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微机辅助测量技术来研究磁滞回线的动态磁化过程 ,分析在不同的初始磁场强度下的磁滞回线 ,并从理论上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  相似文献   

2.
绝大多数铁磁材料都用于动态磁化条件下工作的磁性器件,其动态磁性能是磁性器件好坏的关键.由于磁性材料的磁化过程很复杂,影响磁性材料磁化特性的因素又很多,在多数场合无法用解析方法来定量描述磁化过程的规律,只能通过实验来测定.本文利用微机辅助测量技术来研究磁滞回线的动态磁化过程,分析在不同的初始磁场强度下的磁滞回线,并从理论上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新型孔用圆度误差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孔用圆度误差测量仪的工作结构,用测量算例验证了孔用圆度误差测量仪的工作原理,说明了该孔用圆度误差测量仪的测量过程,分析了新型孔用圆度误差测量仪的工艺特点,总结了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并提指出了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动态参数测量仪是采用单片微型计算机控制的微型机系统,可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动态测量、储存。接不同的传感器也适用于对其它的动态参数的测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示波器观察和测量铁磁质的动态磁滞回线、剩磁、矫顽力等.并通过实验说明了铁磁质的磁化特性不仅与材料自身性质有关.还与磁化场的波形及频率有关.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铁磁物质磁滞回线测量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如何利用示波器观察和测量铁磁物质的磁滞回线、剩余磁感应强度和矫顽力.同时也详述了怎样描绘介质的基本磁化曲线和μ-H曲线.  相似文献   

7.
Fe含量对FeCu颗粒膜磁滞回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共蒸发法制备了不同组分的FeCu颗粒膜,用X射线衍射仪(XRD)确定了样品的物相组成,用扫描电镜(SEM)观测了颗粒的平均直径,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了样品的磁滞回线,根据测量结果用Origin软件对样品的磁滞回线进行了分析,探讨了Fe含量对FeCu颗粒膜磁滞回线的影响.结果表明:FeCu颗粒膜是颗粒取向均匀的非固溶磁性膜.矫顽力、剩磁、剩磁比均随铁含量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在铁含量为25%左右时剩磁、剩磁比取极小值;而矫顽力在铁含量为30%左右极小.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用TMS320C54x信号处理器和光栅位移传感器设计一种智能测量仪。利用光栅传感器把位移转换成电脉冲的特点,同时利用DSP信号处理器的高速度、高性能和高集成度的优点,阐述了该测量仪的测量原理、方案实现和软件设计。主要用于位移测量与光栅尺配套。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大惯性系统快速测量的自适应动态补偿方法。依据这一方法,我们已研制出“自适应动态校正快速测量仪”样机。该机可使测量速度提高8倍,预测精度达到1.5%。  相似文献   

10.
锭脚轴承孔测量仪采用电阻应变片动态测量装置,通过非电量电测法连续而精确地测定锭脚轴承的内径尺寸.该测量仪实现了自动测量,使用方便,且可实行现场测试,较现行传统的手用塞规测量方法,明显提高了测量精度,解决了生产中的难题,有利于提高锭子制造精度,改善了锭子工作状态,提高了锭子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分析测量了铁电薄膜的开关特性.介绍了测量铁电薄膜开关特性的重要仪器——双极性双脉冲发生器,以及利用双极性双脉冲测试铁电薄膜电滞回线的原理.这种电滞回线比用常规测量方式所测出的电滞回线更能真实地反映出铁电薄膜的特性,同时还能反映出铁电薄膜的极化转向过程.  相似文献   

12.
利用GDS(global digital system)动三轴仪对固化淤泥土开展动三轴UU试验,研究其轴向累积应变、动强度、动应力-动应变滞回曲线和动弹性模量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固化土轴向应变随振动次数呈阶梯状分布,轴向应力较小时,固化土轴向应变先随振动次数增加而增大,随后趋于稳定,且固化掺量越高,轴向累积应变越小。固化土的动应力-动应变曲线呈应变硬化型,试样发生剪胀破坏,固化剂掺量越大,曲线越陡。复合固化剂掺量和围压越大,滞回圈的面积越小,其位置越靠近竖轴;滞回圈的面积先随振动次数的增加逐渐增大,当振动次数超过1 000次后,其面积逐渐维持稳定。经复合固化改良后,淤泥土的初始动弹性模量有显著提高,且围压越高,动弹性模量越大,但在动力作用下变化显著,当应变超过1.0%后,固化土的动弹性模量与素土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13.
一种磁流变阻尼器非参数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Bingham塑性模型的基本思想,建立了一种简单的磁流变阻尼器非参数模型.该模型假设MR阻尼器的阻尼力由3项构成:气囊力、MR流体粘性阻尼力以及由于磁场作用所引起的阻尼力.气囊力被表示为活塞位移的线性函数.磁场引起的阻尼力则表示为一个没有线性增长的磁滞环.理论与实验结果的比较指出:非参数模型数据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该文所提出的模型,具有各参数物理意义清晰,容易根据实验数据确定的特点,可以用来描述一类线性比较好的MR阻尼器.  相似文献   

14.
温度是影响超磁致伸缩材料性能的主要原因,而磁滞损耗所产生的热量对材料的性能会造成很大影响。通过理论计算得到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磁滞损耗,为电流互感器的补偿提供基础,实现装置无磁饱和、精度高、速度快的目标。通过计算分析得到了基于Jiles-Atherton模型和BP-神经网络的磁滞模型参数,再利用四级四阶龙格库塔法进一步求解基于上述已求得参数的Jiles-Atherton磁滞模型,进而画出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磁滞回线求出对应的磁滞损耗。  相似文献   

15.
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修饰剂,对具有永磁性的NdFeB磁性粒子进行了表面修饰, 使之表面带有活性-NH2基官能团.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分析、透射电镜以及磁性分析等方法对磁性微粒表面功能团进行表征,证明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达到了理想的表面修饰效果.该法试剂易得,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可以使氨基化的永磁微粒进行进一步的生物应用.  相似文献   

16.
大学物理实验所使用的高斯计通常只能测出空间某一点磁场的一个分量,且不能对测量点进行空间定位,为完善实验功能,改进实验效果,设计了基于霍尔效应原理的磁感应强度矢量测量仪,通过调节三维坐标架实现组合式霍尔传感器探头的移动,完成3个分量方向磁感应强度信号的测量。组合式传感器与三维坐标架的一体化结构实现了空间任意一点磁感应强度矢量的测量。  相似文献   

17.
考虑到Landau自由能在平衡态时必须是稳定的以及Landau唯象模型中的每一个序参量都必须是实数,BiFeO_3材料的Landau自由能展开系数被重新计算.利用这些参数,模拟了电滞回线、磁滞回线和随外加磁场变化的磁电耦合系数,理论结果与最近报道的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8.
利用Labview的图形化开发平台和数据分析处理功能代替了原先的硬件积分过程并实现了磁滞回线的自动测绘。在此基础上,针对实验室教学需要,本文设计完成了磁滞回线测量的虚拟实验的主要构成部分,虚拟实验的开发将对实验教学提供很大的帮助和支持。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