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亲属称谓词是亲属制度在语言中的反映。借词是语言接触的必然结果,蒙古语亲属称谓词中的汉语借词反映了蒙、汉两个民族在婚姻家庭层面上的影响特点。从语言、文化和婚姻的角度可以说明汉语亲属称谓词的借入特点。  相似文献   

2.
亲属称谓词是语言中常用的基本词汇,广西沿海汉语方言亲属称谓词有汉语亲属称谓词的历史传承性,同时自身也产生了变异。周边方言或外族语言的接触影响,移民的不同背景及特定文化心理等因素的作用,也使其语法、词汇系统表现出了多语成分的叠合共存现象。该地区的亲属称谓词饶有特色,加强调查研究,有利于汉语方言语言面貌及其演变规律的探讨和揭示。  相似文献   

3.
一个社会的语言能够反映出一定社会的文化,而词汇作为语言的构建材料,理所当然地就成为了其文化的负载者。汉、英亲属称谓词是汉、英语言词汇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仅反映社会的亲属关系,还积淀了民族文化不同的个性特征和价值观念。本文以汉语亲属称谓词做参照系,通过对汉、英具有代表性的亲属称谓词作对比性地描写分析,旨在探索它们在宗族关系、长幼次序、背称面称的差异上反映的不同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4.
汉语称谓语说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汉语称谓语。汉语称谓语自古有之,可“称谓”一词,直至秦汉时期尚未见使用。该词始见于《晋书·孝武文李太后传》所载会稽王司马道子的书启:“虽幽显同谋,而称谓未尽,非所以仰述圣心,允答天人。宜崇正名号,详案旧典。” 《现代汉语词典》释“称谓”为:“人们由于亲属和别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分、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名称,如父亲、师傅、支书等。” 按其内容,称谓又可划分为两大类:亲属称谓和非亲属称谓。如上面定义中所说的“父亲”便是亲属称谓,“师傅”、“支书”便是非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是从家庭及亲属关系中产生出来的一种称谓形式。国外学者以兄弟姐妹为线索,把世界各地的亲属称谓分为多种类型(如美国默多克《社会结构》一书分为爱斯基摩型、夏威夷型、易洛魁型、苏丹型、奥马哈型、库洛瓦型六种)。我国学者则通常把亲属称谓分为类别型和叙述型两大类。 类别型称谓不标明亲族是父系或母系,不标明亲族是直系还是旁系,不标明亲族的排行顺序,只标明尊卑辈份。叙述型亲属称谓则相反,不仅父系、母系关系明确,而且直系、旁系、尊卑、长幼关系均十分明确。汉语亲属称谓即属叙述型。 非亲属称谓多指人们的社会称谓。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按职业、身分等所形成的一系列  相似文献   

5.
亲属称谓是认识方言和地方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广东茂名地区方言的亲属称谓,有其区域特征(如有"女甫""奶""爹""翁"等特色词),一致性比较强。总结这一地区方言的亲属称谓特点,对于认识茂名方言文化,对于了解广东三大方言的接触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分为四部分:一、茂名地区方言概说;二、亲属称谓的含义及亲属关系的分类方式;三、茂名地区方言亲属称谓的主要特点;四、亲属称谓反映出的汉语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6.
称谓语是社会交际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称谓语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在我国北方农村地区,有些并不是亲属关系的人往往不用社会称谓语,而用亲属称谓语。以对哈尔滨市阿城区新华镇新华乡于排屯当地人进行访谈以及隐蔽观察搜集到的现实语料为基础,分析研究了称谓语在农村地区使用的情况,并对社会称谓语的模糊化现象进行了社会语言学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7.
亲属称谓是汉语词汇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其产生与变化受到家庭观念、宗法制度、儒家思想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从文化角度分析亲属称谓,从类型学的角度,比较相近文化圈内亲属称谓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小说《人间正道是沧桑》称谓语语用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以小说《人间正道是沧桑》1517个称谓语(手工统计)为对象展开语用考察。论文认为,称谓语是对被称谓人身份的一种认可,包括一般称谓、从儿称谓、亲属称谓语泛化等。称谓语的使用受汉语文化积淀、复杂社会关系、交际双方心理距离、交际时空情感态度等因素的制约,反映出农耕认知模式、历史文化传统、人际交往心理等深层动因。考察小说《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称谓语运用,对丰富称谓语理论和指导人际交往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常州方言亲属称谓语、社会称谓语中独特的语料进行探讨分析,展示常州地区称谓语的特点与变化,能使古老的称谓语更好地为今天的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0.
各地方言都有自己的称谓系统,亲属称谓词反映着婚姻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从一个侧面反映着一个地方的传统文化。本文列举龙岩方言的四大体系的亲属称谓词,漫谈其中蕴涵的传统伦理观念、反映着古老的婚姻形式和社会生活、折射出亲情醇厚的民俗民风。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3.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