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是中国草地贪夜蛾危害最重的省份,也是境外草地贪夜蛾向中国内地迁移的首站.在云南开展草地贪夜蛾区域防控,对于破解云南省草地贪夜蛾大范围危害难题,具有现实性全局性指导意义.作者开创性提出区域生态防控思想,即从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出发,根据当地生态环境条件和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发展规律,对防控区域加以片区划分,综合多种防控手段,对草地贪夜蛾开展区域层面可持续绿色防控.研究以滇西北地区草地贪夜蛾区域防控为样本,结合当地生态环境条件、寄主种植制度及草地贪夜蛾发生特征,将滇西北地区分为5个生态防控区,探讨了在滇西北地区开展区域生态防控的思想、原则和方法,为在云南开展草地贪夜蛾防控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云南是中国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危害最严重的省份,统筹云南草地贪夜蛾区域防控对于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作者提出并阐述了云南草地贪夜蛾区域生态防控思想,将云南草地贪夜蛾发生地划分为七大发生区,以边境防控、虫源地防控和通道防控作为典型案例,探讨了区域生态防控对策.研究将为制定云南草地贪夜蛾科学防控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3.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中国新近入侵且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威胁的重大害虫.云南是境外草地贪夜蛾入侵中国的首站,也是草地贪夜蛾由西南边陲深入中国内陆地区的重要虫源地.草地贪夜蛾监测是云南开展草地贪夜蛾区域生态防控的关键前提.该研究从构建云南草地贪夜蛾监测体系的指导思想,应予监测的主要信息,监测区域规划,重点监测区与类型,监测体系组织管理等5个方面,系统阐释了云南草地贪夜蛾监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想和建设方略,提出了由省、地(市)植保部门与玉米种植户共同组成,形成三位一体、三级联动的监测组织模式的构想.本研究为云南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防控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对中国粮食安全造成极大威胁的农业害虫.?滇东北地区既是云南玉米种植的主要地区,也是草地贪夜蛾向中国内陆扩散的主要落点和通道.?2019年云南昭通地区首次报道了草地贪夜蛾发生.?明晰影响草地贪夜蛾在滇东北地区发生的环境因子,有助于掌握其在该地区发生分布的规律,为提...  相似文献   

5.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鳞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属的一种蛾,是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警的世界性重大农业害虫.其幼虫可危害水稻、甘蔗和玉米等多种农作物,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自2018年年末大举入侵中国以来,对我国农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该文分别从理化诱控、化学防治、生物防控、农业防治和综合治理五个方面,对目前国内外现行的草地贪夜蛾防治方法进行了综述和比较,并分析了各种防治方法的利弊.该文还指出今后应加快生物防治新方法的设计与筛选,做到研究与防治并行,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综合防治体系,并结合农业种植模式的调整优化,争取早日实现草地贪夜蛾的绿色高效可持续治理目标,促进农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受斜纹夜蛾微孢子虫(Nosema sp.)感染的斜纹夜蛾幼虫血淋巴感染草地贪夜蛾传代细胞系,建立了感染斜纹夜蛾微孢子虫的体外传代细胞.以这种体外细胞培养试验证明,斜纹夜蛾微孢子虫不能在37℃下发育,最适发育温度为25℃.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的研究证明,斜纹夜蛾微孢子虫整个生活周期都以一对双核存在,母孢子以二分裂形成两个孢子母细胞;孢子具有一对双核的孢质、极管及极质体;极管为12~13圈,为典型的微粒子属.  相似文献   

7.
VHA-273和HA-MEV是两个不同来源的中国棉铃虫多粒包埋核型多角体病毒毒株。前者是从我国湖北省荆州地区获得。后者最初来自苏联。为了探寻对这些病毒敏感的细胞系,建立起较优的病毒——细胞体系,用这两个毒株分别感染了七种鳞翅目昆虫的八个细胞系。这些细胞是中国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的BCIRL-HA-AM1、美国棉铃虫(H.zea)的BCIRL—HZ—AM3、烟夜蛾(H.virescens)的BCIRL—HV—AM2、黄条行军虫(Spodoptera ornithogalle)的BCIRL—SO3—HNU1与BCIRL—SO4—HNU2、草地贪夜蛾(S.frugiperda)的IPLB—SF—21、粉纹夜蛾(Trichoplusia ni)的TN—368(CLI)和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BCIRL—PX2—HNU3。此外还用VHA—273感染过另一种实夜蛾(H.Subflexa)的BCIRL—HS4—HNU4。病毒接种物包括稀释的病虫血淋巴以及具有感染性的细胞培养基。不论是病虫血淋巴或具有感染性的培养基都能使敏感细胞受染。病毒的复制以培养的细胞在细胞核中出现病毒多角体为标准。发展最快的,在接毒后三天,核内即可见到多角体,但大多数在一周左右。试验结果表明:对VHA—273敏感的包括粉纹夜蛾、草地贪夜蛾和小菜蛾的三种细胞系,对HA—MEV敏感的有草地贪夜蛾和粉纹夜蛾的二种细胞系。其他各种受试细胞对这些毒株敏感性很低或不敏感。将已复制多角体后的细胞用超声细胞破碎器处理以释出多角体,三次重复计数的结果为:VHA—273在粉纹夜蛾、草地贪夜蛾、小菜蛾细胞内复制量分别为13×10~5PIB_s/ml、11×10~5PIB_s/ml、2.7×10~5PIB_s/ml;HA—MEV在草地贪夜蛾、粉纹夜蛾细胞内复制的量分别为3.8×10~5PIB_s/ml、3.5×10~5PIB_s/ml。用细胞培养复制出的病毒多角体稀释成不向浓度,感染对本病毒敏感的美国棉铃虫的初孵幼虫,每种浓度试验用虫25—50头,其致死中浓度为VHA—273:830PIB_s/cm~2,HA—MEV:478PIB_s/cm~2。当浓度为1000PIB_s/cm~2时,VHA—273与HA—MEV感染幼虫的死亡率分别为74%和82%,浓度为5000PIB_s/cm~2时,其死亡率均达92%。  相似文献   

