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董迫的《广川画跋》是一部以考据为主兼及议论的绘画品评著作。其中《书百牛图后》一跋,体现的是董迫论画重“理”而不拘“形”,他不主张“以牛观牛”的观察视角,这种思想也体现在他的其他相关跋文中。董迫论画重“理”,也是宋代理学思想在画论领域的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2.
先秦时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肇始阶段,《诗经》便是成书于此时。《诗经》同时作为中华元典和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凝聚着先秦时期治国理政的智慧,也对历代的治国理政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中国古代社会早期的统治者往往将"天命"作为自身政权的合法性依据,《诗经》在注重"敬天"的同时也强调要"法祖",提出"天命无常,维德是予",拉开了由神治走向人治的历史序幕,并由此产生了"以德配天"的思想理念。其次,"使贤吏执良法"的认知与实践使得善法和良吏相结合,促进中国古代司法逐步走向文明。最后,《诗经》强调亲近民人而重视民生民命,以德化民而"行宽仁安靖之政",体现了先秦时期治国理政以"教化为本"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3.
杜佑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史学家,他竭三十六年之力撰著之《通典》实开中国史学史经世致用史学之先河。《通典》是一个政治家对历史的沉思,更是一位史学家对现实的洞察。他的首列《食货》和重农安民经济思想充分体现了其"理道"致用之"要诀"。杜佑对于社会经济制度的考察可谓有俊识有通才。  相似文献   

4.
从叙述模式、佛经理论、佛经文学(伏魔经文)、佛家释梦等不同的角度阐释佛经对《伍子胥变文》的一系列影响。在叙述模式上《伍子胥变文》化用佛经故事,佛理"业感缘起"论是阐释《伍子胥变文》的内在线索,佛家"释梦"观在《伍子胥变文》上也有体现,历史故事是表,佛理是里。佛理是《伍子胥变文》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5.
《荀子·正名篇》提到"小家珍说",前人多不重视。细绎文意,荀子此论的落脚点既不在"名""实"关系问题上,也不在如何使用概念的问题上,而是在后王时君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他的"正名"思想与孔子的"正名"思想并无本质差别。文中所提出的"期、命、辨、说",不仅是概念的产生方式,而且更是一种言说方式,体现在文本上则是一种文体形式。这种言说方式和文体形式是在"圣王没,天下乱"的社会背景下诞生的。其言说方式概言之为"辨说",其文体形式后人称之为"说体文"。"小家珍说"则是相对于"圣人之辨说"和"士君子之辨说"而提出的,虽然主要是一种学术价值判断,但其中也隐含有对于先秦诸子文体的认识,与《庄子.外物篇》所云"小说"概念可相互发明。  相似文献   

6.
《诗集传》是宋代诗经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是在宋代疑古风气影响下形成的,一方面反映了朱熹尊儒尚理的观念,另一方面体现了朱熹新的解《诗》方法,即"以诗解诗"。在尊儒传统、疑古风气以及朱熹自身读诗体会的影响下,《诗集传》对爱情诗的解读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一是与《毛诗序》相同,解为文王后妃之德或美刺诗;二是从诗本身出发,体味诗意,但又受理学思想的影响,把男女爱情诗解为"淫奔之诗";三是还原诗本意,肯定男女情思,不做过多的理学阐释。朱熹对爱情诗多变的态度也反映了朱熹本人思想的矛盾之处。  相似文献   

7.
庄子的形上思辨和精神境界深深影响《红楼梦》的章法运思。其"道通为一"的齐物论和"同德天放"的不齐论渗入《红楼梦》的"好即了"的破立辩证中,体现"情情"视阈下的齐物思想:《红楼梦》在破除对尘世是非美丑偏执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呈立出"情情"的境界,它既是形上的玄冥,也是形下的诗意与悲情,在境界形上学上体现庄子"浑沌""无无""无用"的思想。从"情情"的宇宙视角来管窥庄子的齐物论思想,为我们研究《红楼梦》的庄子观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阈。  相似文献   

