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实践"即将实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是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导向。在"全实践"理念的统领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要更加注重幼儿行为察觉与园本课程开发能力、幼儿教学组织与班级管理能力、幼儿科学评价与社会沟通能力的培养。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扎实构建实践性课程体系、大力完善实践教学系统、稳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进一步深入,使学生更好地获取实践知识、形成实践能力、提升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的创意美术是以幼儿的技能发展和个性发挥为核心,以教师的引导为基础,以课程的主体为线索的通过结合多元化的美术表现方式促使幼儿进行创造性美术的设计的美术活动,它同时注重对于幼儿情感的陶冶和自我探索能力的提升。我园“创意美劳室”以得天独厚的环境、教师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让大班幼儿的美术创意得到尽情的挥洒。  相似文献   

3.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幼儿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对话交流,刨设能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在知识的分享中达成知识的自我构建,坚持宽容精神,强化理解意识,开展创造活动,重构师幼关系;通过教师的价值引导与幼儿的自主构建,在自我中发现他人,在他人中发现自己,把幼儿教学过程改造成为师幼对话、沟通、探究的诗意舞台。  相似文献   

4.
区域活动是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自主的选择活动内容和合作伙伴,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深受幼儿喜爱它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游戏材料来实现的,孩子在不断的、主动的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取信息,积累经验和发展能力。但区角材料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花费了教师大量的精力,凝聚了教师大量创造性的劳动,那么该如何来提升托班区域游戏材料的教育价值呢?按照《纲要》精神,根据教育性、儿童性、创新性、趣味性、经济实用性、操作性等自制要求,本着一物多玩,一物多用,利废利旧的原则,通过跟踪记录、观察法、园本教研等研究方法,适时对操作材料变一变,让其更为精彩,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操作、实践、体验的机会,愿每个平凡的角落萌发不平凡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5.
高鸿 《遵义科技》2003,31(4):55-56
自从我园有了科学宫,幼儿对天文、地理、物理……科学实验都非常感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通过自身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探索、研究、寻找答案的过程,是幼儿在活动中学习、、体验愉悦情绪的过程,是产生科学兴趣,关注和爱护自然界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出科学  相似文献   

6.
园本课程是以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指导,以幼儿园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幼儿现实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幼儿、幼儿园教师、家长和社区为主体构建的课程。园本课程在强调幼儿教师重要作用的同时,也突出了家长参与园本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因此,要充分利用地域特色,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要打破传统的家长教育思想,提高家长的参与意识;要及时和家长沟通,获得有效反馈,等等。  相似文献   

7.
学前阶段是语言发展,特别是掌握语音的关键时期。国内外的研究表明,2—5岁幼儿有着特别惊人的学习语音的能力,是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最为迅速的时期。这时幼儿身心发育已具备了学习语言的良好生理条件,是幼儿语言发展的最佳期。在实施木偶教育园本课程的过程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将木偶运用到幼儿游戏中,可促进其动口、动手、动脑等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根据幼儿园教师和孩子的实际情况,从“园本”入手,构建适合本园实际、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园本课程,同时,园本课程要在保持各领域平衡的基础上体现园本实际,园本课程要在完善教育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凸现人本关怀,园本课程要在激发教师教育智慧基础上力求师本情怀。  相似文献   

9.
大班幼儿生活经验不断丰富,思维能力发展较快,能迁移并拓展自身经验进行想象,但限于自身内在图式的缺乏,画面内容往往表现单一。因此活动中教师重点在于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0.
《幼儿尝试音乐创作活动的研究》是我园的省级重点立项课题,通过实践操作,教师的教学观念及指导策略也在深层次上发生了弹性的变化。研究中,我们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结合身体律动,唱、奏、动、听等综合教学的音乐教育,唤起幼儿对音乐创作的兴趣,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1.
王艳 《奇闻怪事》2009,(9):19-20
新课程的崭新的教学评价理念,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架起了一座桥梁。教师们创造着新的评价方式,用智慧诠释着评价的真正含义。通过评价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但我也发现,一些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评价学生时滥用表扬,浮光掠影,轻描淡写,  相似文献   

12.
陈华 《海峡科学》2004,(12):99-100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探索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笔者拟通过剖析我园在开展区域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教师如何指导幼儿的区域活动谈点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作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所以,如何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资源,对于幼儿园老师开展美工活动十分重要。我园地处城乡结合部,自从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我园教师充分挖掘当地自然资源,利用各种农作物,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的艺术表现和创造。  相似文献   

14.
刘晶 《科技咨询导报》2012,(28):180-181
我园根据自身特点,全体教师共同探讨学习深入研究创新性游戏活动,并以此辐射全园课程,使创新性游戏真正成为幼儿园创新教育的主线和最佳载体,充分发挥了游戏的教育功能,提升我园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了幼儿全面发展。本文详细介绍我园设计创新性游戏的方法和实施手段。  相似文献   

15.
《周易》通过打通天道与人道,为人道之“德”找到了形上学根基,并通过九卦的三陈建立了由内而外、由个人而天下的完整的“德”论体系。“德”不仅是沟通天人的桥梁,而且是谛造君子和天下得平的途径。透过《周易》的占筮形式和思辨语言,可以发现其核心是在表“德”。  相似文献   

16.
从国际上看,美国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阅读研究,并对六岁儿童的阅读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具有阅读能力的儿童求知欲旺盛,能运用语言大胆与人进行交往,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自己充满信心。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早期阅读在国内引起了学前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早期阅读是幼儿掌握与运用信息的第一步的观念已达成共识。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幼儿园对早期阅读研究都已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有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问世。每一种教学活动都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对本课题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教学应促进学生发现和创造的兴趣,满足学生主动认识世界的愿望,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终身学习的能力。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学习活动我认为小学数学课程有着与其它课程不尽相同的自身特点,小学数学教学有其特殊的规律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学习,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活”和“动”两个字。  相似文献   

18.
在组织幼儿线描画活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线描画多元的表现手法,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在分析园本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园本实际制定课题方案、预设目标、呈现问题、分析问题、阶段目标、具体实施、针对培训、现场观摩等环节推进活动的实施。  相似文献   

19.
论文源于对随机抽取的全国175个调研村村内幼教工作者、村民和幼儿家长访谈的结果。发现:小学附属园、民办园和家庭作坊式幼儿园是村内幼儿教育的主要力量,且该格局在一段时间内有其存在的客观必要性;村内幼儿教师数量不足、低学历者比重高、专业对口率低,导致家长对教师素质的满意度不高。建议通过扩大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进行政府资助等方式提高村内幼儿教师数量;继续向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下拨财政性培训经费,强化后者在村内幼儿教师培训中的责任;通过远程教育与考核、政府投放教学资源供村内民办园教师自主学习来提升村内民办幼儿教师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幼儿入园焦虑是指幼儿与自己的父母或其他抚养者分离后产生的忧伤、烦恼、紧张、不安及恐慌等情绪体验。解决幼儿入园焦虑以实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实现良好教学秩序为价值目标。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多样化,包括幼儿、幼儿园、家庭以及幼儿教育法制等四个方面的原因。通过对原因进行分析后,可以总结出解决幼儿入园焦虑的核心要素在于如何让幼儿接受和适应陌生环境和人。最后提出从家、园自律,家、园合作以及健全幼儿教育法制等三条路径来解决幼儿入园焦虑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