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汪逸芳的散文作品在主题上体现出了一个女性作家对女性意识和水文化的双重皈依.汪逸芳的女性意识从本质上说是无意识的,是其童年丧父的悲剧性生命投影的自然反映.对水文化的关注,是汪逸芳一切文学耕作最深最终的精神指向,她的文化观和她的个体生命体验是融为一体的;作为一个知性的现代知识女性,对人类文明整体进程的把握企图又使她在文化哲思中显示出寥远的历史感和相当的超验性.  相似文献   

2.
千华在小说集《高丽女人》中塑造了形象各异、性格迥然的朝鲜族女性.这些朝鲜族女性一方面受到传统伦理道德的束缚,另一方面又接受了现代意识的渗透.她们身上蕴含着深厚的思想文化内涵,既表现了作者对朝鲜族传统民俗文化的反思,也呈现出独特的东北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女性性别角色文化对女性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艺 《科技信息》2008,(31):224-224
中国传统女性文化对女性的规训导致女性长期的压抑心理,而女性新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织,又导致女性焦虑心理的产生。中国现代女性的心理状态与中国女性文化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4.
在上海的都市化进程中,受地域文化、西方文明和现代经济的影响,上海女性文化突出表现为崇尚知识、追求时尚和富于创造等特点.上海女性文化特质的形成.直接得益于上海的都市化进程,而上海女性文化特质的发展,又推动了上海都市化的进程.随着上海城市的深刻都市化进程,"上海女性"的符号意义,不仅不会停留在怀旧的意义上.而且还会在原来的意义上增添新的带有时代印记的要素.  相似文献   

5.
袁昌英是中国最早留学国外并接受西方文化的现代作家之一,她因广泛接触西方文化并吸收其精髓.而成为一个具有高度现代意识的新女性。她的新文艺思想,她较早的女性意识,她开放的写作心态以及她对西方现代派艺术方法的借鉴和融合,都使她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对后来的女性作家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文化对于女性的定位中,她们的身份往往是向内的;但是,在很多小说中,却有一些女性在不停地作着僭越自己身份的尝试。从明清到现代的几部家族小说中易装对传统服装文化的挑战、才女们从生活方式上对女性身份的僭越、五四时期娜拉们对革命男性的模仿、苏青对女性自身的言说这四个方面,可以看到明清到现代女性跨越自身身份的轨迹,以及她们所采用的不同方式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7.
"五四"新文化运动促使女性自我意识、主体意识觉醒,20世纪三四十年代社会政治革命与民族解放斗争为女性主体意识注入阶级、政治、民族等新的内涵,八九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为中国女性自由独立、两性和谐的主体意识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与挑战,女性创作实现了新的主体精神超越.女性主体性的生长伴随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现代社会文化政治变革的实践以代际累积的方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金凤 《科技信息》2013,(5):265-266
老舍的著作中,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分为气质纯真秀美且富有灵性的女性,家庭恶妇女形象,符合传统道德规范的新式女性和贤妻良母型的传统女性。生活在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变时期的老舍,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接受了现代文明的洗礼。因此老舍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表现出了深层的文化心理倾向——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尤其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对西方文化的怀疑和排斥。  相似文献   

9.
成长于乡村,生活在城市的都市村姑田润叶这个人物形象,虽体现了作家路遥对传统女性的情感偏向,但在她身上更多地交织着的却是传统和现代的双重性.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交汇、矛盾和冲突,内在地决定了田润叶悲欢的命运,也使这个人物形象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以来,以次仁罗布和多吉卓嘎为代表的新生代藏族作家在西藏书写中自党地体现出文化身份的认同,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相辉映下蕴含着丰富的人性内涵.次仁罗布的中、短篇小说在关注下层民众的生活中审视了藏传佛教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观念给他们带来的影响.多吉卓嘎的长篇小说则书写了藏族女性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女性意识的觉醒过程,呈现出女性主义的立场.  相似文献   

11.
藏族厚重的历史与民间文化深刻影响着藏族女性汉语小说的写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现代文明和本土民族文化的双重语境中,藏族女性汉语小说写作日益呈现出某种混杂性,生成了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性女性话语。当代藏族女性汉语小说的本土化书写主要体现在藏族女性生命历程与藏民族文化记忆之间的互动、藏民族民间习俗的性别内蕴以及在现代化浪潮中藏族女性基于本土文化的多样抉择等方面,显示出当代藏族女作家对女性民族历史、女性主体重构的努力以及对本土民族文化女性化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2.
日本女性教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地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社会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古代中国文化和近代欧美各国的社会制度,在现今的日本社会,虽然女性的地位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男尊女卑的观念在日本人的心里也影响深远.从日本教育现状特别是日本女性的教育现着手进行分析,探析教育经济效益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影响,特别是积极方面的影响,剖析了教育对日本女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寻梦者:试论白玛娜珍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玛娜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同行者,她以她的作品介入了和平解放以来西藏所经历的社会文化转型,为当代文坛推出了全新的艺术形象——社会文化转型时期的“寻梦者”藏族女性典型形象,拓宽了我们的审美视域。在当代的藏族社会中有一类处于传统与现代两种文化边缘地带的女性群体,她们既不完全认同传统文化的价值,也没能建立起新的知识结构,她们只能在两种文化的夹缝里苦闷、彷徨,成为精神的虚空者,白玛娜珍的文本就关涉到了这一群体。尽管“寻梦者”女性不是新时代藏族女性的主流或全部,但她们的生存状态也是一种现实存在,塑造这一形象具有积极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4.
傣族妇女的服饰文化与变迁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饰是民族文化体系中最直观的文化事象,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着重探讨了傣族妇女服饰的深刻内涵以及在当今社会的变迁发展,以期更全面的了解傣族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现代女士唐装的流行趋势,明清官服纹样在现代女士唐装上的运用,针对中国文化的回归现象,说明现代中国人的审美倾向仍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进程中,乡土小说经历了一个从"启蒙"乡土到"物化"乡土的过程。在新世纪,其叙事风格随之呈现出影视化叙事倾向,其女性形象的嬗变,更是引起了新世纪文化价值体系的变迁,凸显出当下文坛的"物化"现实。基于此,在文化冲突中重建理性平衡的文化批判价值体系便有了新的内容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土家族是一个典型的山地民族,吊脚楼是土家族山地文化的表征之一,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折射了土家人的"祖先崇拜"与宗教思想,又暗含了土家人"天人一体"的宇宙观和伦理观,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建筑技术的进步,土家族吊脚楼的生存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土家族吊脚楼文化面临的危机日益凸显,我们应当采取具体可行的保护措施,才能及时抢救这一民族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文化与现代秘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将人类推向信息网络时代。新兴起的网络文化给现代人类带来了新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也给现代秘书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带来了机遇,提出了挑战。本文主要通过对网络文化与现代秘书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从而提高现代秘书的工作效率和各方面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现代作家对现代江南市镇文化的文学书写,建构了现代江南市镇文学。此类文学中的留守女性形象系列,主要有许钦文小说《疯妇》中的双喜媳妇、许杰小说《大白纸》中的香妹、王鲁彦小说《菊英的出嫁》中的菊英母女和《屋顶下》中的阿芝婶、叶绍钧小说《倪焕之》中的金佩璋等。这些留守女性形象,除了金佩璋为有知识的新型职业女性外,其他都是传统女性,具有浓郁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使原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传统角色为中心的角色文化受到冲击。为近代女性社会角色的变迁提供了契机,同时,女性社会角色的转变也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