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本工作为淀山湖富营养化现象的基础研究之一。通过引入L.A.Zadeh的模糊集合论以及汪培庄的模型识别直接技术,对八千个检测数据进行了动态分析:描述了淀山湖水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它们不同水期随时间的变化。结论表阴,淀山湖水环境已受有机物污染,且污染程度与未处理即排入水体的有机废水量呈正相关,而与上游入湖的进水量成反比关系。冬季的水质污染状况尤甚。  相似文献   

2.
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OCP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研究它们在城市近郊湖泊的污染状况, 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其对湖泊水环境的影响. 研究了上海近郊淀山湖表层水、沉积物和鱼体中的OCPs污染状况及人体暴露的健康风险. 结果表明, 六六六(hexachlorocyclohexanes, HCHs)和滴滴涕(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s, DDTs)分别是表层水和沉积物中的主要OCPs 污染物, OCPs 在淀山湖野生鱼体中也有检出. 淀山湖中HCHs 和DDTs 的来源主要是历史残留. 沉积物中的OCPs 浓度相对比较稳定, 但表层水中的浓度随采样时间有一定变化, 即丰水期浓度高于枯水期. 淀山湖进水区域的污染程度普遍高于出水区域. 考察了饮食摄入(食鱼和饮水)、呼吸和皮肤渗透(游泳) 3 种途径对人体暴露量的影响, 发现饮食摄入是DDTs和HCHs的主要暴露源. 淀山湖水环境已受到OCPs的影响, 但污染水平不高且不会产生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3.
对淀山湖主要进水和出水口水质进行年度定点监测; 同时, 布置田间试验, 研究不同施肥稻田田面水养分含量动态. 结果表明:淀山湖进出水口水体氨氮和总磷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 0.47 和 0.13 mg/L, 基本处于 Ⅴ 类水质标准; 进水口水质略劣于出水口, 不同进水口的水质也有很大差异. 进一步研究发现, 淀山湖水质的年度变化与稻田田面水养分的动态变化有密切的相关性, 表明农业面源污染对淀山湖水环境具有显著影响. 在环湖地区, 减少和控制农业面源, 是进一步改善淀山湖水环境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淀山湖污染负荷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淀山湖污染负荷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6.
于2019年1月、4月、7月和10月在淀山湖共开展了4次水质及浮游植物调查,构建了淀山湖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来评价淀山湖水生态健康状况.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SI)值法的划分标准来确定参考点与受损点,将19个应用广泛且入选率较高的指标作为侯选生物指标,并对候选指标进行分布范围检验、判别能力分析、指数间的相关性分析,最终获得组成淀山湖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的5个参数:硅藻物种数、浮游植物丰富度指数、绿藻密度百分比、隐藻密度百分比和浮游植物总生物量.应用P-IBI对淀山湖水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从整体来看淀山湖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处于健康、亚健康和良状态的点位分别为1,8和3个;春季和冬季处于亚健康状态,夏季和秋季处于良状态. P-IBI与水体透明度(SD)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绿素a(Chla)和总磷(TP)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漓江水资源调查与水量调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降雨的季节性悬殊变化和污水处理能力的低下导致了漓江面临着枯水季节水量不足和水质污染问题,而水量调节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措施.为此,开展了漓江水资源的调查,进行了地表水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结果表明:如逢特枯年,在不进行水量调节的情况下,2010年漓江会出现断流现象,根本无法满足桂林水文站在枯水季节必须保持30 m3/s的水量要求.并以此提出了漓江上游水量调节水库的建设项目,分析了项目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以及项目实现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证明该项目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是一项实现漓江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工程.而为保证项目能够发挥其功能,必须实行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的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8.
环淀山湖区域产业生态化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了环淀山湖区域产业发展效率,结果表明:环淀山湖区域各镇总体经济水平明显落后于所属的各区(市)水平;从三次产业GDP构成看,昆山所辖3镇和青浦所辖2镇的一产和三产比例均明显高于所属的市,而吴江所辖汾湖镇与所属的吴江市基本相同;从三次产业效率看,环淀山湖区域各镇单位面积GDP均低于所属区(市)整体水平.通过对环淀山湖区域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该区域的生态产业发展战略,为环淀山湖区域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淀山湖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分布动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淀山湖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变化特点,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对淀山湖浮游植物进行四季调查.调查发现浮游植物8门126属384种,群落组成以绿藻、隐藻、蓝藻和硅藻为主,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 Uterm)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 Beij)为淀山湖全年主要优势种,微囊藻属(Microcystis)藻类为夏季主要优势种之一.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4.01×10~6cells·L~(-1),且夏季春季冬季秋季.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Margalef和Pielou指数分别在0.31~1.59,2.22~7.98和0.17~0.82之间波动,指示淀山湖浮游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较好.通过聚类分析法将淀山湖浮游植物分为4个主要类群:类群Ⅰ位于中部及西南部(S3,S6,S7)区域,类群Ⅱ为湖东-东南(S1,S2)区域,类群Ⅲ为湖北-湖西(S4,S5)区域,类群Ⅳ为S,类群间差异与种群密度及优势种不同有关.根据历史调查资料,分析了淀山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长期变化情况,为淀山湖富营养化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淀山湖微量水质参数卫星高光谱遥感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质参数总磷、总氮、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pH等是表征湖泊水质的重要指标,利用遥感技术可对其进行大范围定量监测,掌握水质参数的实时变化动态.以淀山湖为研究对象,利用HJ-1A卫星HSI高光谱遥感数据,分析了这些水质指标与单波段反射率、不同波段之间反射率的比值以及不同波段之间反射率的差值之间的相关关系,给出最佳波段组合.建立了9个水质参数与水体光谱反射率之间的估算模型,并对淀山湖水体的9项主要水质参数进行估算,可为基于HJ-1A卫星的水环境业务化监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东平湖汛期污染事故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东平湖汛期的水质监测数据和大汶河流域污染源统计资料分析表明,悬浮物和采沙业对东平湖污染影响最大,生活污水已取代工业污染源成为污水团的主要来源。合理规划养殖区,进行科学养殖,加强气象观测和汛期水文水质监测也是避免养殖污染事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红枫湖和百花湖(简称:两湖)是贵阳市主要的饮用水资源,近年来,"两湖"已经受到严重污染,水质情况逐渐恶化。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含磷污染物的过度排放,污染源之一是城镇生活污水,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导致污水含磷量增加。对城镇使用洗涤剂的种类以及洗涤剂是否含磷进行了调查和检测,调查发现市场出售的洗涤剂中含磷洗涤剂占有很大比例,两湖流域的上游居民使用含磷洗涤剂的种类要多于中下游居民的使用的种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草海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草海23个采样点的CODMn、BOD5、NH3-N、COD、TP、TN、DO共7个水质指标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计算,提取前四个主成分对草海水体的污染程度进行定量化评价分级,评价草海主要污染物的污染程度。分析结果表明,草海的主要污染因子是CODMn、BOD5、TN、TP、COD,草海湖内水体污染程度具有上游污染较下游轻的明显的区域差异,水体污染主要受外源污染。草海水体的污染源主要是威宁县城居民生活污水和草海周边农业污染源,降低生活污染和科学使用农药及化肥是改善草海水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安庆市地表水污染特征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十一五"期间监测数据,采用平均水质类别法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安庆市主要地表水流域水质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长江安庆段水质为优,破罡湖流域水质良好,华阳河流域、皖河流域、菜子湖流域及白荡湖流域水质不容乐观,为轻度污染或中度污染。境内水域主要污染物为总磷、总氮及化学需氧量,表现为有机污染的特征,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面污染源。结合安庆市的地域特征,提出了进一步改善地表水水质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晋阳湖水体污染防治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晋阳湖水体污染的成因,提出了补水渠截污、人工生态浮床、阿科蔓生态基、生态疏浚、渔业养殖等标本兼治的水质净化技术.  相似文献   

