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科学评价上海市养老机构服务可达性是判断其服务区域差异和优化其空间配置的重要前提.考虑到上海市养老机构须在"保基"原则的政策影响下提供服务,本文通过引入幂函数型距离衰减函数、按机构规模设置三级服务半径、加入行政区匹配对传统两步移动搜索法进行改进,并基于供需点之间的实际驾车距离计算上海市各乡镇(街道)的养老机构服务可达性.结果表明:上海市养老机构服务可达性远不及2020年规划要求,每千人拥有达35张床位的乡镇(街道)机构占比不到三分之一.对比分析考虑和不考虑行政区匹配两种情景下的服务可达性,结果发现:为养老机构服务设置行政区壁垒后大部分乡镇(街道)的养老机构服务可达性有所下降;老年人口集中的中心城区可达性下降情况最为显著;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养老机构服务的城郊差异,加剧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  相似文献   

2.
在人口老龄化和实施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为老年人配 置运动场所成为政府和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以福州市老年人公共运动场所为研究对象,整合路 网数据、运动场所点空间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构建空间公平性评价指标体系,从可达性公平、设施 公平、绩效公平3个方面对福州市各街道(镇)进行老年人公共运动场所空间公平性评价。结果表 明,福州市老年人公共运动场所空间公平性具有较大的区域差异性,晋安区和鼓楼区公平性评分 较高,运动场所布局较为合理。依据《福州市公共体育设施专项规划2018—2035》,围绕“10分钟体 育圈”社区级设施规划目标,利用集合覆盖模型提出了老年人公共运动场所布局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3.
甘春龙 《甘肃科技》2014,30(20):72-74
探讨了贵州省成年人体质达标率和公共体育设施的关系。采用问卷法对贵州省城乡居民体育锻炼情况和公共体育设施情况进行调查,并抽取贵州省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中成年人体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贵州省公共体育设施相对比较缺乏;在不同体育锻炼环境下居住的居民体质存在差异,居住地和工作场所有公共体育设施的居民体质状况要好于没有公共体育设施的,尤其是达到优秀等级的;结合贵州省地处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省情,一是要完善和发展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体系;二是要提高体育设施利用率,加强居民生活和工作周围空余地段简易实用的体育设施的修建。  相似文献   

4.
福州市养老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州市各乡镇街道为研究单元,基于福州市养老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起始-目的地(origin-destination,OD)成本矩阵计算老年人从街道中心到养老设施的出行时间.利用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进行可达性评价,并通过设定不同时间阻抗(0.62,1.24 h)进行空间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福州市养老服务设施整体呈现内集聚外扩散的“圈状分层式”分布格局;福州市养老服务设施可达性以主城区为中心向外呈距离衰减趋势,形成了“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随着时间阻抗的增大,可达性空间分异能力降低,整体上有变好的趋势,而边缘乡镇可达性所受影响程度不大.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全国基线调查数据,运用统计描述、二元Logit回归等方法研究了体育设施可及性对中国425个农村和社区的5627名中老年人健身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乡体育设施普及程度不高,并且农村体育设施普及程度远低于社区。不同体育设施的可及性对中老年人健身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社区体育设施有效促进了社区中老年人参与健身活动,但农村体育设施对农村中老年人健身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基于Arc GIS10.0和Geo Da095i软件,采用成本加权距离算法计算上海市星级酒店整体可达性,并测算乡镇街道单元的酒店可达性及其空间差异.结果表明:(1)上海市星级酒店可达性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随(到酒店的)距离增加而衰减的状态且交通网络指向性明显;(2)上海市星级酒店可达性整体较好,酒店等级越低,其可达性越好;(3)乡镇街道单元的星级酒店可达性呈现出以可达性"高地"为主、"洼地"与"谷地"并存的局面;(4)星级酒店可达性集聚程度总体较低,但酒店等级越高,可达性集聚程度越强;(5)可达性热点区域表现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圈层空间格局;(6)上海市星级酒店可达性空间分异是酒店空间布局、交通路网结构、旅游资源禀赋、经济发展程度和城市空间格局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酒店空间布局和交通路网结构是最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空间可达性是判定各类设施布局是否合理的重要参考指标.科学评价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则是判断区域服务差异性以及优化资源空间配置的重要基础.在基本潜能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需求方阈值,按照养老机构规模设计了3级服务半径,加入地区优先匹配原则,并以上海市奉贤区为例,基于供需点之间的实际驾车时间、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区域内部养老机构空间可达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考虑优先原则的奉贤区养老机构空间可达性分布不均程度加剧,其中南桥镇、庄行镇、金汇镇部分区域养老机构空间可达性显著较高;可达性呈现较为明显地从中心城区到外围逐渐降低的趋势;中部区域一些乡镇存在养老机构密集,养老资源相对集中的现象.改进的潜能模型进一步考虑了养老机构服务能力强弱、老年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能更合理地评价机构的空间可达性.研究结果可为养老机构的科学规划提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行政区—街道—居住区尺度,剖析公共开放空间社会游憩服务本质并针对性地提出其服务优化策略。【方法】借助GIS、RS技术,以南京市中心城区游憩型公共开放空间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公共开放空间服务供给能力、居民游憩需求以及交通渠道3个方面,根据可达性相关指标定量化分析其服务能力。【结果】①供给侧:研究区公共开放空间数量略显不足且分布较为不均衡,结合人口分布表现为老城区服务效率较高、边缘区域则较差。②需求侧:结合人口分布,老城区80.15%的居住区属于游憩需求冷点地区,边缘地区需求热点则较多。③4种交通方式下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差异明显:机动车可达性最佳; 其次为非机动车和公共交通; 步行可达性最差,仅有35.13%的居民可以在20 min内步行到达临近的公共开放空间。