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采用冷浸提取、超声波提取及索氏提取法研究了剑叶金鸡菊(Coreopsis lanceolata)不同器官总黄酮和总皂甙的含量.结果 表明,剑叶金鸡菊花总黄酮和总皂甙含量显著高于根、茎和叶的含量.超声波提取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提取效率高,在粗提中显示明显的优势,利用该方法提取剑叶金鸡菊花总黄酮含量可达24.33 mg/g.剑叶金鸡菊花期长达7~8个月,利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剑叶金鸡菊花中黄酮类物质,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剑叶金鸡菊植株不同器官总黄酮和总皂甙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冷浸提取、超声波提取及索氏提取法研究了剑叶金鸡菊(Coreopsis lanceolata)不同器官总黄酮和总皂甙的含量.结果 表明,剑叶金鸡菊花总黄酮和总皂甙含量显著高于根、茎和叶的含量.超声波提取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提取效率高,在粗提中显示明显的优势,利用该方法提取剑叶金鸡菊花总黄酮含量可达24.33 mg/g...  相似文献   

3.
以剑叶金鸡菊种子为材料,分析不同光照强度(100%光强、30%光强、黑暗)和剑叶金鸡菊的凋落物及根茎浸提液3个浓度梯度(0.005、0.025、0.125g·m L-1)处理下的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差异。结果表明:剑叶金鸡菊种子无论在全光照还是黑暗条件下,发芽率无显著差异。但是与全光照条件相比,30%光照和全黑暗培养条件下对幼苗的生长抑制作用极显著影响。剑叶金鸡菊凋落物和根茎浸提液均极显著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在种群郁闭作用、凋落物分解物和根茎分泌物的自毒作用综合效应下,剑叶金鸡菊种群内种子萌发和实生苗的生长受到抑制,种内竞争减少。  相似文献   

4.
挥发油是菊花主要功能成份之一,其提取工艺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话题。介绍了菊花挥发油提取工艺的9种方法,并就各提取工艺的原理、操作流程、技术参数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出了提取方法、菊花品种、菊花产地与物候期均对菊花挥发油含量与成分有影响;最后对菊花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为菊花挥发油的工业化提取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金鸡菊黄色素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单因素和L16(4^5)正交实验对金鸡菊花中黄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获得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为3、体积分数65%的乙醇为浸提剂,按料液比1:12投料,在50℃下浸提5h.  相似文献   

6.
菊花作为药食同源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菊花中含有挥发油、黄酮、绿原酸、生物碱、多糖、氨基酸等化学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菊花具有多种功效,如抗癌、抗氧化、抗炎、抗病毒、抗菌等,并对心血管、免疫系统、神经系统有一定作用。菊花成分中的挥发油,证实能够对多种癌症有抵抗功效,对近几年菊花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β-榄香烯、小白菊内酯及菊花三萜烯二醇和三醇、α-甜没药萜醇、棕榈酸等的抗癌功效研究进行综述,以明确挥发油成分的抗癌潜力。  相似文献   

7.
《巴州科技》2007,(3):6-9
菊花是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学名是DendranthemaXGrandiflora(Ramat)TzvelLchrysanthemummorlfoliumRamat)。又被称之为黄花、秋菊、金蕊、其菊等。  相似文献   

8.
GC-MS提取茼蒿中挥发油的工艺条件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和常压蒸馏两种方法对本地产茼蒿的挥发油进行提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研究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再对茼蒿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且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比含量.结果表明:水蒸气蒸馏法比常压蒸馏法效果更佳,二氯甲烷、乙醚、石油醚三种萃取剂中乙醚对茼蒿挥发油萃取的效果最好.茼蒿挥发油中共检测出26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4.45%.其中主要成分有2-乙氧基-3-氯代丁烷(20.1%)、四十烷(3.35%)、二丁基羟基甲苯(39.99%)、正十八烷(5.65%)、正二十烷(4.38%)、二苯胺(4.14%)、溴二十二烷(2.79%)、3,7-二甲基-1-辛醇(2.03%)、3-甲基十七烷(3.00%)、1-氯十四烷(2.06%)、正十五烷(1.44%).  相似文献   

