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办高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师幸福感指数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民办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构建民办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民办高校教师幸福感,并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幸福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大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总体幸福感量表对382名高校教师进行了研究.探讨应对方式是否对工作压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有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应对方式对工作压力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具有减弱的调节作用.具体来看,消极应对对工作保障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负向关系起到了减弱的调节作用.积极应对对人际关系压力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负向关系起到了减弱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的主体,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也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职业幸福感不仅关乎自己,更关乎学生的幸福和高校未来的内涵式发展.从教师职业幸福感这一视角出发,借鉴教育生态学的理论,提出了影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三大敏感因素,由此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幸福感是由人们所具备的客观条件以及人们的需求价值等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大致从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以来形成很多新理论。本文通过分析前人关于幸福感的内涵、幸福感的理论构建和发展阶段、幸福感的实证研究、提高公民幸福感的具体措施的理论研究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5.
针对496份关于90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调查问卷,本文采用定量分析法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分析了90后大学生的整体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状况及其主观幸福感的特征。探讨了主观幸福感在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为师范生和专业类别等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旨在为高校加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教育工作和提升90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CFPS2018年微观家庭数据库为样本,研究了家庭收入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类型收入对于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效果。实证结果发现,家庭收入显著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感水平;家庭工资性收入与经营性收入对居民幸福感均具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工资性收入对居民幸福感影响的贡献要大于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尽管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为正,但结果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家庭拓宽收入渠道,实现共同富裕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水平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探讨谦虚心理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为主观幸福感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注入新鲜的血液。方法:运用大学生谦虚心理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问卷中对南昌市4所高校的43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谦虚心理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高达0.542。谦虚倾向、谦虚效应、谦虚防御、谦虚真诚及谦虚规范五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的生活满意和正性情感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249-0.437),与负性情感呈显著的负相关。谦虚心理对主观幸福感有着显著的解释力。结论:谦虚心理能有效地预测主观幸福感,是主观幸福感的积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张娜 《科技资讯》2012,(18):219-219,221
本研究使用了总体幸福感量表、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量表,用SPSS11.5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与有关分析。针对南京地区三所大学一至三年级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中随机发放问卷500份,对其主观幸福感与人口学统计变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关于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心理学家关心的热点.回顾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对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可以总结出.有关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国内外心理学家先后提出了目标理论、社会比较理论、期望值理论、适应与应对理论、人格与环境交互作用理论;同时,在关于影响主观幸福感因素的实证研究方面,先后提出人格、自尊、早期家庭、生活实践、人际关系等因素,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大体分为内在个体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对未来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进一步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现代幸福感研究从快乐论与实现论两种不同的哲学思想出发,分别形成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两大研究阵营与体系。主观幸福感把幸福感定义为生活满意、积极情绪;心理幸福感则关注人生意义与自我实现,把幸福定义为人的自我实现。通过两种不同研究视角的比较,可以更清晰、全面理解幸福感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概念整合、技术整合与目标整合,更好地促进人类的良好生存。  相似文献   

11.
背景:了解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对加强他们的幸福感教育有着指导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对西南地区258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和不同学历层次的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差异;中西医专业的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其他医学专业的学生。  相似文献   

12.
人格是主观幸福感强有力的预测源,但是人格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研究还没有取得显著性的进展。文章指出了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主要人格因素,介绍了有关人格与SWB研究的发现及其理论模式,指出人格在预测SWB时的优点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以179位不同背景的职业女性为对象,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其工作-家庭关系与主观幸福感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职业女性家庭对工作的促进与工作对家庭的促进中度正相关,两者互溢;(2)职业女性工作-家庭促进影响其主观幸福感,但家庭对工作促进的情感促进变量起最主要的作用;(3)在职业女性工作-家庭促进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人口统计学变量起到微弱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综述了主观幸福感与自尊关系研究的现状,总结了主观幸福感与自尊关系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以890名中年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中年人主观幸福感现状水平,感戴、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自尊和感戴共同作用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性.结果表明:(1)中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指数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得分指数不高.(2)中年人感戴能对主观幸福感作出预测.(3)中年人感戴和自尊共同作用能对主观幸福感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16.
只有有幸福感体验的教育者,才能培育出有快乐感体验的学生,创造有幸福感的教育未来。文章采用元分析技术剖析过去10年教师的主观幸福感,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受教师性别、教师职称、教师受教育程度与教师教龄的调节与影响,不受婚姻状况的影响。以上研究结果为更好地提升教师主观幸福感、发展教育事业提供了可靠的参考和干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国外幸福感在三十多年研究历程中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时期,第一阶段幸福感主要研究集中在沿着人口统计学的维度对不同人群幸福感描述和比较;在第二阶段幸福感研究之中,开始探索并建构幸福感理论框架;第三阶段侧重于完善与发展幸福感测量方法以更深入理解幸福感复杂、多样化心理过程。最近新的趋势是走向纵向设计研究、跨文化研究以及幸福感干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8.
佐玛 《科技信息》2011,(8):I0117-I0118
本文以独立学院18名辅导员作为被试,采用问卷法与访谈法,对辅导员的主观幸福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辅导员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旨在提高辅导员的主观幸福感,加强独立学院辅导员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9.
国外幸福感在三十多年研究历程中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时期,第一阶段幸福感主要研究集中在沿着人口统计学的维度对不同人群幸福感描述和比较;在第二阶段幸福感研究之中,开始探索并建构幸福感理论框架;第三阶段侧重于完善与发展幸福感测量方法以更深入理解幸福感复杂、多样化心理过程.最近新的趋势是走向纵向设计研究、跨文化研究以及幸福感干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国外幸福感在三十多年研究历程中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时期,第一阶段幸福感主要研究集中在沿着人口统计学的维度对不同人群幸福感描述和比较;在第二阶段幸福感研究之中,开始探索并建构幸福感理论框架;第三阶段侧重于完善与发展幸福感测量方法以更深入理解幸福感复杂、多样化心理过程.最近新的趋势是走向纵向设计研究、跨文化研究以及幸福感干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