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纳米摩擦发电机可以收集环境中不同形式的机械能,在自驱动系统、物联网和蓝色能源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作为能量器件,纳米摩擦发电机的实际应用在于进一步提高功率输出,其核心在于提高摩擦电荷密度。介绍了提高摩擦表面电荷密度的技术方法,综述了提高摩擦纳米发电机电荷密度的研究进展。同时,以接触-分离模式的摩擦纳米发电机为例,探索了摩擦表面电荷密度的影响因素和改进措施,以为实现摩擦纳米发电机超高电荷密度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2012年,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该技术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实现了对人体运动能、风能、声波能、海洋能等各种机械能的收集。其中植入式摩擦纳米发电机(iTENG)可将生物体内的心跳、呼吸肌运动等生物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驱动有源植入式医疗器件,可显著提高可植入式医疗器件的使用寿命,在未来植入式医疗行业中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iTENG的结构、工作原理、输出性能及其在有源植入式医疗器件供能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iTENG应用到临床治疗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与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单纯收集环境机械振动能量相比,与TENG相结合的新型复合能源电池能够收集多种形式的能量,具有更宽的工作频率范围和更好的输出性能。近年来,复合型能源电池逐渐向小型化、便携化、智能化发展。分别从TENG与太阳能电池、电磁发电机、压电纳米发电机、多种类型发电机以及其他能源电池相结合等几个类别,综述了复合型能源电池在工作模式、结构、能量输出、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复合型能源电池面临的挑战。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复合型能源电池需要进一步在集成化、大功率、长寿命等方面深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4.
汪朋飞  杨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4):9716-9723
全球范围内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自从2012年摩擦纳米发电机(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的概念被提出以来,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微纳新能源产生装置,成为众多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针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到的1908篇摩擦纳米发电机研究领域论文从出版年、引用次数、发文期刊、机构、作者和关键词等角度进行图谱分析,总结摩擦纳米发电机领域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热点并预测前沿趋势,为深入了解摩擦纳米发电机领域的研究现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你能想象吗?人体内可以放个发电机!不久前,我国科学家研发出纯天然生物全可吸收摩擦纳米发电机。它是一种可植入人体的能源转换装置,可以收集不同形式的生物机械能,并将其有效转换为电能,此类生物机械能可源于心跳、呼吸、肢体运动及脉搏等。研究人员利用5种自然来源的可降解材料(纤维素、甲壳素、丝素蛋白、米纸、蛋清)研发出不同类型的纯天然生物全可吸收摩擦纳米  相似文献   

6.
 新型的摩擦发电机是基于摩擦起电效应和静电感应相互耦合的能量转换设备,是一种可持续的、稳定的、绿色的能源供给方式。当摩擦发电机应用于各种微弱环境能量的收集时,其器件结构需要精心地设计,以满足灵敏度和效率的要求。概述了多种适用于微弱能量条件的摩擦发电机设计,分析了其工作原理与应用场景,展望了该技术未来在人体健康监测与医疗设备的发展、可持续电子系统的建立以及安全预警设备的完善等方面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现代交通系统越来越复杂,为例解决各种交通问题,智能交通系统应运而生,这离不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智能交通发展特点及优势,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从交通监测、智能导航、智能驾驶三方面进行阐述。智能交通系统涵盖多个领域,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其中应用重点,未来将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常用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是一种超弹性聚合物,但迄今对其理论分析均采用线弹性本构假设,没有通过实验证明其是否有效.首先基于超弹性本构对PDMS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接触力学和静电感应性能进行仿真;其次通过光刻和复型工艺制备了PDMS金字塔织构,构建了摩擦纳米发电机实验装置,并将实验与理论结果对比.研究表明:随着施加压力增大,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接触面积和开路电压均随之增加,之后趋于稳定;相比于超弹性本构,采用线弹性本构高估了金属与PDMS的接触面积,低估了使摩擦纳米发电机开路电压稳定所需施加的压力;采用超弹性PDMS本构的仿真结果与实验更为吻合.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的出现,智能交通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技术的发展,使得交通管制更加快捷、智能、高效,在很大程度上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本文首先介绍了无线通信技术和智能交通系统的相关概念及发展状况,然后分析了几种通信技术的各自特点及其优缺点。最后列出了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各种应用情况,从而增进读者对于无线通信及其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应用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王琨 《当代地方科技》2010,(16):138-138
