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云南是中国草地贪夜蛾危害最重的省份,也是境外草地贪夜蛾向中国内地迁移的首站.在云南开展草地贪夜蛾区域防控,对于破解云南省草地贪夜蛾大范围危害难题,具有现实性全局性指导意义.作者开创性提出区域生态防控思想,即从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出发,根据当地生态环境条件和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发展规律,对防控区域加以片区划分,综合多种防控手段,对草地贪夜蛾开展区域层面可持续绿色防控.研究以滇西北地区草地贪夜蛾区域防控为样本,结合当地生态环境条件、寄主种植制度及草地贪夜蛾发生特征,将滇西北地区分为5个生态防控区,探讨了在滇西北地区开展区域生态防控的思想、原则和方法,为在云南开展草地贪夜蛾防控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草地贪夜蛾属世界性重大农业迁飞害虫,扩散迁移是草地贪夜蛾得以大范围危害的主要原因,地表形态对其迁移过程具有深刻影响.作者首次就河谷这一特殊地表形态对云南草地贪夜蛾种群迁移的生态学效应进行了系统探究.研究发现,纵向河谷作为典型的生态廊道对草地贪夜蛾南北迁移,具有显著的通道作用;河谷两岸山脉形成物理屏障阻滞甚至阻挡了草地贪...  相似文献   

3.
云南是中国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危害最严重的省份,统筹云南草地贪夜蛾区域防控对于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作者提出并阐述了云南草地贪夜蛾区域生态防控思想,将云南草地贪夜蛾发生地划分为七大发生区,以边境防控、虫源地防控和通道防控作为典型案例,探讨了区域生态防控对策.研究将为制定云南草地贪夜蛾科学防控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4.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中国新近入侵且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威胁的重大害虫.云南是境外草地贪夜蛾入侵中国的首站,也是草地贪夜蛾由西南边陲深入中国内陆地区的重要虫源地.草地贪夜蛾监测是云南开展草地贪夜蛾区域生态防控的关键前提.该研究从构建云南草地贪夜蛾监测体系的指导思想,应予监测的主要信息,监测区域规划,重点监测区与类型,监测体系组织管理等5个方面,系统阐释了云南草地贪夜蛾监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想和建设方略,提出了由省、地(市)植保部门与玉米种植户共同组成,形成三位一体、三级联动的监测组织模式的构想.本研究为云南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防控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对中国粮食安全造成极大威胁的农业害虫.?滇东北地区既是云南玉米种植的主要地区,也是草地贪夜蛾向中国内陆扩散的主要落点和通道.?2019年云南昭通地区首次报道了草地贪夜蛾发生.?明晰影响草地贪夜蛾在滇东北地区发生的环境因子,有助于掌握其在该地区发生分布的规律,为提...  相似文献   

6.
随着葱兰栽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葱兰夜蛾的发生、危害也在不断加剧.文章阐述了葱兰夜蛾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通过实验找出对葱兰夜蛾的有效防治手段,控制葱兰夜蛾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西安市草坪夜蛾类害虫的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害虫危害每年使草坪受害面积达到60%以上.发生危害最严重的有粘虫类、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害虫.同时对其生物学习性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受斜纹夜蛾微孢子虫(Nosema sp.)感染的斜纹夜蛾幼虫血淋巴感染草地贪夜蛾传代细胞系,建立了感染斜纹夜蛾微孢子虫的体外传代细胞.以这种体外细胞培养试验证明,斜纹夜蛾微孢子虫不能在37℃下发育,最适发育温度为25℃.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的研究证明,斜纹夜蛾微孢子虫整个生活周期都以一对双核存在,母孢子以二分裂形成两个孢子母细胞;孢子具有一对双核的孢质、极管及极质体;极管为12~13圈,为典型的微粒子属.  相似文献   

