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说文解字.艹部》的词语中有不少是关于蔬菜类、草药类或者是两者兼类的植物的。但是很多词语由于许慎的说解很简单,有些甚至解释成别的意思了,致使人们不知它们的确切含义。对于这些词语,弄清楚它们的确切的含义以及和现代汉语中相对应的名称,能为当代人读懂《说文解字》该章节扫清障碍,进一步了解古代社会我国民众使用中草药和食用蔬菜的基本状况。并且为现代社会人们提供药用类和食用类蔬菜一些有益的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说文解字·艸部》的词语中有不少是属于蔬菜类、草药类或者是两者兼类的植物的。但是很多词语由于许慎的说解很简单,有些甚至解释成了别的意思,致使人们不知它们的确切含义。对于这些词语,弄清楚它们的确切含义以及它们在现代汉语中相对应的名称,就能为当代人读懂《说文解字》该章节扫清障碍,从而进一步了解古代社会我国民众使用中草药和食用蔬菜的基本状况,并且为现代社会人们提供药用类和食用类蔬菜一些有益的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说文解字·艹部》的词语中有不少是关于蔬菜类、草药类或者是两者兼类的植物的。但是很多词语由于许慎的说解很简单,有些甚至解释成别的意思了,致使人们不知他们的确切含义。对于这些词语,弄清楚他们的确切的含义以及和现代汉语中相对应的名称,能为当代人读懂《说文解字》该章节扫清障碍,进一步了解古代社会我国民众使用中草药和食用蔬菜的基本状况。并且为现代社会人们提供药用类和食用类蔬菜一些有益的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说文解字·艹部)的词语中有不少是关于蔬菜类、草药类或者是两者兼类的植物的.但是很多词语由于许慎的说解很简单,有些甚至解释成别的意思了,致使人们不知他们的确切含义.对于这些词语,弄清楚他们的确切的含义以及和现代汉语中相对应的名称,能为当代人读懂<说文解字>该章节扫清障碍,进一步了解古代社会我国民众使用中草药和食用蔬菜的基本状况.并且为现代社会人们提供药用类和食用类蔬菜一些有益的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粉丝类词语指的是以"粉丝"为首,而相继出现的"玉米、盒饭、凉粉、荔枝、粽子、钢丝、乙醚、鱼丸、年糕、海飞丝"等新词语.根据粉丝类词语的构成特征及其主要功能,在总体上可以把该类词语分为常用类和次常用类.从语料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该类词语是由点到面、逐一渐多的流变过程:fans--番士等--粉丝--玉米、盒饭、凉粉等粉丝类词语和短语,折射出当代人的语言习惯和审美倾向.该类词语存在着实词虚化的语法特征,词语中的"丝"、"饭"等语素在语法上已趋于虚化.通过粉丝类词语文化意义的探究,我们认为该类词语也存在着不健康、不规范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玄应所著的《一切经音义》是注释佛经词语的一部著作。其中大量引用《说文》中的材料,有些注释和大徐本《说文解字》有程度不同的出入,从中可以发现大徐本的错误,弥补今本《说文解字》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为了重新释读《说文解字》目部"眄"字的字义以及探讨含有"不正"义素的词语之间的关系,文章通过对比分析目部与"眄"意义相关的字以及其他部首含有"不正"义的若干字,对这些字的辨析可以准确地理解《说文解字注》的疏证,有助于更加深入地认识目部?、?、眄等字,通过分析同义词、同源词之间的音义关系,能够系统地梳理词语关系,也能更科学地检视《说文解字注》中出现的一些误解。  相似文献   