8.
《四库总目》为《四库全书》兵家类定下了"惟以论兵为主"的收书原则。在某种意义上,也就间接地批评了此前诸家书目在兵家类著录上存在非"以论兵为主"的著作,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又与诸家书目对兵书概念的理解与认知有关。故在为《四库全书》兵家类确立"惟以论兵为主"这一收书原则的同时,亦是《四库总目》对兵书概念进行廓清和重新界定的过程,目的是使兵家类典籍内容更加趋于纯净。  相似文献   

9.
受到传统诗画艺术的影响,中国古典小说在故事叙述、人物刻画、人物描写等方面讲究传神。《三国演义》尤为突出,对形神关系的处理比较灵活:以"时"换"空",化"有"为"无",绘出《三国》故事画美;简笔勾勒,写意传神,描出《三国》人物画美;虚实相生,皆成妙境,凸出《三国》风景画美。把握《三国演义》这种处理形神关系的美学特征,对欣赏和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艺术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井白石是日本的骄傲,可称为日本第一位放眼世界,具有资本主义启蒙思想的政治家、学者,被誉为"科学历史学的先驱",仿《通雅》而著《东雅》。本文将主要围绕《东雅》中体现的"名学"思想进行探究,旨在进一步了解新井白石对"名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汪野亭山水瓷板画为研究对象,结合董其昌的绘画理论,从汪野亭山水画师古与师造化的创作历程、对以书入画创作手法的继承和"天真幽淡"主导下兼擅南北宗山水风格三方面入手,探求董其昌绘画理论对汪野亭山水瓷板画,尤其是其后期独创的青绿山水粉彩瓷画的异代影响,以期为汪野亭瓷板画创作研究提供另一有益角度。  相似文献   

12.
侗族习惯法——"侗款"是侗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前国家组织结构的一块活化石,它在构建侗族和谐社会中起到了教育的辅助作用,是侗族和谐文化代代传承的法律保障。本文介绍了侗款的起源、发展、传承与变迁,并分析了侗款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3.
先秦的音乐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一个高峰。彼时不仅对音乐的起源作出了多种界说.还在对音乐本质的分析中,将“声”、“音”、“乐”这三个概念加以区分。但先秦音乐思想以儒家为主干,所以特别强调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凸显出明显的功利特征。  相似文献   

14.
论实验室评估工作中的模拟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模拟评估"在高校实验室评估工作中的作用,论述了"模拟评估"的科学性,并介绍了"模拟评估"在实验室评估工作中的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小品文史上,郁达夫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家.他吸取了晚明小品抒写性灵的精髓,又得力于西方随笔的影响,既有理论的建树,又有独特的美学追求和个人话语.其山水小品既是自然的清丽的画卷,也是自己的人格史、心灵史.他的创作风格对其后山水小品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解读三位不同风格的画家以“苏珊娜”为题材的画作,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似与差异。差异来源于画家在题材上观照角度的不同,这使得画作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貌。同时反映了主题表现中的深层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金圣叹有意用"画"评点《水浒传》有三个原因:文论与画论相通的文学批评史特点;接触的人物;才子观念。从更深的层次看,金圣叹用"画"点评《水浒传》源于其对"自我存在"的虚幻确认。  相似文献   

18.
王栋特别强调安身,他既看到了安身对于个人的作用,也看到了安身对于整个社会的意义,并把安身视为做一切事情的前提。王栋重视安身并不否认保身,认为保身是为了更好地尽道,所以他把保身看成安身的一个基本条件和人的重要道德要求。此外,在安身保身的问题上,他赞同王艮的"慎出"和出不"辱身"的思想,但他同时认为,出处要"以时位为轻重",只要符合社会需要,可以不拘形迹。  相似文献   

19.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就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兴趣、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方式、师生关系、学生地位、个体差异,在理论上进行了探讨,旨在使学校体育的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上来。  相似文献   

20.
山水画在中国倍受青睐与道家的思想有很大关系。它主要表现在画家与自然的亲近而产生的“天人合一”;对自然而不雕琢的喜好;欣赏时的“澄怀味象”以及“气韵生动”境界之追求等四方面。山水画可以说很好地阐释了道家的审美思想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