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胜坨油田一区沙河街组二段1~3砂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为指导,以钻井、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为基础,对济阳坳陷胜坨油田一区沙河街组二段1~3砂组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从中识别出超短期、短期和中期3个级别的基准面旋回层序.其中超短期和短期旋回层可划分为向上"变深"非对称型和对称型两种基本结构类型.根据旋回的结构变化特征又可细分为低可容纳空间向上"变深"非对称型、高可容纳空间向上"变深"非对称型、以上升半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型、近完全-完全对称型和以下降半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型5种亚类型.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不同结构类型的超短期和短期旋回层序的沉积序列,以及较短周期旋回在较长周期旋回中的叠加样式、变化规律和分布模式,为沙二段1~3砂组进一步的小层砂体划分、等时追踪对比、砂体几何形态和储层结构描述等精细地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8油层组沉积相特征、岩相古地理演化研究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长6-长8油层组短期基准面旋回类型及特征,在长6-长8油层组中识别出3种类型的短期基准面旋回的叠加样式:(1)退积型叠加样式(向上"变深"的非对称旋回);(2)进积型叠加样式(向上"变浅"的非对称旋回);(3)退积-加积型叠加样式(向上"交深"复"变浅"的对称旋回)2并深入研究了储层物性变化模式,包括:物性向上变好的模式;物性向上变差的模式;物性均匀变化的模式;上下砂体间物性突变的模式;物性向上变差复变好的模式及物性变化复杂的复合模式.这些模式与短期基准面旋回的叠加样式密切相关,即短期基准面旋回变化控制了储层物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准面旋回原理,以钻井、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为基础,对鄂尔多斯盆地城华地区长3油层组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将其划分为超短期、短期和中期3个级次的基准面旋回层序.各级基准面旋回可进一步分为向上"变深"和向上"变浅"非对称型与对称型两大类3种基本层序类型和更多的亚类型.重点论述了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沉积背景、叠加式样和沉积动力学过程.在研究超短期和短期旋回叠加和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出短期基准面旋回的分布模式.研究表明自水下分流河道向河口坝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结构稳定的变化规律,与处于三角洲强烈进积期的长3油层组沉积演化特征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珠江口盆地珠海组-韩江组储层为一套砂、泥互层的组合类型,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其中层内非均质性明显受基准面升、降和可容纳空间及沉积物供给量的变化影响.通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超短期基准面升、降旋回过程与储集物性关系的分析,建立了4种不同类型的非均质模式,探讨了向上变深非对称型和向上变深复变浅对称型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对储层非均质性特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鄂尔多斯盆地环县地区15口钻井的测井、岩芯、物性测试和试油资料为基础,运用沉积学、基准面旋回层序地层理论方法,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环县地区延长组长8-长6油层组层序界面级别、类型和特征,并识别出2个长期旋回、8个中期旋回以及若干个短期旋回.解剖了中短期次基准面旋回层序的结构样式,将其分为低可容纳空间向上变"深"非对称型(A<,1>型)、高可容纳空间向上变"深"非对称型(A<,2>型)、以上升丰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型(C<,1>型)上升半旋回与下降半旋回近乎完全对称型(C<,2>型)和以下降半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型(G<,3>型)5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基准面旋回层序结构对储集砂体物性的控制作用差异明显,长8、长6油层组三角洲前缘河道砂体明显受A型层序控制,而长7油层组浊积砂体则受C型层序控制.试油资料和物性资料表明,在三角洲前缘环境中发育的具A<,1>、A<,2>型层序结构砂体和在浊积扇环境中发育的具C<,2>、C<,3>型层序结构的砂体是深入勘探重点关注的储集砂体.  相似文献   

