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研究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的性能。方法反应温度、pH值、甲醛尿素摩尔比、PVA的用量、三聚氰胺的用量等对脲醛树脂胶液的粘度、稳定性、耐水性、胶合质量的影响。结果控制反应温度80℃,PVA用量为尿素与甲醛溶液总质量的1%,pH值为5.0,甲醛与尿素摩尔比为1.6,三聚氰胺用量为10%时合成的胶粘剂游离甲醛含量为0.052%,耐沸水时间为163 min。结论控制适当的条件,胶粘剂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聚乙烯醇 (PVA)、三聚氰胺在合成过程中对脲醛树脂改性的方法 ,研究了反应时间 ,PH值 ,甲醛与尿素mol比及PVA与三聚氯胺的用量对脲醛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在反应温度控制在 80℃ ,PVA与三聚氰胺用量为尿素与甲醛溶液总质量的 1 0 %和 5 % ,PH值为 5 0 ,甲醛、尿素mol比为 1 5时 ,合成的脲醛胶粘剂的剪切强度达到 2 99MPa ,游离醛含量为 0 0 6 3% ,耐沸水时间为 10 8min ,胶粘剂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3.
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聚乙烯醇(PVA),三聚氰胺在合成过程中对脲醛树脂改性的方法,研究了反应时间,PH值,甲醛与尿素mol比及PVA与三聚氯胺的用量对脲醛胶粘剂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控制在80℃,PVA与三聚氰胺用量为尿素与甲醛溶液总质量的1.0%和5%,PH值为5.0,甲醛,尿素mol比为1.5时,合成的脲醛胶粘剂的剪切强度达到2.99MPa,游离醛含量为0.063%,耐沸水时间为108min,胶粘剂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4.
以聚乙烯醇(PVA)和甲醛为主要原料,制备了聚乙烯醇缩甲醛(PVF)胶粘剂。研究了PVA与甲醛溶液的质量比(MpvA/M甲醛)、缩合反应时间、缩合温度及pH对产品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制备PVF胶粘剂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通过加入改性剂,在提高粘结强度和耐水性的同时,降低了游离甲醛含量,制得了环保且性能优良的PVF胶粘剂。  相似文献   

5.
低成本环保型脲醛树脂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整固含量,适当增加聚乙烯醇(PVA)和三聚氰胺用量,并添加少量的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制备低成本的环保脲醛树脂。实验结果表明,合成脲醛树脂的甲醛释放量达到F1环保指标,初始黏结力、胶合强度等综合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成本则有较大降低。  相似文献   

6.
环保型脲醛树脂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控制脲醛树脂生产过程中尿素与甲醛的摩尔比,加入聚乙烯醇改进其初粘性,加入三聚氰胺改进其耐水性并降低产品中游离甲醛的含量,并加入自制的稳定剂,在3ms工业反应釜上成功生产出无毒脲醛树脂,其质量指标达到GB/T14732—93标准,板材甲醛释放量达到E1标准,从而有利于降低所生产板材的甲醛含量。  相似文献   

7.
刨花板用低毒脲醛树脂胶粘剂的研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在制取脲醛树脂胶粘剂过程中添加改性剂,从而既可降低游离甲醛含量,又可保证脲醛树脂胶粘剂具有优良性能的合成工艺,并介绍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寻求合适的工艺条件以提高脲醛树脂胶粘剂的综合性能,采用了降低甲醛/尿素物质的量比、改进合成工艺、加入改性剂等3种途径优化了脲醛树脂的合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以甲醛和尿素为单体,添加适量的聚乙烯醇和三聚氰胺改性剂,甲醛和尿素最佳物质的量比为1.5:1,尿素分3次投料,反应温度控制在85℃左右,反应时间60 min,可制得综合性能较好的低毒耐水脲醛树脂胶粘剂.产品质量达到国家规定指标.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低毒环保型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合成工艺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为按工艺条件,一次性加入甲醛后,用NaOH或NH_4Cl调节pH值、用聚乙烯醇作改性剂,在适当的温度下分批加入尿素,进行阶段反应,从而获得一种乳白色的胶粘剂。按此工艺合成的脲醛树脂胶,其游离甲醇含量仅0.15%,产品陈放1周后,游离甲醛含量降到0.1%以下,完全可以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图2,表2,参11。  相似文献   

