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直销进入中国后不久,便有大经销商与内资直销公司进军海外市场,不过这些活动大多没有形成规模,也没有在业界形成影响力。直销企业初期的海外扩张更多的只是做出一种与国际化接轨的姿态,或者是宣传上的需要,其目的还是为国内市场服务。  相似文献   

2.
根据直销法草案的具体规定和中国直销市场现实状况,我们可以将准备进入中国直销市场的企业分为外资实力企业、外资黑马、内资实力企业、内资黑马、灰色企业。直销立法之后他们何去何从,每个群体有他们自己的小算盘。  相似文献   

3.
很多内资直销企业在选择出兵海外时,往往容易盲目选择国家或地区,或随便找一个自认为经验的人,交由该人一手操控,没有从整体上根据国际直销市场的状况去分析和定位,一旦投资失败,损失和耗费的精力物力是难以想象的,甚至会对企业以后向海外发展的战略激情产生动摇,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  相似文献   

4.
1995年,李金元创立天狮;1998年,李金元率领天狮征战海外;2005年年底中国直销行业立法,天狮的百亮超市等在国内蓬勃发展。在这13年间,天狮有两条线贯穿始终:坚持海外发展、顺应国内形势。在业界人的天狮形象中,也有两个描述:海外发展最成功的内资企业,应该拿牌还没拿到的内资企业。  相似文献   

5.
一系列发展态势体现出外资直销企业对中国市场继续向好的信心,以及他们面对变化积极应对、与时俱进的发展思路。2019年,中国直销行业遭遇发展严冬,导致绝大部分直销企业的业绩大幅下滑,有些甚至断崖式下跌。更有一些企业停止了直销业务、转让了直销牌照。相对而言,2019年外资直销企业的总体表现要好于内资。  相似文献   

6.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这已经是共识。但中国哪些城市是最佳或者最糟糕的市场,却没有共识。 不管是外资直销企业还是内资直销企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在中国的市场上成为赢家。  相似文献   

7.
在国内直销法规的高门槛和严格限制下,内资直销企业的经营成本与法规风险也大幅增加,一些企业因为“吃不消”而放弃直销转型传统;也有一些企业很看重直销的经营模式,对直销行业始终不离不弃,坚守国内阵地;另外一些企业面对国内直销政策难以获得重大突破的情况,它们最终选择了出兵海外。  相似文献   

8.
《当代地方科技》2005,(11):62-65
随着中国直销越来越法制化.游戏规则越来越明朗、规范.一些有实力的内资企业开始涉足直销模式.纷纷表示欲申请直销牌照,进军直销市场.在大唱直销高调的同时,绝大多数传统企业不会把身家性命全赌上,而倾向于选择多种模式经营,目前企业采用得最多的是保持原来的传统产品线经营模式.而另外研制新的产品线来进行直销。  相似文献   

9.
《当代地方科技》2006,(12):76-77
1 内资企业越做越大 2006年直销牌照的发放,不啻于一次行业的重新洗牌。随着蚁力神、南京中脉、新时代陆续获得准入资格,中国内资直销企业终于正式进入历史舞台。面临10家外资获牌公司的围追堵截,外围其他国际巨头的虎视眈眈,内资的日子并不好过。  相似文献   

10.
瓜拿纳、万基、富饶,这些曾经万丈雄心的企业在中国的直销市场上演绎着一幕幕内资资本进军直销的悲壮奋斗史。而现在,海王似乎也正在步他们的后尘。 这是我们在内的众多希望民族直销企业崛起的人不愿意看到的,我们多少渴望庞大的中国直销市场在壮大外资企业的同时,也能衍生出中国自己的直销企业群。我们多么渴望像海王这样的民族直销企业,能早日脱困! 但仅仅有旁观者的祝愿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企业要能找到困境的症结与脱困的措施。如果我们的这组文章能对海王直销的发展有所启发,则目的已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对于那些想要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以及刚刚起步的内资直销企业,立新公司与其团队在中国的经历是一本不能不读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本土直销企业究竟该如何进行海外扩张?幸运的是,经过十多年的积累,我们已经拥有了大量具有丰富海外经验的公司管理人员和经销商,而且,他们愿意无私地分享实战经验,并希望中国本土直销企业在新一轮的海外扩张潮中,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诚然,以美商为代表的直销强势集团军占据着中国乃至全球直销的大半江山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华人直销企业的板块式崛起也不容小视。在直销立法后得以破冰的华人企业,如何在中国直销市场上活下去,并且活得精彩,要走的路依然很长。现代化企业的治理,高科技的研发,美商有着天然的优势。而真正让华人尤其是内资企业能够突出重围并且亮剑于世的,无疑只有华人与生俱来的传承——中医以及中医药文化在直销领域的擎天巨臂之力。  相似文献   

