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编制的半挂汽车列车计算机仿真程序,计算分析了国产EQ140K半挂汽车列车的转弯性能,并与国外同类型半挂汽车列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国产EQ140K半挂汽车列车与国外同类型半挂汽车列车相比,在前轮转向角相同的情况下,稳定转弯车速要低;如果将国产EQ140K半挂汽车列车的牵引车车形数据稍加改动,则转弯性能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半挂汽车列车转弯制动性能的模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多自由度半挂汽车列车转弯制动数学力学模型,对EQ1091-TQ9151半挂汽车列车转弯制动进行仿真计算.实车试验表明,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相符.应用仿真计算程序计算分析了半挂汽车列车主要结构参数和使用参数对其转弯制动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半挂汽车列车在转弯制动时的横向稳定性,建立了半挂汽车列车非线性动力学仿真模型. 利用实车系统的稳态转向试验与直线制动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对在低附着路面上行驶的半挂汽车列车转弯制动失稳机理进行了分析. 设计了以牵引车和半挂车的补偿横摆力矩来修正横向稳定性的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控制方案可有效地纠正半挂汽车列车在低附着路面上转弯制动的过度转向,改善车辆的横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半挂汽车列车高速行驶转弯制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半挂汽车列车12刚体25自由度的力学模型,应用多体系统动力学中的Kane方法列写了非线性运动微分方程,编制了半挂汽车列车操纵稳定性和制动特性的通用仿真程序,对半挂汽车列画在高速下无制动转弯,直线制动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高速工况下,发生折叠现象的前轮转向角比低速工况要小;当在牵引车后车轮加制动力时,半挂汽车列车简易出现折叠现象。  相似文献   

5.
半挂汽车列车转弯制动性能的模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多自由度半挂汽车列车转变制动数学力学模型,对E11091-TQ9151半挂汽车列车转变制动进行仿真计算。实车试验表明,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相符。应用仿真计算程序计算分析了半挂汽车列车主要结构参数和使用参数对其弯制动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半挂汽车列车(简称半挂汽车,下同)右转弯后视镜的失效机制,基于实车试验,探究其右转过程中轨迹盲区与右后视镜视野盲区的形成过程及其相互关系。通过引入虚拟轴建立半挂汽车右转内轮差模型,并计算模型的修正参数,确定右转轨迹盲区与转弯角度的关系、右转轨迹盲区最大宽度值,以此作为半挂汽车右转时的最小安全距离;采用车辆右转实车试验验证内轮差形成过程,并构建其右转弯过程中右侧后视镜可视车长与转弯角度的关系模型,进而得到轨迹盲区与右后视镜视野盲区随转弯角度变化的关系;基于右转弯盲区事故中半挂汽车不同部位碰撞伤亡情况的统计,建立右后视镜可视车长与事故危险程度的评价指标,结合右转弯盲区范围与右后视镜可视车长关系提出有效的右后视镜补盲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引入虚拟轴优化了半挂汽车右转内轮差计算模型,得到其修正参数为0.8;半挂汽车在路口右转过程中,内轮差盲区随牵引车与挂车夹角的增大而增大,当牵引车与挂车夹角大于28.8°时,右后视镜可视车长恰好达到挂车车尾端边缘,此后右侧后视镜视野逐渐进入内轮差盲区而失效;当牵引车与挂车夹角达到63.44°时,内轮差盲区径向宽度达到最大值,约为4.4 m,可视车长仅为3.22 m,右后视镜视野失效严重;在车辆右转过程中,可视车长小于2L/5时(L为实际车长),最大危险系数为0.7,此时,若维持正常驾驶,右侧后视镜视野需补盲的角度为41°。将后视镜与摄像装置有机结合能有效地减少后视镜视野盲区,降低交通事故率。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半挂汽车列车制动时的力学模型,讨论了半挂汽车列车制动过程各轴载荷的变化规律,得出了半挂汽车列车较理想的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的参数方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具有固定分配比值的半挂汽车列车制动时的利用附着系数以及怎样利用各轴的利用附着系数来优化选择半挂汽车列车制动器制动力的分配系数.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缓速器安装于半挂汽车列车传动系统时存在"冲撞"严重的问题,提高缓速工况时制动能量的回收率,提出了一种安装于半挂车前轴两侧轮毂内的能量回收型缓速器方案。根据GB/T 32692-2016中对缓速制动性能的规定,对缓速器参数进行了匹配,制定相应的缓速器控制策略,根据控制策略中对电动半挂汽车列车质量的需求,对质量估计算法进行研究,并基于粒子群算法对小制动强度时制动力矩分配进行探讨。通过Matlab/Simulink与TruckSim搭建了联合仿真平台,对质量估计算法、电动半挂汽车列车经济性和制动安全性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质量估计算法能够准确估计电动半挂汽车列车质量;能量回收型缓速器能够满足电动半挂汽车列车缓速需求,提高制动能量回收率,且能够有效解决电动半挂汽车列车缓速制动时的"冲撞"问题。相关研究能够解决"冲撞"问题,提高制动安全性,为提高电动半挂汽车列车缓速制动时制动能量的回收率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半挂汽车列国制动时的力学模型,讨论了半挂汽车列车制动过程各轴载荷的变化规律,得了了半挂汽车列车较理想的制动劝分型配曲线的参数方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具有固定分配比值的半挂汽车列车制动时的利用附着系数以及怎样利用各轴的利用附着系数来优化选择半挂汽车列车制动器制动力的分配系数。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钴基铸造高温合金K6 40S在多次返回重熔过程中成分、组织和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 ,该合金的返回料按照适当的工艺多次返回重熔后 ,其组织和性能无明显变化·经十次返回后合金的综合性能仍能满足使用要求·钴基高温合金K640S返回料应用的试验研究@王铁力 @杨洪才 @王勇 @郭建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