10.
以尿素和甲醛为原料,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脲醛树脂,在其预聚体中加入β-环糊精,得到固载环糊精脲醛树脂测定了该树脂的亲水性能、孔隙率,并对水溶液中的苯酚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脲醛树脂粘合剂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霞  刘铁良  裴瑞杰  王荣 《河南科学》2004,22(6):768-770
介绍了含游离甲醛低的粘结强度大的建筑行业用脲醛树脂粘舍荆的制备方法。研究了树脂合成过程中原材料纯度、尿素和甲醛的摩尔比、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对粘度和固含量等性能的影响。在一定酸度和温度条件下,分批加入尿素进行阶段反应,得到一种胶液性能稳定、粘接强度高的建筑板材用粘合剂。  相似文献   

12.
低毒脲醛树脂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一次加入甲醛 ,四次加入尿素的生产工艺合成游离甲醛含量低于 2‰、物理性能优良的低毒脲醛树脂  相似文献   

13.
采用质量分数1%硅烷偶联剂KH一570处理纳米SiO2和纳米CaCO3表面,通过间歇式超声波震荡法将纳米SiO2和纳米CaCO3加入脲醛树脂进行改性;研究了纳米SiO2和CaCO3用量对脲醛树脂游离甲醛、粘度、固化时间、拉伸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SiO2、CaCO3用量对相同F/U摩尔比脲醛树脂的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当纳米SiO2用量小于质量分数1.5%时,用量越大,游离甲醛含量越低,粘度越大,拉伸剪切强度越大,对固化时间影响不大,而纳米SiO2用量超过质量分数1.5%时,游离甲醛含量不再下降;随着纳米CaCO3的加入量的增加,游离甲醛含量也越低,粘度越大,拉伸剪切强度变化不大,树脂的固化时间延长,加入量大于质量分数7%时,树脂不能固化.因此纳米CaCO3加入量控制质量分数5%时,树脂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4.
人造板用脲醛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讨论了人造板用脲醛树脂胶粘剂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影响人造板甲醛释放量的因素较多,合成脲醛树脂胶粘剂时尿素和甲醛的摩尔比是主要因素,从人造板中释放出来的甲醛量主要受脲醛树脂胶粘剂产品质量的影响。介绍了降低脲醛树脂胶粘剂甲醛释放量的各种方法,并为提高脲醛树脂胶粘剂生产水平提出了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低毒脲醛树脂粘合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林鹏  韩文理 《河南科学》2000,18(4):384-386
介绍了含游离甲醛低的粘结强度大的建筑行业用脲醛树脂粘合剂的制备方法。研究了树脂合成过程中原材料纯度 ,尿素和甲醛的摩尔比 ,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粘合剂粘度和固含量等性能的影响。在一定酸度和温度条件下 ,分批加入尿素进行阶段控温反应 ,得到一种胶液性能稳定 ,粘接强度高的建筑板材专用粘合剂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用加入聚乙烯醇和三聚氰胺的方法来改善脲醛树脂胶粘剂的耐热耐水性,采用甲醛与尿素低摩尔比的三次缩聚反应使树脂中游离甲醛含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F1级胶合板用脲醛树脂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低毒脲醛树脂的合成机理:降低甲醛和尿素的物质的量化,分批加入尿素和不脱水工艺,通过加入聚乙烯醇、三聚氰胺等改性剂来改善脲醛树脂胶的耐水性和耐老化性,同时降低游离甲醛的含量。在使用时加入小麦粉作为填料可提高树脂的初粘性,增加预压性,并降低脲醛树脂胶的成本。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以NaOH溶液为pH调节剂,用尿素与甲醛反应合成脲醛树脂粘胶剂的工艺方法,对实验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发现,与氨水为pH调节剂的合成法相比,该方法碱的用量少,产品的粘合强度及固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磺化木质素改性脲醛树脂的研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加入木质素磺酸钠的方法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以降低胶粘剂中游离甲醛为主要目的,主要研究了磺化木质素加入量对胶粘剂游离甲醛含量及拉伸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磺化木质素加入量为30%时,胶粘剂的拉伸强度最大,达到8.67Mpa;磺化木质素的加入量为40%时,游离甲醛含量最小,为0.18%。  相似文献   

20.
改性脲醛树脂合成工艺与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合成改性脲醛树脂性能指标的变化趋势,以及不同工艺参数对改性树脂胶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成反应阶段,pH的降低对改性脲醛树脂各项性能的提高有利;升高反应温度可以改善改性脲醛树脂的综合性能,适中的加成反应时间有助于改性脲醛树脂的各项性能的改善;缩聚反应阶段,pH的降低不利于储存期的延长,但对改性脲醛树脂其他性能的提高均有较好影响,缩聚反应的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改性脲醛树脂综合性能的提高;初摩尔比明显地影响储存期,初摩尔比高则储存期长;甲醛释放量随初摩尔比降低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