9.
研究河南驻马店产艾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艾叶中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归-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共检出103个色谱峰,鉴定了69个化合物,占挥发油色谱峰总面积的96.01%,其中,茉莉酮和β-紫罗酮为艾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首次鉴定报道.结果表明:河南驻马店产艾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1,8-桉叶油素(28.59%)、龙脑(7.94%)、3,3,6-三甲基-1,5-庚二烯4-醇(6.62%)、4-甲基-1-(1-甲乙基)-3-环己烯-1-醇(6.56%)、樟脑(6.31%)、α-松油醇(3.82%),不同产地艾叶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10.
菊花作为药食同源的植物,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从菊花挥发油中检测到β-榄香烯,具有较好的抑癌效果。概述了β-榄香烯的发现和应用过程,对不同品种和栽培品种的菊花中β-榄香烯的含量及抑癌活性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开发菊花挥发油应用,提高菊花的保健功能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ARTP(常压室温等离子体)作为一种新型安全高效的生物诱变育种手段,已成功应用于微生物的育种研究,在植物上的应用刚刚起步.本研究首次采用ARTP处理两色金鸡菊(Coreopsis tinctoria Nutt.)种子,研究其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花形和品质的影响,以期获得观赏价值大、品质好的诱变品系.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不同时间(7.50~37.50min)的ARTP辐照提高了两色金鸡菊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辐照22.50min时其发芽势(80.00%)和发芽率(86.70%)达最大;不同时间的ARTP辐照也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其幼苗的最大冠幅、叶片数量、叶柄长度、叶面积,以22.50min的辐照效果最好.(2)ARTP辐照种子22.50min后,其大部分植株最大花径明显增加、舌状花红褐色区域明显增大,13.33%的植株舌状花瓣数增多(Tm)、6.67%的植株雄蕊瓣化(Ts)、6.67%的植株舌状花管状化(似喇叭状)(Tt);部分植株花朵总黄酮、绿原酸和木犀草苷成分增加,其中Tt植株不仅花形发生变化且活性成分也有所提高.ARTP诱变有望成为两色金鸡菊育种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利用醇浸提的方式对福建泰宁产野生雷公藤的生化物质进行提取,通过杉木种子发芽实验进行生物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野生雷公藤各器官的醇浸提物在各浓度下对发芽率、发芽势、鲜物质量和干物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平均胚根长和平均胚轴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野生雷公藤醇提取物在各个浓度上对杉木种子的萌发整体上都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烈,与人工栽培雷公藤醇浸提液处理实验结果相比较,野生栽培雷公藤醇浸提液对杉木种子发芽有更为强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新疆两色金鸡菊总皂苷.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皂苷含量,以静态吸附量和解吸率、动态吸附量和解吸率为指标,选择合适的大孔吸附树脂和纯化条件.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对新疆两色金鸡菊总皂苷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和较好的解吸能力.两色金鸡提取液经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处理,可获得质量分数为(40.53±0.81)%(n=3)的总皂苷部位.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可有效地纯化新疆两色金鸡菊总皂苷.  相似文献   

14.
矢车菊和大花金鸡菊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矢车菊和大花金鸡菊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矢车菊(Centaurea cyanus L.)染色体数目为2n=48,核型公式为K(2n)=4x=48=20m 28sm,相对长度组成为2n=48=4L 24M2 12M1 8S,核型为“2A”;大花金鸡菊(Coreopsis grandifiora Hogg.)的染色体数目为2n=26,核型公式为K(2n)=2X=26=26m,相对长度组成为2n=26=14M2 10M1 2S,核型为“1A”.  相似文献   