6.
羌塘盆地中晚侏罗世旋回地层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羌塘盆地是中国海相侏罗系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对该套地层开展了旋回地层学研究,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羌塘盆地中上侏罗统至少存在四种旋回类型,即沉积旋回、古生物旋回、地球化学旋回和磁化率旋回,并按级别将低频旋回划分为3个旋回级次.其中一级旋回是由顶底不整合面限制的一个总体向上变粗变浅的充填序列,持续时间为48 Ma;二级旋回显示为大型的海进-海退旋回,旋回的时间跨度为27~29 Ma;三级旋回显示为向上变粗或向上变细的不完整旋回,旋回的时间跨度为7~14 Ma.古生物旋回、地球化学旋回(碳氧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和磁化率旋回与沉积旋回具有良好的响应,并与特提斯同期低频旋回具有很好的对比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精细划分对比地层、深入分析层序结构、建立层序地层格架,综合分析了保山盆地的露头剖面、钻井岩芯、测井资料,在羊邑组二~三段内识别出了3类不同级次的层序界面。根据划分出的各层序界面将羊邑组二~三段细分为9个中期、31个短期、66个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的垂向序列、岩性岩相组合、结构类型及叠加样式等特征,重点讨论了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和对称型2类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类型。进一步探讨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的地层划分与对比、地层格架构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油层组为一套砂、泥薄互层的组合类型,储层非均质性很强,尤以层间的非均质性最为严重,明显受基准面升、降,和可容纳空间及沉积物供给量的变化影响。通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短期基准面升、降旋回过程与储集物性关系的分析,建立了6种不同沉积微相的非均质性模式,探讨了向上变深、向上变浅的非对称型和向上变深后复变浅的对称型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对储层非均质性特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资阳地区灯影组储层段为一套受波浪作用为主的浅水台坪白云岩沉积,由17种岩石微相和5种相序组成的地层中米级—亚米级沉积旋回明显。其储层段由三个不完整的层序构成,高水位体系域沉积构成了层序的主体,层序界面为I型和Ⅱ型。沉积和层序特征受到海平面变化、构造沉降和碳酸盐沉积速度的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10.
通过钻井岩芯、测井资料分析,库车坳陷下侏罗统阿合组可识别出6个长期基准面旋回以及20~2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阿合组区域性隔层一般发育在长期基准面旋回上升到下降的转换位置或非对称型长期基准面旋回(只有上升半旋回)的上部.长期基准面旋回是该区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格架的基础和关键.根据层序界面特征和相序的不同,可将中期基准面旋回大致划分为三种结构明显不同的类型(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旋回层序,向上"变浅"的非对称型旋回层序,对称型旋回层序);中期基准面旋回是进行储层非均质性究、储层预测与生储盖组合分析的基本单元;中期基准面旋回明显地控制了储集体的岩性和物性的变化以及沉积微相的变化.中期基准面上升的早期易形成辫状河道砂体,岩性由粗变细,孔渗由高变低;中期基准面上升的中期一般为心滩坝沉积,岩性粗细和孔渗无规则变化;中期基准面下降的中晚期易形成河口坝、远砂坝砂体,其岩性由细变粗,孔渗由低变高;基准面下降的晚期易形成水下分流河道砂体,  相似文献   

11.
西南天山的锑矿床可划分为碳酸盐岩型、碎屑岩型和浅变质岩型 3类 ,并以后 2类为主 ,锑矿床主要特点是锑汞、锑金、锑银共生。查汗萨拉锑银矿床容矿岩系为碎屑岩 ,成矿物质来源于矿源层 ,断裂活动是成矿的主导因素之一。萨瓦亚尔顿金锑矿床赋存于浅变质岩系 ,矿体受一组早期为韧性、中晚期为脆性的剪切带控制 ,成矿物质多来源 ,成矿具多期多阶段特点 ,剪切作用活动及演化是重要的控矿因素。  相似文献   

12.
火山岩与碎屑岩成因机制不同,造就了两者的混积地层在对比过程中的穿时现象成为制约勘探的难点。以缅甸中央岛弧带为例,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录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探讨了火山活动影响下的碎屑岩地层对比方法。按照成因将地层划分为沉积旋回、火山旋回和混合旋回三类;并建立了不同成因旋回的对比原则和技术方法。最终将缅甸中央岛弧带五套地层划分为16个层组、44个层段。综合评价认为古新统Ⅲ、Ⅴ段沉积反旋回砂体较为发育,后期勘探中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小海子剖面是盆地石炭系出露最全最好的地区,对该剖面的研究将有助于解析该套地层.根据野外观察、室内分析,认为小海子剖面上泥盆统-石炭系主要为一套浅海相沉积体,下部主要发育浪控碎屑滨岸,中部为开阔台地、潟湖、局限台地等混积环境,上部为一套厚层的蒸发台地环境膏岩,顶部则呈现出混积的局限台地特征.结合盆地地层展布和构造演化,认为小海子剖面上泥盆系-上石炭统沉积自下而上可分为碎屑岩、混积、膏岩、混积四个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4.
赋存于胶东胶莱盆地北缘下白垩统莱阳群含碳碎屑岩系中的金矿床与金矿化,无论其地层时代还是岩石特征或沉积环境均与国内外现有的金矿有明显的差异,为一种新类型金矿。  相似文献   

