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桂婷  高扩昌 《科技信息》2007,(35):181-181,203
翻译是两种语码之间的转换,旨在使目的语读者能准确地领会原作的精神。而在语码转换过程中,文化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分析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对译作的影响来强调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重要性,以此引起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文化因素的重视,从而使译作能够真正传达原作的精神,尽可能与原作能够完全对等。  相似文献   

2.
以巴别的诅咒解释可译性问题,是一种隐喻式注解,抑或是神智学的信仰认识。19世纪后,洪堡特等人运用语言学理论继续解释这种现象,得出结论——语际不可译。狭义地讲,翻译的主体是语言活动,因而语言活动规律决定翻译的存在。因此,洪堡特等人的语际不可译之论有其理性,然而其理性有所局限。因为,广义地讲,翻译又是一种文化现象,有其文化规律,即:原作具有某种本质特征,必然呼唤译者和译作。可译性是特定作品的本质特征,具体地体现为:原作和译作挣脱了一般语言规律的束缚,获得了文化的个体身份,它们发起了相对于彼此的运动,融进彼此生命并互补彼此语言意义的虚空,共同领悟语言的整体性意图,实现翻译的文化理想——还原纯粹语言。  相似文献   

3.
在英汉翻译(尤其是诗歌的翻译)中,存在着一部分无法译出的内容,即翻译中的“盲区”。这种“盲区”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即(1)由于原语和译入语分别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的差异;(2)由于原语和译入语这两种语言本身在语法结构以及表达方式上存在的巨大差异。而在翻译中走出这种“盲区”的必由之路只能是“再创造”。只有如此,才能使译作达到与原作的“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4.
语际转换是指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翻译过程表现为翻译实质的实现,受语际转换行为模式、思维模式等规律的支配。翻译是跨文化的语际转换,译者的任务是寻找到原文与译文在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上的最佳关联。对英汉两种语言不同之处的深刻认识,有助于提高语际转换的效率和质量。因此翻译研究应当建立在英汉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注重语际转换方面的问题,灵活应用直译兼意译等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视域融合”是伽达默尔提出的三大哲学解释学原则之一,对于指导翻译理论与实践有重要意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张培基的翻译尽量在原语与目标语之间寻找一种平衡,体现出译作与原作的“视域融合”。这种翻译策略为英汉互译提供了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从误译产生的角度看,有的是因为语内的因素,即语言本身翻译技术的问题,句子语法词汇等错误;有的则是由文化障碍所造成的。作为语际交流,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王佐良先生曾经说过:“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因此,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论习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效果对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作为一种语际交流活动,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在多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这种文化差异直接影响着英汉习语的翻译。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尤金·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著名的“效果对等”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8.
语用对比研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用学对比研究的理论成果对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应用价值。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运用语用学理论涉及到的理解问题和重构问题、语用和文化因素在译文中的处理方法、原作语用意义的传达在译作中的得失等问题都是十分重要的。翻译的主要目的是追求“信”,但达到“信”的手段不必追求千篇一律,决定翻译手段和策略的最主要参照标准应当是译者对译文读者的接受环境和译入语语言文化环境的正确评估与认识,以及对源语和译入语之间差异的评估。  相似文献   

9.
翻译在我国已有2000年的历史。古往今来,不少名家曾阐述过翻译的标准。唐朝玄奘曾提出翻译即“须求实,又须喻俗”,意即“忠实、通顺”。清代严复在《译例言》中提出了“信、达、雅”的标准。鲁迅先生也提出:“凡译须兼顾两面。一则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其原作的风姿”。综上所述,翻译须做到“忠实、通顺”。而忠实则是译作的基础。 所谓忠实,首先指忠实于原作的内容。译者必须把原作的内容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来,不得有纂改、遗漏和任意增删等现象。清林纾(琴南)与合作者以口述笔记的方式译过160多部作品,其数目之多,内容之广,为当时了解西方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他本人不懂外文,译作中删减或遗漏之处很多,因此林纾“不能算个翻译家”(杨岂深语),只能算是一种再创作罢了。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不同语言文化之间沟通的桥梁。作为一种中介活动,翻译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文字转换过程,它更要求译者考虑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原作的含义、目的语文化背景下的表达等等多方面的因素。文章试图从对翻译的定义入手,来说明以语言转换为基础的翻译实际上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接着分析了翻译中存在的主要文化交流障碍。  相似文献   