15.
泰山四叶参对小鼠肺癌的作用及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泰山四叶参对乌拉坦诱导的小鼠肺癌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用乌拉坦诱导小鼠建立肺癌模型,随机分组在不同时间饲喂泰山四叶参粗多糖,观察小鼠生存状况,记录其体重变化、内脏(胸腺、脾、肝脏、肺、心脏)指数和存活时间,检测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血清、肝脏、肺中SOD活性.结果发现泰山四叶参能改善乌拉坦所致肺癌小鼠的生存质量,提高了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增强肝脏中SOD活性,显著延长了其存活时间.因此,泰山四叶参对乌拉坦诱导的小鼠肺癌有一定的预防和抑制作用,主要机制可能与其免疫调节、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将东阳沟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划分为6个群落类型,分别论述了各群落的结构特征.从种群的大小级结构动态和种群的存活曲线方面分析了各优势种群的结构格局.结果,发现华山松群落、云杉群落、毛肋杜鹃群落、杉木群落、楠木和细叶青冈群落为下降种群,而细叶青冈群落为增长种群.由此可见东阳沟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多数处于衰退趋势,应加强对这些种群落的保护,以确保群落的稳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针对森林碳循环过程模型空间模拟尺度多样化,但数据获取比较困难,森林碳变化响应与适应的研究不可 能实现在不同生境下均安置碳通量观测系统的问题,提出利用遥感过程耦合模型定量估算动态 GPP 值、NPP 值、 RH 值及 NEP 值等,反演森林植被群落不同优势树种碳汇/ 碳源情况,探寻造林、森林转化和森林人工经营管理等 植被恢复措施对森林碳增汇的生态价值,激活碳源效应的促进重建作用。 通过以空间代替时间的实地调查采样法 和遥感模型相结合,输入 GLOPEM-CEVSA 模型中温度影响系数、蒸散量、水气压影响系数、二氧化碳浓度胁迫、植 物呼吸及土壤呼吸等驱动因子,研究在林分斑块尺度下森林碳储量差异。 研究表明:(1)从整体情况来看,林地净 初级生产力>草地>农业用地>水域>建设用地,林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农业用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2)从年 际 NPP / NEP 值来看,森林生态系统大部分表现为大气 CO2 碳汇;(3)森林群落自然恢复演替中 NPP 值大小关系 是:乔幼落叶阔叶林群落(A4)>马尾松/ 杉木常绿针叶林群落(A5)>柏木常绿针叶林群落(A6) >常绿灌丛/ 灌草丛/ 人工灌木群落(A2) >草本群落(A1);NEP 值表现为乔幼落叶阔叶林群落>马尾松/ 杉木常绿针叶林群落>常绿灌 丛/ 灌草丛/ 人工灌木群落>柏木常绿针叶林群落>草本群落;人工辅助演替中 NPP 值大小关系是(慈竹)竹林群落 >马尾松/ 杉木常绿针叶林群落>柏木常绿针叶林群落>常绿灌丛/ 灌草丛/ 人工灌木群落;NEP 值表现为(慈竹)竹 林群落>马尾松/ 杉木常绿针叶林群落>常绿灌丛/ 灌草丛/ 人工灌木群落>柏木常绿针叶林群落,NPP 值和 NEP 值 随顺行演替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对鸢尾切花用4种保鲜剂进行保鲜研究,测其衰老过程中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保鲜剂的处理明显地延缓了鸢尾切花的衰老,尤以4号配方(30mg/L S 200mg/L 8-HQ 100mg/L CA 50mg/L BA)对鸢尾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刺槐花样品微波辅助提取所得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从延安地区刺槐花挥发油中分离出57种组分,鉴定出42种化合物,占色谱峰流出峰总面积的82.01%;鉴定出其中的成分有醇、烯烃、烷烃、醛、酯、酮等十多种化合物,其中烷烃类化合物占色谱峰流出面积的17.40%,烯烃类化合物占色谱峰流出面积的6.74%,醇类化合物占色谱峰流出面积的15.87%,酯类化合物占色谱峰流出面积的12.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