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国内外现行汽油调合工艺主要采用罐式调合和管道调合两种,由于管道调合与罐式调合相较有诸多优点,因此,目前在炼油行业中管道调合工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正因如此,应用先进的管道调合优化控制方法以实现最优化的调合目标成为在炼油化工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的关键所在。主要介绍了汽油在线调合项目的四个主要部分:在线调合工艺和控制方案设计、现场工艺改造、近红外在线分析仪的建模、在线调合软件的功能设计与实施。  相似文献   

2.
文章讲述了关于汽油的罐式调合系统和管道式调合系统的原理,并且比较了优缺点。描述了近红外分析在管道式调合系统的应用结构,并且提出了建立和完善近红外分析仪模型的过程,最后比较了两种调合系统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了用于汽油管道调合过程中的辛烷值调合效应模型及模型的在线更新方法。由于汽油辛烷值属性在调合过程中表现出强非线性,使用线性的调合模型会造成较大的预测误差。虽然经典的乙基模型为非线性模型,但是在建模后期或者后期模型维护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数据,需要做调合实验,往往工作量太大,导致调合工况发生改变时模型很难快速适应。本文提出的基于辛烷值调合效应模型的在线更新方法是以辛烷值调合效应模型为基础,采用递推最小二乘的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在线实时更新,从而保证调合效应模型在较大的工况范围内都有效。该方法原理简单、计算速度快,可以适用于不同牌号的汽油调合,已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该文根据呼和浩特石化公司油品调合的现状,利用霍尼韦尔公司的调合软件进行在线优化,根据产品的质量指标计算调合性质,针对汽柴油调合的工艺过程,用非线性的计算方法及变模型优化控制技术,结合DCS和近红外分析仪,开发、实施了在线优化调合控制系统,油品在线自动调合可以较好的解决汽柴油质量指标问题,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5.
将汽油的泵循环调合和喷嘴优势加以整合,结合某汽油调合项目,从基础资料分析、调合工艺设计、储罐容积和泵流量确定、喷嘴的选用与计算四个方面入手,完成了汽油泵循环喷嘴罐式调合工艺设计。该调合工艺有效地缩短了调合时间,提高了汽油调合的均匀度,是一个合理可行且维护方便的罐式汽油调合系统。  相似文献   

6.
详细地讨论了调合汽油辛烷值模型的研究状况及其发展过程.对非线性模型和物理化学模型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指出了非线性模型存在精度低,难以实现在线最优化控制,可靠性差的问题.物理化学模型利用交互关联法关联出一组独立于馏分间交互作用参数并推广至汽油调合物中,该方法的精度高,适用面广,作为生产最优化控制和提高企业效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并为爆燃机理的研究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唐红侠  李建雄  万军  郑卫东 《甘肃科技》2006,22(11):117-119
通过对车用汽油在线管道调合的研究与实现,使兰州石化公司油品储运厂的汽油调合由以往的罐式调合过渡到在线管道调合,有效地解决了产品调合中质量过剩的现象,进而降低了调合成本,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详细地讨论了调合汽油辛烷值模型的研究状况及其发展过程,对非线性模型和物理化学模型进入了深入的对比分析,指出了非线性模型破碎 度低,难以实现在线最优化控制,可靠性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薄胜杰 《科技资讯》2011,(25):90-91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成品油调和模型的相关研究心得,以汽油辛烷值调合模型的建立与应用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探讨了汽油调和模型的建立思路,进而对该模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最后探讨了模型的应用及为炼油厂带来的效益,全文是笔者长期研究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研究和应用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刘军 《甘肃科技》2008,24(4):23-25
在对传统车用汽油罐式调合系统因密度未知或密度测量误差导致组份量控制不准对优化调合结果所产生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现有储罐伺服液位计能够测量液体密度这一特殊功能和已经成功应用于储罐罐量自动计算的微机软件系统,提出并成功开发出车用汽油精准罐式调合系统,确保了油品优化调合目标的更好实现,提高了一次调合合格率,缩短了生产周期,节约了调合成本。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需要数制转换,计算机内部使用二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之间的数制转换,FORTRAN77 编制,围绕二进制与小数,完成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之间的数制转换.  相似文献   

12.
以系统工程角度引入体系的概念,以银行的业务资金管理为对象介绍了如何建立相应体系,体系如何进行及其有关特点,并说明这些都可以在计算机上实现.  相似文献   

13.
单元化制造系统的评价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单元化制造的特点,首次全面地提出了一个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从成组性、动态性、柔性和敏捷性对单元化制造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并构造了基于制造单元生命周期的单元化制造系统评价模型,该模型采用了模糊层次分析法对系统进行综合评价.最后示例说明该模型.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统地提出了对液压系统仿真的性能参数数学模型法,阐述了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提供了应用该原理所作的辨识结果,并与实验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可视化仿真是对柔性制造系统 ( FMS)进行设计和分析的一种直观而具有实际意义的方法 .利用面向对象方法和离散事件动态系统建模方法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开放式、可视化 FMS分布式仿真系统 .该系统通过局域网上若干计算机之间的通讯 ,模拟了 FMS自动化生产车间的实时运行状况 ,通过初始化系统数据可得到不同的系统统计结果对 FMS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信息系统中英文系统具有文字本身固有的规律,可以处理所有的正确、现在错误将来正确和永远错误3类文字,但中文系统因违背了文字本身固有的规律:无限性和有序性,因而不可能处理全部汉字.理论和现实都要求中文系统必须要能处理全部汉字,因此,英文与中文系统存在根本性差异,专利《无限有序字符集汉字全集方法和系统》可以彻底解决中文系统实现无限性和有序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洪以平  朱毅 《贵州科学》1998,16(1):48-51
可编程控制器是通用的专业工控机,由于它有高可靠、高抗干扰、体积小、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的优点,普遍被使用于工业控制,但是由于速度慢,在高速系统中使用很困难,因此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介绍一种在高速逻辑运行的系统中,采用相位同步的方法,用PLC作控制系统,效果较好,在8000型包装机和获得较大经济效益,本文专题讨如何进行这种用相位来严格与系统同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文件系统的高速数据记录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速数据记录系统中记录过程和文件化过程的带宽不匹配问题,分析了影响文件化带宽的因素,提出了一种更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的基于文件系统的记录方法.用该方法建立了文件系统框架,将存储空间划分为连续的管理信息区和数据区,记录过程中顺序记录数据到数据区,记录结束后修改管理信息区.在保证不影响系统记录带宽的前提下,该方法改善了文件化过程的带宽,实现了记录数据的高速文件化.  相似文献   

19.
系统论方法与图书馆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系统论方法的特点以及所遵循的原则,通过与图书馆系统的特点相比较,说明系统论方法是适合图书馆系统的,并对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电力系统模数混合试验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研究新型继电保护和各种探制设备,必须建立一种准确而有效的电力系统实时试验系统,文中讨论了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和实时数字仿真(RTDS)的建模、相似性、试验方法和有效性。基于两种试验系统的互补性,作者提出一种模数混合试验系统,在这种混合试验系统中可以进行电力系统控制设备和继电保护的各种性能试验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