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由于其节能环保、经济实用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本文通过对比传统脚手架,简要介绍了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组成及特点,给出了其安装、拆除的主要流程和检查验收主要事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原因,并给出了相关的管理建议,以期为相关工程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黄海龙  曹美蓉 《江西科学》2009,27(4):614-616,638
简要介绍了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导座式升降脚手架的功能、形式、特点及工程应用,并结合南昌市某高层建筑的脚手架的施工,介绍了导座式升降脚手架的方案选择、施工工艺、架体的构造及安全措施,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尽快制定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设计标准和安全规程,以甘肃建投七建集团建筑工地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建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有限元模型,对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工作和提升两种工况条件下进行模态分析。对比不同工况对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固有频率和振型的影响,为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高层建筑附着升降脚手架风洞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脚手架的阻力系数概念,并通过风洞静气动测力实验获得了高层建筑附着升脚架的阻力系数。经过理论证明,该阻力系数与风载体型系数在理论意义上是一致的。在风洞实验中,针对脚手架的挡风情况和附着建筑结构的开洞情况对缩尺模型考虑了260种工况组合。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得出量纲为1的气动力系数,进而得到了脚手架的阻力系数。文中根据脚手架的挡风情况及附着施工结构体的结构形式绘制了附着升降脚手架阻力系数建议图表。文中还分析了影响附着升降脚手架阻力系数的诸多因素,并依此提出了对脚手架架体进行结构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军平  杜飞 《甘肃科技》2011,27(2):114-115
结合工程实践,归纳总结出附着升降脚手架的常见安全隐患,并根据附着升降脚手架受力特点,针对承力挑梁安装精度及预留孔设置问题进行了讨论,进而对附着升降脚手架的使用提出了相应的意见与建议,目的是为附着升降脚手架在施工中的安全使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苗宇虹 《甘肃科技》2003,19(12):64-65
介绍了附着升降脚手架应用及分类、特点;并对整体爬升脚手架构造、安全、经济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附着升降脚手架即能满足施工要求,又可节省费用,是一种新型、实用的脚手架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层建筑技术不断发展,安全、节能、高效已经成为技术发展的大趋势。笔者曾在广州某工地采用“分段式电动互升降脚手架”完成了四栋高层建筑,外墙施工面积约8000m^2,解决了有台阶收缩、圆弧、转角、阳台、挑板、挑檐等脚手架施工所需,节工节能都超过50%,靠的就是实施安全施工的保障和技术的创新。在这项工程的施工中,广东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针对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采取二项重大的安全设计措施.一是设计了一套有故障能自动停机的电器装置,二是设计了一套在互升降脚手架时,如出现任何的断钢丝绳、断链、脱钩等都能瞬时夹停架体的防坠落安全钳装置。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层建筑技术不断发展,要求安全、节能、高效已成为技术发展的大趋势。笔者曾在广州某工地采用“分段式电动互升降脚手架”完成了四栋高层建筑的施工,外墙施工面积约8000m^2,解决了有台阶收缩、圆弧、转角、阳台、挑板、挑檐等脚手架施工所需,节工节能超过50%以上,靠的就是实施安全施工的保障,技术的创新。在这项工程的施工中,广东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针对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采取二项重大的安全设计措施:一是设计了一套有故障能自动停机的电器装置;二是设计一套在互升降脚手架时,如出现任何的断钢丝绳、断链、脱钩等都能瞬时夹停架体的防坠落安全钳装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设计与施工两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南京商贸广场的外架工程的基本结构和施工特点.介绍了两种附着式悬挑脚手架的设计思路,对两种悬挑支撑的力学特点进行了分析,并详细指出了附着式悬挑脚手架工程在安装、使用、拆除等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安全问题.为高层建筑脚手架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一个既便于实际工程中应用,又具有较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的范例.  相似文献   

10.
李明杰 《科技信息》2009,(29):I0644-I0644,I0673
本文主要阐述了FSJ系列附着式整体提升脚手架及烟囱电动翻模技术的特点,并介绍了FSJ系列附着式脚手架与电动翻模技术在大型烟囱工程中的实际结合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高层建筑的基坑施工是高层建筑的基础,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是当前城市高层、超高层建筑突显的技术难题。结合工程实践,设计了施工方案,介绍了支护结构施工与土方开挖的方法,以对高层建筑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结合实际工程,采用FLAC-3D三维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对比单栋高层建筑与其所在的高层建筑群体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了多栋相邻高层建筑同时施工对上部结构-地基-基础共同作用产生的影响,包括桩筏基础和地基的变形及受力特性.结果表明:考虑共同作用时,多栋相邻建筑同时施工,会使地基产生附加应力的叠加并向周围扩散;最大沉降区域发生偏移,差异沉降加大;筏板的压应力减小,拉应力增大;桩轴力明显增大,尤其是桩顶轴力.邻近建筑荷载同时施工对共同作用产生的影响在施工中期比在施工完成时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防坠落装置存在的不足,根据脚手架的结构和安装位置,设计了一种基于速度控制的制动机构——异型卡式防坠落装置。该防坠落装置主要构件是异型卡子和多爪转子,异型卡子具有独特的形状结构。当脚手架慢速提升和下降时,多爪转子作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而异型卡子仅小幅摆动;当脚手架急速坠落时,多爪转子与异型卡子互相卡死,防止架体坠落。为验证防坠落装置在升降脚手架坠落时的安全性能,对脚手架主要构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与强度校验,结果证明所设计的防坠装置主要构件的强度满足施工需要。  相似文献   

14.