8.
棉铃虫单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HaSNPV)能够诱发草地贪夜蛾Sf细胞株发生早期死亡现象.依据死亡过程的细胞形态变化,DNA降解的梯状电泳特征以及对不同抑制剂敏感性的差异,可以初步断定该死亡现象为程序性死亡.早期死亡伴随着病毒DNA复制与子代病毒生成的中止.同时发现野生型ACMNPV的共感染能够有效地抑制早期死亡的发生,并对抑制作用的可能性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棉铃虫单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HaSNPV)能够诱发草地贪夜蛾Sf细胞株发生早期死亡现象。依据死亡过程的细胞形态变化,DNA降解的梯状电泳特征以及对不同抑制剂敏感性的差异,可以初步断定该死亡现象为程序性死亡。早期死亡伴着病毒DNA复制与子代病毒生成的中止。同时发现野生型AcMNPV的共感染能够有效地抑制早期死亡的发生,并对抑制作用的可能性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纵向岭谷区地势曲线图谱及地貌特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地貌是区域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地貌特征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图谱作为地理时空分析方法在地学相关领域具有广泛应用.针对纵向岭谷区典型南北走向山系河谷特点,收集该地区栅格数字高程模型地理信息与遥感数据,通过综合运用空间信息处理技术获得系列地貌信息图谱,基此对纵向岭谷区地貌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初步结果表明:纵向岭谷区不同纬度断面的地貌剖面均表现出地表形态起伏变化大、地表切割强烈、坡度陡、地貌形态结构复杂的总体特点,但由于所处纬向地带不同,各断面也存在明显地貌特征差异;另外,由北向南,纵向岭谷区总体地势具有显著急剧下降特点,地表形态复杂度出现两级阶梯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11.
基于RS和GIS技术分析岷江上游1994年、2004年和2014年3个时期河谷聚落的时空分布,阐述其基本特征和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河谷聚落是岷江上游最主要的聚落形态,全流域呈松散状,局部呈集聚分布;其总面积不断增大,聚落密度呈先集聚后局部衰退;平面形态整体上由规则向不规则形态变化;其斑块的分布特征为高程上整体逐渐向低海拔迁移,坡度上先向低坡度迁移后逐渐向5°~35°区迁移,全流域由1994-2004年的呈轴对称向2004-2014年间的东南、南、西南、西方向迁移.  相似文献   

12.
规则河谷中计算水坝动水压力的解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两种规则河谷水坝,即平面扇形河谷圆筒拱坝和半椭圆形河谷重力坝动水压力的解析解。算例表明:这一方法具有计算简捷,精度高的优点,可作为检验各类数值方法计算精度的手段。在实际河谷与水坝体型可近似地表为理想形态条件下,本方法也可以给出一定的实用结果。  相似文献   

13.
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是引起家蚕微粒子病的病原,是一种无线粒体的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原虫.将N.bombycis经KOH处理后,接种于家蚕胚胎细胞(BmE细胞)和草地贪夜蛾卵巢细胞(Sf21).用倒置显微镜对微孢子虫在宿主细胞中感染增殖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进行了跟踪观察,比较两种细胞接种N.bombycis后所出现的形态学变化.接种后第12天起,两种细胞内均充满不同发育阶段的孢子,并可见大量的胞外游动.在感染晚期,Sf21中有许多孢子从细胞中逸出,留下许多空泡,细胞还保持一定的完整性,而家蚕胚胎细胞则在感染后期完全崩解.这种差异可能是Sf21作为一种非原宿主细胞,对N.bombycis的感染有一定耐受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对草地贪夜蛾( Spodoptera frugiperda) Sf 9 细胞在2 L Biostat R M D 型搅拌式生物反应器中进行了培养,并对细胞的生长状况、葡萄糖的消耗等进行了测定;对重组病毒的增殖、外源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细胞在该生物反应器中生长良好,细胞群体倍增时间33.4 h.病毒感染率大约在 89.8% 以上,并在细胞中成功地表达了半乳糖苷酶基因  相似文献   

