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担子菌LMPQ39与CSP的原生质体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有抗菌作用的担子菌CSP的高温敏感性为标记,将CSP的原生质体与经热灭活的LMPQ39原生质体融合.融合条件为30%的PEG-6000,30℃温度下处理20min.融合后得稳定融合子1株(F1),融合频率为1.1×10-4.对融合子的初步生化分析表明:其抗菌试验呈阳性;CMC(按甲基纤维素)酶活为0.308U;玉米粒上生长良好;其酯酶同功酶谱异于双亲但在双亲谱带范围内,并偏近于LMPQ39.对其外观形态、显微结构及超显微结构的观察表明:融合子的形态结构异于亲株但遍近LMPQ39.  相似文献   

2.
对担子菌LMPQ39菌丝原生质体进行了紫外光──LiCl复合处理后,得到突变株U39,再将其分别用60Co、HNO2两种方法处理,各获得突变株UCo39和UN39,它们的CMC酶活由原来LMPQ39的0.31u分别提高到0.46u和0.576u.酯酶同功酶电泳表明,UCo39、UN39和母株LMPQ39的酶谱出现了6条共同的谱带,同时也出现差异.突变株和母株的拮抗试验呈阳性。  相似文献   

3.
猴头菌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了不同酶液、酸碱度,渗透压稳定剂,菌龄和菌丝培养基成分等因素对猴头菌菌丝释放原生质体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豆培养基(PDP)上静止浅层培养96小时的菌丝,用2%的溶壁酶液,以0.6mol/LMgSO4为渗透压稳定剂,在PH5.5的条件下酶解,获得的原生质体数最大。  相似文献   

4.
平菇原生质体制备、再生及灭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孢侧耳、糙皮侧耳和佛罗里达侧耳的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佳条件为:用1%溶壁酶+0.5%蜗牛酶的混合酶液酶解培养3~4天的菌丝体,1.5小时后,原生质体产量均可达10 ̄(10)个/L;三种侧耳的最佳再生培养基分别为SM、MP和RP,再生率分别为0.61%、0.67%和0.76%。随着紫外线对原生质体处理时间的加长,再生率逐渐下降,当处理4min时,再生率接近零。  相似文献   

5.
酵母嗜杀质粒融合转移──Ⅰ.融合转移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嗜杀酵母ERR1和啤酒生产酵母AS2420出发菌株,建立了供体菌MK2-3:K+R+Leu-ρ+(n)和受体菌AS2420-1:K-R-leu+ρ°(2n).对原生质体制备再生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两株菌的原生质体制备条件不尽相同;同一菌株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最佳条件也不相同.有利于融合再生的原生质体制备条件是MK2-3:菌龄30h,蜗牛酶解量30g/L酶解时间30min,此时原生质体形成率为80%,而再生率达17.1%,这些条件对嗜杀活性无影响,再生菌落的嗜杀活性率达100%;而AS2420-1;菌龄24h,蜗牛酶量20g/L,酶解时间30min,原生质体形成率为81%,再生率为18.1%.对四种渗透压稳定剂的再生效果实验表明甘露醇效果最佳,氯化钾次之,考虑到廉价,氯化钾是很好的代用品,在30%PEG6000及Ca2+条件下进行原生质体融合,融合率可达8.9×10-6,对其中的融合子MAR4的遗传性状及嗜杀活性的稳定性检测,DNA含量及细胞大小测定,dsRNA质粒的提取及电泳结果分析和发酵性能测定,结果表明融合子MAR4具有较高的嗜杀活性并可以稳定遗传,有与供体菌MK2-3嗜杀质粒dsRNA相同的电泳行为,  相似文献   

6.
三种方法制备担子菌LMPQ39大分子量DNA的研究王灿华,黄瑞珊,朱章玉,吴其威,李堃宝(生物技术研究所)关键词担子菌LMPQ39,大分子量DNA,原生质体法中图法分类号Q75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DNA双螺旋结构后,人们才认识到抽提...  相似文献   

