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该文基于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应用出口导向与技术进步耦合的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导向,因地制宜构建出口导向下县域特色农业产业耦合发展理论框架,并对古田县黄田马蹄笋特色产业发展阶段划定及其动态跃迁进行深入分析。同时,优化设计了以马蹄笋开发为特色的产业发展路径,并提出以特色农业资源优化配置与挖掘生产要素聚集潜力、以农业要素结构优化升级促进高品质绿色产品生产、以农业技术进出与有效替代促进特色农业双循环发展、以机制创新促进区域特色优质产业高质量跨越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禽肉的生产、加工和消费大国.作为肉类产业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禽肉加工已融入整个现代肉类加工体系.应用现代加工技术对传统产品优化或改进以提升品质和安全性,已成为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方便营养新理念产品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对当前禽肉制品研究开发现状,包括腌腊、酱卤、熏烧烤、肉干、香肠、罐头、预调理等产品的加工技术研究等进行了概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具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如玉米、油菜籽及各类农作物秸秆等.安徽省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也较早,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生物柴油的研究开发,近年来,随着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价格上涨,生物质能源的研发及产业化有了较快发展.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都在从事相关的研究开发,并取得了较大进展.丰原生化、国风生物能源、格林生物、天焱绿色能源等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开始从事生物质能源的工业化技术开发,有的已经达到规模化生产,总体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安徽省生物质能转化技术产品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相似文献   

4.
藜麦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的粮食作物,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同时还具有耐盐碱、抗旱、耐寒、耐贫瘠等生理特性,大力发展藜麦产业对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藜麦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不断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藜麦植物资源,本文从藜麦的分布、形态特征、开发现状和抗逆性等角度进行了概述,并针对目前藜麦发展存在的问题,对今后藜麦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川产道地药食资源石榴为对象,深入探讨石榴的保健功能与开发利用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思路.方法:采用文献复习、专利查阅以及数据分析等多种方法,对石榴的药食资源部位、生物活性成分、药效保健功能,以及相关产品的专利及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大量分析与总结.结果:石榴活性成分丰富,药理作用广泛,药食保健价值巨大,具有广阔的应用开发前景.结论:深入开展川产道地药食资源会理石榴的精深加工与开发利用,将有助于促进攀西地区特色食药生物资源的开发与产业化发展,促进区域协调持续发展,提高民族区域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加强农村科技人才资源开发是深化农村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在明确甘肃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和人才开发的基本现状与任务的基础上,分析得出甘肃省农村科技人才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是总量供给不足、顶尖人才缺乏,人才结构失衡、竞争能力不强,培养体系不全、市场化程度低下,开发机制不活,机构职能错位,指出了甘肃省农村科技人才开发利用的重点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提高农业领域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第一线劳动者的科技水平、完善人才市场机制,加速形成农村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农业部推荐的转变农业生产的一号技术,具有节水、节肥、提高作物品质与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生态环境的独特优势.本论述在全面分析了甘肃省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解决水资源短缺、解决水肥资源不合理应用、遏制生态环境恶化、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甘肃省水肥一体化应用中存在的资金不足、研发力度不够、应用推广不足、机械配套等几个关键性问题,提出提高认识;加快水肥一体化应用技术研发;深化膜下滴灌技术与现代农业机械等配套技术;创新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机制等几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稀土产业现状及战略安全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稀土金属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因其独特优异的性质而广泛应用于高精尖科技和军工领域.稀土又是我国的优势资源,其资源储量、生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第一,稀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日益受到关注.介绍了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及分布状况.阐述了我国稀土矿产品生产和消费情况以及稀土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分析了我国稀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稀土产业战略安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绿色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SWOT分析法对甘肃省绿色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绿色产业发展的优势表现在绿色资源、自然环境和产业基础方面;发展机遇主要为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加入WTO后的竞争性机遇以及绿色消费兴起的市场性机遇;而发展的劣势主要是自然生态环境脆弱,人们的"绿色"观念淡薄,绿色市场开发相对滞后,缺乏龙头企业及品牌产品;发展的威胁表现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绿色壁垒更加严格,省区间竞争加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荒漠地区规模化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荒漠地区土地面积达2.49×10^5km^2,占全省总面积的54.8%。荒漠地区拥有的年太阳能辐射总量达5.09×10^14MJ/a,按现有的技术水平,大规模开发利用这一地区太阳能资源年发电量可达1.28×10^13kW·h以上,超过2050年中国电力总需求。荒漠地区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采取措施克服开发利用太阳能的主要障碍,抓住时机,合理规划,制定积极的鼓励政策,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促进太阳能产业发展,将甘肃省河西荒漠地区建设成风电、光电、火电、核电、生物质发电互补的国家未来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农业综合开发是对尚未利用或未充分利用的农业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以挖掘农业生产的潜力,实现对潜在农业资源的有计划利用。农业综合开发以大大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农业生产商品率为目标,以全面提高粮、棉、油、糖、菜、果、肉、奶、蛋等农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为内涵,实现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做到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生物技术及其产业专项综合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有着发展生物技术的良好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生物资源。