15.
应用DNA重组技术构建两端为人干细胞因子 (hSCF) 1~ 16 5肽编码区 ,中间为柔性连接肽 (GGGGSGGGGSGG)编码区的头尾相连的二连体基因 (dSCF) ,并将其插入杆状病毒转移载体 pVL1392中 .重组转移载体 pVL1392 dSCF与野生型苜蓿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DNA共转染草地贪夜蛾细胞Sf9,经胞内同源重组和 4轮筛选获得纯净的重组病毒AcNPV dSCF .重组病毒感染Sf9单层培养细胞时 ,主要以分泌形式表达二连体蛋白 ,经MTT比色法测得dSCF的表达量约为 1180units/3× 10 6cells .WesternBlotting鉴定了昆虫细胞表达的重组人二连体干细胞因子 (rhdSCF) ,两种主要产物的分子量分别为 4 0kDa、4 9kDa .  相似文献   

16.
上海城市地表灰尘重金属粒级效应与赋存形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上海中心城区地表灰尘中Zn,Cr和Pb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粒级效应对其含量及赋存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 各功能区地表灰尘粒径分布具有较高一致性,小于75 μm地表灰尘占总量的47.4%,高于其他3个粒径级别; (2) 上海地表灰尘重金属处于较高污染水平,Zn,Cr和Pb最高值分别出现在商业区、工业区和居民区; (3) 地表灰尘重金属累积具有明显的粒级效应,重金属主要富集在小于75 μm粒径颗粒物中,Zn,Cr和Pb相对质量分数分别为32.8%,36.0%和30.0%,其次为75~150 μm,相对质量分数分别为31.4%,28.7%和27.6%; (4) Zn,Cr和Pb五种赋存形态在各粒级中分布较一致,Zn以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Cr以残渣态为主,Pb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生物活性Zn,Pb和Cr,粒径分布对Zn,Cr和Pb赋存形态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agiperda)Sf-9细胞在2-L Biostat^R MD型搅拌式生物反应器中进行了培养,并对细胞的生长状况、葡萄糖的消耗进行了测定;对重组病毒的增殖、外源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初步。结果表明:细胞在该生物反应器中生长良好,细胞群体倍增时间33.4h病毒感染率大约在89.8%以上,并在细胞中成功地了半乳糖苷酶原因。  相似文献   

18.
随着葱兰栽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葱兰夜蛾的发生、危害也在不断加剧.文章阐述了葱兰夜蛾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通过实验找出对葱兰夜蛾的有效防治手段,控制葱兰夜蛾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19.
6种城市下垫面热环境效应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6种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下垫面(沥青路面、水泥路面、荷兰砖地面、草地、嵌草砖地面、大理石地面)作为观测对象,基于热红外成像技术对其地表温度特征进行观测,系统分析不同城市下垫面地表温度的日变化以及季节变化特征,并利用不同下垫面温度的时间标准差、空间标准差及时空数据标准差定量揭示城市不同下垫面地表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对比研究不同下垫面的热环境效应,结果如下。1)不同下垫面地表温度的日变化一般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形态,草地地表温度在不同季节的日变化波动差异较大。沥青的地表温度在全年均为最高,对热环境的影响较大;嵌草砖和大理石在全年的温度均较低,对热环境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且缓解作用在夏季最显著。2)不同下垫面地表日均温度全年均高于大气温度,表明城市下垫面对大气在一年中都有加热作用。3)气温、太阳辐射以及空气相对湿度对下垫面地表温度的影响均较为显著;气温和太阳辐射与下垫面地表温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对下垫面以增温作用为主;空气相对湿度与下垫面地表温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对下垫面增温起抑制作用。4)嵌草砖的热环境稳定性较草地和大理石要好;沥青路面的温度变化特征最能代表本研究观测区域下垫面地表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对了解城市不同下垫面热环境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可为缓解城市热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地铁车站洞桩法施工对地层沉降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大连地铁松江路车站的工程条件,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建立车站结构-地层三维模型,得出了地表沉降、沉降槽以及塑性区的发展规律.结果表明:地表沉降依照施工过程具有阶段性,导洞施工是控制地表沉降的关键阶段;最大地表沉降及最终地表沉降均符合60mm的控制基准,故洞桩法在控制地表沉降方面是有效的;沉降槽形态及深度受群洞效应影响,且与结构埋深及施工方式有密切关系;塑性区主要产生于导洞阶段,洞桩法基本抑制了塑性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