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试验选择3个苦荞品种川荞1号、KP9920、榆6-21为辐射诱变材料,通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诱发产生突变体,从苦荞突变体的M2代籽粒中选出高黄酮含量的突变体27个,并对其营养成分进行分析,表明辐照处理产生的突变体黄酮、可溶性蛋白、总氮、Zn和M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M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其他营养成分含量变化不明显,以此来筛选出综合品质最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2.
试验用不同辐射剂量的^60Co-γ射线对马铃薯品种L-55、T-66的休眠块茎进行辐射诱变,以期选育出优异的种质资源或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辐射剂量对同一马铃薯品种M2代群体主要农艺性状产生的变异程度不同;同一辐射剂量对不同马铃薯品种M2代群体主要农艺性状所产生的变异程度不同。^60Co-γ射线诱变在改良一些性状(早熟、抗病性、高产、叶绿素含量)上比较有效。马铃薯的大多数突变都是隐性突变,对马铃薯进行辐射诱变育种难度较大。^60Co-γ射线诱变马铃薯的适宜照射剂量为10~15GY,从M2后代群体中评价出41个优株系供进一步鉴定,^60Co-γ射线诱变马铃薯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育种手段。  相似文献   

3.
采用60Co-γ射线400Gy、500Gy、600Gy对九江苦荞等4个苦荞麦品种籽粒进行辐射处理,考查M1代株高、茎粗、一级分枝数、主茎节数、饱粒数和单株粒重6个性状,并就不同品种材料M1代性状的表现和不同辐射剂量对苦荞麦M1代性状的影响进行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M1代性状差异不明显,但随着诱变剂量增加,性状表现受到的影响程度加强,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60)Co-γ射线辐照对红色小苍兰和紫色小苍兰的生物学效应。【方法】以试验剂量分别为25、50、75、100 Gy的~(60)Co-γ射线辐照两个不同品种的小苍兰种球,统计分析其受辐照后的发芽率、半致死剂量、成活率、株高、叶片数量、叶片面积、根长、开花率、花粉活力、花粉电镜扫描等指标。【结果】经5个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处理的小苍兰两个品种的发芽率、株高、叶面积、根长、根数、开花率、花粉活力均随着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小苍兰(红色)的最适宜辐照剂量为54.04 Gy,小苍兰(紫色)的适宜辐照剂量为58.82 Gy;小苍兰(红色)的半开花辐照剂量为42.37 Gy,小苍兰(紫色)半开花辐照剂量为39.56 Gy。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花粉表面和花粉形态均受损程度逐渐增强。【结论】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对小苍兰两个品种均有损伤效应,损伤程度与辐照剂量成正相关;对花粉的分析能够较好地反映辐照对植株的诱变情况。  相似文献   

5.
^60Co-γ射线辐射苦荞麦第三代黄酮质量分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3种不同的苦荞麦干种子,经过第一代、第二代的选育,对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研究发现:辐射导致了可遗传变异,利用辐射对苦荞麦黄酮质量分数进行改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用不同照射量60Co-γ射线与10~(-3)M的NaN_3复合处理不同世代小麦风干种子,M_2代诱变效果表明:复合处理较单一辐照处理的矮杆、早熟及穗形突变频率提高,诱发多位点突变的能力较强,复合处理显示相互协和效应.诱发有益性状突变的最佳剂量组合为250 G_y+NaN_3.  相似文献   

7.
采用60Co-γ射线5种不同剂量(0Gy、110Gy、120Gy、130Gy、140Gy)对西昌大白蚕豆干种子进行照射,研究蚕豆M1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辐射对蚕豆M1的生育进程有延后作用,并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延长,变异度也逐渐增大。60Co-γ射线对蚕豆M1的光合生理也有明显的影响,叶绿素含量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在始花期测得叶片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规律各有不同,110Gy处理的最高峰出现在中午12时;120Gy处理、130Gy处理和对照的光合速率变化规律相同,最高峰出现在下午14时;140Gy处理的光合速率的变化出现双高峰,分别出现在上午8时和下午14时。就M1植株存活率看,60Co-γ照射蚕豆干种子的半致死剂量大约为130Gy。  相似文献   

8.
用不同照射量~(60)Co-γ射线与0.003 M的NaN_3复合处理和单一辐照处理小麦风干种子,试验结果表明,诱变一代复合处理较单一辐照处理苗高、根长损伤加重,存活率和育性降低.复合处理显示累加效应.株高及穗部等性状复合处理和单一处理无明显差异.各剂量处理一代植株的损伤为F_2>F_3>稳定品系.  相似文献   

9.
小麦干休眠种子用50 KR(千拉德)和25KR的~(60)Co-γ射线分别照射,两种处理均显著抑制小麦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60)Co-γ射线的剂量和幼苗的生长呈负相关。当~(60)Co-γ射线幅度达50KR时,幼苗生长几乎停滞,幼苗地上部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也发生了变化,50KR照射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游离丝氨酸的的含量比对照增加三倍多;组氨酸增加2—5倍;甲硫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含量则降低。  相似文献   

10.
Co60-γ射线不同剂量辐射黑稻M1代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黑稻(Y4)经Co60-γ射线不同剂量辐射M1代性状初步研究表明,生物性状比对照弱,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而明显下降,主要表现为生物损伤。而半致死剂量,半损伤剂量,临界剂量和处理表现优良等综合考虑,以300GY出现的频率最高。千粒重,株高,穗长等表现优良的可以标定M2代单独研究。  相似文献   

