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经济、国家、社会、高校及学生等五个因素,建立了学费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对高校学费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为反映以往年份应收学费与实收学费之间的偏差,建立了灰色CM(1,1)模型与时间序列模型.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进行聚类分析,给出了评价学费标准是否合理的定量分析模型,从而建立了我国内地普通高校学费标准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2.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学费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综合考虑了政府、家庭、学校对高等教育成本的分担能力,建立了一个以总承受压力最小为目标的高校收费标准的优化模型,最后利用相关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给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的发展关乎国家的软实力,影响着国家的全局调控,并决定着未来国家的发展.高等教育学费问题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作者在合理假设的前提下,系统地建立了高校招生规模、政府生均经费、家庭人均收入与学费标准之间的四维动力学模型,并给出模型平衡点的稳定性条件,并逐次的对模型进行优化,得到高校学费的制定标准.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加权平均法预算出国民对高等教育支配的平均学费,从而建立一个关于家庭和高等教育学费的满意度函数ρ;大致将院校、专业分成几类,再利用层次分析法来研究国民对各分层院校、各类专业学费的相对满意度wAm、wBn,在此前分析基础上可知院校自身的性质、所在地区家庭收入水平、专业水平是影响高等教育学费的重要指标,从而建立了一个关于高等教育学费标准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加权平均法预算出国民对高等教育支配的平均学费,从而建立一个关于家庭和高等教育学费的满意度函数ρ;大致将院校、专业分成几类,再利用层次分析法来研究国民对各分层院校、各类专业学费的相对满意度wmA、wBn,在此前分析基础上可知院校自身的性质、所在地区家庭收入水平、专业水平是影响高等教育学费的重要指标,从而建立了一个关于高等教育学费标准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6.
叶俊  张俊峰  李永明 《科技资讯》2009,(10):189-189
本文针对近来广受关注的学费问题,根据中国国情的教育发展状况及经济发展情况,建立了高等教育的学费标准模型。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学费是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以部分高校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建立基于BP算法的神经网络模型。首先对样本数据进归一化处理,然后利用matlab进行模型的运算与分析,确定了高等教育学费的四个主要影响因素对学费影响程度的大小,从而得到了一个较为精确的高等教育收费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我国居民家庭收入支付高校学费能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国民家庭的基本收入、消费支出等数据进行整理,用MATLAB软件进行曲线拟合,建立不同层次的居民家庭收入与高校学费承受能力之间的数学模型,从中求出任一高校学费水平对应的家庭承受能力的比例。若以我国高校目前所收学费的平均水平4900元为衡量标准,可得出农村占61.22%,城镇占16.01%的家庭没有能力提供孩子读大学的费用,即我国高等教育学费水平已经远远超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相似文献   

9.
针对2008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B题"高等教育学费标准探讨",本文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给出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对生均学费的影响权重,建立了加权生均学费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在高等教育发展重点论的政策导向下,现行经费投入政策未能彻底解决地方高校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当前地方高等教育经费主要依赖地方财政与学费收入。为推动地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央财政要加大对地方高校的支持力度,地方财政要发挥经费投入的主体作用,学费标准要纳入价格听证范围并建立不同学科专业学生毕业后收益率的动态调整机制,地方高校要切实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沈丽芬  白浩泽  何从良  杨波 《科技信息》2009,(24):I0072-I0073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别较大。因此,针对不同的城乡居民家庭情况讨论其对高等教育学费的承受力是有必要的,本文利用均值比较及地区聚类分析的方法,得出各地区城乡居民家庭对于高等教育学费的支付能力存在显著差异的结论。文章从基于支付能力确定收费标准的原则出发,给出了一个高等教育学费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高等教育中出现了许多为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数学建模有助于解决有关的热点问题和引导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作者在适当的假设下,系统地建立了关于高校招生规模、政府生均经费投入与学费标准之间的3个三维非线性微分方程动力学模型.给出每个模型平衡点的稳定性条件,并通过对模型进行极值分析,得到了政府确定高校的招生基数的原则和高校招生规模的估计.其主要结果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决策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杨志伟  曾艳姗 《科技信息》2010,(3):I0112-I0113
近年来高校学费标准问题引起媒体热烈讨论,学费问题涉及到每一个大学生及其家庭,是一个敏感而叉复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本科生均培养费用模型以及学费最优模型,通过模型的计算可得到政府应该对高校的财政拨款。  相似文献   

14.
首先建立生均成本的估算模型,在此基础之上构建多元化的收费模型.过程中利用多元化的观点,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以及不同的教育层次。计算得到某地区某类高校某专业某类教育层次的学费收入.通过模型优化的对比测算,得知高等教育成本与当前学费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当前高校收费有一定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博弈论的观点,通过分析政府、高校以及家庭三者的关系,得到与学费相关的6个因素,并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再运用MATLAB对BP模型编程并求解各因素的权重值,最终通过组合模型计算出三类高校及各专业的学费标准并给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学费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有重要影响.利用对数曲线和logistic曲线拟合满意度,建立了第一个模型,得到了对各高校统一的收费标准,该模型的结果具有普遍适用性.还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第二个模型,针对我国东、中、西部不同经济发展区域分别得到了适合当地学生的学费数额,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17.
学分制收费与高等教育公平推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学分制及学分制收费的历史演进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学分制收费的现状,深入研究了学分制收费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由于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和不完善,高校在连年大扩招导致教学资源严重不足、教学条件日趋恶化的情况下,借学分制收费变相提高学费标准,加重学生经济负担,加剧高等教育两极分化,以及由此对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推进造成的消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学费问题近来在媒体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该文搜集了国家生均拨款、培养费用、家庭收入等近十年的数据,在不考虑学校自筹、社会捐赠的前提下,计算出了近十年我国高等教育学费情况并对所求得的学费进行拟合,得到了学费与时间呈线性相关的拟合曲线。为了验证收费标准的合理性,计算出平均每户家庭对收费标准的承受能力,得到的结论为4 500元的收费标准合理。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建立由国家、社会、学生家长和个人共同分担培养成本的机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的,也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做法。江苏是教育大省,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都处于全国的前沿,但高校学费标准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经济与教育发展水平不相吻合,高校要求适度提高收费标准的呼声很高,能否提高,该文用公共管理理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对收集整理的普通高校的收费标准及相关的数据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到办学性质、学校类型与学费标准无显著相关,不同专业学费标准差异较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学费标准呈正相关,2000-2006年平均学费标准每年呈增长趋势,平均学费超过农村家庭总收入的20%。通过建立广义岭估计模型,分析得到平均学费和生均培养费成负相关,与国家生均拨款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