【结论】从供需双向出发评价公共开放空间游憩绩效水平,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居民游憩需求合理布局以及构建慢行系统3个方面提出了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能缓解当前以南京为代表的密集型城市中游憩空间供给不足与居民生活休闲需求激增之间的矛盾,并对接南京市新一轮总体规划的编制,为城乡规划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生态系统的供需服务研究是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其供需服务的定量分析、供需匹配程度的识别及其与地形分异的关系,对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汾河流域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以其为研究对象集成多源数据,对汾河流域2015年产水、粮食供给、碳固存和土壤保持服务的供需匹配程度进行量化评估,并探究其与地形位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1)从整体上看,汾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总量除碳固存服务外,其余生态系统服务供应量大于需求量,但局部区域仍存在明显赤字;2)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供需匹配程度差异明显,由高到低分别是产水服务(0.085)、土壤保持服务(0.023)、粮食供给服务(0.009)和碳固存服务(-0.012);3)各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程度与地形位指数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地形对研究区4种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分布、结构和功能具有一定影响,但地形因素并非唯一影响因素,应结合地区具体情况进行分析;4)在不同地形位指数区间内,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程度具有不同的关系,此时可以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对生态保护的要求进行主要生态功能的界定,提出生态功能分区。  相似文献   

10.
借助Hedonic住房价格分析所得到的居民对各类公共服务的偏好参数,该文提出了构建公共服务综合质量指数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北京市公共服务的供需匹配分析。首先利用潜能模型量化分析北京市3类典型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情况,得出分项公共服务质量指数。其次,基于2010年城市家庭调查的北京市大样本数据的家庭及其住房价格信息,定量测算了居民对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偏好。最后,构建北京市公共服务综合质量指数,并将该指数与常住人口密度加以对比,分析了北京市主城区129个街道层面的公共服务供需匹配程度。研究发现北京市外围区域、南城和常住人口密集的街道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问题。在南城52个街道中,87%(45个)的供需匹配指数低于全市平均水平(9.05);在人口最为密集的17个街道(常住人口密度大于30 000人/km2)中,仅有5个的供需匹配指数高于全市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技术,从供求角度出发,运用核密度分析、泰森多边形分区法、OD矩阵分析等方法,通过道路网络模型,分析厦门市6个行政区26个街道379个社区目前已开放的校园体育场地设施的可达距离、覆盖能力等指标,探讨厦门市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实际成效。研究表明,厦门岛内外校园体育场地设施空间分布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比较突出,思明、湖里两区中心优势显著,岛外体育空间资源比较紧张,服务压力较大;岛内所辖社区拥有数量较多、较密集的体育空间,而岛外社区拥有的体育空间数量和密度较低;全市有17个街道的住宅区能实现有效的“15分钟健身圈”;15分钟内,思明区和同安区的校园体育场地设施辐射能力较好、覆盖面积较大。建议有关部门结合当前现状与未来发展的需要,更好地规划、布局与优化体育场地设施,推动厦门市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深圳市为例, 研究公租房周边公共设施的空间可达性及影响因素。首先, 采用核密度分析2012—2017年深圳公租房的空间布局特征, 发现总体上呈现“南山前海–深圳北周边”双核集聚的特征; 然后, 基于ArcGIS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可达性评价指标体系, 将深圳各区公租房公共设施的综合可达性分为3个梯队。最后, 指出宏观调控政策、建设方式和设施数量均会影响公租房公共设施的可达性, 使用混合OLS和固定效应模型, 发现在3种主要建设方式中, 城市更新配建方式对提高公租房的公共设施可达性影响显著, 集中新建和地铁上盖建设方式影响微弱。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公平程度, 基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测算北京市五环内各街道教育、医疗、商业、交通和文化休闲5个维度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 加权得到综合可达性指数。基于特征价格模型, 分析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对住房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 北京市五环内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的空间差异较大, 资源高度集中在部分区域; 医疗和教育可达性中心城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商业可达性东部明显高于西部, 交通和文化休闲资源较为分散, 没有明显的可达性高值聚集区域; 对于住房价格, 医疗和交通可达性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商业可达性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教育和文化休闲可达性的影响不显著, 综合可达性的影响显著为正。研究结果可为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布局提供帮助, 为城市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杨亚璪  廖丁铃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4):10487-10497
