方法在监控过程中忽略了业务流程数据的重要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监控信息质量和可利用性.因此,本文提出一种以Artifact为中心的多业务流程协同监控方法.首先,给出了以Artifact为中心的业务流程...  相似文献   

8.
结构所受气动力的规律性变化在流场中表现为规律的旋涡脱落现象,而结构尾流中的规律性脱落的旋涡无论是否可以直接被观察到,都可以采用快照正交特征分解方法加以识别.结合了快照正交特征分解方法和小涡分解方法,并通过引入冻结湍流假设的部分假定,可以根据单个时刻的速度场数据获得结构旋涡规律性脱落的频率,并可根据相邻旋涡的距离获得结构的斯脱罗哈数.方柱绕流和某分离双箱桥梁断面尾迹流场的数值模拟验证结果表明,通过此方法计算得到斯脱罗哈数与采样升力系数幅值谱得到的斯脱罗哈数误差较小,因而此方法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保税港区业务背景及服务流程的特点,构建了保税港区服务流程性能管理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服务流程性能评价模型以及相应的性能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保税港区服务流程时效性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实时灰色预测方法,并通过一个应用示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服务流程性能指标体系综合了保税港区系统中"业务"与"IT"两个层面特点,避免了现有评价方法的片面性.另外,实时性能预测方法能够有效地支持保税港区业务的闭环管理,而且适用面广,可以在其他行业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复杂系统的建模效率,通过合并相似的流程模型来建立可配置的流程模型已成为新的趋势。目前对于可配置建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直接合并整个流程模型,但这种方法的计算量大且复杂性高。本文提出了基于流程树的可配置业务流程片段合并方法,首先基于业务流程建立源模型,并将源模型转换成流程树,在流程树中进行块结构的划分和合并得到一个可配置的流程树以及用BPMN语言表达的可配置的流程片段。最后通过预订酒店订单处理流程系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电力智能服务系统(PISS)是一个集成了管理信息系统(M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电力综合业务处理与智能决策系统.借助嵌入式GIS组件,实现了基于配电网拓扑结构的业务管理.通过对空间数据和业务数据的智能分析,借助知识库和模型库,应用启发式搜索等智能算法实现了业扩报装工程中布线设计方案的决策支持.采用决策树技术实现了业务领域知识的自主学习.实际应用表明,系统能够为供电企业提供较为完整的综合业务解决方案,决策处理过程和结果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工作流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流程控制技术,工作流管理系统是实现网上办公自动化的有力软件工具。分析了当前本地区的审计业务状况,介绍了工作流技术、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设计以及系统实现的研究方法。并针对网络平行审计的要求,将工作流技术应用于本系统中,通过过程逻辑的描述实现,采用灰色理论,应用决策树方式,解决了审计决策方法的描述问题,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实现了系统的应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从过程集成角度提出了面向网络化制造的ERP系统的组成原理和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及分布式群组规划特征的系统总体结构,确定了系统符合动态联盟企业分布、自治、协同特点的控制模式,包括分散系统控制模式和驱动式过程控制模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给出了系统的逻辑体系结构,对其中涉及的过程集成建模方法、过程性能分析方法、构件技术、工作流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最后以一个运行实例说明了原型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给出了一个基于J2EE应用架构的多层分布式电信动态网站的设计与实现.根据网站的功能需求和业务逻辑,描述了网站设计的体系结构、技术特点.本文详细介绍了网站的Web应用框架、JCOMAP组件仓库应用开发平台、组件装配式系统等方面的设计,将J2EE的最新技术和电信业务紧密结合,解决了系统的复杂性、多变性和安全性,有效实现了电信网站的统一规范和统一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王云丰  赵义 《科技信息》2011,(27):176-176,160
由于目前各省、市、自治区的命题中心业务种类和业务量都在不断增加,原有的少量的程序管理或手工管理已经很难实现教育部考试中心提出的提高命题工作管理水平的要求,命题工作管理信息化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众多信息安全企业针对电信运营商市场定制了4A(统一的账号、认证、授权、审计管理)解决方案。其中审计管理是展现4A整体效果,实施综合审计的最有力的功能模块之一,而审计策略的制定则是审计管理最核心的部分。现有审计策略定制方案主要为定制式,不具有通用性、可移植性等特点,且审计策略在制定的过程中,过多的人为因素带来的安全隐患往往是用户所不能接受的。本文所述基于决策树的安全审计策略自适应管理控制平台正是针对4A管理平台之审计管理子系统的业务需求和性能优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用于处理海量数据的数据挖掘技术,实现了由系统自动生成审计策略,定期自适应优化审计策略等功能的审计策略通用平台。决策树优化的特殊方法使审计策略在应用过程中可以不断优化,从而满足不同业务系统的审计需求。  相似文献   

17.
工作流技术与Web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流技术是一种实现业务过程的分析、建模、优化、管理与集成,以及最终实现业务过程自动化的核心技术.它可以与其它应用系统有效结合,构建各种业务管理系统.Web服务作为一种基于标准的应用集成方式,具有松散耦合、动态性、高度可集成能力等优势,可以使应用程序在网络上进行无缝集成.而基于Web服务的工作流管理系统与其他工作流系统相比,在跨平台和系统边界能力方面独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储备粮库管理系统的业务需求,提出通过工作流技术、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构建适合粮食仓储的新系统,其中重点讨论了基于UML的系统分析下的储备粮库管理系统的具体建模过程.  相似文献   

19.
针对煤炭采掘业信息管理模式的特点,基于制造业ERP系统的理论,构建适用于煤炭采掘这种非制造企业的ERP系统的业务流程模型.提出了由企业决策管理层、生产计划调度层、经营业务管理层以及生产业务管理层和生产安全监控层组成的企业业务流程模型,并对其业务流程的控制模型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适用于煤炭采掘业的ERP功能模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解决业务过程管理系统中过程建模与过程执行过度耦合的问题。方法通过对组织机构/角色模型的分析,提出了将过程控制逻辑进一步分解为路由逻辑与管理逻辑的思想,提出了描述管理逻辑的企业资源模型并进行了形式化描述。结果通过把企业中的功能作为一种资源由资源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实现了路由逻辑与管理逻辑的分离,使过程定义与执行之间的耦合程度大大降低。结论基于企业资源模型的业务过程管理系统,具有模块更清晰、柔性更突出、分解粒度更小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