11.
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与流行,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翻译研究不再局限于文字的对比,不再局限于原作和译作两个封闭的体系,转向探讨分析译作和原作之间产生差异的社会文化因素。对待翻译的“文化转向”,应采取辩证的态度,本着开放与交流的文化心态,以便更好地从文化研究的视角来进行翻译研究,推动翻译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逻辑思维中的概念、判断、推理等在翻译活动中对于词义、句式以及篇章内在关系的判定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指出在翻译过程中,逻辑思维活动是促使语际转换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出来。近代翻译家严复说过,译者有三难:信、达、雅。所谓“信”,就是对原文忠实;“达”就是语言要通顺畅达;“雅”是指文字古雅。看来,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活动,而是透过语言表层,了解其深层内涵,选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准确而灵活地再现原文。直译和意译是翻译史上很有代表性,概括性的两种翻译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忠实地表达原作的思想内容,再现原作的艺术效果。1、直译法所谓“直译”,是指在译文中采用原作的表达法,句子结构与原文较相似,但也不排除在短语…  相似文献   

14.
翻译是一种处于社会惯例和文化习俗之复杂网络中心的、原创性的、主体性的活动。指出在后现代语境下,译者主体性是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之间动态平衡的存在,进而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语境重构就是译者对语际转换后的文本进行词汇、句法以及语篇层面发挥主体性的创造性重构,以便使读者最大限度地理解并欣赏译文。  相似文献   

15.
语用学对比研究的理论成果对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应用价值.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运用语用学理论涉及到的理解问题和重构问题、语用和文化因素在译文中的处理方法、原作语用意义的传达在译作中的得失等问题都是十分重要的.翻译的主要目的是追求"信",但达到"信"的手段不必追求千篇一律,决定翻译手段和策略的最主要参照标准应当是译者对译文读者的接受环境和译入语语言文化环境的正确评估与认识,以及对源语和译入语之间差异的评估.  相似文献   

16.
“达旨”是严复翻译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原作、译作及读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三个方面对其内涵进行解析。指出“达旨”式翻译法是以原作为信息源泉,为满足特定条件下特殊读者的需求,采用删、增、改、按等手段,成功实现中西文化不同价值体系间转换的翻译方法。它蕴含了多种现代翻译思想,是构建现代中国翻译理论的宝贵资源.同时对当今的翻译实践还有一定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7.
翻译活动各层面,原作文化背景→原作→译作→译文读者。构成了一个有机的连续的整体,正如人的行为,在无意识的驱动下经由前意识的理性转化和过滤。至显性的意识,而最终见诸现实的行动。本文作者试图借用弗洛伊德关于人的意识层次的分析,来阐述翻译过程的整体性和原作与译文之间的延续性和有机统一性。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以来,语言任意论在语言学界始终占据着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然而,语言并非是绝对任意的,它存在着明显的象似性特征。语言的象似性是指语言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翻译的象似性则是指目标语在音、形、句法功能及篇章层次上与源语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英语委婉语是一种很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从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3个方面来探究英语委婉语的汉译,必将促进人们对于英语委婉语的认知研究和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19.
广告文本的翻译属于应用翻译范畴,以宣传商品、说服顾客、刺激消费为目的。翻译美学是运用美学和现代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和信息,来探讨和研究语际转换的具体过程中的美学问题,帮助译者了解翻译审美活动的一般规律,从而提高语际转换能力和对译文的审美鉴别能力。从翻译美学的角度来看,中文广告语翻译的内涵美主要包括意蕴美、文化美和个性美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就特定的原作和它的译作而言,原作是“老子”,译作是“儿子”。就泛指的原作和译作之间的关系而言,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译作可能成为“老子”,原创则转换成“儿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