从现状分析智能交通系统的构架以及对系统组成的逐层研究,从而对整个智能交通系统做出了规划和整理。结合现状从节能、经济、环境、安全等方面阐述智能交通系统的作用以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智能物流运输系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现代物流表现为企业生产与运输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与服务,其中货物运输所需的成本,时间及货物在途的状态控制是整个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将智能运输技术与物流管理相结合,将会极大地提升物流的服务水平,现代物流与智能运输的结合点是交通运输信息的采集与提供,就智能运输技术而言,可用于物流管理的有移动信息技术,车辆定位技术,车辆识别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等,结合物流业务特点,构筑了智能物流运输系统框架,根据案例分析,提出了当前物流企业计算机管理系统向智能物流系统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Particles matters (PMs) have raised serious concerns due to their great impact on human health. Coupling triboelectric effect and electrostatic induction,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TENG) has demonstrated as a practical sustainable power source for portable devi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NG, such as high electric field and high output power, make it a promising technology in air cleaning applications. Here, the mechanism of the TE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elf-powered air cleaning technologies are reviewed. Using the TENG as a voltage source, a self-powered air cleaning system for removing SO2 and PMs is developed; and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nanofiber filters is greatly enhanced due to electrostatic attraction. More importantly, the technology is not only most effective for removing nano-scale particles that cannot be effectively filtered using conventional fiber-film filters, but also produces no ozone emission. Besides being an independent power supply, a vibration TENG based triboelectric filter is designed to effectively capture the PMs from automobile exhaust fumes. Hence, the TENG demonstrates its great potential in self-powered air cleaning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3.
从我国交通、城市化、能源、环保多方面的统一,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出发,在我国未来综合交通系统中,应大力发展节油洁净的电气化交通。上海磁浮示范线的建成与顺利运营,宣告了作为人类第六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磁浮交通已经诞生,它将在我国综合交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从开拓应用、推进产业化与加强技术的研究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在我国积极发展磁浮交通的有关战略性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祝玉娟  段汉明 《河南科学》2012,30(11):1658-1662
城市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城市持续、稳定发展的支撑体系.以银川平原为例,从供排水、交通、能源等几个主要方面入手,论述区域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并探讨其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作者认为,应立足于银川平原地区的水资源现状,建设区域性输配水工程,加快城市供水的发展;增加区域内排水管道的铺设,扩大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以减少环境污染;积极转变综合交通运输方式,提高集约化发展水平,与银川平原产业发展相匹配;优化能源结构,完善电力系统,提高居民用电所占的比重,加快发展城市供热和城市燃气,促进城市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吉林电网风电渗透率高,受风电随机波动性、电网负荷水平以及冬季社会供热需求等因素的制约,吉林风电面临着严峻的消纳瓶颈,已严重制约风能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开发适应强波动性电源的智能风电调度系统,利用储热及风电供热技术等新兴技术,提高电网调节能力,增加用电负荷规模,是破解风电消纳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吉林风电大规模联网面临难题,介绍了风电功率预测技术、储热技术和风电供热技术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阐述了风电消纳相关技术的应用进展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直流微电网是未来智能配用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节能减排和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DC-DC变换器是解决直流微网、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等接入主电网的重要技术基础.分析了储能型非隔离双向DC-D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和数学模型,总结了5种DC-DC变换器的技术特点以及在直流微网中的应用,最后对直流微网的发展趋势和技术难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超级电容运用于混合动力具有优异性能,这使它成为车载电源值得研究的课题之一,介绍了其在汽车领域中的发展,着重介绍超级电容混合动力车制动能量回收以及智能启停控制系统的应用,并分析展望超级电容在混合动力车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从传统智能交通发展现状及瓶颈着手,结合车路协同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车-路-云-法一体化智慧交通解决方案,并在郑州智慧岛开放道路条件下实现了L4级自动驾驶公交示范运营,面向乘客实现常态化运营。项目成功落地验证了车路协同核心应用(盲区预警和信号协同)方案的可行性,为车路协同技术创新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结合国家最新5G及交通强国政策要求,对车路协同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