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植物内生细菌及其生防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内生细菌定殖于健康植物体内,与寄主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和谐联合关系,对寄主植物具有防病、促生、固氮和生物修复等生物学作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近年来,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对植物内生细菌进行基因改造,增强了内生细菌的生防潜能和综合防治效果。笔者从植物内生细菌的概念、分类鉴定方法、与寄主植物的互作等方面概述了植物内生细菌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并着重探讨了内生细菌的植物修复能力和内生细菌在农林业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潜力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棉花黄萎病生防细菌NCD-2抑菌物质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微生物控制植物病害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枯草芽孢杆菌是最著名的产生抗生作用的拮抗细菌。本文所使用的防治棉花黄萎病生防细菌NCD-2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对16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抑制作用,并且对棉花黄萎病具有较高的田间防病效果。通过发酵培养、有机溶剂萃取和盐析和透析提取了该菌株的胞外分泌产物,经抑菌作用测定证明该菌株分泌的有效抑菌成分为耐热蛋白。  相似文献   

3.
植物内生细菌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植物内生细菌的研究现状(即植物内生细菌的生态学和植物病理学2个方面的内容),植物内生细菌的生物学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并对植物内生细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植物内生菌是一类具有特殊生活习性的微生物,它们常常和植物共生,对于植物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植物内生菌在农业生产上作为一种农药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5.
土木香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组织分离法从用药植物土木香根、茎和叶中分离得到内生细菌32株.采用纸片法对菌株进行了抑菌活性研究,并运用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种类鉴定.抑菌试验结果表明,10株内生菌发酵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鉴定结果表明,菌株YIR-5,YIR-7,YIR-8,YIR-9为假单胞菌属菌种,菌株YIR-3,YIR-6为沙雷氏菌,菌株YIR-4,YIS-1,YIS-2分别为水生拉恩氏菌、薄壁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而菌株YIL-3归属于芽孢杆菌属.土木香内生细菌组成丰富,莫海威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YIS-1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抑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6.
以抑制植物主要病害病原菌和内生防病相关酶活性为评价标准,从蔬菜作物体内分离筛选植物内生细菌资源。从苦瓜、丝瓜、空心菜、大豆等10种蔬菜体内分离到101株细菌,发现内生细菌在不同种类的蔬菜中出现的频率不同,其中丝瓜叶上的内生细菌数量最多,洋葱体内分离到的内生细菌数量最少。运用平板对峙法从中筛选出了对黄瓜枯萎病菌、番茄青枯病菌、水稻细条病菌、荔枝霜疫霉病菌等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获得对以上4种病菌均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有41株,占总株数的40.6%。对101株细菌进行纤维素酶、蛋白酶和几丁质酶活性测定表明,同时具有3种酶活性的菌株有32株,占总菌数的31.7%。从中选出13株拮抗效果较好的内生细菌。经初步鉴定均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进一步对筛选获得的同时对以上4种病原菌均有拮抗作用,且具有纤维素酶、蛋白酶和几丁质酶活性的13号、14号、59号和82号菌株进行16SrDNA序列分析,表明4个菌株均为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或其近缘种。  相似文献   

7.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是一类可以显著提高植物生理指标和防治植物病害的天然土壤细菌.PGPR可通过固氮、溶磷、分泌铁载体、产生植物激素、分泌抗菌物质和诱导系统抗性等,来发挥直接作用机理和间接作用机理.PGPR菌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替代有机肥的使用,在辣椒栽培中施用PGPR可显著提高辣椒植株体内的氮、磷、钾含量,从而提高辣椒植株的株高、根长、干重和鲜重.利用PGPR菌剂对辣椒进行灌根处理可有效防治辣椒病害和提高辣椒产量.该文论述了植物根际促生菌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辣椒田间栽培中的应用,并探讨了PGPR作为生物菌剂防治植物病害的应用潜能,可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应用颉抗菌防治植物冠瘿病的研究进展。目前所应用的颉抗菌主要有无致病力土壤杆菌、假单孢杆菌属、芽孢杆菌属、链霉属、菌根真菌等。抗菌物质的作用,对定殖位点的竞争与屏蔽、诱导抗性等是主要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邱龙新 《龙岩师专学报》2001,19(3):41-43,45
综述了应用颉抗菌防治植物冠瘿病的研究进展。目前所应用的颉抗菌主要有无致病力土壤杆菌、假单孢杆菌属、芽孢杆菌属、链霉属、菌根真菌等。抗菌物质的作用,对定殖位点的竞争与屏蔽、诱导抗性等是主要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根际细菌诱导的系统抗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植物根际附近(包括根围和根内)存在大量的细菌,其中非致病性根际细菌能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称之为ISR,其表型与病菌诱导的系统获得性抗性(SAR)相似,根际细菌调控诱导的系统抗性对许多植物如拟南芥、豆类、黄瓜等上的真菌、细菌、病毒有抑制作用。诱导细菌和挑战病菌在空间上是相对隔离的,ISR的信号途径需要茉莉酸(JA)和乙烯的作用,ISR不产生PRs。在大田条件下ISR也是有效的,这就提供了一个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自然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良和利用盐碱地,以秋茄(Kandelia obovata)和木榄(Bruguiera gymnorhiza)为原材料,对耐盐内生细菌进行分离 并鉴定。 结果表明:从 2 种植物的根、茎、叶中初步分离出耐盐的内生细菌 96 株,均为革兰氏阳性菌;提取各菌株的 DNA 并扩 增其 16S rDNA 序列,以 HinfⅠ、HaeⅢ、MspⅠ和 TaqⅠ4 种酶进行酶切,并统计遗传型,选取不同组合类型的代表菌株进行 16S rDNA序列测定,通过 BLAST 比对分析并利用 MEGA 软件建立发育树等分子鉴定手段初步推断,所分离的内生细菌分别 为越南芽孢杆菌(Bacillus vietnamensis)、阿耶波多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白翎芽孢杆菌 (Bacillus baekryungensis)和巴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pasteuri);对这 5 种菌的脱氨酶活性进行测定,越南芽孢杆菌的值最高。  相似文献   