张爱华 《科技信息》2012,(5):447-447,444
在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已经成为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建设主体,但在建设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问题,本文根据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从前期准备、主体施工、装修安装等方面阐述建设高层建筑所要采取的管理方法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从而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高层建筑的大量建造,对给排水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从建筑给水、建筑排水和消防3个方面分别阐述了高层建筑给排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在高层建筑消防管理活动中,人们会遇到很多突发事故。对这些可能威胁人们安全的突发事故,有必要建立一套高效合理的应急指挥机制。本文针对高层建筑的火灾特征,提出了消防突发事故应急指挥的相关概念和建设内容,明确了建立原则和指挥程序,并重点构建了应急指挥领导体系结构图,最后给出了一个典型的消防突发事故应急指挥系统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7.
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在高层建筑施工中脚手架的选择原则,对比了吊篮式脚手架、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和随层悬挑式脚手架的优缺点,论述了随层悬挑脚手架的构造形式、材料要求和产生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层、超高层建筑物及大型桥梁的建设需求,桩基础逐渐向大直径、深埋深的方向发展。嵌岩桩是目前城市建设中经常遇到的桩型,有效确定嵌岩桩的竖向承载力并厘清其竖向荷载传递机制,是实现嵌岩桩安全、可靠使用的前提和保障。充分掌握嵌岩桩承载性能的前提是明确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从宏观上得到基桩的荷载传递性状、桩-土-岩相互作用规律及桩受荷后的破坏模式。掌握嵌岩桩的破坏模式和荷载传递规律对深入认识嵌岩桩承载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从嵌岩桩的荷载传递规律、破坏模式、承载特性和影响承载特性的主要因素等4个方面对嵌岩桩承载性能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和评述了嵌岩桩荷载传递特性及破坏特征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嵌岩桩承载性能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的研究进程,详细分析了影响嵌岩桩竖向承载性能的主要因素,讨论了现阶段嵌岩桩承载性能研究工作的不足之处,并针对研究的不完备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高层建筑在施工期间,随主体荷载的增加,势必造成主体不规则下沉,其局部不均匀沉降可能导致建筑物发生倾斜。为了确保建筑物的正常施工及安全使用,对高层建筑进行沉降监测和变形趋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某高层住宅的沉降监测实践,在简要介绍工程概况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叙述了工程监测的具体要求和具体的监测方案,详细地阐述了沉降监测、分析和预测的过程。在定期对某高层建筑进行了沉降监测后,对沉降结果进行了几何分析并绘制了沉降等值线图,同时利用数据处理分析软件Origin8.0对不同观测点沉降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进行了多项式拟合并开展了相关预测。监测结果表明:该建筑物的沉降变形阶段性明显,沉降速率受施工速度与场地降水影响较大。实测最终沉降量小于计算值和经验值,不均匀沉降变化远小于规范允许的变形值,说明该建筑的桩基设计方案可行,施工质量可靠。对不同观测点沉降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拟合计算结果显示:监测结束1年内,建筑物的沉降基本趋于稳定,沉降变形特征符合一般高层建筑的沉降规律。文中所提出的监测方案和监测结果说明该工程沉降监测的设计方案可行、监测方法正确,为类似条件下高层建筑的安全施工与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生产要素密集,常伴有明火作业,致使火灾频发,依靠施工管理人员规范作业空间,效率低、效果差。为降低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发生火灾安全事故的概率,提升施工安全检查效率,推动建筑信息化模型在施工安全领域的应用,本文将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作为切入点,利用Revit的二次开发技术,构建相应的施工消防安全规则检查系统。首先根据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相关条文,利用Easy GHM软件构建建筑施工消防安全规则库,在集成建筑、施工、进度、安全信息的BIM安全管理模型基础上,通过Revit API二次开发技术实现施工现场临时用房及设施的消防安全距离检查,再以外链接方式将建筑施工消防安全规则库搭载于Revit API二次开发平台上,用于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优化,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可为管理人员提供满足规范要求的优化调整方案,比传统施工消防安全管理方法更加直观有效。本研究将有助于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检查及施工场地优化布置的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