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普通薄片及铸体薄片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阴极发光、能谱分析及主量元素分析等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手段,对塔里木盆地跃南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储层成因机理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发现,二叠系火山岩储层中以次生储集空间为主,孔隙度可高达14%,渗透率最高可达13.1×10 3μm2,可以作为有利的储层。风化作用是次生孔隙和裂缝的主要成因,风化作用强度由深到浅逐渐增大,储层物理性能与之呈正相关关系,风化作用在跃南1井中影响范围达220 m左右。风化过程中,火山岩在冷却阶段产生的大量原生孔隙、冷凝收缩缝、隐爆裂缝及矿物本身具有的解理缝、双晶缝等薄弱面是优先发生溶蚀、淋滤的部位。在流纹岩中发现长石斑晶及基质的风化序列,确定风化产物以伊利石为主,含少量蒙脱石,并且保存了黏土矿物整个序列的生长过程。风化作用能在原生孔隙和裂缝的基础上改善火山岩的孔隙结构,使储集空间类型复杂多样,大大提高了储层物理性能,是塔里木盆地跃南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储层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2.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储层主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藏岩芯的详细观察以及对储层岩石物性数据的统计分析,认为构造运动、岩性与岩相、风化淋滤作用是控制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的主要因素。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分为原生裂缝、原生孔隙、次生裂缝、次生孔隙四类。储层的渗流能力主要由裂缝决定。风化壳是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的主要类型。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风化壳顶面以下250 m距离以内,其中环坳陷分布的古隆起部位更为有利。距离风化壳顶面越远,孔隙和裂缝充填程度越高,火山岩储集性能越差。  相似文献   

3.
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储层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元素测试、物性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准噶尔西缘车排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岩性、岩相、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及储层成因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石炭系火山岩以玄武岩、安山岩、玄武安山岩等火山熔岩和中基性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等火山碎屑岩为主;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溶蚀孔隙和裂缝,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的形成经历了复杂的演化过程,火山岩先后经历了冷凝固结、构造抬升、表生风化淋滤、埋藏流体充填、溶蚀等后期改造作用;火山岩储集性能呈现先提高后降低再提高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测试等技术方法,对东营凹陷南坡古近系沙河街组沙四上亚段滩坝砂岩储层特征、储层物性控制因素及有效储层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储层主要为中、低孔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多样,储集空间以原生孔隙为主,发育部分混合孔隙和次生孔隙;有利沉积条件是储层良好物性发育的基础,不同成岩作用类型及强度促使储层储集性能发生变化,油气充注、地层超压利于储层物性保存,其共同作用控制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分布组合及演化特征;有效储层其储集空间分布组合特征在纵向上具有分段性,1.0~2.0km储层受成岩作用影响小,常压原生孔隙的良好保存形成以原生孔隙为主的有效储层,2.0~3.1km储层溶蚀作用增加储集空间,地层超压、油气充注保存储集空间形成原生孔隙、混合孔隙、次生孔隙组合发育的有效储层,3.1~3.6km储层油气充注、地层超压继承性发育,保存原有储集空间形成以原生孔隙为主、发育部分次生孔隙的有效储层。  相似文献   

5.
通过岩芯观察、铸体薄片鉴定、SEM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川中地区下侏罗统大安寨段致密油储层储集空间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川中大安寨段致密油储层发育大量微裂缝,储集空间则以溶蚀孔洞、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微孔、有机质孔等次生孔隙为主,原生孔隙几乎均为微米—纳米级微孔。利用CT扫描技术建立大安寨段致密灰岩储层微观储集空间三维模型,发现该段致密灰岩基质内部存在大量能够赋存油气的储集空间,同时认为,大安寨段孔喉系统可大致分为孤立孔型和孔缝型两种。根据该段储集空间特征及孔缝配置关系将大安寨段储层分为孔隙型、孔缝型、裂缝型3类储层,其中,孔缝型储层分布较广,裂缝型储层初期产能最高,孔隙型储层具有长期稳产的特点,具有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6.
大庆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储集性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预测大庆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储层有利相带的分布,对火山岩储集性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岩芯和薄片观察表明,原生孔隙是火山岩储集空间形成的基础,次生孔隙是储集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火山岩孔隙类型的统计,结合对岩芯物性的对比分析,发现控制火山岩储集性的主要因素有火山岩岩相、构造裂缝和酸性流体的溶蚀作用等。不整合面下方火山机构地貌突出且火山岩溶蚀强烈的部位应该成为今后重点勘探的区域。  相似文献   