15.
新疆鄯善油田碎屑岩中的粘土矿物特征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根据碎屑岩薄片、扫描电镜观察和X-衍射资料,分析了鄯善油田中侏罗统碎屑岩中的粘土矿物特征。得出了碎屑岩中的自生粘土矿物分为伊/蒙混层、伊利石、绿泥石和高岭石4种基本类型;自生粘土矿物的形成与碎屑岩的碎屑组分有着密切的关系;粘土矿物是影响鄯善油田碎屑岩物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黔西南三迭系碎屑岩地层中,发育一种与变质岩区发育的杆关构造相似的滚动构造,经笔者研究认为,其成因为层间滑动所致,形成过程可分为剪切破裂,剪切旋转和滚动磨园等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肃北县镜铁滩钼矿属于新发现的矽卡岩型钼矿床。通过调查分析敦煌杂岩、三个井群下岩组碎屑岩、华力西中期的闪长岩、华力西晚期的花岗岩等成矿地质条件、构造条件以及通过手持式矿石元素Niton XL3t 500分析仪找矿和地表探槽工程系统取样分析验证,得出,镜铁滩钼矿主要位于岩体与围岩的外接触带上,其成因为矽卡岩型钼矿。  相似文献   

18.
临沂煤田晚古生代煤系最大厚度>400米,本溪组不含可采煤层,太原组及山西组为主要可采层段,尤以山西组可采性更普遍。本区煤系岩石组合为一广海型碳酸盐沉积为主的组合向近海型河流、三角洲环境碎屑沉积为为主的组合过渡为特征,砂泥岩组合多以陆源沉积为主,本溪组中并发现火山碎屑产物。本溪组以海洋环境为主的广海至局限台地碳酸盐岩与泻湖、海湾沙泥质沉积及流水成因的碎屑岩系交互。太原组为局限海碳酸盐沉积与流水成因的碎屑岩系及泻湖潮坪砂泥质组合频繁交互,普遍含可采煤层。山西组以大陆环境为主的河流、三角洲体系沉积产物,普遍含可采煤层。整个晚古生代煤系表现为一海退过程,煤层的形成与泻湖、潮坪及河流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中国硼矿资源形势不容乐观,急需寻找可替代外生硼矿床.哈克盆地位于柴达木盆地北部边缘,隶属于"溯源找矿"区域,该区硼矿和硼矿化形成为NW-NWW 向山前逆冲断裂及NE 向断层所控制.对盆地内岩石、沉积物、水系B 含量分析结果表明,B 含量具明显正异常,水化学组分富B、Li 而贫Br、I,ΣCe ΣY 比值接近地壳,成矿来源主要为富硼地下水及富硼基岩.针对盆地内典型外生硼矿床--居红土硼矿研究发现如下规律:硼矿体主要分布于晚更新世细粒沉积物之上,反映了稳定条件沉积特征;矿区碎屑沉积物纵向呈明显正粒序变化,硼矿主体自下而上随碎屑粒度由粗变细,B2O3含量由低到高,而自洼地中心向边缘,矿层呈中间厚向两侧变薄并逐渐尖灭的特点;通过光释光测年数据表明,矿床形成于晚更新世≥28 ka;据硅华大部分变为低温石英和C 蛋白石以及稀碱金属元素Li > Rb > Cs,表明硅华业经长期"脱水老化".综合矿区碳酸盐沉积物碳氧同位素和硅钙华底板XRD 等研究,将居红土硼矿形成过程划分为3 个阶段:I 早期硅钙华沉积阶段,II 下部硼矿初始沉积阶段,III 主体硼矿沉积阶段.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青海省东莫扎抓铅锌矿床的黄铁矿δ34S与方铅矿的δ34S值、矿物生成顺序及C、O同位素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东莫扎抓铅锌矿床可分为海底热液喷流沉积期、热液期、火山热液叠加改造期及表生期等4个成矿期;铅锌矿成矿阶段可分为5个阶段,分别为白云石化阶段、重晶石化阶段、多金属硫化物阶段、方解石化阶段及粘土化阶段;成矿流体中的碳主要来自围岩,从成矿早期到成矿后期大气降水的参与逐步增多。在多期区域构造作用的背景下,东莫扎抓呈现多期次多阶段叠加成矿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