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物联网技术进展与应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对物联网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分析。首先介绍了物联网的起源、国内外物联网的研究和应用现状,然后详细讨论了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物联网的异构融合网络层、物联网的感知节点与终端、泛在传感网、物联网的业务支撑与智能处理技术、物联网的业务平台技术、物联网安全和物联网标准等关键技术。最后提出了物联网研究的关键技术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安防系统在社会安全管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基于智能安防系统的物联网技术体系构建,阐述了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安防系统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并就典型的物联网安防系统应用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中物联网技术的兴起,无限射频识别(RFID)技术作为物联网感知层的关键技术正不断发展。首先,介绍了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典型的工作频率特征;针对技术标准、数据内容标准、性能标准和应用标准对比了RFID技术三大标准组织(ISO标准组织、EPC Global标准组织、UID标准组织)的标准体系,并结合中国RFID技术标准方面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接着,基于物联网与RFID技术的结合,重点梳理了近一年来RFID技术在智慧图书馆、智能零售、智能物流、智能医疗与残障服务等领域的国内外应用进展。最后,分析了RFID的未来核心技术、标准化、绿色环保方面的发展趋势以及与应用结合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及其发展,对目前物联网教育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物联网教育应用标准的研究思路,并依据物联网典型的三层架构的角度总结了教育应用的标准的采集和关键技术.最后结合物联网特性和教育行业应用模式,简单地概括出物联网智能教育终端的元数据格式,对物联网教育应用建立统一的标准;以期为物联网应用于教育服务行业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物联网概念和关键技术,指出传统智能小区存在的缺陷,对智能小区进行需求分析,针对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小区进行了设计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智慧电厂的应用生态显示,集成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技术、大数据技术、智能测量与控制技术、定位技术等是集成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智慧电厂的关键技术。这些技术的融合运用,能有效解决传统电厂智慧转型过程中所涉及的重要问题。电厂转型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锅炉火焰燃烧监测与控制、故障监测与诊断、智能巡检、燃料智能管控和智能安保等5个典型场景的应用实践表明,集成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智慧电厂关键技术是可行的,能有效提升传统电厂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高越 《科技资讯》2024,(1):14-17
物联网技术是指互联网在其自身拓展范围构建下进行不断延伸和扩展,使线上线下的内容之间可以进行全面的延伸。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互联网和实体的信息交换以及通信。针对煤炭及矸石计量、装车、运销的智能管控模块来说,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相关研究设计与开发应用可以帮助煤炭企业进行进一步的煤炭运销关键技术的扩展。例如:重量检测、传感技术、红外探测、智能装车以及行车等相关问题,物联网技术可以帮助煤炭生产销售企业解决。主要探索了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下的一磅式无人计量装车系统的整体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8.
物联网技术逐步引入到茶园管理中,为茶园远程和精细管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本文介绍了物联网技术在茶园环境监测、病虫害测报和智能喷灌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并对应用过程中存在的茶园分散、茶学基础研究薄弱、物联网设备性价比低、物联网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进行探讨,同时提出了推进物联网技术在茶园管理中应用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伟 《科技资讯》2012,(14):10+12-10,12
物联网技术和智能电网相互结合的方式,应当是物联网技术借助其优势在智能电网中发挥作用。在对物联网和智能电网进行介绍之外。还对物联网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当前研究进行了说明。并为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寻找了一个有效的突破点,即状态检修。  相似文献   

10.
物联网的应用与挑战综述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从物联网基础出发,介绍物联网的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传感器网、物联网的功能、与其他网络的关系、物联网的支撑技术等,并举例说明物联网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和电子保健等生产生活领域中的应用。指出物联网产业与应用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各种挑战以及我国发展物联网技术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物联网作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型产业之一,其所具备的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三大特征,天然地适应未来武警部队通信装备全方位、多领域、智能化管理需求。探讨了物联网技术在通信装备管理中的应用方式,就其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实际部署过程中将会遇到的制约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物联网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妍  胡集仪 《科技信息》2010,(35):J0086-J0087
本文对物联网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对RFID技术、传感器网络和检测技术、智能技术、纳米技术、IPv6地址技术等进行了概括总结,分析物联网发展的存在问题,对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客运管理关系到客运的效率和安全,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本文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了智能客运管理系统,并对各个部分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涉及的关键技术做了详细的研究和阐述。  相似文献   