11.
采用60Co-γ射线对烤鳗进行处理,研究其感官、质构特性、微观结构和理化指标的变化. 结论:辐照剂量大于5kGy的实验组,感官与质构特性均出现下降;微观结构在实验辐照范围内变化较小;酸价、挥发性盐基氮含量随辐照剂量的增大而增大,表明辐照促进烤鳗贮藏时脂肪氧化;辐照对维生素A影响明显,3kGy时含量下降了372%,维生素E在辐照剂量9kGy时,含量下降106%;各实验组烤鳗中类氨基酸含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2.
采用同一剂量同一剂量率的60Co-γ射线昼夜每隔2小时照射萌动水稻种子的试验结果表明:由于萌动的种子处于不同的生理状态和不同的细胞周期,故对辐射的敏感性有所不同,因而对M_1代产生的生理损伤(成苗率、苗高及育性等)以及M代秧苗叶绿素突变和植株农艺性状的变异频率也有所不同,其中以浸种后72-74小时照射对M_1生理损伤最明显,M_2的突变频率也较高,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同时辐射对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对整个细胞周期有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能混合粒子场辐照冬小麦生物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直线加速器E2束流打靶产生高能混合粒子场,以185 Gy的剂量处理两个冬小麦品种SP8724和D6-3,并与相同剂量的γ射线相比较,研究其生物诱变效应。结果表明,混合粒子场处理小麦具有比γ射线处理更高的相对生物学效应,M2代诱变效果显著,总突变频率以及矮杆、早熟和穗型等有益突变频率明显高于γ射线处理的。高能混合粒子场辐照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诱变源在作物改良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60Co-γ射线对牡丹、芍药种子辐射剂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牡丹品种‘凤丹白'、芍药品种‘粉玉奴'的种子为试材,采用60Co-γ射线,分5个辐射剂量10 Gy、20 Gy、30 Gy、40 Gy和50 Gy对其作辐照处理,土壤播种后统计种子出苗率.结果表明:γ射线对牡丹种子和芍药种子出苗率的半致死辐射剂量(LD50)分别为4.97 Gy和22.93 Gy,这对牡丹和芍药种子辐射育种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60Co-γ不同剂量辐照对明胶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经0-52.7 kGy^60Co-γ射线照射后的明胶黏度、胶凝特性、蛋白组分、分子量与吸收剂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明胶的特性黏度、相对黏度、凝胶强度、熔化温度和分子量随剂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明胶的大分子物质含量随剂量的增加而减少,M n和M w范围为7 839-10 861,32 444-36 506.分子量分布逐渐加宽,范围为3.36-4.45.同时,辐照后明胶膜的胶凝点上升,范围39.8-42.7℃.明胶颗粒的致密性好,表面平滑.实验结果说明,在有限水和无限氧气存在下,小分子量明胶的辐射反应为分解反应.  相似文献   

16.
60Co-γ辐照灭菌对血袋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宇琴 《甘肃科技》2003,19(7):112-113
探讨现行^60Co-γ辐照灭菌法对血袋性能的影响。用18KGy以上的^60Co-γ辐照剂量对5410号材料生产的一次性血浆袋进行辐照灭菌,然后检验血袋的化学指标和生物学指标以及外观。与不经辐照和经环氧乙烷灭菌的血浆袋相比,辐照后的pH值降低,溶血率严重超标,外观颜色明显发黄。该辐照剂量改变了血浆袋的化学和生物学指标,并使袋的颜色变黄^60Co-γ对一次血浆袋进行灭菌技术上需进一步的改进。  相似文献   

17.
利用60Co-γ射线对蓖麻蚕卵进行照射处理,进而观察不同剂量下蚕卵孵化及成虫蚕生长和存活情况,为今后辐射培育蓖麻蚕新品种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8.
大蒜蒜瓣经~(60)Co—γ射线辐射后,其幼苗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辐射引起的叶尖枯黄现象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加重。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正极向及负极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经辐射诱导产生新的酶带,抽苔蒜多于打苔蒜,根多于叶片,而且主要差别均表现在负极向酶带中。大蒜二个品种及不同器官对~(60)Co-γ射线的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19.
小白鼠肉瘤 S-180 细胞虽已广泛用于抗肿瘤药物的筛选, Lawrence, J. H. 等人也曾报导过它的中子相对生物学效应,但缺少 ~(60)Co-γ射线照射后的剂量效应资料.本文以 ~(60)Co-γ射线在活体和离体条件下,照射小白鼠 S-180(腹水型)细胞,用细胞存活率及 ~(51)Cr 释放率的变化作为辐射损伤的指标,观察不同剂量的γ射线对 S-180 细胞的辐射效应,为研究各种 LET 射线的比较生物学效应提供基准射线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用10-14Gy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处理菜用枸杞,照射后对其植物学性状及品质进行综合测定与分析,分析指标包括叶长、叶宽、株高、可溶性糖含量、Vc含量、氨基酸含量及含水量.实验结果表明:经不同剂量的照射后,各项指标均有变化.14 Gy照射剂量下的菜用枸杞的植物学性状与其他辐照剂量处理后的菜用柯杞相比均有显著差异;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评价菜用枸杞营养品质得出:14 Gy辐射处理可显著提高幼苗期菜用枸杞的综合营养品质,而其它辐射剂量处理对菜用枸杞的营养品质影响不一,其中以10 Gy辐射处理的采用枸杞营养品质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