9.
VHA-273和HA-MEV是两个不同来源的中国棉铃虫多粒包埋核型多角体病毒毒株。前者是从我国湖北省荆州地区获得。后者最初来自苏联。为了探寻对这些病毒敏感的细胞系,建立起较优的病毒——细胞体系,用这两个毒株分别感染了七种鳞翅目昆虫的八个细胞系。这些细胞是中国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的BCIRL-HA-AM1、美国棉铃虫(H.zea)的BCIRL—HZ—AM3、烟夜蛾(H.virescens)的BCIRL—HV—AM2、黄条行军虫(Spodoptera ornithogalle)的BCIRL—SO3—HNU1与BCIRL—SO4—HNU2、草地贪夜蛾(S.frugiperda)的IPLB—SF—21、粉纹夜蛾(Trichoplusia ni)的TN—368(CLI)和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BCIRL—PX2—HNU3。此外还用VHA—273感染过另一种实夜蛾(H.Subflexa)的BCIRL—HS4—HNU4。病毒接种物包括稀释的病虫血淋巴以及具有感染性的细胞培养基。不论是病虫血淋巴或具有感染性的培养基都能使敏感细胞受染。病毒的复制以培养的细胞在细胞核中出现病毒多角体为标准。发展最快的,在接毒后三天,核内即可见到多角体,但大多数在一周左右。试验结果表明:对VHA—273敏感的包括粉纹夜蛾、草地贪夜蛾和小菜蛾的三种细胞系,对HA—MEV敏感的有草地贪夜蛾和粉纹夜蛾的二种细胞系。其他各种受试细胞对这些毒株敏感性很低或不敏感。将已复制多角体后的细胞用超声细胞破碎器处理以释出多角体,三次重复计数的结果为:VHA—273在粉纹夜蛾、草地贪夜蛾、小菜蛾细胞内复制量分别为13×10~5PIB_s/ml、11×10~5PIB_s/ml、2.7×10~5PIB_s/ml;HA—MEV在草地贪夜蛾、粉纹夜蛾细胞内复制的量分别为3.8×10~5PIB_s/ml、3.5×10~5PIB_s/ml。用细胞培养复制出的病毒多角体稀释成不向浓度,感染对本病毒敏感的美国棉铃虫的初孵幼虫,每种浓度试验用虫25—50头,其致死中浓度为VHA—273:830PIB_s/cm~2,HA—MEV:478PIB_s/cm~2。当浓度为1000PIB_s/cm~2时,VHA—273与HA—MEV感染幼虫的死亡率分别为74%和82%,浓度为5000PIB_s/cm~2时,其死亡率均达92%。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广元地区出现了检疫性有害生物稻水象甲,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危害,研究其发生、传播、危害特点及防控措施等很有必要.当前,农业生产实践中主要是利用化学药剂实施防控,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影响粮食生产安全,因而构建常态化、环保化的防控体系意义重大.该文提出了生物防治、植物检疫、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措施并举的综合防控体系,在有效防控稻水象甲,确保农业生产获得丰收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祁连山草地蝗虫的群落组成、分布和危害,为草地资源保护和草原荒漠化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用笼罩方法记录笼内的蝗虫种类及数量,针对危害草场蝗虫优势种华北雏蝗(Chorthippus brunneus huaneiensis Xia et Jin)对牧草的危害程度,建立密度与牧草损失率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 祁连山宝瓶河牧场草地蝗虫有19种隶属4科9属.建立了华北雏蝗密度与牧草损失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回归方程为y=0.003 288X+0.019 59,制定了3~4龄期防治指标为50头/m2.结论 牧场海拔在2 500~3 000 m的草场作为冬春草场,分布着所有蝗虫种类,虫口密度高,牧草损失严重,应该作为防治重点.海拔3 000 m以上为夏草场,蝗虫种类少,密度低,危害小,不需要防治.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广元地区出现了检疫性有害生物稻水象甲,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危害,研究其发生、传播、危害特点及防控措施等很有必要.当前,农业生产实践中主要是利用化学药剂实施防控,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影响粮食生产安全,因而构建常态化、环保化的防控体系意义重大.该文提出了生物防治、植物检疫、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措施并举的综合防控体系,在有效防控稻水象甲,确保农业生产获得丰收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13.
