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REV引起免疫抑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群(REVs)主要包括REV-T株、CS株(鸡合胞体病毒)、SN株(脾坏死病毒)、DIA株(鸭传染性贫血病毒)以及从我国分离到的REV-C45株,主要引起禽类免疫抑制.本阐述了国内外对REV引起免疫抑制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属于C型反转录病毒。该病毒可引起家禽免疫功能抑制和慢性肿瘤。本文就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引起免疫抑制机制、引起肿瘤的发生和预防措施的研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属于C型反转录病毒。该病毒可引起家禽免疫功能抑制和慢性肿瘤。本文就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引起免疫抑制机制、引起肿瘤的发生和预防措施的研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为了调查新疆部分地区蛋鸡场疑似肿瘤性疾病,初步了解鸡肿瘤性疾病感染与发病情况,从喀什、阿克苏、玛纳斯等地区的7个养殖场抽选30份疑似肿瘤性疾病病例,进行现场剖解,采用病理组织学方法,ELISA抗原检测法,病原核酸鉴定法对其进行鉴别研究。结果显示:ELISA法检出马立克氏病、禽白血病及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0%、76.66%、50.00%。其中禽白血病及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的双重感染率为36.66%;PCR方法只检出马立克氏病为阳性。新疆部分地区商品蛋鸡场存在3种鸡肿瘤性疾病的感染,但引发肿瘤病变是以马立克氏病毒为主,调查结果为该类疾病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也有老鸡群发病的报导,但证据表明,这种发病可能是由于CAA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与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或与包涵体肝炎病毒等混合感染造成的。总的说来死亡率不同,通常为5%—10%,但也有报导说高达60%。死亡率最终取决于由父母垂直感染的鸡所占的比例。发病率基本上变化在20%-60%之间。  相似文献   

6.
何秀苗  王桂军  韦平 《广西科学》2000,7(4):319-323
概述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应用于家禽马立克氏病、禽白血病和网状内皮增生症鉴别诊断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特征,各病毒的特异性基因或序列及其PCR引物的位置和序列,以及PCR技术对肿瘤病特异鉴别诊断的应用。将PCR技术与其它传统的技术进行比较,PCR技术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快速、简便的特点,是目前鉴别诊断家禽病毒性肿瘤病最有效的、最快捷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鸡法氏囊病毒(HBDV)的A片断cDNA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RT-PCR早期诊断技术,结果表明,使用PrimerDesign引物设计软件,在VP5和VP2的重叠基因区设计的一对引物具有非常高的同源性和保守性,采用的四种IBDV的标准毒株,一种野毒株和一例病鸡标本通过此引物进行RT-PCR检测均得到了明显的阳性扩增结果,而两种其他鸡病病毒和一例健康鸡的法氏囊组织扩增均为阴性结果。  相似文献   

8.
欧鳗“狂游病”病毒的分离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狂游病”欧鳗的主要脏器经电镜切片观察表明:该病毒主要存在于病鳗的脑、心脏和肌肉组织中,存在有一大小约为80-100nm的圆形病毒,成熟的病毒颗粒具有清晰可见的包膜结构,病鳗组织匀浆后,经蔗糖分步超速离心法,RNA酶及DNA酶消化去除组织内DNA、RNA后,获得纯化的病毒颗粒。又经蛋白酶K消化后得到病毒的核酸,以DNAaseI或RNAaseA分别消化,经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证实该病毒为DNA病毒。  相似文献   

9.
禽流感病毒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别应用病毒分离鉴定、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间接免疫荧光(IFA)3种方法对病料组织中的禽流感病毒(AIV) 进行检测与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经鸡胚尿囊腔接种分离到的病毒,通过用禽流感病毒H5、H9亚型单克隆抗体所进行的血凝(HA)和血凝抑制试验(HI),鉴定为AIV H5亚型毒株;应用RT-PCR技术直接对病料组织抽提的RNA样品进行检测,从病料组织能扩增出大小为229bp的AIV通用目的片段和大小为380bp的H5亚型特异性片段;取病料组织的过滤液接种狗肾上皮细胞(MDCK)单层,24h后用H5亚型AIV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在细胞核、细胞质内观察到特异性的荧光。研究的结果表明,3种技术都可对病料样品中的AIV进行检测,而RT-PCR和IFA两种方法还可直接对病料样品中的病毒进行亚型的鉴定。相对而言,后两者具有更快速、更敏感、操作更简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为了简化聚链反应(PCR)程序和加快检测速度,将二温式PCR与多重PCR结合起来,建立一种同是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和鸡传染性喉气炎病毒(ILTV)的二温式重PCR技术,试验根据IBV和ILTV的基因文库,设计2对分别与IBV和ILTV某段基因序列互补的引物。用这2对引物同一样品中的IBV、ILTV核酸模板进行二温式多重PCR扩增,结果均同时得到2条特异性大小与实验设计相符的1720bp(IBV)和647bp(ILTV)的扩增带,而对其他6种禽病病原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明,该二温式多重PCR技术检出10pg的IBV RNA模板和10pg的ILTV DNA模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