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是资源向城市集聚的主要动力,也是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拉力,单向自上而下的城镇模式已出现很多实际性障碍:城市资源紧张、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城市二元结构突出,以及农村生产要素流失严重等问题。因此,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模式应打破常规,结合我省资源优势,总结成功案例,实施自下而上、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农村城镇化模式,建立城市与乡镇的枢纽型农村小城镇。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三农”问题逐渐突现出来,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最严重的问题。其浅层次的原因多种多样,但这些原因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的根源: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在这种制度背景下,国家对农村、农业的投入是从城市及非农产业的角度考虑,农村、农业自身的发展被忽略。当城乡差距扩大,城市的吸引力大于其承载力时只能实行城乡隔离政策。其实施进一步影响城乡要素的流动,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农业进步、农民社会生活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正经历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的过程,不可避免会加剧农村劳动力结构失衡趋势.本文采用重庆市不同经济区巴南区和荣昌县2009年农村劳动力情况调查数据,对重庆市农村劳动力结构现状及其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不同经济区农村劳动力结构均严重失衡,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低素质化,外出劳动力职业结构失衡等问题突出,这将对农村土地利用,农业生产,农民工生活等各方面造成不利影响.对此应积极应对,并找到合理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谈农村语文教学——让学生成为语文自主学习的主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邱素华 《科技信息》2010,(21):352-352
我国深化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农村人口结构随之发生变化。由于不堪经济负担的原因,多数进城务工人员将小孩留在了农村,正处于学习成长阶段的学生成为“留守学生”.从而给农村教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留守学生”的出现,给农村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在“留守学生”队伍逐渐膨大的情况下,“留守学生”成为农村语文教学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城乡二元结构经济依然突出,占我国总人口70%多的农村地区与城市比较,差距依然很大。而当前,农村人力资源丰富但人才资源匮乏,把农村丰富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才资源,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措施,就是大力发展农民教育。因此,要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大量劳动力离开农村前往经济发达城市务工或经商,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转移产生了"留守儿童"问题.由于长期生活于非正常家庭结构环境,留守儿童多产生不同程度的行为规范问题及心理问题.为应对农村留守儿童日益严重的行为规范问题,研究分析了留守儿童日常行为、学习行为、社会行为及心理健康状况,深入揭露留守儿童行为规范问题成因,并为预防和矫治留守儿童行为规范问题提供可循的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浅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各种污染不仅威胁到了数亿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到了城市人口。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农村存在的典型污染问题及成因,并对改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一些基本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如火如荼进行的课程改革中,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异化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深切忧虑。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异化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的结果。其中,城乡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失当的中、高考制度,简单、线性的思维方式,对城市文明顶礼膜拜的文化传统是造成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异化的主要原因。准确把握这些原因,对于指导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健康良性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制度对城市化的制约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宅基地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已凸显出一定的问题。现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宅基地制度不仅影响城市农产品的供给质量和规模,而且阻碍了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的发展,必须进行制度变革,促使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优化农村劳动力结构,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同时把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作为农村城镇化和农村人口变迁的重要配套设施。  相似文献   

1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难点也在农村。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导致我国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切实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缩小城乡差距,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1.
民主决策不仅是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是一关键环节.由于农村和城市社会结构的不同,在民主决策方面两者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在决策主体、决策内容、决策程序和方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个国家在其工业化的过程中,都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及城市工业转移的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地区转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在我国目前由于城市承载能力有限、城市工业自身有大量冗员存在,以及农村乡镇企业由于上规模、上档次走上了股份化、集团化的道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限低的情况下,当前不可忽视从农业内部消化吸收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3.
人口基数过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我国13亿总人口中,农村人口占了很大的比重。中央政府从建国以来就非常重视农村的发展,最近几年来中央政府所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众多需要解决的农村问题之中,与土地有关的"住"的问题是最重要也是最突出的。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必然会逐渐向农村要地,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很多后续问题。农村与城市一样都需要发展,我们必须尽快找出更加科学更加完善的农村宅基地征地补偿对策,从而保证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中国劳动力供给的主流,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对于城市社会结构的改变发挥着重要作用.新生代农民工的核心问题是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他们对城市体现出较多的认同感和更强的归属感,渴望融入城市.但受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与自身文化、技能的制约,在城市中难以获取稳定、高收入的工作,在城乡两端都处于某种边缘化状态.他们在市民化进程中面临着制度、经济、文化和个人等诸多因素上的挑战,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工业化、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因此,应多管齐下,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从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农村与城市教育同步发展的政策性建议三方面,对江西省农村与城市教育同步发展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农村的老年人口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弱势群体。很久以来,人们关注较多的是城市人口的养老问题,而对在黄土地上一生辛勤耕耘的老年农民的养老问题却关注甚少。事实是全国1.5989亿的老年人口当中就有将近70%的老年人居住在农村,厦门也不例外,由于农村生活条件与城市相比较差,加之农村  相似文献   

17.
加快小城镇经济发展是国家推进农村城市化的重大战略,是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繁荣的重要举措。小城镇经济在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开拓农村市场,带动小城镇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吸纳农村富余劳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综合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厦门海湾型城市建设的启动,加快发展小城镇经济,对于推进厦门海湾型城市建设,凸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地位就更加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区域经济学中,农村和城市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城市的发展必须有农村的支持,农村的繁荣离不开城市的带动。城乡二元结构作为我国计划经济的支柱之一,在实现我国重工业体系快速建立和城市较快发展的同时,也直接导致了城乡差距,制约了城乡互动,成为城乡共同进步的障碍。而用发展民营经济的方式来突破这种制约,成为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发展中,城市失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日益紧迫问题相互联系并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密切相关。分析了工资差别论和二元经济理论的局限性,依据中国实际情况设定适宜假设条件,结合两种理论建立一个分析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及其相关问题的新模型。从模型出发,讨论了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和城市失业的关系、发展现代部门对劳动力配置、提高传统农业部门的工资收入的作用以及传统农业部门发展问题。研究表明,城市失业、劳动力转移和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二元化问题的不同方面,应从整体上分析把握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1904年开埠通商之后,随着城市商业的繁荣和现代机器工业的发展,济南在城乡人口流动中的拉力大大增强,腹地的农村人口大量向济南集中,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原先单一的人口结构开始了多元化变迁。城市基本经济关系的变动导致城市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昔日封闭的身份等级结构开始向以功能职业为基本标准的近代社会分层结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