7.
大庆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储集性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预测大庆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储层有利相带的分布,对火山岩储集性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岩芯和薄片观察表明,原生孔隙是火山岩储集空间形成的基础,次生孔隙是储集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火山岩孔隙类型的统计,结合对岩芯物性的对比分析,发现控制火山岩储集性的主要因素有火山岩岩相、构造裂缝和酸性流体的溶蚀作用等。不整合面下方火山机构地貌突出且火山岩溶蚀强烈的部位应该成为今后重点勘探的区域。  相似文献   

8.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对新疆北部石炭系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进行划分.依据火山岩岩性岩相分类及火山岩储层孔隙类型、演化模式以及储层物性控制因素的差异,建立了火山岩储层孔隙演化模式.依据后生成岩作用的不同,建立了火山岩储层成因模式.结果表明:该区火山岩储集空间可以划分为4种原生孔隙、4种次生孔隙和4种裂缝类型.火山岩可归纳为4种:基性-中性溢流相的玄武岩和安山岩、中酸性溢流相的英安岩和流纹质英安岩、爆发相的火山角砾岩和爆发相的凝灰岩.分别建立了基性-中性溢流相的玄武岩、安山岩储层和爆发相火山角砾岩储层孔隙演化模式.建立了风化壳型火山岩储层和内幕型火山岩储层2种火山岩储层的成因模式.这2类储层早期都经历了成岩作用阶段的冷凝作用、火山活动后期的热液作用以及火山喷发间歇期的表生作用,后期由于构造作用、埋藏作用的不同产生分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岩心、薄片、及地化分析资料,从火山岩储层基本特征研究出发,对火山岩成岩作用与火山岩储层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马朗凹陷火山岩为岛弧环境下形成的中基性碱性-钙碱系列岩石,岩性以玄武岩为主,发育溢流相、爆发相和火山沉积相类型;储集空间分为孔隙和裂缝两种类型,以次生孔隙尤为发育;储层物性上具中低孔,低-特低渗特征;成岩作用与储层形成机制分析表明,构造作用、风化淋滤因素是形成次生孔隙的主要作用;酸性和碱性流体叠加溶蚀作用是本区火山岩储层形成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歧口凹陷新生界火山岩储层特征及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利用岩芯观察、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和测井解释成果等资料, 对歧口凹陷新生界火山岩储层特征和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歧口凹陷新生界火山岩中玄武质火山熔岩占绝对优势, 其次是浅成侵入辉绿岩, 火山碎屑沉积岩和沉积火山碎屑岩也占一定比例。火山岩岩相以火山溢流相为主, 其次为浅成侵入相, 火山沉积相和火山爆发相所占比例较少。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可分为孔隙?气孔型和裂缝型 两大类, 玄武岩的储集空间以气孔(残余气孔)和基质溶孔为主, 辉绿岩以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蚀变矿物溶 孔为主, 凝灰质砂岩以粒内溶孔、粒间溶孔和溶蚀缝为主, 凝灰岩以砾内溶孔和粒间溶孔为主。歧口凹陷新生界火山岩储层发育过程中, 溶蚀作用是决定性因素, 岩性和岩相是储层发育的基础, 构造裂缝是储层发育必不可少的条件, 风化淋滤作用是储层发育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在岩心观察基础上,通过大量常规薄片与铸体薄片显微镜下鉴定与定量统计,孔隙度与渗透率测定、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扫描电镜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我国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石炭系火山岩的岩性与岩相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陆东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内火山岩岩石类型主要为次火山岩、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和沉积火山碎屑岩。火山岩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溶孔和裂缝;火山岩的储集性能主要受风化和构造破碎作用、岩性和岩相以及火山喷发时的地质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分析等,研究准噶尔盆地克拉美丽气田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埋藏史、热史和烃类充注史等,确定地质演化背景下的火山岩成岩和孔隙演化动态过程。结果表明,该区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主要由次生溶蚀孔隙和构造裂缝构成,总体属于中孔低渗。火山碎屑岩、火山熔岩和次火山岩物性较好,火山-沉积碎屑岩物性较差。火山岩孔隙结构分为3类,其空间分布受构造、不整合面和岩性控制。火山岩储层主要发育7种成岩作用,其成岩演化经历了同生成岩阶段、表生成岩阶段和埋藏成岩阶段3个阶段,火山岩储集性能与表生成岩阶段风化淋滤作用密切相关,埋藏成岩阶段深埋溶蚀作用进一步增大了火山岩储集空间。  相似文献   

