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师型教师的职业教育,是技工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大特色,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是适应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的要求,提高教育质量实现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技工教育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更是尤为重要,为解决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满足社会需要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该文叙述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提出了技工院校路桥类“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梁淑双 《奇闻怪事》2007,(6):117-121
本文立足职业教育,从“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入手进行阐述,分析了新办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新时期“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最后着重讨论了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策略,并提出了从内、外部环境着手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新办高职院校师资培养工作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从贫困山区学校物理教师现状出发,提出了贫困山区学校“双师型”物理教师的培养规格。  相似文献   

4.
史春红 《科技资讯》2008,(33):190-190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特色,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是适应中职院校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提高教育质量,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介绍在贫困山区培养“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内容,以及培养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指出培养“双师型”政治理论课教师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培养“双师型”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点和难点,并提出培养“双师型”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职业教育热衷于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今天,笔者从当前“双师型”教师教师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在职业学校中对“双师型”教师的片面认识,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双师型教师的基本释义,论述了后发展高校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后发展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将"双师型"教师引入普通本科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对“双师型”教师的本质内涵即专业教师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素质与能力的理解,应该认为,不只是高职高专教育需要“双师型”教师,普通本科教育也需要“双师型”教师,这种需求来自于普通本科高校办学理念的调整与变革、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迈向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学生对应用型学科、专业以及技能的求知欲。因此,在学校和专业教师双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形成“请进来,走出去”的培养与发展模式,将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理念引入普通本科高校。  相似文献   

10.
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已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明确“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与具体要求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前提,加强理论教师与实习教师的交流,突出专业技能教育,提升教师全面素质,完善各项相关制度,加强师资培训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高职外贸英语专业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外语知识和外贸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所以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问题日益凸现。面对目前双师型教师建设中质量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本文分析了高职外贸英语教学“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双师培养的具体措施,目的在于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提高高职外贸英语专业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郭琪  刘同胜  吕孟军  朱丹 《科技咨询导报》2014,(14):138-138,140
根据总部在士官教育教学领域改革的要求,部队给院校下达了培养“双师型”教员的任务,并明确要求士官教育要建立以“双师型”教员为骨干的教员队伍。针对士官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员面临的主要问题,依据院校及教员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提升“双师型”教员教学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龚咏梅 《科技资讯》2006,(33):74-75
基于对“双师型”教师的本质内涵即专业教师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素质与能力的理解,应该认为,不只是调职高专教育需要“双师型”教师,普通本科教育也需要“双师型”教师,这种需求来自于普通本科高校办学理念的高速与变革、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迈向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学生对应用型学科,专业以及技能的求知欲,因此,在学校和专业教师双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形成“请进来,走出去”的培养与发展模式,将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理念引入普通本科高校。  相似文献   

14.
当前,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双师型"教师是很难招聘到的,因为这种"能文能武",既有"教师资格证"又有"职业资格证"或企业经验的教师实在难求。因此作为职业院校必须自己培养"双师型"教师,积极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文章研究了校企合作机制下的培养模式、"双证书"考核模式、行业协会培养模式以及新教师成长计划模式。  相似文献   

15.
郭新明 《科技信息》2010,(22):179-179
技工学校"双师型"教师应该是掌握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专业教师。"双师型"教师可通过如下方法进行培养:采取引进来的办法;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学校内外培训工作;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技能比赛活动;专业理论教师与实训教师实行轮岗教学,使"双师型"教师培养活动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要特别注重培养既懂实际又重视理论指导的“双师型”教师,通过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来加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加速进行创新教学改革,以适应现代的设计发展和达到更为有效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具有职教特点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工作却步履维艰。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培养“双师型”教师当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客观上教师参与实践的渠道不畅,条件不足,主观上教师既无压力又无动力,因而积极性不高,问题的原因在于领导认识不到位并且缺乏一套“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8.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双师型”教师素质的高低事关职业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在国内掀起的轰轰烈烈的“双师型”教师建设中,却存在着不少误区.笔者从认清内涵、建立认证标准制度、真题真做、启动学术休假制度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9.
卜欣立  张会欣 《科技信息》2011,(26):149-149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技能型人才,需要的是"双师型"教师;建立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完善"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和工作环境;探索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的互动模式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产业一线的技术人才应成为高职院校师资来源的主渠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师应具有的鲜明的“双师型”特色,论述了应届毕业生在高职院校从教带来的问题,分析了应届毕业生从教后工程实践的锻炼途径,以及无法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的原因,提出了高职院校的“双师型”专职教师培养应以选聘产业一线技术人才为主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