12.
从樟树、女贞、十大功劳、绞股蓝及荔枝草的叶片、叶柄、茎和枝条等部位分离内生真菌,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为试验菌对分离的内生真菌进行了抑菌活性筛选.结果从5种药用植物中共分离出124株内生真菌,其中37株内生真菌对一种或多种供试菌有抑制作用,高抗菌活性菌株有11株.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蓝花楹茎腐病的内生拮抗细菌,并探讨其生物防治作用。【方法】采用稀释平板法从健康蓝花楹根茎分离内生菌株; 以蓝花楹茎腐病原菌(Fusarium chlamydosporum)作为供测菌,用5点对峙法进行拮抗作用初筛、平板扩散法复筛获得拮抗菌株,经形态学和16SrDNA序列比对,对其进行鉴定。采用温室盆栽和田间试验检测拮抗菌的生防效果。【结果】分离获得24株内生菌株,其中zhu66抑菌率达到97.8%,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GenBank序列登录号为JF899258。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蓝花楹茎腐病。在一定浓度下,浓度越高防效越好,以107cfu/mL浓度最佳。灭菌土防效优于自然土; 生防菌先于病原菌施入防效优于生防菌与病原菌同时接种,病原菌先于生防菌接种方式防效较低。菌株能显著促进蓝花楹地径、苗高与冠幅生长,浓度越高,促生效果越好。田间试验进一步验证,蓝花楹茎腐病不同发病程度的生防效果有显著差异,无病区预防作用十分显著,不发生茎腐; 重度发生区几乎没有效果,轻度发生区防效明显,防效达74.1%,中度发生区有一定效果,且随着时间延长,防效增加。【结论】解淀粉芽孢杆菌zhu66对蓝花楹茎腐病有良好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14.
植物内生细菌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植物内生细菌是指定殖在植物组织内部但不引起明显病害症状的细菌.虽然内生细菌的概念提出的时间较短,但已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植物内生细菌对宿主植物具有许多有益生物学作用,揭示了其在农业领域中的巨大应用潜力.对植物内生细菌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应用前景做了概述.  相似文献   

15.
PGPR制剂研发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根围(rhizosphere)存在着一类有益的自生细菌,它们通过各种间接或直接的方式抑制植物病原物繁殖并促进植物生长。近年来,对植物根围促生菌(PGPR)的生理效应、作用机制、制剂产品和应用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PGPR制剂的广泛应用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与环境保护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生态价值。目前,新型PGPR制剂的研制、开发和应用是微生物制剂的一个热点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从来自3个烤烟品种NC297、红大、K326的600株内生细菌中,以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为靶标,共筛出55株拮抗菌,其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在1~16 mm之间.对这55株拮抗性内生细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RFLP分析共产生6种带型.根据RFLP带型选取16株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这55株拮抗性内生细菌属于Firmicutes和Proteobacteria两大类群的6个种: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ubsp.plantarum,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Bacillus tequilensis,Brevibacillus parabrevis,Brevibacillus brevis和Pseudomonas aeruginosa.利用cheA基因检测方法和平板检测方法共筛选到3种具有趋化性的拮抗性内生细菌:Brevibacillus parabrevis,Brevibacillus brevis和Pseudomonas aeruginosa.  相似文献   

17.
袁建军 《科技资讯》2013,(12):154-156
从乐山市售生姜根状茎中分离纯化内生细菌,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为靶标菌进行抑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姜中存在大量的内生细菌,分离获得的9个菌株对四种靶标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2个菌株(SJ1 and SJ9)抑菌效果非常显著,相对抑菌率超过1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