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7 毫秒
1.
和谐社会是一个多样性文化共生发展的社会。多样性文化共生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本质体现,也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然而多元文化是一把双刃剑,给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注入新的血液的同时也黏附着一些不确定因素;文化和谐是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推进多样性文化与主导性文化的和谐发展是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在多元文化的交融和碰撞中,如何加强少数民族青少年文化和谐心理的构建,进而促进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心理和谐,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现实问题。文章从心理学视角审视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青少年文化和谐的内涵与特征,认为积极的文化认同是少数民族青少年文化和谐的基石,理性的文化自觉是少数民族青少年文化和谐的内部动力,良好的文化心理适应性是少数民族青少年文化和谐的表征。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原因,民族地区发展明显滞后。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以实现全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目标的实现。以中华和谐思想作为民族地区发展的稳定器,以和谐思想作为民族地区发展的价值原则,达成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民族地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和谐、民族文化和谐发展。反对急功近利和一味地追求经济绝对值的增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地区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原因,民族地区发展明显滞后。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以实现全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目标的实现。以中华和谐思想作为民族地区发展的稳定器,以和谐思想作为民族地区发展的价值原则,达成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民族地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和谐、民族文化和谐发展。反对急功近利和一味地追求经济绝对值的增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地区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族地区在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经济法律制度,要从构建和谐的政治与法律制度入手,研究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特殊性。在构建和谐社会时,要充分认识到民族个性、生态理念、文化因素等特殊性。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经济法律制度,应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完善基本的法律制度,以营造有利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的法治环境。我国民族地区经济法律制度,以执行好现行有效的法律为手段,通过努力营造好的执法环境,追求好的执法效果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6.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社会功能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作用.国家的社会和谐与发展离不开民族地区的稳定,研究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文化与社会稳定发展的关系,对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促进稳定发展、实现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社会学视角下探讨甘肃民族地区的地缘特点和社会发展背景,分析梳理甘肃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文化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关系,对积极引导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健康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和谐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藏族节庆习俗蕴含的个体身心的和谐、人际文化的和谐(族群内部和谐与族际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文化因素,论述了藏族节日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大作用和意义。认为藏族节日作为一种风俗制度和综合生活文化体系,它在公共治理、人文调节、维护生态良性循环方面的功能十分突出,是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资源库,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藏族所储存的文化优势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我们应当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这一文化资源,为实现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服务。  相似文献   

8.
论少数民族习惯法对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贡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少数民族习惯法作为一种文化现在仍然普遍存在,是实际存在于民族地区现代社会的有效秩序和规范来源。它对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广泛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构建和谐社会,本质上是一种和谐的法治秩序建设,因此,应充分发掘习惯法的源泉、认同、规范功能,以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很多,其中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的三大支点。而廉政建设是直接关乎社会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是否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基础。加强廉政建设可以避免因腐败引发利益获得的不公平;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为先进文化的建设创造良好的政治和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很多,其中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的三大支点.而廉政建设是直接关乎社会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是否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基础.加强廉政建设可以避免因腐败引发利益获得的不公平;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为先进文化的建设创造良好的政治和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11.
地处滇、藏、川三省(区)结合部的德钦县,自古是各民族南来北往的重要通道,因此形成了以藏族为主多民族聚居、以藏传佛教为主导多元信仰并存的现象。长期以来,多元信仰影响着多元文化与民族间的和谐,进而影响着该地区社会和谐。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法重点对德钦县燕门乡和升平镇多元宗教信仰及社会和谐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各种宗教信仰的适时变通、相互尊重、不同信仰者间的通婚以及政府的积极引导促成了德钦县多元宗教信仰和谐并存、多元宗教信仰与社会和谐的局面。文章指出,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主旋律下,在政策上因势利导,努力促进各宗教信仰之间的和谐,促进多元宗教信仰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袁萨莎 《中国西部科技》2010,9(25):92-93,80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本要求。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大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内容。  相似文献   

13.
总结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处理协调民族关系与社会和谐方面的基本经验,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和谐民族关系与和谐社会的中流砥柱;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现民族关系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制度保障;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实现民族关系与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尊重差异、包容多元文化是实现民族关系与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发展道路是实现民族关系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对我国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和意识则影响着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通过各种政治途径积极培育少数民族的现代观念和意识,促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对我国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和意识则影响着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通过各种政治途径积极培育少数民族的现代观念和意识,促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与安全文化貌离神合、形散神聚,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安全文化有其特定的内涵和本质,安全文化的最重要领域是企业,企业安全文化重在建设。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运用"和谐"原则,建设"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安全与生产生活共存、个人价值与集体效益和国家利益共创"的和谐安全文化。  相似文献   

17.
促进多元文化和谐 建设民族地区和谐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文化和谐与和谐文化是两个不同层面的范畴。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既要立足于推进具体文化领域的和谐,又要着眼于更高的境界,在追求文化和谐的过程中建设和谐文化,这是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现实选择。提出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应处理好主流文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以及现代文化等多元文化之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成为联系民族思想情感的精神脉络。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主流文化,发展市场文化,包容多元文化,实现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以文化和谐促进民族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民族高等教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发展民族高等教育,提高民族高等教育的水平,推动民族高等教育与全国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缩短民族地区同国内其他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分析和研究民族高等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赵明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7,24(2):89-92,88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高校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在构建和谐文化中,必须不断深入开展和谐社会理念教育,深化民族精神教育,加强理想道德教育,进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正确的思维方式、精神支撑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