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宋金秋  黄春雷 《甘肃科技》2012,28(21):34-38
通过对采自东昆仑中段的几个软玉样品进行薄片观察、粉晶X射线衍射分析和电子探针EMPA实验,确定了该软玉样品的主要矿物组成是透闪石。其成分与理论透闪石成分基本一致,主要是由Ca、Mg、Si的氧化物组成,还含有少量的P、Al和Fe的氧化物等杂质成分。通过计算获得的青海软玉中透闪石的晶体化学式与透闪石标准的晶体化学式基本一致。进一步研究认为,杂质和结构是影响青海软玉质量的重要因素。青海软玉的结构与和田玉很相似,主要是纤维变晶结构,极少量软玉为纤维粒状变晶结构。比较发现,东昆仑软玉是一种优质软玉,其矿床特征、产状特征、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等与新疆软玉都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2.
甘肃马衔山软玉矿矿化见于新元古界马衔山群一套混合岩、大理岩、黑云母片岩组成的变质地层内,被认为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齐家文化玉器玉料的重要来源之一。在野外考察采样基础上,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电子探针、ICP-MS、LA-ICP-MS等测试技术,对马衔山成矿围岩及其软玉玉料进行了矿物、岩石及地球化学分析,确定了该地软玉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和主微量、稀土元素组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马衔山软玉成矿及产地来源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获得以下主要认识:(1)马衔山软玉具片状变晶结构和纤维交织结构,玉料主要由透闪石、少量榍石、微量黝帘石及磷灰石组成,优质玉料透闪石含量可达98%以上;(2)透闪石为3个不同时期矿化产物,成玉主要和中晚期的透闪石化有关。玉料属于镁质大理岩成因,成玉主要和晚期的碱性花岗岩侵入形成的交代变质作用有关;(3)马衔山软玉微量元素组成,稀土元素含量及分布模式和新疆和田、青海地区及辽宁的软玉有所不同。微量元素具有Th/U高、Cu低特点,稀土元素含量低、具有"海鸥式"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等可以作为该产地玉料的源区特征。  相似文献   

3.
青海三岔口软玉成矿类型及成矿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岔口软玉矿区野外考察后发现三岔口软玉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呈渐变接触产于火成岩体与碳酸盐岩之间的接触交代型;二是呈突变接触产于碳酸盐岩层中的热液充填型.前一种产状的软玉多产于断裂带两侧,是基性火成岩与碳酸盐岩直接接触交代的结果;后一种产状的软玉多产于断裂带附近的围岩中,是接触交代形成的含透闪石成分的流体,在温度压力骤降的情况下沉淀结晶而成.其中基性火成岩提供了软玉形成所需的Si,白云岩则提供了Ca,Mg等成矿物质.结合成矿构造背景的研究,提出东昆仑地区极有可能是一潜力巨大的软玉成矿带.  相似文献   

4.
三岔口火成岩特征及其与软玉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海省东昆仑三岔口软玉矿区内出露的火成岩主要为基性辉长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稀土总含量高,强不相容元素、轻稀土元素富集,岩浆分异演化显著.构造投影判别及稀土、微量元素分配型式均反映了消减带火山弧环境.研究认为岩体为软玉的形成提供了Si和OH-等矿源物质,结合实地勘查资料提出该地软玉是在地壳深部还原性环境及较高的温度下,岩浆热液交代碳酸盐岩形成含软玉质热液,最终充填碳酸盐岩岩石裂隙而成.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李洲坳东周墓出土玉器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晶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红外光谱显示所测4件样品均为透闪石质软玉;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样品G47∶3和G36∶1由较纯的透闪石组成,G21∶1和G21∶2主要矿物为透闪石,但是出现高岭石矿物的峰,表示其受沁后,出现黏土化。  相似文献   

6.
晶化温度对堇青石玻璃陶瓷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DTA、XRD、SEM以及红外光谱等先进的测试技术,结合样品性能的测试,分析了晶化温度对堇青石玻璃陶瓷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样品主晶相为α-堇青石相,随晶化温度的提高,α-堇青石相析出量增加,样品强度增大,热膨胀系数减小,但当温度超过1 000 ℃后,晶化温度对样品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较小;本实验确定堇青石玻璃陶瓷最佳晶化温度为1 000 ℃;低温下钛离子以四配位状态存在,随晶化温度升高,四配位钛离子消失,主要以镁铝钛酸盐相存在;含钛晶相的析出,促进玻璃系统分相,有利于主晶相的析出.  相似文献   

7.
对聚乙交酯纤维和聚丙交酯纤维进行体外降解和细胞接种试验,研究两种纤维的体外降解行为,观察细胞在两种纤维上的黏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聚乙交酯纤维适合细胞的黏附和增殖,但是其降解速度较快;而聚丙交酯纤维的降解速率较慢,但是细胞在纤维上的黏附和增殖情况较差。根据两种纤维的特性,设计了一种具有皮芯结构的新型纤维基组织工程肌腱支架,既能为细胞黏附提供场所,还能在降解中承担一定的力学载荷。  相似文献   

8.
贵州软玉的岩石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贵州软玉和其他产地典型软玉的取样,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RD、WDXRF等手段对矿物组成、化学成分以及岩石矿物学特征进行研究.分析表明贵州软玉的矿物成分主要以透闪石为主,次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和方解石,此外还夹杂了少量类质同象替代物;而铁的混入是影响贵州软玉颜色的关键因素,与其他典型产地软玉类型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9.
在正交偏光显微镜(PLM)和扫描电镜(SEM)下观察了不同结晶条件下PA1010/6共聚物结晶及球晶形态.Tm-20℃恒温结晶条件下,1#、2#、3#样品PLM下可以观察到正环状球晶,但球晶尺寸逐渐减小,4#、5#、6#视野很暗,说明结晶度不高;7#、8#、9#、10#、11#样品中PA6含量占绝对优势,视野亮说明结晶度相对较高,但除9#样品外没有观察到球晶特征.Tm-10℃恒温结晶条件下,1#、2#样品PLM下可以观察到正环状球晶,而3#样品是负放射性球晶,4#、5#、6#视野很暗;7#到10#样品能观察到不规整的放射状负球晶,而11#样品观察不到球晶结构.自然降温结晶条件下,1#样品PLM下观察到混合光性放射状球晶,而2#样品视野稍暗,且球晶为带消光环的正光性球晶,3#样品视野更暗,也无球晶特征;4#、5#、6#样品视野视野仍然很暗;从7#到10#样品亮度依次增加,能观察到不规整的放射状负球晶,11#样品仍然观察不到球晶结构.SEM下对比研究7#和9#样品,表明7#样品结晶区小,而9#样品有比较大的结晶区.  相似文献   

10.
在采用红外光谱仪和X衍射仪了解新鲜乳酸锌和回收乳酸锌的化学结构和晶型的基础上,比较了新鲜乳酸锌和回收乳酸锌对丙交酯粗产率和丙交酯含酸率的影响,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脱结合水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鲜乳酸锌和回收乳酸锌的化学结构相同,都是由正方晶、斜方晶和单斜晶组成的混晶结构,但各晶型的含量不同.回收乳酸锌的催化活性与新鲜乳酸锌相当,丙交酯产率分别为75.7%、72.1%.这表明乳酸锌是一种价廉、催化效率高且可回收使用的丙交酯催化剂,这对于工业化生产中降低生产成本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