13.
刘倩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8):4352-4355,4368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储集层以基性、中性熔岩为主,储集空间有3种类型,可分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隙。烃碱流体对火山岩储集层的改造作用主要反映在次生孔隙带的形成、发育程度上。这取决于烃碱流体碱交代作用引起物质的带入与带出的比例。目前研究区镜下鉴定结果表明火山岩次生孔隙大量发育,其中碱交代蚀变、溶蚀使孔渗增加,表明烃碱流体对马朗凹陷深部地层作用的广泛性。次生孔隙连通成次生孔隙带,原生孔隙通过裂缝和次生孔隙带连通构成了良好的油气运移通道和储集空间。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地质、测井及生产动态资料综合分析,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金龙2井区二叠系佳木河组火山岩储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佳木河组火山岩有效储层岩性主要为安山质(熔结)角砾岩、安山质/玄武质角砾熔岩及安山岩等,储集空间类型以气孔、溶蚀孔为主,其次为晶间孔及砾间孔,总体表现为中低孔、低渗特低渗特征;火山岩有效储层微观孔喉特征主要表现为单峰粗态、偏粗态及双峰偏粗态的细孔喉型;应用聚类分析方法与典型Fisher判别方法将火山岩有效储层进一步定量细分为3类;依据火山岩有效储层定量评价方法,优选试验部署区域,现场实际应用效果显著,为火山岩油藏高效开发部署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雅克拉地区白垩系亚榕列木组是一套以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的地层.通过对亚格列木组储层薄片观察及物性资料分析发现,储集空间主要为扩大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原生粒间孔,储层类型为低孔中渗储层.亚格列木组储层均表现为强的层内、层间及平面非均质性.储层发育受沉积微相、成岩作用和黏土杂基的影响,沉积微相是储层形成...  相似文献   

16.
李蓉  汤晶  李素华  朱兰  余洋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19):8262-8270
火山岩是四川盆地重要的有效储集体,中石化在川西地区部署的YS1井钻遇厚层火山岩,气显示强烈,为盆地内火山岩勘探新区域。基于对已有钻井资料分析,综合研究区域地质背景,从岩性组合方式、储集空间类型、地化特征和储层孔隙演化等方面开展川西地区火山碎屑岩储层基本特征研究。研究区火山岩的形成与峨眉山地幔柱活动具有一定关联,岩石类型复杂,储层储集性能非均质性强,具高孔低渗特征,为一套裂缝-孔隙型储层。火山角砾岩为主要储集岩类,储集空间以残余气孔、基质微孔、次生溶孔为主,见少量构造裂缝和冷凝收缩缝。同生成岩阶段,挥发逸散、脱玻化作用和冷凝收缩作用促使气孔、玻屑孔和收缩孔缝发育,但热液充填作用使孔隙度大幅度降低;表生成岩阶段,构造破裂和风化淋滤作用小幅改善储层储集性能;埋藏成岩阶段压实作用、充填作用和溶蚀作用对储层进行改造,最终储层残余面孔率4%左右。YS1井区、广汉、知新场和龙宝梁地区为储层发育有利区。  相似文献   

17.
四川盆地二叠~三叠系是近年来我国发现的重要天然气储集层,已成为我国油气的重点勘探地区之一.通过对二叠~三叠系地层过孔隙演化史及输导体系的分析与研究,明确其成藏的关键因素及有利区域.研究发现,四川盆地二叠~三叠系气藏储层孔隙发育过程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即原生粒间孔阶段、白云石晶间孔阶段、前期埋藏溶解孔阶段和后期埋藏溶解孔阶段,后期埋藏溶蚀孔是现今鲕滩气藏储层中的主要储集孔隙;沟通烃源岩和储层的断裂是油气运移的疏导体系,渡口河、铁山坡、罗束寨均属于北东向疏导体系类型,而金珠坪属于北西向疏导体系类型.  相似文献   

18.
通过成像测井资料并结合地质资料和常规测井资料分析,对16井区火山岩裂缝性储层有效性和渗透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火山岩储层空隙类型主要为裂缝和基质溶孔,储层模式主要为裂缝直接连通裂缝型、裂缝间接连通的孔隙—裂缝型,储层类型有低孔—裂缝型和孔隙—裂缝型2种;储层孔隙度较小,基质岩块孔隙度为2%~22%;裂缝为0.01%~0.08%,为低孔、低渗性储集层;储层主要分布在火山岩的中上部不整合面250 m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