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由于光电耦合器中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的伏安特性 ,在光耦隔离传输中存在非线性失真这一问题 ,设计了一种简单的非线性补偿电路 ,并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2.
制备了新型化合物2,5,7,10-四叔丁基联苯醌,以此作为电子传输材料制备了正充电性有机光导器件,并对其光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化合物作为电子传输材料制备的光导器件具有较好的光电性能.  相似文献   

3.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具有制备方便、光学带隙可调、电荷传输性能优异等特性,正成为新一代革命性的半导体光电材料。随着研究的不断发展,钙钛矿材料的量子产率已经超过90%。材料合成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其在光电子器件上的应用,包括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光电探测器和晶体管等。本文回顾了有机-无机混合阳离子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材料晶体结构、纳米晶合成过程、器件制备及其光电特性表征。有机-无机混合阳离子为高量子产率钙钛矿纳米晶的合成开辟了一种新的途径,同时也为制备高亮度、高效率发光二极管器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新型化合物2,5,7,10-四叔丁基联苯醌,以此作为电子传输材料制备了正充电性有机光导器件,并对其光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化合物作为电子传输材料制备的光导器件具有较好的光电性能。  相似文献   

5.
有机光电材料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有机光电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太阳电池、有机传感器和有机存储器等领域的应用;介绍了清华大学在有机发光技术方面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隔离传输模块广泛应用于环境比较复杂的场合,用于传输控制信号或探测信号.设计一种以频率电压转换器件LM331为核心的简单电路,该电路采用光电隔离,具有电路简洁、隔离性强、线性度好、功耗低、调试简单等特点,克服了单一采用光电耦合器的非线性弊端.  相似文献   

7.
本工作制备了新型化合物2,5,7,10-四叔丁基联苯醌,并以之作为电子传输材料制备了正充电性有机光导器件,并对期间的光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新化合物作为电子传输材料制备的光导器件具有较好的光电性能。  相似文献   

8.
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化石燃料即将消耗殆尽,人们急需寻找新型清洁的可持续能源.太阳能正是这样一种理想的能源,其利用方式之一就是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其快速提升的光电转换效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空穴传输材料的使用不仅增加了电池的稳定性还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因此,研究空穴传输材料的特点和作用机理并设计合成新型高效的空穴传输材料,对进一步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程出发,简要介绍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重点阐明各种空穴传输材料的性能.Spiro-OMeTAD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最受欢迎而且最经典的空穴传输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得到了非常高的光电转换效率.但是,这种材料合成复杂、提纯困难、价格昂贵,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可能.因此,人们开始致力于寻找Spiro-OMeTAD的替代品.近年来,开发的空穴传输材料包括无机p型半导体、聚合物和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其中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具有合成简单、价格低廉、原材料丰富等特点而展示出了强劲的发展态势.本文重点介绍了四类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包括Spiro型空穴传输材料、含三苯胺型空穴传输材料、含噻吩型空穴传输材料和其他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虽然上述空穴传输材料各具特色,有些空穴传输材料在某些方面还显示出了非常优越的性能,但是还没有一种空穴传输材料能在各个方面与Spiro-OMeTAD媲美.所以,空穴传输材料的研发工作还任重而道远.本文对2012至2017年间关于空穴传输材料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的介绍,总结并评述了各类空穴传输材料的性能,归纳了各种空穴传输材料的优缺点,并对未来高效稳定的空穴传输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新型细栅型(fine-mesh)光电倍增管R5924将应用于升级后的北京谱仪(BESⅢ)飞行时间(TOF)探测器.详细介绍了R5924光电倍增管增益的批量测量方法和测量装置.给出了利用发光二极管为光源对光电倍增管R5924的绝对增益进行批量测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由于有机分子内电荷转移(ICT)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光电性质,例如精细调控分子能级,光诱导能量转移等.该体系的设计合成以及应用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材料科学的热点.本文从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的概念和性质出发,讨论了它们在非线性光学、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分子传感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生物成像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有机聚合物及小分子材料的电致发光原理 ,发光二极管的结构及影响器件稳定性、寿命的原因 ,总结了目前该领域所取得的成果 ,展望了下世纪有机发光材料的应用前景和商业化可能性 .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利用掩模移动法制作一种高填充因子、高垂跨比的柱面微透镜阵列(MLA)薄膜,并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平板中来提高输出效率,测试结果显示OLED的输出效率最多可以提高46%,并且没有明显的色差。实验证明具有高填充因子、高垂跨比的微透镜阵列薄膜可以用来提高各种显示器的光学效率或者平板光源的照明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从有机发光材料、器件结构与制备、工作原理、发光机理以及器件的稳定性等方面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并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能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有机发光二级管(OLED)具有主动发光、高亮度、低驱动电压、结构简单和发光颜色可调等优点,目前在平板显示、高效节能照明光源等领域显示出了极大的应用前景.本文按分类系统介绍了近年来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有机分子化学结构与发光特性、成膜特性等关系的分析,指出了各类材料的优缺点并预测了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报导了蓝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9,9'-联二蒽(9,9'-bianthracene,简称BA)作为发光层,研制了结构为ITO/PVK:TPD/BA/Alq3/Al的蓝色有机发光器件.对该器件的发光及电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启亮电压约为12 V,在24 V外加电压下亮度达到最大值2 433 cd/m2.  相似文献   

16.
A layer of polyimide is adopted to improve the adhesive ability between common flexible PET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generally used in the FOLEDs (flexibl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and ITO anode.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by the scrape method that great improvement of the critical load value of flexible conductive substrate and lots of melioration of the substrate‘s flexibility has been made. Moreover, using such a complex substrate the current density and luminescence of the OLED device are approximately four times as much as those by using common PET substrate.  相似文献   

17.
 联苯乙烯类衍生物被认为是一类具有实用价值的蓝光电致发光材料,它具有较优异的综合性能。 以联苯乙烯为基础,利用Wittig-Horner反应分别引入N-己基吩噻嗪和N-己基咔唑基团,合成了两种联苯乙烯衍生物。利用核磁共振氢谱( 1H NMR)、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质谱(MS)和元素分析(EA)对所合成产物进行了化学结构的表征;利用紫外吸光光度法(UV)、荧光分光光度法(PL)、热重分析(TGA)、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热台偏光显微镜(PLM)和X-射线衍射(XRD)对产物的性能进行了初步的表征。结果表明:所 合成的两个化合物在紫外光激发下均能发射高亮度荧光;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两个化合物均不能结晶,易溶于二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并且容易成膜,非常适合于旋涂法制备OLED器件;其中含 吩噻嗪基的化合物在熔融或冷却过程中均能观察到近晶A型液晶织构。  相似文献   

18.
掺杂对OLED发光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掺杂发光的种类、掺杂发光提高OLED发光效率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王英志  韩太林  李洋  王冲 《科技信息》2012,(29):145-146
设计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OLED)的驱动控制电路,实现320×240×RGB像素点全彩色视频图像显示。本文采用AL320C视频解码与显示控制芯片,在获得视频信号的同时,还可以获得控制信号,简化了OLED显示屏的驱动控制难度。本设计电路简单、成本低,实验表明显示效果良好,为各种便携式系统显示前端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在短时间内预测白光OI.ED的寿命,通过加大工作电流开展了3组恒定应力加速寿命实验,利用三参数威布尔(weibull)函数和双线性回归法(BRM)得到了OLED寿命信息.数值结果表明:加速寿命预测的实验方案是正确可行的;OLED的寿命服从Weibull分布;加速模型符合阿伦尼斯方程;精确计算的加速参数使得快速估算OLED寿命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