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葡萄酒评价中,简单的感官评价难以真实反映葡萄酒的质量.结合实际感官评价数据,运用SPSS软件,利用MATLAB建立配对样本T检验模型,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求解,得到两组评酒员的评价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的结论.同时通过对两组评酒员对样本打分的情况进行方差分析,采用图表分析法初步得出两组评价结果的稳定程度分析,并用方差分析法进行结果验证,结果表明第二组评价结果可信度更高.利用文中的研究方法可对评酒员的评价结果进行科学评判,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葡萄酒的准确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赵熙  漆志鹏 《科技信息》2013,(6):144-144,146
本文主要讨论了葡萄酒评酒员的评酒结果的可信度研究。首先要利用评酒员对葡萄酒的感官评价,确定哪一组评酒员对葡萄酒的评价更可信。利用Excel对两组评酒员对葡萄酒的评分进行处理,分别得到各评酒员对红、白葡萄酒中各样品酒的分数及各样品酒的平均分,将两组的平均分作为两个配对样本,利用SPSS中配对样本t检验得出两组评酒员对红、白葡萄酒的评价结果都有显著性差异。利用SPSS中可靠性分析将上述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第二组评酒员的可信度更好。  相似文献   

3.
主要利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两组评酒员对葡萄酒的评价结果有无显著性差异及可信度问题进行探究,得到两组评酒员的评价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第二组评酒员的评价结果更为可信的结论.然后利用因子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对酿酒葡萄及葡萄酒的理化指标进行探究,把红葡萄分为四个等级,得到酿酒葡萄在酿造的过程中醛类大多转化为醇类和酯类,醇类和酯类的量变化不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运用配对T检验和灰色关联性分析两种方法分析了评酒员间评价结果的差异性,同时根据Kendall协调系数W-检验和标准差分析了评价结果的可信度.结果表明:评酒员的评价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得到了第二组评酒员评价结果更可信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5.
首先通过配对T检验方法对两组评酒员对葡萄酒的评价质量数进行检验,并且计算方差均值,以选取更为可信的一组评酒员对葡萄酒的评价质量数作为葡萄酒分级的样本数据;其次通过相关分析法对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与酿酒葡萄的理化指标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以选取与葡萄酒显著相关的酿酒葡萄的理化指标作为葡萄酒分级的部分指标;最后利用聚类分析法对葡萄酒分级.利用该方法可对葡萄酒进行有效评价.  相似文献   

6.
基于统计学的方法,建立了评价葡萄酒质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t检验、F检验、秩和检验等显著性分析的方法,对葡萄酒评酒员的评价结果进行显著性分析。建立葡萄酒评酒员评分可信度指标的数学模型,对多组评酒员的评分可信度分析。对葡萄的理化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置信区间的分析,建立葡萄酒质量的分级模型。通过典型性相关分析,分析酿酒葡萄与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利用t检验对两组葡萄酒评酒员的评价结果有无显著性差异进行可信度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求得酿酒红葡萄有8个主成分,酿酒白葡萄有10个主成分,最后基于两种葡萄的评价总分对红白葡萄的质量进行分级.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利用成对数据的t检验对两组评酒员对葡萄酒质量的评价结果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然后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线性加权法得出酿酒葡萄品质的数值指标,最后通过构造线性映射模型实现对酿酒葡萄的分级。  相似文献   

9.
对两组评酒员的平均打分进行双样本t检验及kendall协调系数W检验,最终确定第一组评酒员更可信;然后利用基于主成分的聚类分析和评酒员对酒样平均打分,实现酿酒葡萄分类定级;采用基于主成分的多分类Logistic回归建立酿酒葡萄与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制定葡萄酒分类标准,利用基于主成分的多分类Logistic回归建立酿酒葡萄和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与葡萄酒等级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就2012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甲组A题中的问题,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在SPSS19.0统计软件的运行环境中进行计算,对两组评酒员评定的结果进行检验,分析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组间的评酒员对相同酒样的评价是具有显著性差异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两组评酒员感官评价结果,运用多元总体的均值向量和方差的检验,得到感官评价结果的显著差异性.进而通过系统聚类法得到对酿酒葡萄的分级结果.应用相关分析原理进一步研究葡萄与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之间的确定性关系,建立回归模型.应用主成分分析,逐步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仅考虑酿酒葡萄和葡萄酒的理化指标对葡萄酒质量的影响不大,不能仅用葡萄和葡萄酒的理化指标来评价葡萄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对2012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的解答,建立了葡萄酒质量的评价模型,对葡萄和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与其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问题1中,通过非参数检验方法检验这两组品酒员对酒的打分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利用协和系数分析检验两组品酒员对酒的打分的可靠程度.在问题2中,采用了基于SOM网络的等级分类和SPSS的聚类分析对酿酒葡萄进行分类,然后根据每一类葡萄酒得分均值对葡萄进行分级.在问题3中,以葡萄的指标数据为输入层,葡萄酒的指标数据为输出层,建立BP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得到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在问题4中,首先采用灰关联模型,得出酿酒葡萄和葡萄酒理化指标和葡萄酒质量的关联度,然后建立支持向量机的回归拟合模型,得到葡萄酒和酿酒葡萄的理化指标与葡萄酒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两正态总体方差不等且未知的前提下 ,检验它们的均值是否相等 ,用经典方法处理此问题是困难的 .而在贝叶斯学派观点看来此检验与等方差情况下的等均值检验并无本质差异 .本文使用贝叶斯学派方法导出此假设检验的统计量 .  相似文献   

14.
王宜静 《甘肃科技》2009,25(3):72-73
假设检验是数理统计的一个重要内容,一般的统计教材只讨论了正态总体下均值和方差的检验问题。利用ρ值检验法给出了小样本下指数总体均值的检验问题,同时,分析了大样本下的检验问题。  相似文献   

15.
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钢铁企业安全成本AHP(层次分析法)模型,利用某公司安全成本指标体系和专家打分结果,得出某公司安全成本各项目的权重.利用历史数据对模型结果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AHP模型在钢铁企业安全成本评价方面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将原有的多元正态总体均值的最紧致某处最优势检验推广到渐进多元正态总体均值的最紧致某处最优势检验.并利用秩集样本进行了渐进多元正态总体均值的最紧致某处最优势检验.  相似文献   

17.
两总体分布均值相等的U统计量检验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任意总体分布且方差未必相等的情形下,给出了两总体分布均值相等的U统计量检验法,并讨论了检验统计量的相合性、渐近正态性及检验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将原有的多元正态总体均值的最紧致某处最优势检验推广到渐进多元正态总体均值的最紧致某处最优势检验。并利用秩集样本进行了渐进多元正态总体均值的最紧致某处最优势检验。  相似文献   

19.
该文对传统的假设检验教学提出了一些改进,认为参数检验并不仅仅是正态总体参数的检验,因而在教学中应着重介绍假设检验的思路而不是正态总体均值与方差的检验公式,并提供了2 个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的例子。  相似文献   

20.
利用多元中心极限定理,证明了两个正态分布变异系数差具有渐近正态性,从而给出了一种新的检验两个正态总体变异系数差异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