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笔者之前已探索了高等医药院校中医药专业中药学教学方法,本文进一步针对其非医药专业进行探讨。文章指出,非医药专业已成为高等医药院校中药学课程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非医药专业各自特点,教学侧重应有区别;针对非医药专业学生的中医药知识相对薄弱的现状,建议教师授课用语应通俗易懂;针对非医药专业学生中药学课程开设时间短的现状,建议教师讲授药物数量不宜多,应突出重点。本文将为高等中医药院校非医药专业,中药学教学方法的优化改革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由于传统的中药学课程教学方式与现代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产生差距,在目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下,为培养学生专业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对目前中药学教学进行改革。本文结合中药学发展前沿,提出以科研成果促进教学的观点,以期使中药学专业课程更适合现代中药学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中药学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课程,如何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从事中药学教学的同仁共同关心的话题。笔者长期从事中药学教学实践,采用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L)和层次递进教学法两种教学模式并在本文详细阐述了它们的优势及具体实施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PBL与层次递进教学模式的结合。本文将为中药学教学改革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中医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开展设计性实验是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趋势。课题组在中药学专业尝试开设了设计性实验课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完成了从选题、实验方案设计到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分析、撰写科研小论文的整个过程,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开展设计性实验的初步探索,为中医、中药类专业建立有特色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体系提供了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易玲利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3):49-49,46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中医专业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课程,中医诊断学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临床各科的学习,所以特别要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是中医的基础课程,是学习中医临床课的基础。但这门功课比较抽象,如何学好这门功课,是令中医类学生比较头痛的一个问题,也是中医类教师所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让学生学好这门功课,关键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化被动为主动,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进而提高中医学的学习效果,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高等农林院校开设中药学专业,是以培养具有中医药基本理论知识和中药材生产管理技术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应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的原则,进行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加强对中药学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着力构建农林院校中药学专业教学改革效果的评价方法和体系,为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明  吴兵  黄芳  黄树明 《科技资讯》2013,(36):179-180
目的确定中医院校医学英语的课程设置、探讨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学生在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或称五会)上应该达到的水平,以指导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对比的方法研究分析中医院校中医英语和西医英语教学哪个在先会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通过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的方法考察确定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学生在五种能力上应该达到的水平和课时分配。结果先学中医英语的学生中西医英语总平均成绩明显优于先学西医英语的学生。绝大多数受调查者认为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学生在五种能力上应该打下坚实的基础,课时比例:中医英语基础:西医英语基础:临床英语:科研英语=2∶4∶1∶1。结论医学院校的专业英语课的课程即课程安排顺序应该为中医英语基础,西医英语基础,临床和科研英语,其课时比例为:2∶4∶1∶1。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还没有能力达到顺利进行行业内交流的水平,但可为其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根据当前中医院校分子生物学课程开设的实际情况,特别是中医药专业学生的知识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调整,以期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授课效果。  相似文献   

10.
研究型大学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的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确立了由通识课程、大类课程、专业课程和个性化课程四大类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实现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个性教育的统一,强化了通识教育和学科交叉,突出了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培养。该文从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为出发点,重点讨论了中药学专业的课程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1.
课程项目化最早起源于西方的职业教育,通过将职业教育与实业界活动相融合,让学生直接从活动中领会知识,获取解决问题的思路。目前较多用于高职院校的职业能力培训,是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技能的训练项目,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自主性、师生互动性与成果应用性紧密结合,而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结合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中医类别实验也可以通过课程项目化的方式,以掌握中医技能和训练中医临床思维。  相似文献   

12.
以问题为导向的PBL(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的实施过程中仍处于探索阶段,PBL教学模式在中西医临床专业的基础课程上的应用具有显著效果,能够调整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提高中医基础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等。对于PBL教学模式在中医基础课程上的运用应给予中肯性建议以及肯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13.
随着越来越多海外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药知识和技能,留学生教学方法优化改革已成为从事留学生中医药各科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话题。PBL(Problem-based Learning)被认为是一种优秀的教学方法,自从在欧美国家广泛应用以来,近年来也引起国内许多学科的关注及应用。作者结合海外留学生学习特点、PBL教学理念、中药学课程特点,并在PBL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基于PBL的海外留学生中药学教学模式。本文将为中药学生或其他学科留学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郑寅  徐裂 《今日科技》2011,(7):64-64
浙江省中医风湿免疫病省级重点实验室依托浙江中医药大学建设,实验室主任由博士生导师,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奖获得者,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医药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医临床基础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头人,第五届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名中医,范永升教授担任。  相似文献   

15.
《医学化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文在总结多年教学体会的基础上,以“结合临床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为原则,对本课程的内容进行重新组织编排。通过呼应临床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门课程的知识,为接下来的临床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既符合临床工作的岗位需要,又有效提高了学生对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中药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农业院校特色,发挥农业院校优势,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在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方面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加强了生产技术环节的培养,促进了中药学专业学生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自主学习是新一轮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文阐述了自主学习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了中药学专业物理化学课程加强"自主学习"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从自主学习内容、自主学习的激励和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讨论,旨在推动"自主学习"在中药学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贯彻。  相似文献   

18.
庞敏 《科技资讯》2015,13(4):161+163
结合中医护理教材中的中医基础、中医诊断、经络腧穴、中药方剂、饮食护理、针灸推拿护理等内容,同时,针对该校中专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游水平,缺乏学习习惯,理解力较差等现状,中医实践操作是中医护理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存在于医疗保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较为容易理解,能引起学生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尝试以实践操作课优先实践课程,穿插理论课程的授课方案,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院校学生就业教育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职业规划,现阶段中医院学生就业教育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中医院学生就业意识不强,不能够正确认识;中医药院校就业教育缺乏针对性,教师专业能力欠缺;中医药院校就业教育系统性不强,教育开展力度薄弱。在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要想改善中医药院校学生的就业教育效果,需要从创建基于市场需求的中医院学生就业教育思维体制、建立以人民健康为核心的学生就业教育课程体制、构建医校合作平台并健全中医院校学生就业实践教学体制3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0.
现代学徒制教育是在我国传统学徒制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充分调研甘肃省内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和学院中药学专业建设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武威职业学院对高职中药学专业进行了现代学徒制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从"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改革和"双导师"师资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形成了中药学及相关专业现代学徒制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