14.
单层次、8000万注册资本,2000万保证金.透明的报备披露制度……这一个个带有中国特色的直销规则、让许多习惯了多层直销的外资直销企业.内资直销企业和传统保健品企业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直销管理条例》实施后的半个多月中.除了欧瑞莲明确向媒体爆出首递直销牌照申牌的消息外.更多的消息是某些企业准备转型做特许经营、某些企业准备退出直销行业……  相似文献   

15.
中国直销:请问直销法出台对天狮来说具有什么意义?李金元:国家颁布的《直销管理条例》对直销公司来说是一个值得庆祝的事情,直销企业将有更大的市场空间,可以名正言顺的为自己争取发展机会,天狮集团作为国内知名的直销企业更是对两个条例的颁布感到振奋。天狮从1995年创立以来,经历了1998年的禁传和后来的海外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应对市场转型的经验。因此,我们对达到《直销管理条例》中规定的要求有信心,我们也具备这种条件。  相似文献   

16.
2008年起,中国本土直销业迎来第三波海外扩张潮,这与以往的任何一次海外扩张都有着根本不同。从1998年的"出走"到2005年的"逃亡",再到今天的海外征服之路,中国本土直销企业从大涛大浪中坚强的挺了过来。必须要为第三波海外扩张潮喝彩,因为这是中国本土直销企业第一次因为实力壮大和企业发展的渴望而形成的全球化之路,他们在出行时已经拥有了雄厚的资金、丰富的管理人才和准备开拓世界的心态,他们不再仓惶出行也不再打无准备之仗。  相似文献   

17.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面对陈湛这样—个性情中人,突然很想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他送别。他说他又要走了,而且在中国直销真正开放前不再回来。从安利到天狮再到美罗国际,从海外到国内、从国内到海外,陈湛的直销之路就一直这样曲折前进着,这样的经历也几乎让他变成了一个标准的海外直销人。回来两年多,他已经有些看不懂中国直销业了,他觉得中国直销业的糟糕情况已经完全超过了他的想象,他甚至认为中国的直销已经突破了道德的底线!因此,陈湛再次选择了从国内到海外,不仅是出去“取经”,而且要“修庙赚钱养和尚”,他试图找出一条中国直销企业可以遵循的道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直销20年的短短岁月中,涌现出了太多的直销企业。入选中国直销20年之最具价值企业的,则是众直销企业中的翘楚。他们或历史悠久,沉淀厚重;或后生新锐,豪情勃勃;或外资大佬,资金雄厚;或内资巨头,当仁不让……他们是这20年来优秀直销企业的缩影,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曾经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直销业的健康发展,可以坚信,在未来的岁月中,他们将创造出更多的辉煌。  相似文献   

19.
中国直销20年,有太多的直销企业不断涌现。这些直销企业成为后起之秀。尽管他们在开业或起盘后表现出不同的发展之路,有的随着中国直销回暖的趋势走向正轨,有的却由于各方原因停滞不前,甚至逐步离开直销人的视线。在它们中,有的原本就是直销企业,也有的是从传统转型而来的新兴企业;它们中有外资,也有内资直销企业。无论走向如何,这些企业融入中国直销界,都为中国直销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中国直销添了新丁。在2009年,随着中国直销行业的整体回暖,新开业和新开盘的直销公司越来越多,这些公司为中国直销注入了新血液,让更多的人开始期盼他们的下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赢在天狮     
《当代地方科技》2005,(7):61-61
值国内最大的内资直销企业——天狮十周年之际,《中国直销》与知识经济隆重推出《赢在天狮》一书,此书是首本为天狮人十年成功路打造的最新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