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现代汉语带结果补语的述补结构在蒙古语中主要以四种形式表达。用状述结构表达,有中心语转移与不转移两种;用动词谓语表达,与整体性述补结构的词化有关;用分析形式表达,与补语的虚化有关;用并列谓语形式表达,取决于补语的语义指向。因此,运用语法、语义、语用三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才能合理揭示它们之间的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2.
"VA了"述补结构带宾语功能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汉语中,“VA了”述补结构带宾语的功能,与这一述补结构中作补语的形容词的语义指向有关,有时也与这一述补结构的语义有关。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V得-N-C”句式的句法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讨论的“V得-N-C”句式是指这类句子:“累得五婶直喘气”。系“组合式述补结构带宾语句。”其中,“V得”是述语部分,“C”是”V得”的补语,“V得-C”是表状态的组合式述补结构,“N”是该结构内部所带的体词宾语.[1]一般认为,“V得-N-C”句式同“主谓结构作补语”句式的区别在于:前者可以通过变换与其他相关句式相联系,而后者不能:[2]“V得-N-C”句式:累得五婶直喘气→五婶累得直喘气→把五婶累得直喘气“主谓结构作补语”句式:写得谁都看不懂难写得都看不懂把谁都写得看不懂(“”表示变换式不成立)我们…  相似文献   

4.
“得”字句补语位置上的词语大多是动词性词语、形容词性词语和主谓短语,但也有表程度或情状的副词性词语,在某些特殊的语境中还有名词性词语。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来看,“得”字句补语在语义上大多由两个动核结构组成,补语表示动作发生或性状变化后所引出的情状,这种情状有一定的语义指向;补语在语用上属于述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达新信息的关键,即焦点。  相似文献   

5.
说“得“字句的补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得“字句补语位置上的词语大多是动词性词语、形容词性词语和主谓短语,但也有表程度或情状的副词性词语,在某些特殊的语境中还有名词性词语.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来看,“得“字句补语在语义上大多由两个动核结构组成,补语表示动作发生或性状变化后所引出的情状,这种情状有一定的语义指向;补语在语用上属于述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达新信息的关键,即焦点.  相似文献   

6.
从三个方面分析“V个A”格式:1.格式中的形容词是否“名物化”;2.“个”的词性及其用于格式中的特殊语用价值;3.格式中动词和形容词的语义特征。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分析,笔者认为,格式中的动词与形容词之间的关系是述补关系,形容词在格式中仍然作补语,因而质疑“形容词是动词的程度宾语”这一说法。  相似文献   

7.
中文信息处理是当今众多学科关注的热门话题,而自然语言的形式分析是实现这一任务的必要环节。分析了述补谓语句中各类补语在语形、语义等各方面的特点,并利用转换生成语法、现代谓词逻辑、类型论、范畴论、广义量词理论、集合论和λ-转换等工具分别对各类述补谓语句的语义及句法生成等作了探讨,以期有助于中文信息处理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8.
把字句一直是现代汉语的研究热点。从语义上看,典型的现代汉语把字句由四段构成,即施事段、受事段、动作段和结果、变化或状态段。通过分析现代汉语中典型把字句的结果段,归纳把字句结果补语的句法结构形式、语义指向和语义特征,从而深入剖析现代汉语把字句结果补语的语义内涵。  相似文献   

9.
仡佬语的述补结构是一种重要的句法结构,文章从语义和句法两个方面描写分析比工仡佬语述补结构的类型和特点,并进一步揭示比工仡佬语述补结构的类型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考察了动词结构形式“一V一V”与现代汉语语汇构成中“一……一……,’结构式的差别.指出“一V一V”式有自身特点,进入结构式的必须是自主性动词,主要充当谓语、状语、定语,有时也做补语,这一结构式无论充当何种成分,语义都指向主语,具有描写主语,突出并强化动作的量、频率的反复、可持续的修辞特点,一般在口语中使用。  相似文献   