14.
物联网时下已成为工业界和学术界的热门领域,该文介绍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并综合当下工业界和学术界对物联网体系结构的认知,将物联网体系结构划分为感知层、网络互联层、资源管理层、信息处理层、应用层五个层次;接着以智能烟雾探测器、智能行李追踪技术、智能穿戴产品等各种智能化的应用为例,介绍了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最后从物联网的行业标准、安全问题、编码与寻址、通信模式及建设成本方面,分析了物联网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交通与信息、传感器、电子控制等先进技术相融合,进一步拓宽和深化了未来智能交通系统的内涵,并有望对人类未来智能生活的理念和模式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分析了智能交通系统的国际前沿和发展趋势,介绍了智能交通系统的大数据挖掘、无人驾驶、电动汽车、车联网等关键技术,指出了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重点,对智能交通系统助力智能社会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杭州科技》2010,(1):24-26
<正>杭州市物联网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总体走在全国的前列,在无线传感网、射频识别、物联网技术应用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核心技术,在工业控制、电力安全监控、区域入侵防范、建筑能耗监测、智能交通、环境监测等方面的产业化工作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为物联网产业化应用打  相似文献   

17.
随着物联网关键技术的进步,物联网应用被广泛开发并分布于各个领域,包括智能家居、数字化医疗、智能电网、智能城市.然而,由于物联网产业缺乏业界公认的安全协议,众多的物联网设备生产商只能设计并使用各自的安全机制来保护物联网产品.智能家居作为重要的物联网应用之一,可以被安装在各类居住环境中,因而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文章论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①介绍了当前智能家居系统架构和攻击模型;②分析和总结了传统网络攻击和恶意软件对物联网设备的威胁以及相应的保护措施.对于保护措施,文章着重对物联网设备的访问控制方案和隐私保护方案做了详尽的归纳;③结合智能家居安全研究现状,指出了未来家居系统中的安全和隐私问题的的研究方向和挑战.  相似文献   

18.
终端智能识别是物联网应用的关键技术,是物联网安全体系构建的基础。针对物联网终端智能识别问题,建立了一种以设备指纹为动态特征标识的物联网终端智能识别实验系统。该系统由终端检测模块、模型训练模块以及智能识别模块构成,其中,终端检测模块利用Nmap工具扫描并自动采集设备指纹;模型训练模块分别利用决策树、逻辑回归与朴素贝叶斯等机器学习算法训练分类器;智能识别模块接收识别任务并调用前2模块完成设备指纹采集与分类识别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决策树分类器在整体数据集上的平均识别率为98.1%,对于是否是物联网设备的判断识别率为98.7%,对于具体设备类型的识别率为98.2%,均保持较高识别水准,且优于其余2种算法识别器。因此,采用设备指纹与决策树算法结合识别物联网设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安陆 《甘肃科技》2013,(24):15-18,82
目前,物联网的智能应用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其技术将涉及到多重领域。作为新型产业,它将会给世界带来巨大的生产力变革,其应用与发展也会带给人们无限可能的未来。首先从物联网的概念谈起,列举了物联网在不同领域的定义,简要分析了其所需的低功耗技术、智能技术、通讯技术等关键性技术,并具体分析了在零售业、物流业、食品业、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几种主要领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根据网络分层的基本原理,从物联网的基本定义和关键技术的角度出发,将物联网分为信息感知层、物联接入层、网络传输层、智能处理层和应用接口层。分别论述了每一层的关键技术,该架构将对象、用户、网络提供者、应用开发者、服务提供者等统一起来,构成物联网技术体系结构,为制订各种接口、协议和规范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物联网组网提供参考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