老年人公园绿地可达性的评价,能够有效衡量老年人出行需求与公园绿地供给之间的关系,提高城市公共设施服务水平并增大老年人生活的幸福指数。以老年人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和公园绿地固有属性确定的出行选择概率,得到基于选择概率的两步移动搜索法(Two-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 method based on selection probability,SP2SFCA),用于评估老年人公园绿地的可达性。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用ArcGIS进行插值分析与叠加分析,确定公园绿地可达性的分布差异与重点改善区域,计算老年人公园绿地的空间可达性。结果表明:与两步移动搜索法相比,SP2SFCA更具合理性与适配性,尤其是在评价高可达性区域内部差异和边界区域的可达性计算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由SP2SFCA计算得到的可达性,增长率最高达到3 127.17%,降低率最高达到97.03%;可达性极差的区域由0.48%提高至6.27%,极好的区域由48.92%降低至35.42%;低人口密度高可达性区域占比约14%,高人口密度低可达性区域占比约21%。SP2SFCA能够分析城市公园绿地资源的供给分布,为保障老年人生活与城市公园绿地分布格局提供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人口密度等级区划的基础上对研究区进行网格划分,运用搜狗地图API计算出武汉市内任一社区距离任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间的最短公共交通出行时间(包括从出发地到起始公交/地铁站点、抵达站的公交/地铁站点到目标地的时间、乘坐公交/地铁的时间),结果显示:1)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可达性最优的地区集中在硚口区,江汉区和江岸区的沿江地带,这些地区的公共交通出行时间均在1 h之内,甚至是一刻钟.2)汉阳区、洪山区西部以及江岸区北部的后湖街道等区域的可达性较好,公共交通出行时间在1.5 h左右.3)东西湖区、汉南区2个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可达性欠佳,公共交通出行时间在2 h左右.4)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4个远郊区的绝大部分区域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可达性极差,公共交通出行的时间甚至高达5 h左右.针对武汉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可达性“中心优外围差”的空间分异格局,提出合理布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改善公共交通的结构,交通管理精准化;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改变发展模式四项基本措施,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空间格局,以达到一城之内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医疗资源可达性与居民就医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资源配置与居民就医行为分别反映了医疗系统的供给和需求两个侧面,相关研究对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医疗资源的供需结构性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地理学长期关注医疗资源的可达性,但对于就医行为的关注有所不足;而医疗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就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空间视角相对缺乏。本研究对地理学和医疗卫生领域已有的医疗资源可达性和就医行为研究进行了梳理,构建了“空间-就医-健康”研究框架,以人文地理与城市规划的学科理论为基础,将行为主义、可达性模型、就医行为决策模型等方法论相结合,从微观个体的视角出发,试图探讨医疗资源可达性、就医行为、健康3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9,(2):122-128
文章采用文献调研、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巢湖市城乡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空间分布及优化机制进行研究,从空间布局现状、形成机制及差异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空间分布集聚程度较高,企事业单位系统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城乡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差异性空间布局主要受社会经济水平、自然人文和地理位置因素、居民物质消费水平、体育赛事承办等因素的影响.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以聚落布局、公共开敞空间、公共交通、均衡布局4个优化布局特征为导向的对策,并从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模式、特色打造、利用、保障对巢湖市城乡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进行规划建设.推动城乡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服务改革,提升城乡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质量,为各级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提供状态数据,为体育政策法规的制定、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从体育活动的产业性、公共性及其影响的角度研究浙江省城镇居民的体育活动.结果表明体育消费总体呈增长趋势,但消费水平不高,体育需求尚未满足.公共体育设施功能不健全,体育供给总量不足,供给市场主体不成熟.要解决体育产品供求的总量和结构的矛盾,政府要起到兼顾体育消费产业性和公共性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目标,是最大效应满足群众体育需求;政府主导是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内在推力;市场经济完善是优化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外部条件;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的创新,为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提供了保障等方面,综述经济转型期,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全民健身服务的供给。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快速老龄化时期,养老服务设施仍供不应求,养老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对社会公平公正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步行、私家车和公交3种方式,采用两步移动搜索法(Two 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 2SFCA)相比最小邻近距离法修正研究了老年人养老服务设施可达性,运用洛伦兹曲线和区位熵法分析了养老服务设施布局的公平性.研究结果表明:1) 3种方式下研究区内街道的养老服务设施可达性差异较大,呈现出老年群体内部两极分化的特征.2) 相比于公交和私家车方式,步行方式下养老服务设施资源配置的总体公平性较差,呈现出养老服务设施和人口分布空间失配的特征;私家车出行方式下养老服务设施资源较能满足街道老年人口需求,呈现出更为公平的空间分布格局.3) 养老服务设施可达性较差的是中心城区老年人口集聚的街道以及城郊西部和东南部的部分街道,需要在这些区域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网络的基础上规划布局更多的养老服务设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