11.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31G(d)计算水平上首次研究了N-杂环类硅烯[CH(R)N]_2SiLiF(R=H和t-Bu)的构型及异构化反应。计算得到了[CH(H)N]_2SiLiF的五个平衡构型和[CH(t-Bu)N]_2SiLiF的四个平衡构型。两种类硅烯的各构型中,包含四元环结构的p-络合物构型都是最稳定的,是实验上可能存在的构型。三元环构型、σ-络合物构型和"经典"四面体构型都是不稳定的。t-Bu基团增强了σ-络合物构型的稳定性,但减小了类硅烯的复合能,从而进一步证明了t-Bu取代的硅烯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江西赣方言的"吃价"是个性质形容词,有其独特的意义和用法,可以作谓语、定语、补语,是由一个动宾短语词汇化而来的."吃价"在江西赣方言中分布较广泛,也在吴方言中存在.它是否能像"忽悠"等词一样在全国用开,乃至进入到普通话中来,目前还很难下结论.  相似文献   

13.
量词“束”和“捆”在过程性上存在着差异。从起点看,“束”用于较细的长条物,“捆”用于较粗的长条物;从途径看,“束”为束缚而成,“捆”为捆绑而成;从终点看,“束”的集合体为细长状,“捆”的集合体为粗大状。“束”和“捆”的差异虽然在本质上是共时的,但也和语言的历史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否定词与程度词连用可形成两种语序:“否定词+程度词+V”(I式)与“程度词+否定词+V”(II式)。与普通话相比,湘方言中的I式和II式在句法形式、语义特征以及使用频率等方面都有一定差异,并形成了不同的不对称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5.
描写绥宁方言中两种量词重叠式:一种是“AA”及其加缀式“AA唧”,另一种是“A—A”及其加缀式“A—A唧”。“AA”表达“周遍”意义,至迟在唐五代已经产生;“A—A”既表“周遍”意义,又表“逐一”意义,其产生的上限在唐代中后期,下限在宋代;变式“AA唧”和“A—A唧”可能在元代以后产生。  相似文献   

16.
“之一、以一”类双音节方位后置词结构的产生时期较早,先秦时期已经有这种用法;“一面、一边、一头”和“之一、以一”类双音节方位名词的出现时期较晚,从魏晋南北朝以后逐渐产生。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讨论固化"你我"的称代功能及其固化表征,顺便论及相关的"你我他"的使用情况。"你我"原是联合短语,本来意义是"你"和"我"的加合,指两个人。固化后"你我"语义泛化,定指性大为降低,泛指大家,不再指两个人。文章还对"你我"固化予以认知解释。  相似文献   

18.
何历蓉 《科技信息》2009,(27):161-162
V—ing形式是英语动词的一种非限定形式,国内外一些语法学家在英语非限定动词-ing形式的分类和用法上存在着巨大差异.以奥托·叶斯帕森(Otto Jespersen,1933;1940)、张道真(1995)和薄冰(2004)等为代表语法学家认为,非限定动词有三种形式,它们是不定式、分词(含-ing分词和-ed/en分词)和动名词;而以夸克(Randolph Quirk,1974;1980;1985)、王嘉龄(1980)和章振邦(2003)等为代表的语法学家认为,非限定动词只有两种形式:不定式和分词。他们用“-ing分句”这一术语来笼统地称呼-ing分词和动名词,但同时也指出“-ing分句”含有名词特征。在语法教学过程中,有关英语非限定动词-ing形式的术语和特征经常被混淆和误解。本文将引用叶斯帕森等语法学家的观点,把V—ing形式分为现在分词(presentparticiple)和动名词(gerund),从句法角度分析它们在句中的用法区别及其逻辑主语的表现形式,旨在提高学习者的翻译、阅读和语篇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9.
对一种新的由2,6-二氨甲基吡啶和2,6-二羧基吡啶单元交替组成的寡聚酰胺化合物(7merMe)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一维及二维核磁共振氢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极性小的溶剂(CHCl3)中,化合物7merMe因分子内的氢键及π-π互作用而形成螺旋结构,在极性大的溶剂(DMSO)中,分子内氢键被破坏,该化合物重新伸展.此...  相似文献   

20.
通过二次开模注塑成型法制备了聚丙烯/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微孔发泡塑料。研究了SiO2对微孔发泡材料的泡孔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对发泡样品的泡孔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聚丙烯中加入纳米SiO2可以使泡孔直径减小、泡孔密度增加;但对发泡材料与未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改变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