7.
对灵芝的原生质体形成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适的在生质体形成条件为酶组成蜗牛酶4g/L,溶壁酶5g/L;pH7.17的磷酸缓冲液;酶解温度30℃;酶解时间4h;菌龄72h;稳定剂0.6mol/L的KCl。原生质体最高产量为5.2×10^6个(g·L^-1)。灵芝菌丝释放原生质有顶端的边上二种方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柠檬酸生产菌AspergillusnigerCo-827菌丝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进行了研究。对影响原生质体游离与再生的诸因素,如酶配比、菌龄、渗透压稳定剂和酶解温度等进行了优化,并进行了原生质体的再生培养。  相似文献   

9.
担子菌LMPQ39 Pst Ⅰ片段基因库的构建王灿华,吴其威,黄瑞珊,朱章玉,李堃宝(生物技术研究所)关键词担子菌LMPQ39,PstⅠ酶切,质粒pBR322,克隆库中图法分类号Q75当今的育种工作,除使用常规手段外,主要是从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两个层...  相似文献   

10.
SD-5菌株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培养基成分、培养时间、高渗缓冲液成分和pH、溶菌酶浓度以及酶解温度和时间对苏云金杆菌SD—5菌株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SD—5菌株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最佳条件组合为:PBG培养基、30℃培养14h再活化5h,以SMMpH6.5作酶解缓冲液,溶菌酶浓度0.6mg/ml,34℃处理60min.  相似文献   

11.
对影响沪酿3042米曲霉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包括菌龄、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再生培养基的稳渗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菌龄为10h,酶解90min,酶解温度30℃,用0.8mol/LNaCl作再生培养基的稳渗剂,原生质体的形成最好,为7×106个/mL,再生率为27.8%。  相似文献   

12.
以芥莱无菌苗下胚轴为材料游离获得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培养于含NAA1.5mg/l,6-BA0.6mg/l、和2.4-D0.5mg/l的DPD液体培养基中,约4—5周形成肉眼可见的小愈伤组织。转入MS固体培养基后,即可产生大量的愈伤组织,其中胚性愈伤组织约占5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平菇新品种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单孢杂交、辐射诱变、原生质体融合几种生物技术,选育三个优良品系,产量较亲本及推广品种显著增产,经酶谱鉴定为杂交品系。同时进行了平茹与香茹属间原生质体融合。  相似文献   

14.
项目对低温草菇和高温草菇菌株进行了酶解制备原生质体及原生质体的融合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融壁酶Novozym234对低温草菇和高温草菇酶解效果较好,酶解浓度为2.5%,稳渗剂以0.5Mol/L蔗糖为佳,pH值保持在8.5左右,以30%的助溶剂(PEG4000-6000)作为融合诱导剂进行草菇原生质体融合,并获得融...  相似文献   

15.
原生质体融合和转化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对原生质体融合和转化技术进行了下列综述: 原生质体融合—灭活融合;电融合;荧光标记融合;激光融合等。 原生质体转化—显微注射;脂质体法;电击穿法;基因直接转化等。  相似文献   

16.
以白菜型油菜为材料,从5日龄无菌苗的子叶和下胚轴游离原生质体,在DPD培养基中作浅层培养,密度为1×10~5个/ml。接种后48小时出现第一次分裂,6天后发生第二次分裂。此时,子叶原生质体停止发育,下胚轴原生质体可持续分裂。约一个月,形成大细胞团,转入固体培养基后可发育成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7.
对影响柱状田头菇菌株原生质体制备的条件进行了研究,这些条件包括不同的培养基、不同的温度、不同的pH、不同的酶解时间、不同的菌龄以及不同的渗透压稳定剂.结果表明:液体摇瓶振荡培养5 d的菌丝,以0.6 mol/L的甘露醇或MgSO4作为渗透压稳定剂,采用2%的真菌溶壁酶,在pH为6、温度为31℃的条件下酶解2 h,柱状田头菇菌株的原生质体制备率最高,可达到2.31×106个/mL.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