与国内同步开展了以植物细胞工程为主的生物技术研究,技术体系日臻成熟。选育出高效优质的加工型马铃薯良种、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系和高产、多抗优质小麦新品种等已在生产实践中广泛运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和明显的经济效益;在绵山羊、白牦牛、工厂化养猪、藏獒种质资源保存及甘肃黄鸡的选育开发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指导动物生产实践成果。动物疫病疫苗研制工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生物制药技术的研究开发水平居国内前列,产业化成效突出。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发展生物技术,把利用现代化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作为推进科技进步的战略重点,加强了这方面的发展环境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和措施,加大了专项资金的扶持。形成了甘肃省生物技术产业聚集区。甘肃省科技厅通过本此专项综合调研,在充分分析甘肃省生物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发展状况后,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促进甘肃省生物与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提出了以下对策与建议:①制定发展规划,加强战略管理;②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协调与运行机制;③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强项目资金支持力度;④创造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自然条件严酷,农业生产的基础较为薄弱,旱作农业发展落后,因此发展现代农业节水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甘肃省的旱作农业发展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此基础上,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并总结甘肃省现代农业节水的技术应用对现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省生物质能源利用及颗料燃料研发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 ,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在介绍国内生物质能资源利用及颗粒燃料研制发展现状及国内外生物质成型燃料与设备的研究开发态势的基础上 ,指出甘肃省在开展生物质能颗料燃料研制及技术设备的产业化和商业化生产方面差距。阐述了甘肃省开发生物质能及颗料燃料的主要研制方向及示范推广意义 ,并对甘肃省开展生物质能颗粒燃料研制与推广工作提出了以下意见建议 :①继续增强国家和省上的政策支持 ;②深入开展基础和应用转化研究 ;③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④把利用农业废弃资源与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油茶产业发展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重要木本油料植物,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油茶产业2008年以来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呈现出特色产业的巨大潜力。笔者概述了油茶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总结了近年发展所取得的成效,辩明了油茶产业的定义、内涵与发展趋势;从生产、技术、市场和社会等层面分析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定位与目标。针对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了顶层设计、修订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科学构建油茶产业链,明确各环节功能与利益;整合科技资源,重点攻克油茶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开发多样化的生态产品,拓展油茶产业领域;大力推广新品种和低产林改造;推进标准化生产技术提升油茶丰产栽培水平;创新经营模式,调整油茶产业生产组织形式;搭建油茶产业发展的大数据与交易平台;强化规范市场产品质量控制;加大政府权威宣传力度积极创建油茶知名品牌;加强人才培养与技术服务等11条建设性建议。笔者从油茶产业发展的宏观角度疏理了应对产业发展瓶颈的对策,对进一步促进油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有积极影响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提升农业资源利用、加快农业发展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条件。目前湖北省农业资源利用水平较低,农业产业化发展还处于比较滞后的状态。本文对湖北省农业资源利用与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分析湖北省农业资源利用与产业发展的现状,找出湖北省农业资源利用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促进湖北省农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更好地解决在提高农业资源利用和加快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中的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对植物病原体具有潜在的拮抗作用,同时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能力.阐述了荧光假单胞菌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潜力.荧光假单胞菌可以通过产生生长素,增强土壤中磷、钾的可用性,促进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增加,及产生谷胱甘肽、ACC脱氨酶等形式促进植物的生长.通过产抗生素(吩嗪、2,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藤黄绿脓菌素、硝吡咯菌素)、拮抗线虫等方式帮助植物体抵抗病虫害的侵袭.除此之外,荧光假单胞菌所具有的定殖与产铁载体能力在植物的促生与抗病方面皆发挥着重要作用.荧光假单胞菌在农业生产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杨志英 《甘肃科技》2010,26(18):1-2,15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生产化学产品的过程,拥有能源替代和能源清洁的优势。甘肃省煤炭储量丰富,开发前景广阔,是发展煤化工产业的坚实基础。对甘肃省的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技术需求和建议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老龄人口急速膨胀、亚健康群体健康诉求逐日升级的时代背景下,康养产业作为结合健康、旅游的新型服务业态,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开发挖掘康养产业新产品,探索其运营新模式,对释放国内消费动能,促进康养产业结构侧改革,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四川洪雅县为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其康养旅游产业发展重要性,挖掘自身资源禀赋的基础上,提出康养产品创新开发新方向,即“五康”产业体系,以特色产业康养区为载体推进康养同生态、农业、文化、体育、医疗五大领域深度融合。通过深化区域合作、树立品牌形象、实施精准营销与构建智能互通平台等措施促进洪雅县康养产业创新发展,为我国康养产业发展实践提供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环保产业是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进行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自然保护开发等活动的总称,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以来,安徽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了覆盖环保产业四大类别的产业体系。本文通过分析安徽省"十二五"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发展建议。一、安徽省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