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从理论上说明了多原子分子的转动自由度并不都是3,其转动自由度应根据分子的几何构型来确定。据此指出,现行普通物理热学教材关于确定多原子分子的自由度数的结论,应加以修改和补充。  相似文献   

2.
<正>在所有的有机化合物中,每一个分子及原子都处于不停地运动状态,而每一运动称为一个自由度,由几个原子组成的分子,就有了几个自由度,其中三个是整个分子向三度空间的三个方向平移运动,还有三个是空间的转动运动,即围绕分子不同的轴(价键的轴转动.对于线型分子围绕分子价键的轴转动时,原子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只有两个转动自由度.除了平移运动与振动运动的自由度外,其余的自由度均为分子内  相似文献   

3.
推广的模拟退火算法在分子对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把推广的模拟退火算法应用于两个分子的刚性对接的能量全局极小化,由于转动自由度和平动自由度的不同物理本质,我们对平均度量和转动变量采用了不同的访问分布。改进的算法对多个对接模型的计算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气体异核双原子分子的转动热容量。讨论了在高温情形下双原子分子的离心畸变和核的振动状态对转动热容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核运动的波动方程中,计入了分子的转动因素时,得出与转动量子数有关的波函数表达式。从而可计算含转动自由度时具有重要意义的Franck-Condon因子。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 Lindgren 用于分析原子超精细结构的有效哈密顿算符理论应用到分子体系,导出了计算含氧双原子分子~4∑态转动及超精细能级的有效哈密顿算符及其矩阵公式,具体用微机计算了VO分子C~4∑~-(ν=0)态的转动及超精细能级,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7.
分析讨论了转动配分函数中的对称数和分子对称性的关系,运用群论和数学归纳法给出了计算非线型多原子分子对称数的一般方法.澄清了某些现行教学参考书中的错误表述,加强了物理化学教学上分子点群知识和统计热力学知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利用群论方法对双原子分子的转动喇曼散射截面进行了研究,计算了转动喇曼散射的跃迁矩阵元,并且给出了N2和O2分子的转动喇曼散射的截面,计算结果与实验较好符合。  相似文献   

9.
计算从低温到高温,异核双原子分子气体的转动比热数值。  相似文献   

10.
(一)双原子分子光谱:双元分子的运动可以分为三种运动.一是电子的跃迁运动;二是构成分子的二原子之间的振动;三是分子的转动.对于各种运动状态对应着各种不同的能级,这些能级之间的跃迁反映在不同区域的光谱结构上.然而分子的运动是复杂多样的,它可以是纯转动运动,也可以是既有转动又有振动的运动,还可以是电子跃迁、振动和转动的混合运动.纯转动光谱是远  相似文献   

11.
本文具体地分析和论述了影响多原子分子(离子)空间构型的多种因素,给出了较为常见的几类空间构型的分子(离子)受其影响的具体情况,并总结了若干规律,对进一步认识和掌握多原子分子(离子)空间构型的复杂性有较大的帮助。 在前文中我们重点讨论了单中心多原子分子(离子)的空间构型与中心原子的等性σ型杂化轨道的相互关系,得出了对于周期系的不同元素,其一定空间构型的分子(离子)形成时,所采用的σ型杂化轨道不一定相同,应根据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和能量最低原理来确定最可能采用的一组α型杂化轨道的结论。本文则继续讨论中心原子采用不等性σ型杂化轨道、配位体的特性、多重键的生成等多种因素对多原子分子(离子)空间构型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2.
针对并联机构输出自由度固定,难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和工况的问题。根据变胞理论中改变运动副方位特征实现构态变换的原理,设计一种新型可变转动副轴线的2-PrRS-PR(P) S并联变胞机构,通过机构的变胞实现机构在不同构态下输出自由度和工作空间的变化。2-PrRS-PR(P) S机构包含3个分支、动平台和静平台,利用移动副作为驱动副,其中分支2和分支3能够通过改变移动副的位移来改变的可转轴线转动副在滑槽中的位置,进而改变其转动轴线的方向,且分支1上连杆的移动副在轴线变化时被动作用,实现机构不同构态的变化。根据机构特点,利用螺旋理论对2-PrRS-PR(P) S机构2个工作构态进行自由度分析和计算,应用多自由度并联机构输入选取理论确定主动输入副。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并将2种工作构态模型分别导入到ADAMS软件,对其进行自由度的分析和验证。计算和仿真结果表明机构工作构态1具有x轴和y轴方向转动自由度、z轴方向移动自由度;机构在构态3具有x轴和z轴方向转动自由度、y轴方向移动自由度。机构能够根据需求改变工作构态实现输出变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物理力学的发展,要求寻找双原子分子最大转动量子数J_m和振动量子数v的近似解析关系式。借助于Baumann方法,已经能够在数值上很精确地确定J_m和v的依赖关系。本文在Baumann工作的基础上,作了一些近似处理,得到了J_m依赖于v的解析关系式。  相似文献   

14.
理论模型基于一级含时波恩近似,考虑各项异性相互作用势,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原子与^1П态双原子分子体系转动传能中量子干涉的微分干涉角。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双原子分子振动转动能级公式作出进一步改进,将改进后的能级公式用于CO分子和I_2分子的能量本征值计算,得到了相当好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较,相对误差小于0.08%。  相似文献   

16.
式中,L表示液相,μ为每个原子的化学势,X_0为每个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时的能量,k为Boltzmann常数,T为热力学温度,h为Planck常数,v为频率,j(T)为所有内部自由度(包括转动、振动、电子和核自旋)的配分函数,P为压力,V为每个原子的体积.按照爱因斯坦的近似,对固体的类似公式是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物质的红外光谱与其分子结构有密切关系,分析其红外光谱图,可以确定物质分子的一些结构性质和统计热力学性质。本文用日立—295型红外分光光度计,选择适宜的制样方法和工作条件,测绘出 CO、HCl、HBr 等异核双原子分子的高分辨红外光谱,通过光谱理论分析,计算出它们的分子转动常数;平均核间距;转动惯量;伸缩振动常数;振动配分函数;摩尔振动能;振动热容量等。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定最佳延迟时间,更加有效控制分子转动波包。通过数值求解O2分子在脉冲激光作用下的薛定谔方程,研究了O2分子在飞秒激光作用下的转动波包特征。计算结果表明,在分子转动波包的第1个恢复周期附近,根据取向参数变化率,加上具有恰当延迟时间的第2束激光脉冲,能极大地提高分子取向,从而改变波包的转动特征;同样,在分子转动波包的二分之一恢复周期附近,根据取向参数变化率,加上具有恰当延迟时间的第2束激光脉冲,能极大地降低分子取向,从而有效抑制分子转动波包。在激光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只要同时改变二束激光的脉冲宽度,适时控制延迟时间,能进一步提高分子取向,从而有效控制分子转动波包。  相似文献   

19.
用群论方法处理多原子分子的振动问题,是群论在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应用。原以为分子振动是杂乱无章的,但经群论方法的分析,就能揭示振动的规律性,将多原子分子复杂的振动分解为一系列的简单振动——简正振动,并求出分子所具有的不同简正振动的数目及所属的对称类型,确定是否具有红外活性,从而在理论上了解振动光谱的实质。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改进的Morse势(邓从豪势)计算双原子分子振动—转动能谱,邓势所用参数与Morse势相同,但当原子间距离越近于零时,其值趋于无穷大,更接近双原子分子的真实情况,本文将离心能近似展开后,得到邓势下的双原子分子的振动一转动本征方程的近似解(l=0时为严格解)将所得能量表达式与Dunham经验展开式的实例分子常数及其他理论结果比较,表明本文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