8.
《说文解字》中“耒员”、“芳”二字释义有误,“耒员”、“芳”的本义、旁义、引申义与其他音近形近率可以进行比较,以确定它们的精神含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择了《说文解字》中与饮食有关的一部分字,把它们分为粮食、蔬菜、肉食、酒水4大类。根据字形与字义的关系,分析了当时社会的饮食文化背景,揭示了社会发展与文字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家具类词颇具特色。在语音形式上,家具类词语以单音节和双音节居多,三音节相对较少,四音节很罕见。在词义架构上,单义词占优势,多义词只占少数一部分,词义架构简单。从词的内部语素构成来看,家具类词语中合成词占有绝对的优势。单纯词中以单音节单纯词为主。合成词中不存在重叠式合成词。复合式合成词中,偏正型占有主要地位,联合型次之。附加式合成词中,以"词根+词缀"型为主。《现汉》在家具类词语的诠释中较之《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还存在一些有待改善的地方,尤其在遵循统一性方面还有许多问题可以讨论。  相似文献   

11.
书名翻译的好坏决定着该书能否引起译入语国家的读者注意。以英国著名作家杰洛德·杜瑞尔的自传散文My Family and Other Animals的书名翻译的实际情形为例,指出只有准确把握原名的涵指意义,揭示其中蕴含的作品主题思想,并且同时照顾译入语国家读者的审美习惯,才能做到成功译介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2.
《西夏的苍狼》是有着二十余年苦修经历的雪漠用生命孕育出来的,是一部书中人物、读者与作者共同参与的关于灵魂的清凉之旅的最新力作。小说描写了紫晓、奶格玛、黑歌手等诸多人物在历史与现实中展开的对信仰世界的探寻,以"笔者"与书中人物建构的叙事框架促使读者冷静地思索作家笔下的信仰世界,小说的成功还得益于作家宁静的写作心态。  相似文献   

13.
“V+取”式双音词在十部明清小说中共见114个,附加式占多数,“取”字语法化为词缀为近代汉语的双音化做出了贡献.因为语言精确表义和简练原则的制约,“取”在现代汉语时期失去构词能力。“取”自唐而来的语法化历程适应了汉语不同时期对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汉字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的一种经历几千年的发展变化,至今仍在使用的表意体系的文字。它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和载体,不仅仅记录了中华民族的物质生产、生活和精神风貌,而且在字里行间影缩着历史的瞬间。男性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地位在汉字构意中有较明显的体现。本文通过分析“姓”、“男”、“夫”、“父”、“君”、“士”、“祖”等字形构意,结合民俗史料,探讨古代男子在社会中的地位变迁及其在生产、家庭婚姻生活、政治领域、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地位状况,试图让人们能更全面地了解古代男子社会生存状态,从文字中挖掘出更多的中华民族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5.
简化和繁化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两个必然现象。简化是为了控制社会用字的数量和书写更为便捷;繁化是为了社会用字的词义更为准确。在物资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必须依靠国家的强制措施,必须依靠语言文字工作者的指导作用。整理规范语言文字,必须坚持科学性原则。适应社会的需要,是我们整理规范语言文字的根本目的。要确定现代汉语规范通用汉字,前提是颁布相关规定制定必要措施,整理、规范和限定“人名用字”、“生僻的地名用字”、“方言用字”。  相似文献   

16.
苏学雷 《科技信息》2008,(6):262-262
英汉习语中的隐喻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因此,翻译英语习语中的隐喻时,可以适当采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方法.并在保证读者接受的前提下,更多地采用“异化”的翻译方法,以促进不同文化之家的交流。  相似文献   

17.
《触摸祖先的灵魂》是中国傩文化保护研究中的可贵成果。该书"展示"的虽仅限萍乡市上栗县一个小区域的傩文化遗存,却以开阔的文化视野,启发读者从中华纵深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举世共存的普世价值层面上认识傩文化:它起源于远古,纵贯至今,在傩祭的神秘运作中,融音乐、舞蹈、戏剧、雕刻、绘画、文学、建筑及祭祀礼仪、巫术、中医药科技等多种文化因素于一体,是以"驱邪禳灾,祈吉纳福"为价值核心的民间综合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8.
“翱翔”,古籍中多数指人的遨游,并非指今之空中飞翔之意。“昭假”,为昭格,假与格古籍中并非全为“至”义,多数用为“告”义。古籍中常见的“昭假”应是“昭告”的意思。此二词之原义,后人多不明,以致误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