16.
湖泊磷的富营养化近些年来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为了有效控制和去除湖泊内部富集的磷,可以将钙试剂投加入湖水中使之发生化学沉淀反应,生成磷酸盐沉淀来降低磷的浓度,降低水污染.该法适用于处理水量不大,对设备要求不高的情况.本文就探讨了利用这种化学方法处理了污水中磷的过程,实验结果满足去除湖泊水中磷的要求,达到了预期目标,为治理吉林省长春市南湖水的磷污染寻找了技术出路.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湖泊流域水污染治理、水资源节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与协同关系, 提出水环境–经济系统耦合模拟方法, 并在异龙湖流域开展应用研究。基于情景分析结果, 得出如下结论: 1) 在经济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 通过流域水污染控制, 可将异龙湖的入湖营养物负荷削减到IV类水质目标对应的水环境容量水平; 2) 实施工业搬迁或严格的规模限制对流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城镇化极为不利, 对异龙湖水环境的保护作用并不显著; 3) 规划期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应是改变高水高肥的农业种植模式, 治理农村生活污水, 推行污水回用, 同时减少污水向外流域的转移; 4) 依据模拟结果, 给出的优化方案在规划期末可减少45%的外调水, 陆源TN和TP年入湖负荷分别降低 26.6%和18.5%, 湖泊TN和TP污染负荷分别降低20.7%和17.5%, GDP损失仅7%。  相似文献   

18.
红枫湖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红枫湖周边工业排污口及红枫湖湖内重金属的测定和分析,红枫湖主要重金属的平均含量顺序为Cu>Hg>Cd>Cr>Pb>As;各种重金属的污染等级在未污染之间,污染项目均在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值以下(GB3838-2002),但红枫湖周边工业废水排水口铜、镉含量约有偏高,严重影响附近的农作物及人的身心健康,红枫湖水中重金属的含量较低,水质相对较好;各采集点之间重金属含量无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白洋淀水环境状况与治理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连年干旱和人类活动的干扰,白洋淀面临生态缺水、水环境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及水生生物多样性破坏等生态危机。近几年,白洋淀水体多为V类或劣V类,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与总磷。研究表明,白洋淀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失去自净与生态修复能力的主要原因有:上游修建大量水利工程截断水源,导致入淀水量减少;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大量流经府河汇入白洋淀;淀区养殖业与旅游业发展加快了污染进程;而紧绕白洋淀规划的雄安新区对入淀污染负荷有潜在贡献。针对白洋淀生态环境现状与水体恶化原因,为使白洋淀恢复生态自净与循环能力,提出了污染源治理与生态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