要用科技创新支撑国家农业生物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物安全是指有效防范由各类生物因子和生物技术误用滥用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威胁与伤害,特别是高度危险性人兽共患病、动物疫病、植物病虫害和外来生物的致灾性。2003年暴发的非典型肺炎和2020年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皆源于野生动物,属于人兽共患病。此类疾病是人类和其他脊椎动物共同病原体引起的,既可通过同源性链在动物与动物或人与人之间传播,又可通过异源性链在动物与人之间流行。2018年以来,外来入侵生物非洲猪瘟病毒和草地贪夜蛾在我国扩散蔓延对农业生产造成重大影响。农业生物安全作为国家生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根本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环青海湖地区草蝗灾的危害种、发生期的基础上,对诱发草地蝗灾的主要因素、气候、草场进行了研究,并针对这一地区草地蝗灾发生的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首先详细阐述了鼠害涵义及对生态系统的危害.针对我国草原尤其青藏高原草地的严重鼠害状况,一方面,较系统地总结了鼠害对草原植被与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以及草地畜牧业生产的影响;另一方面,着重强调了草地中啮齿动物的生态功能——"生态系统工程师"及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关键种作用.最后,提出了青藏高原草地鼠害的控制思路及途径,指出今后需要特别开展草地啮齿动物种群暴发,即鼠害发生的阈值的研究,并据此采取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以及其他人工控制技术来抑制鼠害发生.该文对于草地鼠害研究与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昆虫GH18家族几丁质酶属于多基因家族,在昆虫的蜕皮与变态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催化表皮几丁质的降解.斜纹夜蛾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危害290多种植物,但对其几丁质酶未深入研究.该文通过斜纹夜蛾转录组学分析,发现了12种潜在的几丁质酶,分属于8类.对这些几丁质酶在斜纹夜蛾变态发育时在表皮、中肠以及脂肪体的时空表达分析结果表明,Sl Cht5,Sl Cht9和Sl Cht2的表达水平在幼虫转化为蛹时上调表达,说明这些几丁质酶可能参与了斜纹夜蛾变态时期的脱皮作用;而其他几丁质酶的表达具有组织特性,表明它们可能具有不同功能,如Sl Cht6仅在中肠和脂肪体中表达,Sl Cht11,Sl Cht12和Sl Cht16主要在中肠和表皮表达,Sl IDGF2仅在表皮有表达,Sl IDGF3和Sl Cht9在三大组织均有表达.本研究结果对斜纹夜蛾几丁质酶家族基因的鉴定和时空表达作了初步的分析,为研究它们在斜纹夜蛾发育中的功能与调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小菜蛾是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也是迄今研究认为抗药性发展快、危害严重的农业害虫.1996-2003年作者对湖北省咸宁市小菜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该虫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应用DNA重组技术构建两端为人干细胞因子 (hSCF) 1~ 16 5肽编码区 ,中间为柔性连接肽 (GGGGSGGGGSGG)编码区的头尾相连的二连体基因 (dSCF) ,并将其插入杆状病毒转移载体 pVL1392中 .重组转移载体 pVL1392 dSCF与野生型苜蓿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DNA共转染草地贪夜蛾细胞Sf9,经胞内同源重组和 4轮筛选获得纯净的重组病毒AcNPV dSCF .重组病毒感染Sf9单层培养细胞时 ,主要以分泌形式表达二连体蛋白 ,经MTT比色法测得dSCF的表达量约为 1180units/3× 10 6cells .WesternBlotting鉴定了昆虫细胞表达的重组人二连体干细胞因子 (rhdSCF) ,两种主要产物的分子量分别为 4 0kDa、4 9kDa .  相似文献   

19.
对草地贪夜蛾( Spodoptera frugiperda) Sf 9 细胞在2 L Biostat R M D 型搅拌式生物反应器中进行了培养,并对细胞的生长状况、葡萄糖的消耗等进行了测定;对重组病毒的增殖、外源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细胞在该生物反应器中生长良好,细胞群体倍增时间33.4 h.病毒感染率大约在 89.8% 以上,并在细胞中成功地表达了半乳糖苷酶基因  相似文献   

20.
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agiperda)Sf-9细胞在2-L Biostat^R MD型搅拌式生物反应器中进行了培养,并对细胞的生长状况、葡萄糖的消耗进行了测定;对重组病毒的增殖、外源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初步。结果表明:细胞在该生物反应器中生长良好,细胞群体倍增时间33.4h病毒感染率大约在89.8%以上,并在细胞中成功地了半乳糖苷酶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